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3363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竹简运动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竹简运动鞋。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运动鞋的鞋底通常为一体式嵌入板,此种运动鞋穿着者在运动发力,脚部发生扭转时,由于鞋底是无法活动的,因此,鞋底会对运动者的脚部产生一个抗扭矩力,运动越猛烈,产生的抗扭矩力就越强,时间长了,不可避免的对运动者会产生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竹简运动鞋,不但可以减少因脚部扭转产生的纵向抗扭矩力,还能提高鞋底的横向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竹简运动鞋,包括鞋底:

所述鞋底包括滑层、固定层和底层,所述滑层和固定层均通过第一粘结层与所述底层连接在一起,所述滑层位于脚掌部和足跟部,所述固定层位于足弓部和所述脚掌部的前端;

所述滑层包括具有弹性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上表面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竹简沟槽,所述竹简沟槽与所述鞋底的纵向轴线之间的角度为5°~75°,在所述竹简沟槽内设有通过第二粘结层与所述缓冲层连接在一起的竹简纤维板条,所述竹简纤维板条的两端还贯通设有竹简连接线,所述竹简纤维板条的宽度均为5mm~25mm,在所述脚掌部的竹简纤维板条的倾斜角度与在所述脚跟部的竹简纤维板条的倾斜角度为镜面对称。

优选的,所述竹简纤维板条为碳纤维板条。

优选的,所述竹简沟槽与所述鞋底的纵向轴线之间的角度为15°。

优选的,所述竹简纤维板条的宽度均为10mm。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为海绵缓冲层。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脚掌部和足跟部设置了多条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互相平行的竹简纤维板条,并且竹简纤维板条之间设有具有弹性的缓冲层,在脚部发生扭转时,竹简纤维板条可随之发生偏转,因此,不但可以减少因脚部扭转产生的纵向抗扭矩力,还可提高鞋底的横向强度。此外,在足弓部和脚掌部的前端设有固定层,可提高运动鞋在正常运动时鞋底的稳固性。

其次,考虑到在脚部发生偏转时,脚掌与脚跟分别为以足弓部为圆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特点,在所述脚掌部的竹简纤维板条的倾斜角度与在所述脚跟部的竹简纤维板条的倾斜角度镜面对称,更有利于降低鞋底对脚部产生的抗扭矩力。

更进一步的,设置在竹简纤维板条下部的弹性缓冲层还可减少竹简纤维板条在发生偏转时,竹简纤维板条对鞋底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运动鞋鞋底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运动鞋鞋底A-A截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运动鞋侧视图;

其中,1、固定层;2、底层;3、第一粘结层;4、缓冲层;5、第二粘结层;6、竹简纤维板条;7、竹简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竹简运动鞋,包括鞋底:

鞋底包括滑层、固定层1和底层2,滑层和固定层1均通过第一粘结层3与底层2连接在一起,滑层位于脚掌部和足跟部,固定层1位于足弓部和脚掌部的前端;

滑层包括具有弹性的缓冲层4,缓冲层4的上表面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竹简沟槽,竹简沟槽与鞋底的纵向轴线之间的角度为15°,在竹简沟槽内设有通过第二粘结层5与缓冲层4连接在一起的竹简纤维板条6,竹简纤维板条6的两端还贯通设有竹简连接线7,竹简纤维板条的宽度均为10mm,在脚掌部的竹简纤维板条6的倾斜角度与在脚跟部的竹简纤维板条6的倾斜角度为镜面对称。

本具体实施方式竹简纤维板条为碳纤维板条,缓冲层为海绵缓冲层。竹简纤维板条6横向贯穿鞋底,将竹简纤维板条6设置成不同的图案,还可以起到美化运动鞋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脚掌部和足跟部设置了多条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互相平行的竹简纤维板条6,并且竹简纤维板条6之间设有具有弹性的缓冲层4,在脚部发生扭转时,滑层可随之发生偏转,因此,不但可以减少因脚部扭转产生的纵向抗扭矩力,还可提高鞋底的横向强度。此外,在足弓部和脚掌部的前端设有固定层,可提高运动鞋在正常运动时鞋底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