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体可翻转的口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1128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红管,具体涉及一种盖体可翻转的口红管。



背景技术:

口红或唇膏是常用的化妆用品,主要由包装管和内部的膏体组成,包装管的结构设计决定了口红使用的舒适性。传统的口红包装管一般由盖、底和中束芯构成,其中,中束芯为最关键的部件,它包括珠子、叉子、螺旋和中束,该四个部件同轴穿套在一起,珠子外壁有对称设置的凸起,叉子上有沿轴向设置的槽口,而螺旋内壁有螺旋形的导向槽,凸起穿过槽口伸入导向槽内,中束与螺旋固定穿套一起,底与叉子固定连接,当叉子与螺旋相对转动时,珠子沿轴向的槽口运动,从而将膏体送出,盖的作用是把中束芯的开口封闭,保护内部的膏体。

因此,在使用时需先将盖拔开或旋开,然后再转动口红管,但该种结构容易导致盖使用后未合上甚至遗失。CN 202722922 Y公开了一种吸盖口红包装管,包括管体、位于所述管体内的中束芯和与管体配合的盖体,所述的中束芯由中束、叉子、珠子和螺旋组成,所述管体内设有第一磁块,所述盖体内设有第二磁块。使用时,取下的盖体通过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吸附在管体的底部,不易脱落,此种结构可以很好解决盖容易遗失的问题,但是打开盖体需要双手完成,不够便利。

申请公布号为CN 103997932 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口红管,包括管体、管体内的中束芯以及与管体配合封装中束芯的盖体,所述管体轴向延伸至中束芯的出膏口附近,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旋动中束芯的窗口,所述盖体一侧通过连接片与管体连接,在开合过程中以该连接片为基点翻转,所述盖体另一侧盖合时通过扣合机构与管体扣接。该发明通过在管体周面开设旋动中束芯的窗口,盖体一侧通过连接片和管体连接,另一侧与盖体扣接,可以通过单手操作打开盖体,并旋动口红管,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另外,目前市场上现有口红管的包装外壳与中束芯固定在一起,当唇膏使用完后,外壳将作报废处理,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体可翻转的口红管,改进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打破了传统口红管盖/底拔开使用的方式;同时整支产品采用无油无胶组装,中束芯为可更换使用,做到更加环保。

一种盖体可翻转的口红管,包括中束芯、底座以及与底座配合收纳中束芯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沿轴线对称分布的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在封口端处转动连接,相对连接点可自由翻转;所述底座通过销轴与下盖体的开口端转动连接,使得底座具有收纳在盖体内的收纳位以及相对连接点翻转180°后的工作位。

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体和下盖体扣合形成一端开口的具有圆柱形空腔的盖体,另一端的封口端处可通过销钉实现转动连接,所述销钉设于封口端面的径向上。当开启盖体时,将上盖体以销钉为轴相对于下盖体向上转动,从而露出收纳在盖体内的中束芯。

所述中束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底座通过销轴与下盖体的开口端转动连接,为了实现底座以销轴为轴相对于下盖体实现180°的翻转,底座的圆心需与盖体内圆柱形空腔的圆心重合,销轴沿径向穿过底座,其两端固定在下盖体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为:将上盖体相对于下盖体翻开露出收纳在盖体内的中束芯,再将中束芯和底座相对于下盖体翻转180°,然后盖合上盖体,拿住底座,旋转中束芯,推出口红膏体进行使用。

口红管在不使用时,上盖体与下盖体盖合将中束芯的开口封闭,保护内部的膏体,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之间具有扣合机构。

所述下盖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沿上设有与外周面齐平的第一凸边,所述上盖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沿上设有与内周面齐平的第二凸边,盖合过程中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重叠。

更为优选,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沿过盈配合。

所述扣合机构也可以为凸点配合,具体为第一凸边内壁上设置凹点,第二凸边外壁上对应设置与之配合的凸点。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沿具有避让销轴的缺口。

