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8062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鞋子,具体是,在鞋底增加旋转功能而穿着鞋子可以扭转身体进行腰部运动的鞋子。



背景技术:

如今大部分人们的生活都比较忙碌,做运动的时间较少,尤其自从汽车广泛普及以来,包括上下班在内,人们一天所走的距离越来越少。

鞋子的基本功能是保护脚,步行时可以吸收冲击,但近来不断推出具备各种附加功能的鞋子。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可以提高运动效果的马赛鞋等,此外还有带轮子的鞋等。

韩国专利第10-0779881号“具有旋转功能的功能鞋”(2007.11.21注册)、韩国专利第10-1331482号“具有旋转功能的鞋”(2013.11.14注册)等都是关于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的已知技术,这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是在鞋底增加旋转功能,在穿鞋的状态下可以扭曲身体进行腰部运动。

本发明人作为已知技术即韩国专利第10-1331482号“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2013.11.14注册)的发明人,为了进一步改善所述已知技术而研究出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已知技术即韩国专利第10-1331482号“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是旋转板旋转时螺栓容易弦松,为防止这一问题,在螺栓和旋转板之间设置垫圈和滚子,使旋板的旋转传递到螺栓,其结构也复杂,但不能完全防止螺栓松动。

本发明的已知技术是在鞋帮上配备锁装置,穿鞋子的人可以将锁装置和扣环结合或解锁而控制旋转板旋转,但每次都需要弯腰用手操作,因此比较不便。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已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而研究,作为结构新颖的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不仅防止结合螺栓松动,还可以简化其结合结构,而且不需要用手操作锁住旋转板,只需用脚即可锁住旋转板。

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作为包括鞋帮、与所述鞋帮结合的鞋底、所述鞋底的前跟侧配备的旋转部构成的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所述鞋底在前跟侧形成上下穿孔的连结孔;所述旋转部的结构包括:支撑轴,其结构包括紧贴所述鞋底上面的凸缘、从所述凸缘下部开始延长并贯通所述连结孔的贯通柱、从所述贯通柱的下端开始向上部凹陷形成的防旋转槽、向上下方向形成在所述防旋转槽上部的内螺纹孔;轴承组件,其上端被所述鞋底下面支撑,并与向所述鞋底下部凸出的所述贯通柱配置在同轴上;旋转板,其中央向上下方向形成轴孔,上面可支撑所述轴承组件下端地设置;结合轴,其中央上下方向形成螺丝贯通口,并包括插入于所述支撑轴的防旋转槽的防旋转柱、形成在所述防旋转柱下部并位于所述轴孔内部的轴柱、由所述轴柱下部向辐射状方向凸出形成并支撑所述旋转板下部的支撑坎;结合螺栓,其包括贯通所述螺丝贯通口后螺旋连接在所述支撑轴的内螺纹孔的螺栓主体、支撑所述结合轴下端的螺丝头;第一防滑部件,其结合在所述旋转板下部并可接触到地面;所述鞋底的下部面前方部配备可以防滑的第二防滑部件,所述第二防滑部件上有接触到所述旋转板上面而用以防止所述旋转板旋转的防旋转凸块向下部凸出形成。

优选地,所述旋转板的上面有可插入所述防旋转凸块的凸块插入槽并以同心圆形态形成。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作为包括鞋帮、与所述鞋帮结合的鞋底、所述鞋底的前跟侧下面配备的旋转部构成的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所述鞋底的前跟侧下部形成向上部凹陷形成的防旋转槽,以及在所述防旋转槽的上部向上下方向形成的内螺纹孔;所述旋转部的结构包括:轴承组件,其上端触及所述鞋底下面,并与向所述鞋底上形成的防旋转槽设置在同轴上;旋转板,其中央上下方向形成轴孔,上面可支撑所述轴承组件的下端;结合轴,其中央上下方向形成螺丝贯通口,并包括插入于所述防旋转槽的防旋转柱、形成在所述防旋转柱下部并位于所述轴孔内部的轴柱、由所述轴柱下部向辐射状方向凸出形成并支撑所述旋转板下部的支撑坎;结合螺栓,其包括贯通所述螺丝贯通口后螺旋结合在所述内螺纹孔的外螺纹主体以及支撑所述结合轴下端的螺丝头;第一防滑部件,其结合在所述旋转板下部而触及地面;所述鞋底的下部面前方部配备可以防滑的第二防滑部件,所述第二防滑部件上有接触到所述旋转板上面而用以防止所述旋转板旋转的防旋转凸块向下部凸出形成。

