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置放式脚趾掌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3758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可置放式脚趾掌垫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鞋垫,尤指一种可置放式脚趾掌垫,不但能提供脚部与脚趾的保健及矫正功能,更能提供调整本体位于该鞋垫上的位置,提供与使用者的足部最佳契合度。



背景技术:

普通的鞋垫,由于置放脚趾的地方为平坦的,因此支撑性较不佳,且容易造成使用者的足部外翻,或者脚趾呈现爪型;习用的辅助鞋垫提供一种脚趾套,固定及矫正使用者的脚趾位置,避免其变形或外翻,然,使用此脚趾套会让脚部有不透气、被拘束的不适感;因此,另一习用的辅助鞋垫提供一种固定式脚趾垫,靠近脚趾处呈稍凸供使用者的脚趾放置,然,每个人脚趾大小长度均不同,厚度、宽度亦不相同,因此使用者会有位置不适感。

是以,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为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置放式脚趾掌垫,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其能提供脚部与脚趾减压、释压与稳定的保健及矫正功能,更能提供调整本体位于该鞋垫上的位置,提供与使用者的足部最佳契合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置放式脚趾掌垫,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本体,由一顶面层的底部结合一缓冲层而成,该顶面层与该缓冲层之间设置一软垫结构,该软垫结构朝向该顶面层的表面设有一凸部;

该缓冲层的周缘朝向底面弯折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由该缓冲层的底面与该缓冲层的周缘结合形成开放性的该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粘附一粘胶层;

一尺标,朝向足跟一端延伸粘设于该本体底面,且该尺标上包含数个刻度标记。

其中,该本体朝向该足跟的端部延伸设置一延伸片,该延伸片底部设置该尺标。

其中,该凸部由一轴向凸部结合一径向凸部而成,该轴向凸部与该径向凸部间凹设一轴向槽。

其中,该软垫结构于一侧边呈一弧形凸边,另一侧边呈一弧形凹边,该弧形凸边朝向该弧形凹边的部分呈一缺口段,该缺口段邻近该轴向凸部。

其中,该径向凸部邻近该弧形凸边的一侧边呈陡坡急降的形式,该径向凸部邻近该弧形凹边的一侧边呈平坡缓降的形式。

其中,该缓冲层与该软垫结构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首先、该本体的该缓冲层底部设有该粘胶层,因此可以依据使用者脚的大小粘附于适当位置,且该尺标上罗列数个刻度标记,便于使用者透过刻度达到精确粘附的功效,当将该本体准确粘附于适当位置后,再将该尺标撕除即可。

再者、若鞋垫与鞋子分离,直接将该粘胶层撕除并调整至适当位置粘附该本体于鞋垫上即可;若鞋垫固定于鞋子上,使用者同样需先撕除该粘胶层,接着将该本体置入鞋子内部并透过该尺标上的各该刻度标记,向前推移至预定位置后才按压该本体至鞋垫上,达到精准粘附位置的功效,而该缓冲层的底部凹设该容置空间,可避免该本体撕除该粘胶层并于鞋子内部移动时不小心使该粘胶层粘着附于鞋垫上,该容置空间提供预留的间隙,待该本体到达预定位置时,施力按压该本体于鞋垫上,该粘胶层方才粘附于鞋垫。

第三、该缓冲层提供该使用者行走时的缓冲功能。

第四、该本体设置于鞋垫时,由于该本体所设置的位置为相对应使用者的脚底凹处,因此该本体不会影响原鞋内的空间;另,该本体能垫起使用者脚趾及脚趾后方的脚掌部分,具有脚垫的作用。

最后、该软垫结构前端边呈该弧形凸边,后端边系呈弧形凹边,符合人体角度的弧形;而该凸部上的该径向凸部及该轴向凸部的结合,更能避免使用者的足部于行进时往前移动,且该缺口段结合该轴向凸部系能将使用者的拇趾限定位置;该轴向槽能适当容置第二趾,有稳定并降低第二趾高度的功效,增加脚趾处的空间;另,该径向凸部限定使用者其余各个脚趾仅能做适度后弯避免脚趾内抓、后曲变型形成鸟爪,及避免脚趾向外侧倾旋产生O型脚,造成行走不正确导致膝盖软骨受伤的问题,同时更是达到保健及矫正足部帮助行走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A:为缓冲垫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软垫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A:为图3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层与软垫结构为一体成形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于鞋垫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面示意图。

