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挎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7051阅读:40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挎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挎包。



背景技术:

目前,包的种类很多,斜挎包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包。斜挎包在使用时往往会跟随人的运动而晃动,这在一般时候是不影响的,但是当运动强大增大后,包的晃动就会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人体的运动。经常看见路上一个人在奔跑,一个手还要按在包上,这样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挎背、不会影响行动的斜挎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斜挎包,包括包体及背带,所述包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悬挂的吊环,所述背带的两端设有与吊环配合卡勾的夹头,还包括一弹性带,所述包体的其中一个侧面的下部设有毛绒面,所述弹性带的两个自由端上分别设有可与毛绒面粘扣的卡勾面,当卡勾面与毛绒面粘扣时,弹性带紧贴于包体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带的其中一个自由端上且位于卡勾面的相对一面上设有第二毛绒面。

进一步的,所述包体的周侧上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弹性带设于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弹性带,所述背带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三毛绒面,所述辅助弹性带的两个自由端上分别设有第三卡勾面,所述辅助弹性带通过第三 毛绒面与第三卡勾面的配合粘扣于背带的外侧面上。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性带的设置,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弹性带环绕人体腰部后粘扣于包体上,由于粘扣的部位位于包体的下部,这样在人体运动时包体将被紧缚于人体上,从而较大程度地减轻运动所带来的不便,当不使用弹性带时,直接将弹性带粘扣于包体表面即可,而且可以让弹性带保持较小的弹性力,从而使其紧贴于包体;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二毛绒面,可以在弹性带使用时间久了之后,其弹性力略有下降的时候,将弹性带的另一自由端扣于第二毛绒面上,从而使得弹性带紧贴于包体上;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环形凹槽,可以使得弹性带卡置于环形凹槽内,有利于整体外观美观,而且通过卡置,可以防止弹性带于人体接触而上下滑动;进一步的,通过设置辅助弹性带,可以使得人体在挎背时将辅助弹性带从任意位置进行辅助,从而使得斜挎后的包体更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斜挎包,包括包体1及背带2,所述包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悬挂的吊环11,所述背带2的两端设有与吊环11配合卡勾的夹头21,还包括一弹性带3,所述包体1的其中一个侧面的 下部设有毛绒面4,所述弹性带3的两个自由端上分别设有可与毛绒面4粘扣的卡勾面31,当卡勾面31与毛绒面4粘扣时,弹性带3紧贴于包体1表面。所述弹性带3的其中一个自由端上且位于卡勾面31的相对一面上设有第二毛绒面32。所述包体1的周侧上设有一环形凹槽12,所述弹性带3设于环形凹槽12内。

上述卡勾面、毛绒面是市面上是即可购得的产品,也称为魔术贴、魔术扣、粘扣。

再参考图3,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斜挎包,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还包括辅助弹性带5,所述背带2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三毛绒面22,所述辅助弹性带5的两个自由端上分别设有第三卡勾面51,所述辅助弹性带5通过第三毛绒面22与第三卡勾面51的配合粘扣于背带2的外侧面上。

参考图4,其为辅助弹性带的一种用法。

通过弹性带的设置,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弹性带环绕人体腰部后粘扣于包体上,由于粘扣的部位位于包体的下部,这样在人体运动时包体将被紧缚于人体上,从而较大程度地减轻运动所带来的不便,当不使用弹性带时,直接将弹性带粘扣于包体表面即可,而且可以让弹性带保持较小的弹性力,从而使其紧贴于包体;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二毛绒面,可以在弹性带使用时间久了之后,其弹性力略有下降的时候,将弹性带的另一自由端扣于第二毛绒面上,从而使得弹性带紧贴于包体上;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环形凹槽,可以使得弹性带卡置于环形凹槽内,有利于整体外观美观,而且通过卡置,可以防止弹性带于人体接触而上下滑动;进一步的,通过设置辅助弹性带,可以使得人体在挎背时将辅助弹性带从任意位置进行辅助,从而使得斜挎后的包体更不易脱落。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