优选地,所述旋转板的上面有可插进所述防旋转凸块的凸块插入槽并以同心圆形态形成。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结构新颖的旋转功能的鞋子,其有益效果在于,结合轴的防旋转柱结合在防旋转槽的状态下,结合螺栓将结合轴固定结合而彻底防止结合轴旋转,同时防止结合螺栓松动,而且不需用手操作才能锁住旋转板,用脚的动作即可锁住旋转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鞋帮被去除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图2的下部侧透视图;

图4是图2的分离透视图;

图5是图3的分离透视图;

图6是图2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分离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详细进行描述,但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形态实现,但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为了更加明确说明,省略与说明无关的内容,对说明书中类似的部分赋予了类似的图号。

说明书中描述某个部分“包括”某个构件时,在没有特别相反的描述的前提下,并不是指排除其它构件,而是说明还可以包括其它构件。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鞋帮被去除状态的透视图,图3是图2的下部侧透视图,图4是图2的分离透视图,图5是图3的分离透视图;图6是图2的剖视图,图7是图6的分离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鞋子是鞋帮a和鞋底b结合,尤其鞋底b的前跟侧具备可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部c。

鞋底b的前跟侧上形成上下穿出孔的连结孔100,连结孔100形成的鞋底b上面形成凸缘安放槽110,连结孔100形成的鞋底b下面形成有轴承上部安放槽120。

在鞋底b的上面形成的凸缘安放槽110的形态不是圆形,因此凸缘安放槽110可以防止后述的支撑轴210的凸缘211旋转。

如上所述的鞋底b的连结孔100上结合有旋转部c。

旋转部c包括支撑轴210、轴承组件220、旋转板230、结合轴240、结合螺栓250和第一防滑部件260。

支撑轴210包括鞋底b上面形成的凸缘安放槽110上紧贴插入的凸缘211、从凸缘211开始向下部延长并贯通连结孔100的贯通柱212、从贯通柱212下端开始向上部凹陷形成的防旋转槽213、在防旋转槽213的上部向上下方向形成的内螺纹孔214。

本实施例中内螺纹孔214通过在支撑轴210上注射成型结合的金属材料的螺母215形成。

如上所述,支撑轴210结合在鞋底b以后,支撑轴210的贯通柱212向鞋底b的下部凸出。

连结孔100形成的鞋底b下面形成轴承上部安放槽120,轴承上部安放槽120上设有轴承组件220,轴承组件220与支撑轴210设在同轴上。

本实施例的轴承组件220由上轮221、下轮222和球护圈结合件223构成,上轮221安放在鞋底b的轴承上部安放槽120上。

上轮221形成圆环状,上轮221的下面形成有球可触及的鞋带面r。

球护圈结合件223位于上轮221和下轮222之间,多个球被结合在护圈上。

下轮222安放在后述的旋转板230轴承下部安放槽232,与球护圈结合件223结合而形成下轮222可对固定在鞋底b上的上轮221旋转的状态。下轮222也是圆环状,其上面形成球可触及的鞋带面r。

旋转板230是圆板状部件,优选地以硬质合成树脂构成。旋转板230的中央部向上下方向形成轴孔231,旋转板230的上面形成有轴承组件220的下端具体是可安放下轮222的轴承下部安放槽232。

轴承下部安放槽232具有比轴孔231更大的直径。

旋转板230的上面有保护坎233向上部凸出形成,保护坎233是以圆环状形成在轴承下部安放槽232的外侧。保护坎233使设在轴承下部安放槽232的轴承组件220下部看不到,并防止外部异物进入轴承组件220。

