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调温防泛化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420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新生儿调温防泛化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生儿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调温防泛化衣。



背景技术:

新生儿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对外界的刺激容易作出泛化反应。当新生儿听到外来的声响时,往往是全身抖动,上肢伸开,成拥抱状,这就是对刺激的泛化反应。如果新生儿在睡眠中发生泛化反应会让新生儿惊醒,哭闹,影响生长发育和神经的完善。目前,大多数家长采用包被的方式将新生儿全身包裹起来,防止泛化反应的发生,但是由于包被要全身包裹新生儿,束缚新生儿的手脚,对孩子生长发育和感知触觉发育不利,同时由于新生儿汗腺发育不完善,全身包裹的包被容易使新生儿体温过高,不能正常代谢,使大脑缺氧。

此外,新生儿衣物大多不能调节体温,由于新生儿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冷了热了都需要家长帮忙来回换不同厚度的衣物,新生儿头颈部肌肉力量薄弱,来回换衣需要家长托住新生儿头颈部,增加了新生儿头颈部损伤的风险,同时也增加家长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生儿调温防泛化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该衣包括衣本体、第一帖附片、第二贴附片、第三帖附片、第四贴附片、第一挂扣、第二挂扣、第一挂带和第二挂带;其中衣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位于衣本体的胸口处,第二开口位于衣本体的腰部的两侧面,所述的第一帖附片和第三帖附片均为透气网孔状片,所述的第二贴附片和第四贴附片均采用棉材质片,所述的第一帖附片和第二贴附片均大于第一开口,第三贴附片和第四贴附片均大于第二开口,所述的第一帖附片和第二贴附片采用软性尼龙搭扣分别与第一开口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三帖附片和第四贴附片采用软性尼龙搭扣分别与第二开口连接固定,所述的衣本体两侧衣袖采用软性尼龙搭扣与衣本体连接,衣袖沿长度方向纵向敞开,敞开端采用软性尼龙搭扣连接成衣袖桶,所述的衣本体侧面,第二开口上端设置有第一挂扣,衣本体肩膀处设置第二挂扣,所述的衣袖手腕端固定有第一挂带和第三挂扣,所述的衣袖上臂端固定有第二挂带。

所述的衣本体背部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的第三开口采用网状透气结构,所述的第三开口通过采用软性尼龙搭扣连接第五贴附片。

所述的第五贴附片采用棉材质片。

所述的第一挂带和第二挂带端部均设置有搭扣。

所述的第一挂带和第二挂带采用棉布材质。

所述的第一挂带和第二挂带均短于新生儿脖颈周长。

所述的第一挂扣、第二挂扣和第三挂扣与搭扣均采用柔软弹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两个衣袖手腕端的第一挂带两个连接,能够有效的防止新生儿泛化反应时双臂伸开开度过大,衣袖上臂端的第二挂带可以与第一挂扣或第二挂扣连接,根据新生儿手臂不同姿势来固定限制新生儿手臂伸开,通过第一帖附片、第二贴附片和第一开口的替换,能有有效的梯度调节新生儿体温,通过设置在衣本体腰部两侧面的第二开口,能够有效的防止新生儿腹部受凉,同时通过第三帖附片和第四贴附片的替换,能够有效的梯度调节新生儿体温。衣袖采用可拆卸连接,可以快速降低新生儿体温,同时衣袖采用可以纵向打开的结构,可以根据新生儿的不同需求梯度调节新生儿的体温。通过衣主体背部的第三开口和第五贴附片也可以梯度调节新生儿的体温。第一挂带和第二挂带均短于新生儿脖颈周长,有效的防止挂带缠绕住新生儿脖颈,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黏贴第一帖附片和第三帖附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不黏贴帖附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部黏贴第五贴附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四);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五);

图中:1衣本体、2第一帖附片、3第二贴附片、4第三帖附片、5第四贴附片、6第一挂扣、7第二挂扣、8第一挂带、9第二挂带、10第三开口、11第五贴附片、12第一开口、13第二开口、14衣袖、15第三挂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合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如图1至3所示,该衣包括衣本体1、第一帖附片2、第二贴附片3、第三帖附片4、第四贴附片5、第一挂扣6、第二挂扣7、第一挂带8和第二挂带9;其中衣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第一开口12位于衣本体1的胸口处,第二开口13位于衣本体1的腰部的两侧面,所述的第一帖附片2和第三帖附片4均为透气网孔状片,所述的第二贴附片3和第四贴附片5均采用棉材质片,所述的第一帖附片2和第二贴附片3均大于第一开口12,第三贴附片4和第四贴附片5均大于第二开口13,所述的第一帖附片2和第二贴附片3采用软性尼龙搭扣分别与第一开口12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三帖附片4和第四贴附片5采用软性尼龙搭扣分别与第二开口13连接固定,所述的衣本体1两侧衣袖14采用软性尼龙搭扣与衣本体1连接,衣袖14沿长度方向纵向敞开,敞开端采用软性尼龙搭扣连接成衣袖桶,所述的衣本体1侧面,第二开口13上端设置有第一挂扣6,衣本体1肩膀处设置第二挂扣7,所述的衣袖14手腕端固定有第一挂带8和第三挂扣15,所述的衣袖14上臂端固定有第二挂带9。

如图4和5所示,所述的衣本体1部开设有第三开口10,所述的第三开口10采用网状透气结构,所述的第三开口10通过采用软性尼龙搭扣连接第五贴附片11。

所述的第五贴附片11采用棉材质片。

所述的第一挂带8和第二挂带9端部均设置有搭扣。

所述的第一挂带8和第二挂带9采用棉布材质。

所述的第一挂带8和第二挂带9均短于新生儿脖颈周长。

所述的第一挂扣6、第二挂扣7和第三挂扣15与搭扣均采用乳胶材质。

如图6和7所示,当新生儿采用比较常规的双手上举睡姿时,将两个衣袖14手腕端的第一挂带8通过搭扣连接,根据新生儿睡觉时泛化反应的规律,将第二挂带9通过搭扣固定在第一挂扣6或第三挂扣15,可以有效的防止新生儿上肢突然伸开,双臂张开过大,泛化反应导致的惊吓。

如图8所示,当新生儿采用手臂向下睡姿时,将两个衣袖14手腕端的第一挂带8通过搭扣连接,将第二挂带9通过搭扣固定在第二挂扣7,可以有效的防止新生儿上肢突然伸开,双臂张开过大,泛化反应导致的惊吓。

如图9所示,当新生儿手臂体温较高时,将衣袖14纵向敞开,可以适当的降低新生儿体温,又不至于将新生儿手臂体温降得过快。

如图10所示,当新生儿手臂体温过高时,可以直接将衣袖14拆掉,快速给新生儿降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