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纤维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1160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纤维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袜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竹纤维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袜子,面料各异,花色繁多,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款式很多,但是这些袜子大多不具有保健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穿着袜子不仅要求舒适,而且还要求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一些抗菌袜子都是添加了一定的化学抗菌剂制成,不但不符合天然环保的生活理念,而且经过多次洗涤后,抗菌剂的效果也会减弱至没有,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竹纤维的袜子被制造,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602139U(2010-10-13)公开的抗静电竹纤维运动袜,采用竹纤维和银丝编制而成,虽然具有抗菌效果,但是价格对比与一般袜子却显得十分昂贵,而且大多袜子均采用平纹编制,脚部的感觉,舒适度会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竹纤维袜,袜底采用采用竹原纤维编制而成,具有天然抗菌、吸湿、除臭的功效,穿着舒适,袜头及袜跟采用竹炭纤维编制而成,在减少成本的同时兼具除菌、除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竹纤维袜,它包括袜头,袜跟,袜口及袜身;

所述袜身包括面层及底层,所述底层包括第一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一单元交叉设置的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均由竹纤维纬编而成。

本方案中将袜子分为四个部分,根据各个部位的人体功能来选择面料,使得袜子的脚感更为舒适,脚底容易排汗发臭,选用竹纤维作为编制材料可以有效防止脚底细菌的滋生,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而面层及袜头、袜跟、袜口选用其他的纤维进行编制可以减少生产的成本,例如所述袜头、所述袜跟采用竹炭纤维平针编制,所述袜口与所述面层采用棉线编制而成,竹炭纤维也具有吸湿除臭的功能,但是成本比竹纤维便宜,而棉线保暖效果更佳,更容易编制,袜口更易形成松紧环,此三种纤维的结合使得袜子更具有人性化,穿着更为舒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单元包括3根纬纱及3根经纱编制而成,所述纬纱设置于所述经纱上方,形成所述第一单元。所述第一单元的设置是为了增加脚底的舒适感,更加贴合皮肤,并且所述第一单元的设置可以更有效的发挥竹纤维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单元包括3根纬纱及6根经纱,所述经纱与所述纬纱交叉编制形成所述第二单元。所述第二单元的设置主要就是为了稳定整个底层,使得袜子整体具有更好的伸缩性,更加的稳固,并且只有所述第二单元的设置才有所述第一单元的存在,为所述第一单元提供设置的基础。

作为优选,所述竹纤维为含竹原纤维22%-30%的竹棉混纺纱线,所述竹纤维的细度为5-7dtex。所述竹纤维设置为含竹原纤维22%-30%的竹棉混纺纱线,是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在此范围内的竹纤维更适宜制作袜子,给脚部的感觉更为舒适,而所述竹纤维的细度设置是为了使脚部感受到的底层更加柔软,疏松,舒适。

作为优选,所述纬纱每根之间的距离为0.1-1mm。纬纱每根之间的距离设置是为了保证底层在舒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产成本,在此距离下,底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竹纤维功能也可以最大的发挥,并且脚部不会感到不适,但是如果距离过大,脚部就会感觉不适并且不够保暖,此间距为最适合所述底层纬纱之间的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经纱每根之间的距离为0.05-0.5mm。所述经纱每根之间的距离设置是为了保证底层在舒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产成本,在此距离下,底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竹纤维功能也可以最大的发挥,并且脚部不会感到不适,但是如果距离过大,脚部就会感觉不适并且不够保暖,此间距为最适合所述底层经纱之间的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的间距为0.5-1.5mm。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的间距设置是根据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之间距离的设置而定的,间距过小,脚部容易感觉到凸起坚硬不舒适,间距过大则保暖效果差,并且空隙过大还会影响美观,此间距的设置为最适合的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的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袜头、所述袜跟采用竹炭纤维平针编制。竹炭纤维也具有吸湿除臭的功能,但是成本比竹纤维便宜,袜跟的部位人体感觉不敏感,而袜头是包裹脚趾的位置,空间比较大,感受亦不明显,将所述袜头和所述袜跟采用竹炭纤维编织可以保证效果的同时降低生产的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袜口与所述面层采用棉线编制而成。棉线保暖效果更佳,更容易编制,脚背不容易出汗,不需要具有除臭功能,棉线的编制足以满足面层的功能需求,并且采用棉线编制袜口更易形成松紧环,在不影响袜子使用的前提下,根据脚部各个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纤维进行编制,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竹纤维袜,底层采用竹纤维编制而成,可以有效的防止脚底细菌的滋生,吸湿除臭,并且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竹纤维袜,袜口、袜身、袜跟及袜头采用不同的纤维编制而成,根据脚部的各个部位采用不同的纤维,有效的解决了脚部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制作的袜子具有更好的舒适度,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袜头,2-袜跟,3-袜口,4-袜身,41-面层,42-底层,421-第一单元,422-第二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竹纤维袜,它包括袜头1,袜跟2,袜口3及袜身4;

