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松紧的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6007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自动松紧的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松紧的鞋。



背景技术:

在现今鞋子仍然是保护脚所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并且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但是设有鞋带的鞋子在穿着的时候,需要系鞋带,比较麻烦;尤其是小朋友,容易将鞋带打结造成不便。松开鞋带时,如果没按顺序将结打开,容易打死结,造成麻烦。而且鞋带如果没有绑紧,脱散后掉落在地上容易将鞋带踩脏;行动时踩着容易跌倒;尤其是在竞技比赛中,脱散的鞋带带来很大的不便。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自动松紧的鞋,该能够自动松紧的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等优点,同时通过自动松紧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松紧鞋带,解决松紧鞋带所带来的繁琐、费时等问题,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松紧的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自动松紧的鞋,包括鞋身和鞋底,所述鞋身上方设有第一鞋带孔,所述第一鞋带孔内设有鞋带,所述鞋带上设有自动松紧装置,所述自动松紧装置上设有第二鞋带孔,所述鞋带末端设有鞋带帽,所述自动松紧装置两侧设有按压孔,所述按压孔内设有按压头,所述自动松紧装置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挡块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按压头与挡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鞋带孔、第二鞋带孔与限位孔直径相同,均为0.4-0.6cm。

优选的,所述挡块与按压头截面均为圆形,所述按压头直径为0.2-0.4cm,所述按压孔直径为0.4-0.6cm,所述挡块直径为0.6-0.8cm。

优选的,所述鞋带帽顶部直径比第二鞋带孔直径大0.1-0.2cm。

优选的,所述按压头长度为0.8-1c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能够自动松紧的鞋,通过自动松紧装置的设计,能够方便、快捷的松紧鞋带;通过鞋带帽的设计,能够避免在松紧鞋带时,鞋带从自动松紧装置中滑落;通过弹簧的设计,能够将限位孔中的鞋带夹紧,避免发生松动;通过挡块的设计,能够避免弹簧飞出从自动松紧装置中弹出,并且可以将按压头的压力传送给弹簧。该能够自动松紧的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等优点,同时通过自动松紧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松紧鞋带,解决松紧鞋带所带来的繁琐、费时等问题,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松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松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身、2鞋底、3鞋带、4第一鞋带孔、5自动松紧装置、6按压孔、7第二鞋带孔、8按压头、9携带帽、10挡块、11限位孔、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能够自动松紧的鞋,包括鞋身1和鞋底2,所述鞋身1上方设有第一鞋带孔4,所述第一鞋带孔4内设有鞋带3,所述鞋带3上设有自动松紧装置5,所述自动松紧装置5上设有第二鞋带孔7,所述鞋带3末端设有鞋带帽9,所述鞋带帽9顶部直径比第二鞋带孔7直径大0.1-0.2cm,所述自动松紧装置5两侧设有按压孔6,所述按压孔6内设有按压头8,所述按压头8长度为0.8-1cm,所述自动松紧装置5内设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两端设有挡块10,所述挡块10与弹簧12固定连接,所述挡块10上设有限位孔11,所述第一鞋带孔4、第二鞋带孔7与限位孔11直径相同,均为0.4-0.6cm,所述按压头8与挡块10固定连接,所述挡块10与按压头8截面均为圆形,所述按压头8直径为0.2-0.4cm,所述按压孔6直径为0.4-0.6cm,所述挡块10直径为0.6-0.8cm。

工作原理:该能够自动松紧的鞋使用时,将鞋带3依次穿入第一鞋带孔4、第二鞋带孔7、限位孔11、第二鞋带孔7,鞋带3穿好后,安装鞋带帽9,当需要紧固鞋带3时,挤压按压头8,弹簧12压缩,限位孔11与第二鞋带孔7重合,将自动松紧装置5向下移动即可,当需要放松鞋带3时,挤压按压头8,弹簧12压缩,限位孔11与第二鞋带孔7重合,将自动松紧装置5向上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