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束具连接器带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134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安全束具连接器带扣系统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职业将人们置于处于相对危险高度的不安全位置,从而产生对坠落制停或坠落防护安全设备的需要。除了别的以外,此类设备通常包括在支撑结构和在支撑结构附近工作的人员穿戴的安全束具之间互连的安全绳索。重要的是安全束具正确地适配在使用者身上,并且带状织物连接接头被设计来在坠落事件期间帮助安全束具的功能。

由于上面所陈述的原因以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并且理解本说明书时将明白的下面所陈述的其它原因,在本领域中需要实现正确地适配于穿戴安全束具的个体使用者并被设计来在坠落事件期间帮助安全束具的功能的有效安全束具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当前系统的上述问题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来解决,并且将通过阅读和研究下列说明书进行理解。下列发明内容以举例的方式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给出。它仅提供用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一些方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安全束具连接器,该安全束具连接器包括凸带扣系统和凹带扣系统。凸带扣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耦接到至少一个第一带状织物。凸带扣系统还包括凸连接部分。凹带扣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耦接到至少一个第二带状织物。凹带扣系统包括凹收容构件,该凹收容构件具有接纳室以选择性地接纳凸带扣系统的凸连接部分。接纳室具有选定接纳室深度。凹收容构件还具有连接至接纳通道的移动通道部分。移动通道部分具有大于接纳通道深度的移动通道深度。当凸带扣系统耦接到凹带扣系统时,凸带扣系统的凸连接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凹收容构件的移动通道部分内。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另一个安全束具连接器组件。该安全束具连接器组件包括凸带扣系统、凹带扣系统和枢轴安装构件。凸带扣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耦接到至少一个第一带状织物。凸带扣系统还包括凸连接部分。凹带扣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耦接到至少一个第二带状织物。凹带扣系统包括凹收容构件,该凹收容构件具有接纳室以选择性地接纳凸带扣系统的凸连接部分。枢轴安装构件枢转地将凹带扣系统的凹收容构件耦接到至少一个第二带状织物。

在另外还有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安全束具连接器组件。该安全束具连接器组件包括凸带扣系统和凹带扣系统。凸带扣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耦接到第一带状织物。凸带扣系统包括凸连接部分。凸连接部分终止于弯曲固持唇缘。凹带扣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耦接到至少一个第二带状织物。凹带扣系统包括具有接纳室以选择性地接纳凸带扣系统的凸连接部分的凹收容构件以及通向接纳室的连接切口区段。连接切口区段包括由固持边缘限定的固持切口区段。凸带扣系统的凸连接部分的弯曲固持唇缘被构造和布置成在凸连接部分被接纳在凹带扣系统的接纳室内时接合限定连接切口区段的固持切口区段的固持边缘,以防止凸带扣系统相对于凹带扣系统的侧向旋转。

附图说明

当根据详细描述和以下附图考虑时,本发明可更容易地理解,并且其另外的优点和用途将更容易明白,其中:

图1是使用者穿戴的安全束具的前视图,其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安全束具连接器;

图2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安全束具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2b是图2a的安全束具连接器的第一侧视图;

图2c是图2a的安全束具连接器的第二侧视图;

图3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2a的安全束具连接器的凹带扣系统的前视图;

图3b是处于不同取向的图3a的凹带扣系统的前视图;

图4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3a的凹带扣系统的凹收容构件的前视图;

图4b是图4a的凹收容构件的后视图;

图4c是图4a的凹收容构件的侧视图;

图5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3a的凹带扣系统的枢轴安装构件的前视图;

图5b是图5a的枢轴安装构件的第一侧视图;

图5c是图5a的枢轴安装构件的第二侧视图;

图6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3a的凹带扣系统的带状织物安装构件的前透视图;

图6b是图6a的带状织物安装构件的前视图;

图6c是沿图6b的线6c-6c的带状织物安装构件的横截面端视图;

图6d是图6a的带状织物安装构件的端视图;