旋转板230的上面形成同心圆形态的凸块插入槽234。本实施例中,两个凸块插入槽234形成同心圆。

结合轴240包括插入防旋转槽213而被防止旋转的防旋转柱242、形成在防旋转柱242下部并位于旋转板230的轴孔231内部的轴柱243、由轴柱243的下部向辐射状凸出形成并支撑旋转板230下部的支撑坎244。

结合轴240是在其中央向上下方向形成螺丝贯通口241,螺丝贯通口241的下端形成螺栓头安放部241a。

结合轴240是其防旋转柱242结合在防旋转槽213上,通过该结合结构防止结合轴240对支撑轴210旋转。

结合轴240通过结合螺栓250与支撑轴210固定结合,进而支撑旋转板230稳定地旋转。

结合螺栓250包括将螺丝贯通口241贯通后与内螺纹孔214用螺旋结合的外螺纹主体251、安放在螺栓头安放部241a并支撑结合轴240下端的螺栓头252。

结合螺栓250因支撑被支撑轴210防止旋转的结合轴240而防止其被松开。

旋转板230的下部有第一防滑部件260被粘贴结合。

第一防滑部件260可接触地面,构成旋转部c的底面,第一防滑部件260可以使用普通外底材料即橡胶材料。

第一防滑部件260的上面形成有结合轴收容槽261,结合轴240是该支撑坎244等位于结合轴收容槽261上。

鞋底b下部面前方部设有防滑的第二防滑部件270。第二防滑部件270用以在跳跃时防止鞋子在地面上滑。

所述第二防滑部件270上有在步行动作的跳跃时被插进旋转板230的上面具体是旋转板230的凸块插入槽234接触的防旋转凸块271向下部凸出形成。

防旋转凸块271接触到旋转板230时,防旋转凸块271可以防止旋转板230旋转。

另一方面,鞋底b的下部面后方部即后跟部具备用以防滑的第三防滑部件280。

下面对上述本实施例的运转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步行动作中着地及跳跃时,旋转板230不会旋转。

就是说,步行动作中着地时第三防滑部件280会处于接触到地面的状态,因此旋转板230无法旋转。

如上所述的状态是单纯站着的时候也同样。

就是说,后跟部位的第三防滑部件280处于紧贴地面的状态时,旋转板230无法旋转。

本实施例是,步行中跳跃时第二防滑部件270的防旋转凸块271接触到旋转板230的上面即凸块插入槽234,从而防止旋转板230旋转。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是,第三防滑部件280离开地面时第二防滑部件270的防旋转凸块271未接触到旋转板230的状态下,旋转板230可对鞋底b旋转。

就是说,穿本鞋子的人可以调整本鞋子的倾斜度,在后跟部位稍微抬起的状态下,扭转身体进行腰部运动。就是说,穿鞋子的人可以调节脚的动作将旋转板230固定住或者解除固定。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即具有旋转功能的鞋子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鞋底b的结构包括由注塑物形成的前方鞋底b-1和由发泡体形成的后方鞋底b-2。

本实施例的前方鞋底是塑料材料的注塑物,不需要第一实施例的支撑轴210,支撑轴210上形成的结构形成在前方鞋底b-1。

就是说,前方鞋底b-1的前跟侧下部形成有向上部凹陷形成的防旋转槽213,另外在防旋转槽213的上部形成内螺纹孔214。

在前方鞋底b-1的下部以防旋转槽213为中心形成有轴承上部安放槽120。

除了以上结构更改之外,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同小异,因此以第一实施例的说明来替代第二实施例的说明。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而这些修改,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例如,描述单一型的各个构件可以分散实施,同样描述为分散的构件也可以以结合形态实现。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根据下述的权利要求范围进行解释,而且在其同等范围内的任何变更或修改等应都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工业应用

本发明是在鞋底上附加旋转功能,因此可在穿鞋的状态下扭转身体进行腰部运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