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961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套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结构。



背景技术:

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也有装饰用的。手套是个很特别的东西,当初它的产生并不是为了实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区保温必备之物,或是医疗防菌、工业防护用品。

手套按照制作方法分为缝制、针织、浸胶等。手套用各种皮革、橡胶、针织物或机织物裁剪缝制而成。针织手套用各种纺织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在手套机上编织,经缝制加工,如装夹里、罗口、缝指尖和指叉等,再经过拉绒或缩绒、热定形整理而成产品。针织手套的组织有平针、罗纹、集圈、纱罗等,花式有素色和色织提花等。劳动保护用手套要求比较厚实,有的经过表面涂塑处理,以提高耐磨、防滑、防水性能。装饰手套要求美观,大多经过绣花、钉珠等艺术加工。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佩戴的手套多被用于保暖,特别是在寒冷地区,手套的使用频率更高,生活手套主要分为全指、半指手套和全、半指调节手套,全、半指调节手套的使用较多,在外出时可以采用全指的形式,在需要写作等工作时,可以采用半指的形式,但是即使采用半指的形式,指头的覆盖部分无法较好的被收纳,因此会影响日常工作或者学习,而在室外活动时,手套与衣服袖口之间形成间隙,风会通过该间隙,导致寒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切换半指和全指形态,并且不影响日常工作或学习的手套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套结构,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的后端面设置有通过口,所述手套本体的前端面设置有进入口,在所述手套本体的后端设置有护套,所述护套与所述手套本体之间缝合固定,所述护套可向上翻折,所述手套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粘扣,所述护套的上表面设置有配合所述粘扣的第一粘扣,所述手套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拇指套,所述拇指套与所述手套本体之间缝合固定,所述拇指套远离所述手套本体的那一端设置有第一通过口,所述拇指套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粘扣,所述拇指套远离所述手套本体的那一端设置有第一护套,所述第一护套可向上翻折,所述第一护套与所述拇指套之间缝合固定,所述第一护套的上表面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二粘扣的第三粘扣,所述进入口处设置有防风袖套,所述防风袖套向内翻折后收纳至所述手套本体的内部,所述防风袖套为锥形。

优选地,所述通过口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耐磨毛边,所述护套靠近所述通过口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耐磨毛边。

优选地,所述手套本体的侧面设置有纽扣,通过所述纽扣配合有第一粘扣,所述第一粘扣配合有连接绳。

优选地,所述手套本体靠近所述进入口位置处设置有腕部护套,所述腕部护套的内部缝合设置有弹力绳圈。

优选地,所述手套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块,所述拇指套与所述手套本体之间形成虎口,所述防滑块位于所述虎口位置处,所述护套的底部设置有配合所述防滑块的第一防滑块,所述防滑块和所述第一防滑块的表面均布有防滑用的颗粒。

本装置可以通过粘扣和第一粘扣的配合完成护套的固定,通过第二粘扣和第三粘扣的配合完成第一护套的固定,避免护套和第一护套影响工作或学习时的实现,在外出活动时,可以切换成全指形态,同时将防风袖套拉出,防风袖套可以与衣服袖子之间形成配合,避免风灌入衣服内部,提高保温效果,在室内时,可以将防风袖套塞入手套本体的内部,不影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易于使用,同时不影响使用时的视线问题,并且本装置可以与衣服袖子之间形成紧密配合,避免漏风,提高保温效果,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制造较为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2为手套本体的俯视图;

图3为手套本体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A;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手套结构,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的后端面设置有通过口101,所述手套本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进入口102,在所述手套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护套2,所述护套2与所述手套本体1之间缝合固定,所述护套2可向上翻折,所述手套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粘扣111,所述护套2的上表面设置有配合所述粘扣111的第一粘扣211,所述手套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拇指套3,所述拇指套3与所述手套本体1之间缝合固定,所述拇指套3远离所述手套本体1的那一端设置有第一通过口301,所述拇指套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粘扣311,所述拇指套3远离所述手套本体1的那一端设置有第一护套4,所述第一护套4可向上翻折,所述第一护套4与所述拇指套3之间缝合固定,所述第一护套4的上表面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二粘扣311的第三粘扣411,所述进入口101处设置有防风袖套5,所述防风袖套5向内翻折后收纳至所述手套本体1的内部,所述防风袖套5为锥形。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通过口101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耐磨毛边121,所述护套2靠近所述通过口101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耐磨毛边221。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手套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纽扣131,通过所述纽扣131配合有第一粘扣141,所述第一粘扣141配合有连接绳151。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手套本体1靠近所述进入口102位置处设置有腕部护套161,所述腕部护套161的内部缝合设置有弹力绳圈171。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手套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块181,所述拇指套3与所述手套本体1之间形成虎口,所述防滑块181位于所述虎口位置处,所述护套2的底部设置有配合所述防滑块181的第一防滑块191,所述防滑块181和所述第一防滑块191的表面均布有防滑用的颗粒(未图示)。

本装置可以通过粘扣和第一粘扣的配合完成护套的固定,通过第二粘扣和第三粘扣的配合完成第一护套的固定,避免护套和第一护套影响工作或学习时的实现,在外出活动时,可以切换成全指形态,同时将防风袖套拉出,防风袖套可以与衣服袖子之间形成配合,避免风灌入衣服内部,提高保温效果,在室内时,可以将防风袖套塞入手套本体的内部,不影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易于使用,同时不影响使用时的视线问题,并且本装置可以与衣服袖子之间形成紧密配合,避免漏风,提高保温效果,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制造较为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