图6e是图6a的带状织物安装构件的第一侧视图;

图6f是图6a的带状织物安装构件的后视图;

图6g是沿图6b的线6g-6g的带状织物安装构件的横截面第二侧视图;

图6h是沿图6g的线6h-6h的带状织物安装构件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7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凸带扣系统的侧面透视图;

图7b是图7a的凸带扣系统的前视图;

图7c是沿图7b的线7c-7c的凸带扣系统的横截面视图;

图8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7a的凸带扣系统的基座的前视图;

图8b是图8a的基座的第一端视图;

图8c是图8a的基座的第一侧视图;

图8d是图8a的基座的第二侧视图;

图9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7a的凸带扣系统的旋钮的前视图;

图9b是沿图9a的线9b-9b的旋钮的横截面视图;

图9c是图9a的旋钮的第一端视图;

图9d是图9a的旋钮的第二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7a的凸带扣系统的偏压构件的前视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7a的凸带扣系统的轴的第一前视图;

图11b是图11a的轴的侧视图;

图11c是沿图11a的线11c-11c的横截面视图;

图11d是沿图11b的线11d-11d的横截面视图;

图11e是图11a的轴的端视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7a的凸带扣系统的偏压固持盖的前视图;

图12b是图12a的偏压固持盖的端视图;

图12c是沿图12b的线12c-12c的偏压固持盖的横截面视图;

图13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另一个安全束具连接器的前透视图;

图13b是图13a的安全束具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13c是图13a的安全束具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3d是图13a的安全束具连接器的端视图;

图14a是图13a的安全束具连接器的凹带扣系统的前透视图;

图14b是图14a的凹带扣系统的前视图;

图14c是图14a的凹带扣系统的侧视图;

图14d是沿图14c的线14d-14d的横截面视图;

图15a是图14a的凹带扣系统的凹收容构件的前视图;

图15b是图15a的凹收容构件的侧视图;

图15c是图15a的凹收容构件的端视图;

图15d是图15a的凹收容构件的后视图;

图15e是沿图15d的线15e-15e的凹收容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16a是图14a的凹带扣系统的中间板部分的前视图;

图16b是图16a的中间板部分的后视图;

图16c是沿图16b的线16c-16c的中间板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图16d是图16a的中间板部分的端视图;

图17是图14a的凹带扣系统的偏压构件的前视图;

图18是图14a的凹带扣系统的铆钉的侧视图;并且

图19是图14a的凹带扣系统的棘爪的前视图。

根据惯例,各种所述特征部并非按比例绘制,而是被绘制用于强调与本发明相关的具体特征部。在整个附图和文本中,参考字符指示类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了形成其一部分的附图,并且在附图中以举例说明的方式示出了其中可实践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足够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并且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利用其它实施方案并且可做出改变。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应被理解为具有限制意义,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枢转安全束具连接器组件100。枢转连接允许胸部带在正常使用期间垂直于前部带取向,并且在发生坠落事件的情况下与前部带一致地旋转,同时悬置于安装在胸部带上的d形环。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安全束具连接器组件100和300包括收紧安全束具的连接带状织物或带中的松弛或根据需要提供较长带状织物以使安全束具正确地适配到个体使用者的功能。另外在实施方案中,安全束具连接器组件100和300的凹收容构件包括卡持移动通道,该卡持移动通道被设计来固持安全束具连接器组件100和300的凸带扣系统的凸部分以防止意外脱离。

