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针固定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451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针固定手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脉针固定手套。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静脉输液技术越来越成熟,相对于服药来说效果显著,因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也越来越多,各大医院门诊输液区总是人满为患。

现有的输液治疗方法中,多采用手背输液的方式,且在输液过程中,被穿刺的手臂不能活动。我们知道,在接受输液治疗的病患当中,婴幼儿和少年病患占比不小,这类病患由于控制能力较弱,在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自主的手部运动,导致出现退针、血管贯通等事故。

目前,虽然大部分医院已经要求婴幼儿和少年病患的监管人(家长)在输液过程中加强管束,甚至有些医院已采用在手背、手腕处绑缚支撑板等手段进行约束,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对这种现象有所缓解,但会给病患的身体带来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脉针固定手套,有效解决了静脉输液过程中由手部运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静脉针固定手套,包括:

手套本体;

设于所述手套本体背部,用于静脉注射的静脉开口;

沿所述手套本体手指方向、分设于所述静脉开口两侧,用于支撑手背的支撑加强筋;

设于所述支撑加强筋一侧,用于固定静脉针的静脉针固定带;

设于所述手套本体腕部,用于对腕部进行约束的腕部约束带。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手套本体腕部,所述腕部约束带包括两档位置:

当注射静脉针时,将所述腕部约束带置于注射位置;

当正常输液时,将所述腕部约束带置于输液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手套本体中手指部位由弹性材料制备,且其可沿手指方向伸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静脉针固定手套中还包括:

设于所述手套本体中手指部位的关节位置处,横向设置为手指各关节弯曲时提供反作用力的柔性加强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柔性加强筋提供0.2~0.5kg的力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静脉针固定手套中还包括:

设于所述手套本体中食指部位,用于正常输液时对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进行绑缚约束的手指部约束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手套本体由80%的棉和20%的涤纶制备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脉针固定手套背部设置静脉开口,以便帮助医生/护士更快速地找到病患手背静脉血管,并快速下针,大大减少了病患在静脉注射时的痛苦;另外,在静脉开口的两侧设置支撑加强筋,以便腕部约束带在绑缚的过程中为手背提供支撑,以免对静脉针造成影响;再有,在手指部位的关节位置处,横向设置柔性加强筋,以便对正常输液过程中患病(尤其是婴幼儿和少年病患)的手指、手腕部位的非自主运动造成的自然弯曲进行约束,防止在输液过程中出现退针、针头刺破血管造成贯通伤,避免相关医疗事故发生。以此大大减轻病患在静脉注射时的痛苦、提高医生/护士下针的效率和准确性、提高病患在输液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以及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从而缓解医患矛盾,提高医院的安全系数和医疗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静脉针固定手套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静脉针固定手套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静脉针固定手套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手套本体,2-静脉开口,3-支撑加强筋,4-静脉针固定带,5-腕部约束带,6-柔性加强筋,7-手指部约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脉针固定手套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静脉针固定手套中包括:手套本体1;设于手套本体背部,用于静脉注射的静脉开口2;沿手套本体手指方向、分设于静脉开口2两侧,用于支撑手背的支撑加强筋3;设于支撑加强筋3一侧,用于固定静脉针的静脉针固定带4;设于手套本体1腕部,用于对腕部进行约束的腕部约束带5。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静脉开口2的作用是方便医生/护士进行注射和胶带固定,故该静脉开口2所处的位置具体为背部静脉所处区域。以此,当医生/护士为病患进行注射并用胶带初步固定之后,进一步使用静脉针固定带4加强固定,防止静脉针移动。

另外,在手套本体1腕部,腕部约束带5包括两档位置,具体,当注射静脉针时,将腕部约束带5置于注射位置,即该注射位置为患者腕部最紧位置,依患者腕部粗细不同而不同,以此对腕部施加压力,暂时阻断手腕部静脉血管,阻止血液回流心脏,从而使病患手背部的静脉血管隆胀,便于医生/护士快速找到静脉针下针部位,并快速下针。当医生/护士完成注射之后进入正常输液,将腕部约束带5置于输液位置,即该输液位置为一相对较为宽松位置,仅仅对手套本体1在病患腕部进行约束,防止手套退出。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腕部约束带5还可以有其他用处,例如,当患者在静脉注射的过程中同时还需要测量心率,则其可以对加装在腕部的心率传感器进行约束固定。

由上述可知,在注射完成之后,用胶带初步固定之后需要用静脉针固定带4进一步固定,还需要改变腕部约束带5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若动作稍大,很有可能引起静脉针移动,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我们在静脉开口2的两侧设置了支撑加强筋3,以此,在静脉针固定带4/腕部约束带5绑缚的过程中为手背提供支撑,避免这一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更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静脉针固定带4和腕部约束带5都采用魔术搭扣的方式进行紧固,易于操作,简单方便。支撑加强筋3可以为由金属/塑料等具备一定刚性的材料制得。手套本体1由80%的棉和20%的涤纶制备而成,既考虑病患长时间(1~4小时)佩戴的透气性和舒适性,又考虑手套的耐用性和安全性,当然其他实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备手套本体,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保障病患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舒适都包括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中。

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改进得到本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手套本体1中手指部位由弹性材料制备,且其可沿手指方向伸缩。在一个实例中,手套本体1中手指部位在经向上使用松紧带制备而成,以此可以根据病患手指长度自动调节手套手指部位长度,如针对0-10周岁左右的婴幼儿及少年病患来说,该手指部位长度可在2cm~6cm之间进行伸缩。

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改进得到本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静脉针固定手套中还包括:设于手套本体1中手指部位的关节位置处,横向设置为手指各关节弯曲时提供反作用力的柔性加强筋6。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加强筋6的弯曲角度根据人手指在自然弯曲时的角度建模,并在一个实例中静态时能够提供0.2~0.5kg(千克)的力量,确保在输液过程中病患手指不能随意进行非自主运动。在一个实例中,该柔性加强筋6可以为塑料等材料制备而成。

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改进得到本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静脉针固定手套中还包括:设于手套本体1中食指部位,用于正常输液时对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进行绑缚约束的手指部约束带7。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指部约束带7同样采用魔术搭扣的方式进行紧固,易于各种类型的人员操作、固定,简单方便。

基于上述的静脉针固定手套,对病患进行静脉输液的步骤如下:

1)在病患进行静脉注射之前,首先对病患手部进行清洁,确保卫生;之后,将手套中腕部约束带5、静脉针固定带4以及手指部约束带7都松开,戴上手套,确保手指的每个关节均处于对应的关节柔性加强筋6的位置,并确保手套静脉开口2恰好露出手背静脉位置;

2)医生/护士检查手套佩戴恰当之后,然后将腕部约束带5绑缚到注射位置,促使手背部静脉隆胀;接着在静脉开口2处对隆胀静脉进行表面消毒,快速将静脉针刺入静脉,并使用医用胶带对静脉针进行初步固定;

3)医生/护士使用位于手套背部的静脉针固定带4对初步固定的静脉针进行加强固定;

4)将腕部约束带5放松到正常注射位置,让手部血管畅通,进行正常的血液循环,正常开始进行静脉输液;

5)输液完成后,医生/护士松开手背部静脉针固定带4,撕开胶带,拔出静脉针,并使用医用棉球按压在入针点,再次使用静脉针固定带4对棉球进行固定,直至完全止血后,脱掉手套即可。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