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舞鞋后跟及包含其的摩登舞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9683阅读:1284来源:国知局
摩登舞鞋后跟及包含其的摩登舞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摩登舞鞋后跟及包含其的摩登舞鞋。



背景技术:

传统舞鞋的鞋跟后侧与鞋跟底面的交界处在受力时易发生形变,使鞋后跟与地面阻力增大,导致舞蹈员身体失去平衡,从而发生扭伤或摔倒等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通过增加后跟底面与后侧面交界处的硬度,避免形变造成的阻力增大。但是,经过上述改进,虽然解决了现有舞鞋平衡性差的问题,但是加硬的后跟却降低了舞鞋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登舞鞋后跟及包含其的摩登舞鞋,解决现有摩登舞鞋及后跟存在平衡性差及稳定性差的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摩登舞鞋后跟,所述后跟的底面与后侧面的交界处为弧面。

其中,所述后跟的外表面为磨砂面。

其中,所述后跟的内骨架宽度为3-5mm。

其中,所述后跟的内骨架交叉处设置补强圆柱,所述补强圆柱直径为8-10mm。

其中,所述后跟的后侧面为弧面。

其中,所述后跟的后侧面的上部延伸方向设置加固边沿。

一种摩登舞鞋,包括,上述的摩登舞鞋后跟。

本实用新型的舞鞋通过将后跟的底面与后侧面的交界处设置为弧面,相对于直角或钝角,减少摩擦力,避免在完成托步、孤步、滑步、止步等高难度动作时,发生阻滞现象,且通过弧面设置,使得交界处距离地面具有一定间隙,避免磨损导致后跟后侧重心偏移,影响舞蹈员动作完成完整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摩登舞鞋后跟,所述后跟选用PU材质制成,外表面形成磨砂面。所述后跟的前侧面1与底面2所形成的角度为钝角。左右侧面及后侧面3均为弧面。使后跟稳定性更佳,在进行旋转以及跳跃动作时,后跟形变量更小。通过后侧面为弧面,使舞蹈员在向后倒下时,可以由后跟的后侧面的弧面提供一定支撑力。以及便于平滑过渡,利于舞蹈员掌握向后倒下时的重心。所述后跟的底面2与后侧面3的交界处4为弧面,弧面使交界处距离地面具有一定距离。在完成托步、孤步、滑步、止步时,当由脚跟拖地进行移动时,所述后跟的底面与后侧面的交界处为弧面,使得移动更加顺畅,减少与底板的摩擦力,避免移动时发生阻滞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动作的流畅性以及完整度。通过交界处的弧面,减少交界处的磨损。由于舞蹈员在完成某些动作,尤其向后退步、倒下或翻转等难度动作,需要掌控好重心,调整自身平衡来完成动作。若交界处磨损则导致重心改变,使舞蹈员易受伤。因此上述设计可保证所述后跟在长期使用后,仍可保证交界处的稳定性。

为保证所述后跟稳定性,避免发生塌陷情况。如图2所示,在后跟内设置内骨架101,内骨架的宽度S为3-5mm,优选为4mm。进一步增加内骨架的稳定性,所述后跟的内骨架交叉处设置补强圆柱102,补强圆柱的直径为8-10mm,优选为9mm。

为进一步保证所述后跟与鞋底的连接稳固性,在所述后跟的后侧面的上部延伸方向上设置加固边沿5,使所述后跟与鞋底的接触面积增大,更加利于连接的稳固性。

一种摩登舞鞋,包括,上述摩登舞鞋的后跟。所述后跟与舞鞋使用胶粘或走线等多种方式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