耦接到使用者50穿戴的安全束具200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的枢转胸部连接器组件100的实施方案在图1中示出。在该实施方案中,枢转安全束具连接器组件100枢转地耦接在胸部带状织物202(胸部带)与一对前肩带状织物200a和200b(前部带)之间。枢转胸部连接器组件100包括凸带扣系统102和凹带扣系统104。在该实施方案中,凸带扣系统102包括旋转器部分102a,该旋转器部分102a被设计来在需要正确适配时卷起胸部带202中的任何松弛或放出附加的胸部带202。凸带扣系统102还包括凸连接部分102b,该凸连接部分102b被设计来选择性地接纳在凹带扣系统104的凹连接部分104a中。这在图2a至图2c以及图3a和图3b的近视图中示出。凹带扣系统104还包括带状织物连接部分104b。如图3a中最佳示出,一对棘爪120a和120b枢转地附接在凹连接部分104a内。棘爪120a和120b用一对棘爪偏压构件121a和121b来偏压,以在连接时将凸带扣系统102的凸连接部分102b卡持在凹带扣系统104的凹连接部分104a内。为了从凹连接部分104a释放凸带扣系统102的凸连接部分102b,使用者同时压下棘爪120a和120b以抵抗由棘爪偏压构件121a和121b提供的偏压力。一旦同时压下棘爪120a和120b,就可从凹带扣系统104的凹连接部分104移除凸带扣系统102的凸连接部分102b。

图4a至图4c示出了一个实施方案中的凹带扣系统104的凹收容构件115。凹收容构件115包括凹带扣系统104的凹连接部分104a和带状织物连接部分104b。如图4c的侧视图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凹收容构件115是大致具有上部部分115a(前板部分)、下部部分115b(后板部分)和弯连接端部部分115c的u形。在该实施方案中,后板部分115b以大致平行的方式与前板部分115a间隔开。前板部分115a和后板部分115b限定具有接纳通道深度135的接纳通道137。凹收容构件115包括隆起部分115d,该隆起部分115d定位成靠近弯连接端部部分115c和后板部分115b。隆起部分115d伸出越过下部部分115b的平面,以产生用于凸带扣系统102的凸连接部分102b旋转的卡持移动通道131。卡持移动通道131允许凸带扣系统相对于凹带扣系统旋转从而使得连接的带扣组件灵活,并且允许凸带扣系统调整以适应使用者的轮廓。卡持力矩通道深度133大于接纳通道深度135。在图4c中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构成卡持移动通道131的表面是弧形形状。参考图4a的前视图,前板部分115a包括具有中间切口区段117a以及相对的侧面切口区段117b和117c的成大致t形的切口区段117。后板部分115b包括一系列箭头切口区段119a、119b和119c。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箭头切口区段119a、119b和119c降低带扣的重量。

