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矫正功能的婴儿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148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具有矫正功能的婴儿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婴儿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矫正功能的婴儿鞋。



背景技术:

在婴幼儿差不多满10个月之后,婴幼儿就开始学习行走,在此过程中,由于婴幼儿的骨骼和肌肉还未完全的成熟,往往无法使用正确的姿势进行行走,而且婴幼儿并未学习过如何行走,均是靠自身的本能在行走因此,在行走的过程中,婴幼儿容易造成膝盖内翻或膝盖外拐的现象。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现在市面上的婴儿鞋采用沿着脚部中足骨的拱形断面的鞋底设计为弧线弯槽,这样的设计可以引导脚部重心由脚至大脚趾作正确的足部运动,且使得婴幼儿的脚掌沿着该断面更容易弯曲,步行更容易。

上述的婴儿鞋是用于让婴儿作正确的足部运动,从而防止婴幼儿出现膝盖内翻或膝盖外拐的现象,但是,当婴幼儿已经出现膝盖内翻或膝盖外拐的问题时,上述的婴儿鞋无起到法矫正婴幼儿走路姿势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够反复矫正婴幼儿行走姿势的具有矫正功能的婴儿鞋。

本方案中的具有矫正功能的婴儿鞋,包括鞋底;

位于所述鞋底两侧的下压块,且两个所述下压块下方均设有用于启动矫正功能的活塞支杆;

位于所述鞋底两侧且设置在所述下压块两侧的托起物,所述托起物下端设有用于将所述托起物向上抬的活塞杆;

位于所述鞋底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两侧设有用于存储定量气体的循环气囊,所述循环气囊上设有活塞口,所述活塞支杆与所述活塞杆均设置在活塞口内。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事先在循环气囊内加入定量的气体。

当婴幼儿在刚学走路时,人们会把扶着婴幼儿,因此,婴幼儿所着地的脚足并不会对婴儿鞋造成过大的挤压;

当婴幼儿能自行行走时,婴幼儿所着地的脚足会对婴儿鞋造成挤压,在挤压的过程中,由于婴幼儿不正确的足部运动,使得婴幼儿的膝盖出现外翻或内拐的姿势,最终导致婴幼儿的婴儿鞋单侧会出现磨损现象,因此,在婴幼儿行走的过程中,如果婴幼儿的膝盖为外翻,则婴幼儿脚足侧面会向婴儿鞋外侧挤压,挤压的同时,就会挤压下压块,下压块推动活塞支杆向循环气囊内推进,推进的同时,循环气囊定量的气体会向外扩张,而设置在循环气囊上的活塞杆会被往上推送,同时,就推送了与活塞杆连接的托起物,托起物会托起婴幼儿向外侧的脚足,且同时鞋底的外侧会高于鞋底的另一侧,使得婴儿鞋的鞋底倾斜状,会让婴幼儿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到不舒服,因此,婴幼儿的膝盖会本能的改变行走姿势,让自身的行走更加舒服,最终会使得婴幼儿的膝盖恢复到正常的行走状态;当婴幼儿的膝盖恢复到正常行走时,不再有挤压循环气囊的力,设置在循环气囊上的活塞杆会恢复到原位,一旦出现婴幼儿膝盖出现外翻现象,则启动矫正婴幼儿姿势的功能,反反复复的进行调整。;

如果婴幼儿的脚足为内拐,则婴幼儿脚足侧面会向婴儿鞋内侧挤压,与上述的原理一致,最后使膝盖恢复到正常行走状态。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采用婴幼儿脚足对婴儿鞋内侧或外侧施加的力用于挤压循环气囊内的气体推动托起物向上抬,使得托起物让婴儿鞋的鞋底出现倾斜状,会让婴幼儿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到不舒服,因此,婴幼儿的膝盖会本能的改变行走姿势,至使婴幼儿的膝盖恢复到正常的姿势,当婴幼儿行走恢复到正常状态时,不再有挤压循环气囊内的力,使得鞋底恢复到原始状态,因此,本发明能够反复调整婴幼儿脚足的姿势,最后让婴幼儿的膝盖不会产生内侧或外侧的现象。

进一步,所述下压块包括第一下压块和第二下压块,所述第一下压块设置在所述鞋底的内侧,所述第二下压块设置在所述鞋底的外侧。下压块的作用有两个,第一个作用是下压块能够支撑婴幼儿的脚足;第二个作用是下压块是用于检测婴幼儿的脚足是否产生了内翻或外拐的姿势。

进一步,所述活塞支杆包括第一活塞支杆和第二活塞支杆,所述第一活塞支杆设置在所述第一下压块下方,所述第二活塞支杆设置在所述第二下压块下方,所述第一活塞支杆和所述第二活塞支杆均用于压缩所述循环气囊内的气体。该设置是为了方便下压块在下压的过程中,推动活塞支杆挤压循环气囊内的气体。

进一步,所述托起物包括两个第一托起物和两个第二托起物,两个所述第一托起物设置在所述鞋底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下压块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托起物设置在所述鞋底上且位于所述第二下压块的两侧。该托起物能够托起婴幼儿内侧或外侧的侧边脚足,使得婴幼儿的脚足恢复到正常的姿势。