口红管在使用时,其底座从收纳位以销轴为轴翻转180°到工作位,其下盖体的开口端需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底座的翻转,为了保证口红管结构的紧凑,作为优选,处于收纳位时,底座的底面与盖体的开口端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销轴穿设在底座的底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下盖体具有避让中束芯翻转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中束芯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中束芯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同轴穿套的珠子、叉子、螺旋和中束,其中螺旋与中束固定套接,内壁设有螺旋形的导向槽,叉子上设有轴向设置的槽口,珠子用于盛装口红膏,外壁设有穿过槽口并于导向槽相配合的凸起,当叉子与螺旋相对转动时,珠子沿轴向的槽口运动,从而将膏体送出。

所述叉子底部插入底座,与底座内壁过盈配合使叉子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当中束芯内的膏体用尽时,使用者施加一定的分离力可将叉子从底座中拔出,再将新的中束芯插入底座组装即可实现中束芯的更换。整支产品采用无油无胶组装,而且外壳可重复使用,更加环保。

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盖体沿轴向分为上盖体和下盖体,其封口端转动连接,再通过销轴将底座与下盖体开口端转动连接,通过翻转底座将中束芯从盖体内翻出,改变了传统的盖/底拔开的使用方式,操作更简单,还能防止盖体丢失,而且结构新颖增加消费者的使用兴趣。

(2)本实用新型的中束芯和底座采用紧配方式组装,施加作用力可将两者分离,保证中束芯可更换,外壳可以重复使用,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体打开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束芯翻转180°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盖体可翻转的口红管,包括中束芯1、底座2以及与底座配合收纳中束芯的盖体3。

盖体3包括沿轴线对称分布的上盖体31和下盖体32,下盖体3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沿上设有与外周面齐平的第一凸边(图中未标示),上盖体3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沿上设有与内周面齐平的第二凸边(图中未标示),盖合过程中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过盈配合实现上盖体与下盖体的扣合。上盖体31和下盖体32扣合形成一端开口的具有圆柱形空腔的盖体,底座2和中束芯3收纳在该圆柱形空腔内。

上盖体31和下盖体32在封口端处通过销钉4实现转动连接,销钉4设于封口端面的径向上。如图2所示,当开启盖体时,将上盖体31以销钉4为轴相对于下盖体32向上转动,从而露出收纳在盖体内的中束芯。

底座2通过销轴5与下盖体32的开口端转动连接,底座2的圆心与盖体内圆柱形空腔的圆心重合,销轴5沿径向穿过底座2并紧靠底座的内底面,其两端固定在下盖体的内壁上。如图3所示,底座2以销轴5为轴相对于下盖体32实现180°的翻转,使得底座具有收纳在盖体内的收纳位以及相对连接点翻转180°后的工作位。如图4所示,当底座翻转到位后,盖合上盖体31,拿住底座,旋转中束芯,即可进行口红管的使用。

为了保证上盖体和下盖体的扣合,上盖体31的第二凸边上设有避让销轴的缺口311。

口红管在使用时,其底座从收纳位以销轴为轴翻转180°到工作位,其下盖体的开口端需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底座的翻转,为了保证口红管结构的紧凑,处于收纳位时,底座的底面与盖体的开口端齐平。下盖体32具有避让中束芯翻转的凹槽321。

如图3所示,中束芯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同轴穿套的珠子11、叉子12、螺旋13和中束14,其中螺旋13与中束14固定套接,内壁设有螺旋形的导向槽131,叉子12上设有轴向设置的槽口121,珠子11用于盛装口红膏,外壁设有穿过槽口并于导向槽相配合的凸起111,当叉子与螺旋相对转动时,珠子沿轴向的槽口运动,从而将膏体送出。

叉子12底部插入底座2,与底座2内壁过盈配合使叉子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当中束芯内的膏体用尽时,使用者施加一定的分离力可将叉子从底座中拔出,再将新的中束芯插入底座组装即可实现中束芯的更换。整支产品采用无油无胶组装,而且外壳可重复使用,更加环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