如图5a至图5c所示,凹带扣系统104还包括枢轴安装构件110。枢轴安装构件110包括枢轴连接部分110a、固持部分110b和中间弯曲部分110c,该中间弯曲部分110c将连接部分110a连接到固持部分110b。如图5b所示,在该实施方案中,中间弯曲部分110c大致呈将连接部分110a和固持部分110b置于大致彼此平行的不同平面中的s形构造。此外,如图5a中最佳示出,在该实施方案中,连接部分110a的宽度小于固持部分110b的宽度。连接部分110a包括枢轴安装通路121,并且固持部分110b包括枢轴连接构件带状织物狭槽111。枢轴连接构件带状织物通路111的宽度稍大于带状织物200a的宽度。在该实施方案中,凹带扣系统104还包括肩部带状织物安装构件108,其在图6a至图6f中示出。带状织物安装构件108是大致具有厚于第二部分108b的第一部分108a的矩形形状,其在图6a、图6e和图6g中最佳示出。第二部分108b包括第一狭槽103和第二狭槽105,该第一狭槽103和第二狭槽105大致彼此平行地间隔开。第一部分108a包括第三狭槽107,该第三狭槽107也大致平行于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103和10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状织物安装构件108包括具有第一端部190a、第二端部190b和中间部分190c的安装板190。安装套筒192从靠近安装板190的第二端部190b并且与带状织物安装构件108的第二部分108b相邻的安装板190的表面延伸。安装套筒192形成套筒腔109。安装套筒192包括通向套筒腔109的套筒开口193,该套筒腔109被设计来接纳枢轴安装构件110的固持部分110b。套筒开口193定位成靠近安装板190的中间部分190c。安装套筒192还包括通向套筒腔109的套筒切口区段195。套筒切口区段193定位成靠近安装板190的第二端部190b,从而使带状织物安装构件108的安装板190中的第三狭槽107暴露。当枢轴安装构件110的固持部分110b在套筒腔109内时,枢轴安装构件110的固持部分110b的带状织物狭槽111与安装板190的第三狭槽107对准,使得穿过带状织物狭槽111和第三狭槽107的带状织物200a(图2a中示出)将枢轴安装构件110耦接到带状织物安装构件108。此外,穿过肩部带状织物安装板190的狭槽107和枢轴安装构件110的狭槽111的带状织物200a将带状织物200a耦接到凹带扣系统104。在该示例实施方案中,肩部带状织物带200b至少被引导穿过带状织物安装构件108的狭槽103和105以将凹带扣系统104耦接到肩部带200b。此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状织物200a和200b由一片带状织物制成,该带状织物被引导穿过相应的带状织物安装构件108和枢轴安装构件110的103、105、107和111。图2b示出了耦接到凹带扣系统104的带状织物200a和200b。图2b还示出了枢轴安装构件110的中间弯曲部分110c如何将经由铆钉130形成的枢轴连接点与带状织物200a和200b间隔开。图3a和图3b示出凹带扣系统如何枢转。枢轴连接由接纳在凹收容构件115的相应的上部部分115a和下部部分115b中的收容枢轴通路125a和125b(图4a和图4b中示出)以及枢轴安装构件110的枢轴构件通路121(图5a中示出)内的铆钉130来提供。特别地,枢轴安装构件110的枢轴连接部分110a定位在凹收容构件115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115a和115b之间,使得凹收容构件115的收容枢轴通路125a和125b与枢轴安装构件110的枢轴安装通路121对准。然后,铆钉130接纳在相应的通路125a、121和125b中,以将凹收容构件115枢转地耦接到枢轴安装构件110。

实施方案的凸带扣系统102在图7a至图7c中示出。凸带扣系统102包括基座150和耦接到轴160的旋钮140。基座150在图8a至图8d中示出。基座150包括中间板部分150a。从中间板部分的相对边缘大致垂直延伸的是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152a和152b。另外从中间板部分150a的另一边缘延伸的是凸带扣系统102的凸连接部分102b。凸连接部分102b是大致t形的,并且被设计来接纳在凹收容构件115的前板部分115a中的大致t形切口区段117中。特别地,凸连接部分102b包括卡持侧面突片151a和151b,该卡持侧面突片151a和151b被设计来接纳在侧面切口区段117b和117c中。此外,在该实施方案中,凸连接部分102b终止于弯曲固持唇缘151c,该弯曲固持唇缘接纳在凹带扣系统104的凹收容构件115的上部部分115a的中间切口区段117a(或固持切口区段)内。特别地,如图8d所示,固持唇缘151c从由卡持侧面突片151a和151b形成的平面向上弯曲。弯曲固持唇缘151c接纳在凹收容构件115的上部部分115a的中间切口区段117a内。当凸带扣系统102耦接到凹带扣系统104时,弯曲固持唇缘151c与限定中间切口区段117a的固持边缘181a和181b的接合防止凸带扣系统102相对于凹带扣系统104的侧向旋转。这防止在压下棘爪120a和120b中的一个同时将凸带扣系统102和凹带扣系统104推向彼此的情况下凸带扣系统102与凹带扣系统104意外断开连接。如图8c所示,基座150的第一侧壁152a包括第一轴孔157。多个间隔开的固持齿状通路153a、153b和153c从第一轴孔157径向伸出。如图8d所示,第二侧壁152b包括第二轴孔159。第二侧壁152b中的第二轴孔159与第一侧壁152a中的第一轴孔157对准。