进一步,所述活塞杆包括两个第一活塞杆和两个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杆分别位于所述鞋底两侧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托起物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托起物连接。在循环气囊的气体被挤压时,循环气囊内的气体向外扩,这时,就会推动活塞杆向上移动,同时抬起托起物。

进一步,所述循环气囊为两个循环气囊。两个循环气囊互不干扰,能够更好的让循环气囊的气体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矫正功能的婴儿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鞋底1、第一下压块2、第一外托起物3、第二外托起物4、第二下压块5、第一内托起物6、第二内托起物7、鞋面8、鞋帮9、活塞支杆10、第一活塞杆11、第二活塞杆12、循环气囊13。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具有矫正功能的婴儿鞋,包括鞋底1;位于鞋底1两侧的下压块,且两个下压块下方均设有用于启动矫正功能的活塞支杆10;位于鞋底1两侧且设置在下压块两侧的托起物,托起物下端设有用于将托起物向上抬的活塞杆;位于鞋底1下方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两侧设有用于存储定量气体的循环气囊13,循环气囊13为两个循环气囊13。两个循环气囊13互不干扰,能够更好的让循环气囊13的气体移动,循环气囊13上设有三个活塞口,活塞支杆10与两个活塞杆均设置在活塞口内。

下压块包括第一下压块2和第二下压块5,第一下压块2设置在鞋底1的内侧,第二下压块5设置在鞋底1的外侧,第一下压块2与第二下压块5均用于启动矫正婴幼儿的脚足功能。下压块的作用有两个,第一个作用是下压块能够支撑婴幼儿的脚足;第二个作用是下压块是用于检测婴幼儿的脚足是否产生了内翻或外拐的姿势。

活塞支杆10包括第一活塞支杆和第二活塞支杆,第一活塞支杆设置在第一下压块2下方,第二活塞支杆设置在第二下压块5下方,第一活塞支杆和第二活塞支杆均用于压缩循环气囊13内的气体。该设置是为了方便下压块在下压的过程中,推动活塞支杆10挤压循环气囊13内的气体。

托起物包括两个第一托起物和两个第二托起物,两个第一托起物设置在鞋底1上且位于第一下压块2的两侧,两个第二托起物设置在鞋底1上且位于第二下压块5的两侧。该托起物能够托起婴幼儿内侧或外侧的侧边脚足,使得婴幼儿的脚足恢复到正常的姿势。

活塞杆包括两个第一活塞杆11和两个第二活塞杆12,第一活塞杆11与第二活塞杆12分别位于鞋底1两侧的下方,且第一活塞杆11与第一托起物连接,第二活塞杆12与第二托起物连接。在循环气囊13的气体被挤压时,循环气囊13内的气体向外扩,这时,就会推动活塞杆向上移动,同时抬起托起物。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事先在循环气囊13内加入定量的气体。

当婴幼儿在刚学走路时,人们会把扶着婴幼儿,因此,婴幼儿所着地的脚足并不会对婴儿鞋造成过大的挤压;

当婴幼儿能自行行走时,婴幼儿所着地的脚足会对婴幼儿造成挤压,在挤压的过程中,由于婴幼儿不正确的足部运动,导致婴儿鞋磨损且婴幼儿的脚足形成外翻或内拐的姿势,因此,在婴幼儿行走的过程中,如果婴幼儿的脚足为外翻,则婴幼儿脚足侧面会向婴儿鞋外侧挤压,挤压的同时,就会挤压下压块,下压块推动活塞支杆10向循环气囊13内推进,推进的同时,循环气囊13定量的气体会向外扩张,而设置在循环气囊13上的活塞杆会被往上推送,同时,就推送了与活塞杆连接的托起物,托起物会托起婴幼儿向外侧的脚足且同时鞋底的外侧会高于鞋底的另一侧,使得婴儿鞋的鞋底倾斜状,会让婴幼儿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到不舒服,因此,婴幼儿的膝盖会本能的改变行走姿势,让自身的行走更加舒服,最终会使得婴幼儿的膝盖恢复到正常的行走状态;当婴幼儿的膝盖恢复到正常行走时,不再有挤压循环气囊的力,设置在循环气囊上的活塞杆会恢复到原位,一旦出现婴幼儿膝盖出现外翻现象,则启动矫正婴幼儿姿势的功能,反反复复的进行调整。

如果婴幼儿的脚足为内拐,则婴幼儿脚足侧面会向婴儿鞋内侧挤压,与上述的原理一致,最后使膝盖恢复到正常行走状态。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采用婴幼儿脚足对婴儿鞋内侧或外侧施加的力用于挤压循环气囊内的气体推动托起物向上抬,使得托起物让婴儿鞋的鞋底出现倾斜状,会让婴幼儿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到不舒服,因此,婴幼儿的膝盖会本能的改变行走姿势,至使婴幼儿的膝盖恢复到正常的姿势,当婴幼儿行走恢复到正常状态时,不再有挤压循环气囊内的力,使得鞋底恢复到原始状态,因此,本发明能够反复调整婴幼儿脚足的姿势,最后让婴幼儿的膝盖不会产生内侧或外侧的现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