一种儿童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113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袜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儿童袜。



背景技术:

袜子是一种穿在脚上的服饰用品,起着保护脚和美化脚的作用。儿童袜子包括袜口、袜统和袜脚三部分,其中袜脚包括袜跟、袜底和袜背、袜头。袜口的作用是使袜子边缘不脱散并紧贴腿上。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儿童袜一般是将成人袜尺寸改小,其他形状结构未作出任何改变,一些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灵活性和能力的限制,使得其在穿着袜子的时候往往会遇到难以将袜子袜口套入脚内的情况,成人版改小之后的袜子对年龄较小的儿童而言具有较高的穿着难度,存在改进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袜,通过设置左右两侧的手提部以及手提部之间的开口部,起到方便儿童穿着的目的,较大的减小了穿着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袜,包括袜口、袜筒和袜脚,所述袜口左右两侧向上延伸有手提部,所述手提部至袜口左右两侧向袜口中间高度递减,袜口左右两侧的所述手提部之间形成呈前后设置的U型或V型的开口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儿童在穿着袜子时,左右手可以分别对应提拉手提部,手提部的设置起到方便儿童提拉的作用,同时设置的开口部与高度递减的手提部相配合,有利于在袜口出形成一个较大的横向的开口,起到方便脚尖进入袜口的效果,该儿童袜能够较大程度的减小儿童的穿着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左右两侧的所述手提部下缘长度之和与袜口周长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手提部下缘正好能够绕袜口一周,有利于加强连接强度,避免提拉时手提部与袜口脱离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提部呈等腰三角形设置,袜口左右两侧的所述手提部之间形成的开口部为V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等腰三角形的手提部便于加工,且该形状的手提部能够较好是适配脚踝两侧,起到保护脚踝的效果,V型的开口部有利于在脚尖进入袜口时形成较大的开口,方便穿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提部顶端呈平整端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尖端平整端有利与手的提拉,与手指较为适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整端宽度为8至1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宽度的平整端与儿童的大拇指宽度基本相同,起到方便提拉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后侧V型的开口部底端高于前侧V型的开口部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袜子穿着完整之后,使得后侧的V型的开口部底端和前侧V型的开口部底端保持相同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提部为双层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结构有利与提高手提部的厚度,加强与脚踝之间贴合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提部相对袜口中心一侧均设置有橡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片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在儿童进行提拉时起到对大拇指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穿着完成之后,能够起到防止袜口下滑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儿童袜结构简单,能够较好的针对于儿童穿着袜子具有较大难度的情况,使得儿童能够较为容易的进行袜子的穿着,有利于增强儿童穿着袜子时的自信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袜脚;2、袜口;3、袜筒;4、手提部;5、开口部;6、橡胶片;7、平整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儿童袜,包括袜口2、袜筒3和袜脚1,所述袜脚1包括一体成型的袜跟、袜底、袜背以及袜头。

如图1、图2所示,在袜口2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上延伸有手提部4,手提部4至袜口2左右两侧向袜口2中间高度递减,从袜子侧边方向,如图1所示,手提部4呈等腰三角形设置,从袜子正面方向,如图2所示,袜口2左右两侧的手提部4之间形成了呈前后设置的V型的开口部5,随着手提部4形状的改变,开口部5的形状也可以为U型。左右两侧的手提部4下缘长度之和与袜口2周长相等,即使得手提部4下缘正好能够绕袜口2一周,有利于加强手提部4与袜口2的连接强度。为了加强手提部4与脚踝之间贴合的舒适度,将手提部4设置为双层结构。为了与儿童大拇指的形状相适配,手提部4的顶端呈平整端7设置,平整端7宽度保持在8至15mm,所以手提部4从袜子侧面来看的形状也可以看成是等腰梯形;考虑到脚部从后侧跟腱的延伸长度大于前侧脚背的延伸长度,所以本方案后侧的V型的开口部5底端高于前侧的V型的开口部5底端,从而保证袜子穿着完整之后,后侧的V型的开口部5底端和前侧V型的开口部5底端保持相同的高度。

如图1所示,在手提部4相对袜口2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片6,橡胶片6呈圆形,橡胶片6通过热合的方式直接贴合在手提部4上,橡胶片6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在儿童进行提拉时起到对大拇指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穿着完成之后,能够起到防止袜口2下滑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