轴160在图11a至图11e中示出。轴160包括第一头部端160a、中间轴部分160b和第二端部160c。中间轴部分160b包括带状织物通路16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11d所示,带状织物通路161具有锥形边缘。如图11e所示,头部端160a是大致长方形的。头部连接部分164从头部端160a延伸。端部连接器162从第二端部160c延伸。旋钮140另外在图9a至图9d中示出。旋钮140具有第一端部143和第二端部145。旋钮140包括从第一端部143延伸到第二端部145的旋钮通路142。通路142具有第一通路部分142a和第二通路部分142b。第一通路部分142具有长方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其尺寸设定成接纳轴160的头部端160a。第二通路部分142b大致具有圆形横截面142b。第一通路部分142定位成靠近旋钮140的第二端部145,并且第二通路142b定位成靠近旋钮140的第一端部143。间隔开的固持齿状物141a、141b和141c在旋钮140的第二端部145上围绕旋钮通路142的周边。固持齿状物141a、141b和141c具有倾斜表面侧面和固持边缘侧面。固持齿状物141a、141b和141c被设计来选择性地接纳在基座150的第一侧壁152a的固持齿状通路153a、153b和153c中。图10中示出的旋钮偏压构件146接纳在第二通路部分142b中。偏压构件146经由偏压固持盖170固持在旋钮的第二通路部分142b中。偏压固持盖170在图12a至图12c中示出。偏压固持盖170是大致圆形的并且被设计来接纳在旋钮140的第二通路部分142b内。偏压固持盖170包括中心通路171,该中心通路171被设计来接纳轴160的第一头部端160a的头部连接部分164。参考图7c,提供了构造的另外的讨论。如图所示,当轴160的端部连接器162将轴160旋转地耦接到基座150的第二侧壁152b时,轴160的第二端部160c接纳在基座150的第二通路159中。轴160的头部端160a接纳在基座150的第一侧壁152a的第一旋钮通路157和旋钮140的旋钮通路142内。偏压构件146围绕轴160的头部端160a的一部分被接纳并且指向旋钮通路142的第二通路部分142b内。偏压固持盖170耦接到轴160的头部端160a的头部连接部分164。偏压构件定位在偏压固持盖170和旋钮通路142中的表面之间,该旋钮通路142中的表面限定第一通路部分142a和第二通路部分142b之间的边界。在使用中,当未作用于旋钮时,偏压构件146将旋钮140的固持齿状物141a、141b和141c推压到基座150的第一侧壁152a的固持齿状通路153a、153b和153c中,以将穿过凸带扣部分的带状织物狭槽161的带状织物锁定在静止位置。如果使用者期望收紧带状织物中的松弛,则使用者简单地沿将带状织物向上卷绕在轴160的中间轴部分160b上的第一方向旋转旋钮。固持齿状物141a、141b和141c的斜坡部分允许轴160沿向上卷绕方向旋转。如果使用者期望松开带状织物,则使用者拉出旋钮140从而抵抗偏压构件146的偏压力。这允许从基座150的第一侧壁152a的固持齿状通路153a、153b和153c移除旋钮140的141a、141b和141c。当拉出旋钮140时,旋钮140沿放松带状织物的方向旋转。一旦释放旋钮140,偏压构件146就将旋钮140的固持齿状物141a、141b和141c维持在基座150的第一侧壁152a的固持齿状通路153a、153b和153c中,以将带状织物再一次相对于凸带扣系统102锁定带状织物。

