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08672发布日期:2018-10-09 20:05阅读:9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雨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雨伞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具,常被用来遮风挡雨。一直以来,雨伞的生产厂家大多会在雨伞的机械结构和外观方面进行技术改进,以使得雨伞能够匹配用户的审美需求。但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雨伞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在现有技术中,雨伞大多是被用来遮风挡雨的。但是,阴雨天气大多伴随强风,遇到强风,雨伞被吹翻的可能性较高。并且,一旦雨伞被吹翻,变成“喇叭伞”,便不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从而无法匹配用户不被雨淋湿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及方法,使得智能雨伞的开合角度能够根据所获取的风力参数自动地进行调节,以降低智能雨伞被风刮翻的概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包括:伞本体、控制器以及风力参数获取装置;其中,伞本体至少包括:伞骨、伞柄以及滑动装置;伞骨抵持于伞面,伞骨的一端与滑动装置连接;滑动装置套设固定于伞柄;滑动装置用于在伞柄上上下滑动,以带动伞骨运动,改变伞骨与伞柄的夹角;

控制器以及风力参数获取装置均安装在伞本体上;

控制器与风力参数获取装置以及滑动装置通信连接;

风力参数获取装置用于获取风力参数;

控制器用于根据风力参数,获取与风力参数相对应的伞骨与伞柄的夹角作为目标夹角;

控制滑动装置在伞柄上进行滑动,以使伞骨与伞柄的夹角,为目标夹角。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雨伞的控制方法,其中,智能雨伞包括:伞骨、伞柄以及滑动装置;伞骨抵持于伞面,伞骨的一端与滑动装置连接;滑动装置套设固定于伞柄;滑动装置用于在伞柄上上下滑动,以带动伞骨运动,改变伞骨与伞柄的夹角;

智能雨伞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风力参数;

根据风力参数,获取与风力参数相对应的伞骨与伞柄的夹角作为目标夹角;

控制智能雨伞的滑动装置在伞柄上向下滑动,以使伞骨与伞柄的夹角,为目标夹角。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智能雨伞的滑动装置能够在伞柄上上下滑动,以带动伞骨运动,改变伞骨与伞柄的夹角。这样,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便能够根据风力参数获取装置所获取的风力参数,令控制器获取与风力参数相对应的伞骨与伞柄的夹角作为目标夹角,以控制滑动装置在伞柄上进行滑动,使伞骨与伞柄的夹角,为目标夹角,从而实现了智能雨伞的开合角度能够根据所获取风力参数自动地进行调节,能够降低智能雨伞被风刮翻的概率。

另外,伞柄设有锯齿条;滑动装置包括:滑块、抵持件以及蜗杆传动装置;其中,抵持件用于抵持于锯齿条;滑块套设于伞柄;蜗杆传动装置固定于滑块,且蜗杆传动装置的横杆连接抵持件;其中,当蜗杆传动装置的电机正向转动时,蜗杆传动装置的横杆带动抵持件向远离伞柄的方向运动,抵持件不抵持于锯齿条;当蜗杆传动装置的电机反向转动时,蜗杆传动装置的横杆带动抵持件向朝向伞柄的方向运动,直至抵持件抵持于锯齿条。这样,提供了滑动装置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增加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

另外,智能雨伞还包括:提示装置;控制器与提示装置通信连接;控制器还用于判断风力参数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提示装置发出提示信息。这样,从而能够实现在风力参数过大,超过智能雨伞的调节能力时,及时地告知用户,令用户能够及时地了解到较多的有效信息。

另外,风力参数获取装置为风力测量仪。这样,提供了风力参数获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增加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且,风力参数获取装置为风力测量仪,能够获取较为精确地,与实际情况较为贴近地风力参数。