图6A:为图6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为使用刻度尺标测量脚的方法示意图。

图8:为使用者足部与软垫结构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一本体10由一顶面层12的底部结合一缓冲层14而成,该顶面层12与该缓冲层14之间设置一软垫结构16,接着再于该软垫结构16顶部设置该顶面层12,且该顶面层12完整包覆该缓冲层14,由于该顶面层12完整包覆该缓冲层14及该软垫结构16,因此该顶面层12的表面呈现该软垫结构16的表面隆凸形状,该本体10于朝向足跟的方向延伸设置一延伸片15,该延伸片15于底部黏附一尺标24,该尺标24的顶面上设置数个刻度标记241;该缓冲层14顶部可透过泡棉或其他弹性材质填塞形成该软垫结构16,达到一体成型的结构,此制法能降低制造成本,并可藉由填塞不同的材质形成软硬度不同的该软垫结构16;另,亦可设置该软垫结构16于该缓冲层14的顶面,使该软垫结构16与该缓冲层14为不同结构设置。

图2A揭露该缓冲层14底部凹设一容置空间20,该容置空间20由该缓冲层14的周缘朝向该缓冲层14的底面所弯折形成开放式的该容置空间20,该容置空间20粘附一粘胶层22,该粘胶层22粘附于该容置空间20的另一侧表面具有淋膜层可供使用者撕除。

图3揭露该软垫结构16符合脚趾伸张的幅度,并于一侧边形成一弧形凸边161,于另一侧边形成一弧形凹边162,该软垫结构16中凹设一缺口段163,该缺口段163从该弧形凸边161凹设缺口;该软垫结构16表面凸设一凸部18,该凸部18由一轴向凸部181侧边结合一轴向槽183,且该轴向凸部181连接该缺口段163及该弧形凸边161,该轴向槽183的另一侧边结合一径向凸部182,该径向凸部182邻近该弧形凸边161的侧边呈陡坡直降的斜度,该径向凸部182邻近该弧形凹边162的侧边呈缓坡缓降的斜度。

图3A揭露该凸部18与该软垫结构16呈一体成型。

图4揭露该软垫结构16与该缓冲层14为一体成型,且该软垫结构16与该凸部18同样为一体成型。

参阅图5~图6A及搭配图1~图2A,欲将该本体10设置于一鞋垫40上,首先先藉由该本体10上所设置的该尺标24对使用者的足部进行测量,接着将该本体10背部的该粘胶层22撕除,配合该尺标24上的各该刻度标记241,可快速将该本体10移动至预定位置并粘附至该鞋垫40的适当位置;另,由于该粘胶层22设置于该容置空间20内,因此当该本体10移动于该鞋垫40时,该粘胶层22不会随意粘附,直至使用者稍微施力下压该顶面层12,方始该粘胶层22粘附于该鞋垫40,接着可将该尺标24撕除即完成该本体10的粘附。

参阅图7并搭配图2,预测量使用者的一足部42,先将该足部42稳定地踏覆于该本体10表面,使该顶面层12与该足部42彼此间相互接触,接者,调整该足部42的位置,透过该足部42前端的第二趾置放于该轴向槽183达到定位的功效,同时,部分第二趾、第三趾及第四趾会贴附该凸部18,藉由该凸部18达到上述脚趾定位的功效;此时,透过操作该尺标24测量,即可得知该足部42的脚跟至脚趾关节处的距离。

参阅图8并搭配图1,当使用者的各该足部42踏在该本体10上时,使用者的拇趾及第二趾会夹附该轴向凸部181,且拇趾的前端会踏覆于该缺口段163,接着两足的第二趾、第三趾及第四趾会踏覆于该径向凸部182,由于该径向凸部182具有隆起的设计,并搭配一侧缓坡、相对的另一侧陡坡的设计,使踏覆于其上的各个脚趾能固定位置,避免行走时该足部42前移,同时,该软垫结构16能使该足部42仅能适当向内翻旋,不会向外翻旋,如此可降低膝软骨磨损受伤的可能性,减少小腿外侧的疼痛,更有助于行走时脚步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