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穿入的防滑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6087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方便穿入的防滑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穿入的防滑鞋。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鞋子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于鞋底的防滑性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公开号为CN2017269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鞋子。该鞋子包括鞋板、防滑鞋后跟、捆绑鞋带、鞋板鞋带孔、防滑钉、横向凹槽。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人们在冰雪凝冻和泥泞草地的路面行走工作时不打滑,但该鞋子并未具备方便将脚穿入鞋子的特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方便将脚穿入鞋子的方便穿入的防滑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方便穿入的防滑鞋,包括鞋帮和鞋底,所述鞋帮包括鞋底朝向鞋帮的一侧缝接的环绕鞋底的第一鞋面,所述第一鞋面缝接有第二鞋面,所述第一鞋面、第二鞋面和鞋底构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鞋面与第一鞋面朝向第一凹槽开口处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紧固板,所述第二鞋面朝向第一凹槽的开口处的方向延伸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和第一鞋面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缺口,当脚穿入第一凹槽内时,凸起部和第一鞋面形成的缺口将变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鞋面、第二鞋面和鞋底构成第一凹槽,通过第二鞋面设置有两个紧固板,通过凸起部由顺丁橡胶构成,通过第二鞋面朝向第一凹槽的开口处延伸处一个拥有弯曲能力的凸起部,使得技术人员在将脚伸入第一凹槽后,可以根据脚的大小来调节第一凹槽形成空间的宽松程度。此刻技术人员无需使用鞋带或其他绑定物便可穿上鞋子自由行走。由于凸起部和第一鞋面设置有两个缺口,所以技术人员将脚伸入防滑鞋后会挤压第二鞋面,进而使得凸起部和第一鞋面形成的缺口将变大,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最终可以达到方便将脚穿入鞋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紧固板包括与第一鞋面紧贴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与第二鞋面紧贴并固定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凸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固定板与第一鞋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固定板与第二鞋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使得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凸块能将第一鞋面和第二鞋面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板包括与第一固定板相连的第二凸板和与第二固定板相连的第三凸板,所述第二凸板设置有多个贯穿第二凸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三凸板设置有多个贯穿第三凸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鞋面的设置有连接第二凸板和第一鞋面的第一固定线,所述第二鞋面设置有连接第三凸板和第二鞋面的第二固定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凸板和第三凸板上均设置有三个通孔,通过第一固定线固定第二凸板和第一鞋面、通过第二固定线固定第三凸板和第二鞋面,使得第一鞋面和第二鞋面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线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并与第一鞋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线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并与第二鞋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固定线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并与第一鞋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固定线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并与第二鞋面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固定线和第二固定线能更稳定地将第一凸板和第二凸板固定在第一鞋面和第二鞋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鞋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鞋面,第三鞋面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缝接,所述第三鞋面紧贴第一鞋面并处于第一鞋面靠近凸起部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鞋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鞋面,通过第三鞋面紧贴第一鞋面并处于第一鞋面靠近凸起部的一端,使得第三鞋面起到了识别的效果。因此技术人员可以轻松得分别左右鞋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鞋面远离紧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表面设置为凹陷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鞋面远离紧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块,使得圆块可以增加第三鞋面和紧固板之间的连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鞋面处于第一鞋面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鞋面处于第一鞋面的一侧,使得第三鞋面可以起到方便技术人员分别左右鞋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设置有网状的排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鞋底设置的网状排水槽,使得技术人员在不小心踩到水后,有足够的空间供水流动。因此不会产生过大的水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槽之间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包括位于鞋底边缘的第一凸块,多个所述第一凸块围成的环状空间内设置有第二凸块,每个所述第二凸块远离鞋底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每个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与鞋底相同厚度的摩擦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水槽之间设置有多个分布于鞋底边缘的第一凸块,通过多个第一凸块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二凸块,通过第二凸块设置有第二凹槽,通过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与鞋底相同厚度的摩擦块,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滑的特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鞋面、第二鞋面和鞋底构成第一凹槽,通过第二鞋面设置有两个紧固板,通过凸起部由顺丁橡胶构成,通过第二鞋面朝向第一凹槽的开口处延伸处一个拥有弯曲能力的凸起部,使得技术人员在将脚伸入第一凹槽后,可以根据脚的大小来调节第一凹槽形成空间的宽松程度。此刻技术人员无需使用鞋带或其他绑定物便可穿上鞋子自由行走。由于凸起部和第一鞋面设置有两个缺口,所以技术人员将脚伸入防滑鞋后会挤压第二鞋面,进而使得凸起部和第一鞋面形成的缺口将变大,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最终可以达到方便将脚穿入鞋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紧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鞋底;2、第一鞋面;3、第二鞋面;4、第三鞋面;5、第一凹槽;6、紧固板;7、凸起部;8、第一固定板;9、第二固定板;10、第一凸板;11、第二凸板;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缺口;15、圆块;16、排水槽;17、第一凸块;18、第二凸块;19、第二凹槽;20、摩擦块;21、第三凸块;22、第一固定线;23、第二固定线;24、第三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方便穿入的防滑鞋,包括鞋底1。鞋底1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凸块17。第一凸块17分布于鞋底1的边缘。多个第一凸块17之间设置有网状的排水槽16。多个第一凸块17构成的环状空间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18和多个第三凸块21。处于鞋底1两端呈弧状。每个第二凸块18设置有第二凹槽19。第二凹槽19内设置有与鞋底1相同厚度的摩擦块20。鞋底1远离第一凸块17的一侧缝接有环绕鞋底1的第一鞋面2。第一鞋面2缝接有第二鞋面3。第一鞋面2、第二鞋面3和第三鞋面4构成第一凹槽5。第二鞋面3与第一鞋面2朝向第一凹槽5的开口处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紧固板6。第二鞋面3沿自身方向延伸有凸起部7。凸起部7位于第一凹槽5的开口处。凸起部7与第一鞋面2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缺口14。当脚穿入第一凹槽5内时,凸起部7和第一鞋面2形成的缺口14将变大。凸起部7由顺丁橡胶构成。两个紧固板6分布于第二鞋面3的两侧。每个紧固板6包括与第一鞋面2紧贴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8。第一固定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状的第二凸板11。第二凸板11上设置有三个贯穿第二凸板11的第一通孔12。第二凸板11设置有连接第二凸板11和第一鞋面2的第一固定线22。第一固定线2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2并与第一鞋面2固定连接。第二凸板11远离第一固定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状的第三凸板24。第三凸板24设置有贯穿第三凸板24的三个第二通孔13。第三凸板24设置有连接第三凸板24和第二鞋面3的第二固定线23。第二固定线23依次穿过第二通孔13并与第二鞋面3固定连接。第三凸板24远离第二凸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第二凸板11和第三凸板24构成第一凸板10。第二固定板9与第二鞋面3紧贴并固定。第一鞋面2靠近凸起部7的一端缝接有第三鞋面4。第三鞋面4处于第一鞋面2的一侧。第三鞋面4紧贴第一鞋面2并处于第一鞋面2靠近凸起部7的一端。第三鞋面4和第一固定板8抵接。第三鞋面4远离第一固定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块15。圆块15的表面设置为凹陷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