另外,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还包括:服务器;风力参数获取装置为无线网络设备;无线网络设备从服务器中下载获取风力参数。这样,在智能雨伞上安装一无线网络设备,便能够获取风力参数,可行性较高,且有效地控制了智能雨伞的设备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的实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滑动装置与伞柄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智能雨伞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伞本体1、控制器2以及风力参数获取装置3。其中,伞本体1至少包括:伞骨11、伞柄13以及滑动装置12,伞骨11抵持于伞面,伞骨的11一端与滑动装置12连接,滑动装置12套设固定于伞柄13。滑动装置12用于在伞柄13上上下滑动,以带动伞骨11运动,改变伞骨11与伞柄13的夹角。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2以及风力参数获取装置3均安装在伞本体1上,并且,控制器2与风力参数获取装置3以及滑动装置12通信连接。风力参数获取装置3用于获取风力参数;控制器2用于根据风力参数,获取与风力参数相对应的伞骨11与伞柄13的夹角作为目标夹角,控制滑动装置12在伞柄13上进行滑动,以使伞骨11与伞柄13的夹角,为目标夹角。

具体地说,控制器2与风力参数获取装置3以及滑动装置12可以通过导线电连接,以实现控制器2与风力参数获取装置3以及滑动装置12的通信连接,成本较低,且易于操作。在实际操作时,也可以在控制器2、风力参数获取装置3以及滑动装置12中安装无线通信模块,如,蓝牙模块,利用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从而无需设计导线的走线线路,也无需理线,提高了智能雨伞的制作效率。然而,上述举例仅为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对控制器2与风力参数获取装置3以及滑动装置12建立通信连接的具体形式做任何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滑动装置12在伞柄13上进行滑动,以使伞骨11与伞柄13的夹角,为目标夹角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伞柄13设有锯齿条,如图3所示。滑动装置12包括:滑块121、抵持件122以及蜗杆传动装置123。其中,抵持件122用于抵持于锯齿条,滑块121套设于伞柄13,蜗杆传动装置123固定于滑块121,且蜗杆传动装置123的横杆1231连接抵持件122。当蜗杆传动装置123的电机1232正向转动时,蜗杆传动装置123的横杆1231带动抵持件向远离伞柄13的方向运动,抵持件122不抵持于锯齿条;当蜗杆传动装置123的电机1232反向转动时,蜗杆传动装置123的横杆1231带动抵持件122向朝向伞柄13的方向运动,直至抵持件122抵持于锯齿条。

具体地说,控制器2根据风力参数,获取与风力参数相对应的伞骨与伞柄的夹角作为目标夹角的方式可以为:控制器2中预存有多个风力参数区间,且各个风力参数区间设有对应的伞骨与伞柄的夹角。这样,控制器2便可以根据获取风力参数所属的参数区间,获取与参数区间相对应的伞骨与伞柄的夹角作为目标夹角,操作较为简单便捷,且可行性较高。

更具体地说,技术人员可以预先在控制器2内存储有“伞骨11与伞柄13的夹角”与“滑动装置12在伞柄13上的位置”的对应关系。这样,控制器2根据风力参数,获取与风力参数相对应的伞骨11与伞柄13的夹角作为目标夹角时,便可以通过查询上述对应关系的方式,获取对应的滑动装置12在伞柄13上的位置,以便于控制蜗杆传动装置123的电机1232正向转动,令抵持件122不抵持于锯齿条,滑动装置12在伞柄13上滑动,此时由于智能雨伞伞面的收缩力,会令滑动装置12向远离伞顶的方向滑动,从而令伞骨11与伞柄13的夹角减小。当滑动装置12在伞柄13上滑动至对应的滑动装置12在伞柄13上的位置时,控制器13控制蜗杆传动装置123的电机1232反向转动,令抵持件122抵持于锯齿条,滑动装置12停留在对应的滑动装置12在伞柄13上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智能雨伞的开合角度的调节,能够降低雨伞与风的接触面,降低智能雨伞被风刮翻的概率。

本实施方式中,风力参数获取装置3可以为风力测量仪,且风力参数获取装置3可以安装在智能雨伞的顶端,以便于能够获取较为精确地,与实际情况较为贴近地风力参数。在实际操作时,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服务器,风力参数获取装置3还可以为无线网络设备,由无线网络设备从服务器中下载获取风力参数,可行性较高,且有效地控制了智能雨伞的设备制造成本。其中,服务器的访问地址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输入并保存在无线网络设备中,以便于无线网络设备进行访问。如,技术人员可以预先将“墨迹天气”所对应的服务器地址输入并保存在无线网络设备中。然而,上述举例仅为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对风力参数获取装置3的具体实现形式做任何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智能雨伞的滑动装置12能够在伞柄13上上下滑动,以带动伞骨11运动,改变伞骨11与伞柄13的夹角。这样,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便能够根据风力参数获取装置所获取的风力参数,令控制器2获取与风力参数相对应的伞骨11与伞柄13的夹角作为目标夹角,以控制滑动装置12在伞柄13上进行滑动,使伞骨11与伞柄13的夹角,为目标夹角,从而实现了智能雨伞的开合角度能够根据所获取风力参数自动地进行调节,能够降低智能雨伞被风刮翻的概率。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还包括提示装置4,能够实现在风力参数过大,超过智能雨伞的调节能力时,及时地告知用户,令用户能够及时地了解到较多的有效信息。