安全束具连接器组件3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也在图1中示出。该安全束具连接器组件300也包括如上所述的凸带扣系统302以及凹带扣系统304。如图1所示,安全束具连接器组件300的该实施方案用于分别将下部束具带状织物220a、220b以及下部束具带状织物222a和222b耦接在一起。参考图13a至图13d,示出了将带状织物220a和220b耦接在一起的安全束具连接器300的近视图。图14a至图14c示出了凹带扣系统304。凹带扣系统304包括凹收容构件315、中间板部分340、一对棘爪320a和320b以及一对棘爪偏压构件321a和321b。凹收容构件315在图15a至图15d中示出。凹收容构件315包括凹带扣系统304的凹连接部分304a和带状织物连接部分304b。如图15b的侧视图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类似于上述凹收容构件115,凹收容构件315是大致具有前板部分315a、后板部分315b和弯连接端部部分315c的u形。后板部分315b以大致平行的方式与前板部分315a间隔开,从而产生选定室深度339的接纳室337。凹收容构件315还包括隆起部分315d,该隆起部分315d定位在弯连接端部部分315c和后板部分315b之间。隆起部分315d伸出越过下部部分315b,以产生允许凸带扣系统102的凸连接部分102b旋转的卡持移动通道331。卡持移动通道331的深度341大于室深度339。此外,构成隆起部分315d的表面是大致弧形的。

参考图15a的前视图,前板部分315a包括具有中间切口区段317a(固持切口区段)以及相对的侧面切口区段317b和317c的呈大致t形的切口区段317。中间切口区段317a形成选择性地卡持凸连接部分102b的卡持侧面突片151a和151b的凹连接部分304a的臂333a和333b。中间切口区段317a由固持边缘371a和371b限定(图14a中最佳示出)。当凸带扣系统102被耦接到凹带扣系统304时,凸带扣系统102的弯曲固持唇缘151c与限定中间切口区段317a的固持边缘371a和371b的接合防止凸带扣系统102相对于凹带扣系统304的侧向旋转。凹收容构件315的前板部分315a和后板部分315b两者皆包括对准的带状织物狭槽325a和325b,该对准的带状织物狭槽325a和325b用于将束具带状织物耦接到凹带扣系统304。后板部分315b包括一系列箭头切口区段319a、319b和319c。箭头切口区段319a、319b和319c与前板部分315a的侧面切口区段317b和317c对准,因此可从前视图看到它们。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箭头切口区段319a、319b和319c用于降低后板部分315b的重量。

图16a至图16d示出了凹带扣系统304的中间板部分。中间板部分340包括主板部分342,在该实施方案中该主板部分342具有形状与与凹收容构件315的带状织物连接部分304b类似的至少一部分。主板构件342包括带状织物狭槽343,当主板部分342定位在凹收容构件的前板部分315a和后板部分315b之间时,该带状织物狭槽343与凹收容构件315的对准的带状织物狭槽325a和325b对准。中间板部分340还包括释放控制部分348。中间板部分340的释放控制部分348包括一对间隔开的卡持区域349a和349b。卡持区域349a和349b包括成型边缘以卡持相应的偏压构件(概括地标记为321)和棘爪(概括地标记为320)。示例棘爪偏压构件321在图17中示出,并且棘爪的示例在图19中示出。第一卡持区域349a包括端部足部344a,该端部足部344a形成偏压构件卡持狭槽345a。在偏压构件卡持狭槽345a和主板部分342之间形成大致弯的棘爪导向表面347a。第二卡持区域349b包括端部足部344b,该端部足部344b形成偏压构件卡持狭槽345b。在偏压构件卡持狭槽345b和主板部分342之间形成大致弯的棘爪导向表面347b。参考图14d,示出了偏压构件321a和321b的例图,该偏压构件321a和321b具有接纳在相应的偏压构件卡持狭槽345a和345b内的其相应的第一端部。图14d的横截面装配图中还示出了接纳在相应的棘爪导向表面347a和347b内的每个相应的棘爪320a和320b的一部分。凹带扣系统104的第一实施方案包括类似的中间板部分340。参考图18,示出了用于将凹带扣系统304耦接在一起的铆钉330的示例。例如,铆钉330将定位在凹收容构件315的连接孔335以及中间板部分340的板连接孔(图16b中示出)中,以将中间板部分340耦接在凹收容构件315内。

虽然本文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知道,目的在于实现相同目的的任何布置方式均可替代所示的具体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改型或变型。因此,显而易见,本发明旨在仅受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