袜身4包括面层41及底层42,底层42包括第一单元421,以及与第一单元421交叉设置的第二单元422,第一单元421和第二单元422均由竹纤维纬编而成。

本方案中将袜子分为四个部分,根据各个部位的人体功能来选择面料,使得袜子的脚感更为舒适,脚底容易排汗发臭,选用竹纤维作为编制材料可以有效防止脚底细菌的滋生,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而面层41及袜头1、袜跟、袜口3选用其他的纤维进行编制可以减少生产的成本,例如袜头1、袜跟2采用竹炭纤维平针编制,袜口3与面层41采用棉线编制而成,竹炭纤维也具有吸湿除臭的功能,但是成本比竹纤维便宜,而棉线保暖效果更佳,更容易编制,袜口3更易形成松紧环,此三种纤维的结合使得袜子更具有人性化,穿着更为舒适。

第一单元421包括3根纬纱及3根经纱编制而成,纬纱设置于经纱上方,形成第一单元421。第一单元421的设置是为了增加脚底的舒适感,更加贴合皮肤,并且第一单元421的设置可以更有效的发挥竹纤维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第二单元422包括3根纬纱及6根经纱,经纱与纬纱交叉编制形成第二单元422。第二单元422的设置主要就是为了稳定整个底层42,使得袜子整体具有更好的伸缩性,更加的稳固,并且只有第二单元422的设置才有第一单元421的存在,为第一单元421提供设置的基础。

竹纤维为含竹原纤维22%-30%的竹棉混纺纱线,竹纤维的细度为5-7dtex。竹纤维设置为含竹原纤维22%-30%的竹棉混纺纱线,是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在此范围内的竹纤维更适宜制作袜子,给脚部的感觉更为舒适,而竹纤维的细度设置是为了使脚部感受到的底层42更加柔软,疏松,舒适。

纬纱每根之间的距离为0.1-1mm。纬纱每根之间的距离设置是为了保证底层42在舒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产成本,在此距离下,底层42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竹纤维功能也可以最大的发挥,并且脚部不会感到不适,但是如果距离过大,脚部就会感觉不适并且不够保暖,此间距为最适合底层42纬纱之间的间距。

经纱每根之间的距离为0.05-0.5mm。经纱每根之间的距离设置是为了保证底层42在舒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产成本,在此距离下,底层42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竹纤维功能也可以最大的发挥,并且脚部不会感到不适,但是如果距离过大,脚部就会感觉不适并且不够保暖,此间距为最适合底层42经纱之间的间距。

第一单元421与第二单元422之间的间距为0.5-1.5mm。第一单元421与第二单元422之间的间距设置是根据经纱和纬纱之间距离的设置而定的,间距过小,脚部容易感觉到凸起坚硬不舒适,间距过大则保暖效果差,并且空隙过大还会影响美观,此间距的设置为最适合的第一单元421与第二单元422之间的间距。

袜头1、袜跟2采用竹炭纤维平针编制。竹炭纤维也具有吸湿除臭的功能,但是成本比竹纤维便宜,袜跟2的部位人体感觉不敏感,而袜头1是包裹脚趾的位置,空间比较大,感受亦不明显,将袜头1和袜跟2采用竹炭纤维编织可以保证效果的同时降低生产的成本。

袜口3与面层41采用棉线编制而成。棉线保暖效果更佳,更容易编制,脚背不容易出汗,不需要具有除臭功能,棉线的编制足以满足面层的功能需求,并且采用棉线编制袜口3更易形成松紧环,在不影响袜子使用的前提下,根据脚部各个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纤维进行编制,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