具体地说,提示装置4安装于伞本体1,控制器2与提示装置4通信连接,控制器2还用于判断风力参数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提示装置4发出提示信息。

更具体地说,第一预设阈值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控制器2中。如,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滑动装置12在伞柄13上的位置下限所对应的风力参数。当风力参数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则表示外面风大,已经超出了智能雨伞的调节能力,此时,控制器2控制提示装置4发出提示信息,以告知用户,用户能够及时地了解到较多的有效信息。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雨伞的控制方法,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智能雨伞的控制方法可以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提及的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501,获取风力参数。

具体地说,智能雨伞上安装有风力参数获取装置,如,风力参数获取装置可以为风力测量仪,且风力参数获取装置可以安装在智能雨伞的顶端,以便于能够获取较为精确地,与实际情况较为贴近地风力参数。在实际操作时,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服务器,风力参数获取装置还可以为无线网络设备,由无线网络设备从服务器中下载获取风力参数,可行性较高,且有效地控制了智能雨伞的设备制造成本。其中,服务器的访问地址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输入并保存在无线网络设备中,以便于无线网络设备进行访问。如,技术人员可以预先将“墨迹天气”所对应的服务器地址输入并保存在无线网络设备中。然而,上述举例仅为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对风力参数获取装置的具体实现形式做任何限制。

步骤502,根据风力参数,获取与风力参数相对应的伞骨与伞柄的夹角作为目标夹角。

具体地说,智能雨伞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中预存有多个风力参数区间,且各个风力参数区间设有对应的伞骨与伞柄的夹角。这样,控制器便可以根据获取风力参数所属的参数区间,获取与参数区间相对应的伞骨与伞柄的夹角作为目标夹角,操作较为简单便捷,且可行性较高。

更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在获取风力参数所属的参数区间前,还需要判定风力参数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以便于在外面风较大,风力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开始对智能雨伞的开合角度进行调节,能够尽可能地保证智能雨伞的正常使用,且较为省电。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控制器中。

步骤503,控制智能雨伞的滑动装置在伞柄上向下滑动,以使伞骨与伞柄的夹角,为目标夹角。

具体地说,技术人员可以预先在控制器内存储有“伞骨与伞柄的夹角”与“滑动装置在伞柄上的位置”的对应关系。这样,控制器根据风力参数,获取与风力参数相对应的伞骨与伞柄的夹角作为目标夹角时,便可以通过查询上述对应关系的方式,获取对应的滑动装置在伞柄上的位置,以便于控制蜗杆传动装置的电机正向转动,令抵持件不抵持于锯齿条,滑动装置在伞柄上滑动,此时由于智能雨伞伞面的收缩力,会令滑动装置向远离伞顶的方向滑动,从而令伞骨与伞柄的夹角减小。当滑动装置在伞柄上滑动至对应的滑动装置在伞柄上的位置时,控制器控制蜗杆传动装置的电机反向转动,令抵持件抵持于锯齿条,滑动装置停留在对应的滑动装置在伞柄上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智能雨伞的开合角度的调节,能够降低雨伞与风的接触面,降低智能雨伞被风刮翻的概率。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雨伞的控制方法。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还控制智能雨伞发出提示信息,令用户能够及时地了解到较多的有效信息。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在判定风力参数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后,还判断风力参数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风力参数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发出提示信息。

具体地说,第一预设阈值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控制器中。如,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滑动装置在伞柄上的位置下限所对应的风力参数。当风力参数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则表示外面风大,已经超出了智能雨伞的调节能力,此时,控制器控制提示装置发出提示信息,以告知用户,用户能够及时地了解到较多的有效信息。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