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竹编混搭的女士斜挎包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5857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多种竹编混搭的女士斜挎包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竹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种竹编混搭的女士斜挎包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产竹的大国,中国的竹林面积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四分之一,中国竹的品种有500多种,约占世界竹类的二分之一。

竹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自从有了人类的足迹,就有了竹和竹编的应用。从古人定居生活开始就用竹材搭棚避雨,用竹做成弓箭打猎,用竹编成篱笆圈养幼禽和动物。有了农耕文化,古人就用竹编织成工具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

竹编就是将竹子剖成篾,编织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品、艺术品和收藏品,人们统称为竹编,传统竹编工艺主要分为: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和混合竹编三大类;经过长时间改进和发展,后来发展成为以下五种竹编工艺:一、仿编法,按照编成的成品,依序照着编;二、改编法:按已有的样,用不同的方式或花样,编出大小不一,高低不等,粗细不同的新的竹编织品;三、心编法:按心里的设计样,依序编出成品;四、坐标填充图数编法和五、看图编织法。

竹编的应用和传承源远流长,当历史进入21世纪的时候,竹制品和竹编艺术品的60多个门类,将渗透到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为保护青山绿水而大量的种竹、伐竹、用竹,享受绿色、环保、低碳的美好社会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多种竹编混搭的女士斜挎包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多种竹编混搭的女士斜挎包,包括竹编结构i、竹编结构ii、竹编结构iii、皮质结构、按扣、挂扣和内衬结构;所述竹编结构i与挂扣连接;竹编结构ii与按扣铰接;竹编结构iii与皮质结构缝合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竹编结构i和竹编结构ii为等宽双蔑单色十字形编织,竹编结构i为斜挎带。等宽双蔑单色十字形编织得到的编织物色泽均匀,在视觉上给人简洁的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竹编结构iii为等宽双蔑双色十字形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挂扣为d字形金属扣环。

进一步地,斜挎包还包括竹编结构iv,所述竹编结构iv为装饰结构,编织方式为等宽双蔑双色十字形编织。竹编结构iv的形状为蝴蝶结。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结构为多层结构。内衬选用质地柔软的面料。

多种竹编混搭的女士斜挎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竹编结构i和竹编结构ii:

s11、将篾条等分为编织篾条i和编织篾条ii,编织篾条i和编织篾条ii相互垂直放置;

s12、将编织篾条i放在编织篾条ii的上部交叠之后,再将编织篾条ii放在编织篾条i的上部交叠;

s13、重复s11、s12步骤,根据图纸设计的长度和宽度编织并平整收口得到竹编结构i和竹编结构ii;

s2、制作竹编结构iii和竹编结构iv:

s21、取宽度相同且颜色不同的两种篾条,分为编织篾条iii和编织篾条iv,编织篾条iii和编织篾条iv相互垂直放置;

s22、将编织篾条iii放在编织篾条iv的上部交叠之后,再将编织篾条iv放在编织篾条iii的上部交叠;

s23、重复s21、s22步骤,根据图纸设计的长度和宽度编织并平整收口得到竹编结构iii和竹编结构iv;

s3、制作皮质结构:按照图纸制作皮质结构;

s4、制作包体:按照图纸,将制作好的竹编结构ii与按扣铰接为一体后,再与皮质结构缝合;竹编结构iv与竹编结构iii通过细且薄的篾条编织连接为一体后,再与皮质结构缝合;再用与s1步骤中的篾条颜色相同或相近的丝线将竹编结构i与挂扣编织连接;接口处平整。

进一步地,所述篾条的制备步骤如下:

a、竹子的选择:选择竹笋长成成竹后80-100天的竹材;主要用竹为慈竹和单竹,竹质柔软、拉力强、不易折断。

b、竹篾的制作:分筒锯竹,将竹筒刮青处理,分层启出篾条,将篾条分为青蔑和黄蔑两类;分筒锯竹时挪过伸长节,锯出真实厚度,锯口要平,表皮不撕裂。竹筒刮青需刮出厚度一致,光洁无毛绒的竹筒。随着竹纤维的脉络分启得到篾条。

c、刮篾处理:按照竹纤维脉络走向进行抛光处理,得到光洁的篾条。用锋钢做成的专用刮蔑刀,并将篾条放置于覆膜的表面进行刮蔑。刮蔑先重后轻,开始几刀用力重一些,每次平直从头刮到尾,双面刮蔑的次数基本相同,后几刀要轻,不刮出竹绒为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竹子来源广,篾条制作工艺简洁,易于实现产业化,生产成本降低;篾条为竹材中的原生态篾条,未进行化学处理,更加环保且无化学残留;多种竹编结构混合搭配,工序简洁,操作难度低,增加手包的美感以及款式的多样性;斜挎包中嵌入竹编结构,减少皮质结构用材量,减轻了斜挎包的重量;竹编结构的编织方法独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增加了斜挎包美感;内衬结构为多层结构,空间利用率高;斜挎带为竹编结构,区别于常有的皮质结构,使斜挎包的设计感增强;装饰结构为蝴蝶结形状,增加了斜挎包中的女性元素,更具美感;竹编结构的斜挎包更加耐久实用,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多种竹编混搭的女士斜挎包的主视图;

图2为多种竹编混搭的女士斜挎包的后视图;

图3为等宽双蔑单色十字形编织示意图;

图4为等宽双蔑双色十字形编织示意图;

图中,1-竹编结构i,2-竹编结构ii,3-竹编结构iii,4-皮质结构,5-按扣,6-挂扣,7-竹编结构iv。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多种竹编混搭的女士斜挎包,包括竹编结构i1、竹编结构ii2、竹编结构iii3、皮质结构4、按扣5、挂扣6和内衬结构;所述竹编结构i1与挂扣6连接;竹编结构ii2与按扣5铰接;竹编结构iii3与皮质结构4缝合为一体。

具体地,所述竹编结构i1和竹编结构ii2为等宽双蔑单色十字形编织,竹编结构i1为斜挎带。等宽双蔑单色十字形编织得到的编织物色泽均匀,在视觉上给人简洁的体验。

具体地,所述竹编结构iii3为等宽双蔑双色十字形编织。

具体地,所述挂扣6为d字形金属扣环。

具体地,斜挎包还包括竹编结构iv7,所述竹编结构iv7为装饰结构,编织方式为等宽双蔑双色十字形编织。竹编结构iv的形状为蝴蝶结。

具体地,所述内衬结构为多层结构。内衬选用质地柔软的面料。

多种竹编混搭的女士斜挎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竹编结构i1和竹编结构ii2:

s11、将篾条等分为编织篾条i和编织篾条ii,编织篾条i和编织篾条ii相互垂直放置;

s12、将编织篾条i放在编织篾条ii的上部交叠之后,再将编织篾条ii放在编织篾条i的上部交叠;

s13、重复s11、s12步骤,根据图纸设计的长度和宽度编织并平整收口得到竹编结构i和竹编结构ii;

s2、制作竹编结构iii3和竹编结构iv4:

s21、取宽度相同且颜色不同的两种篾条,分为编织篾条iii和编织篾条iv,编织篾条iii和编织篾条iv相互垂直放置;

s22、将编织篾条iii放在编织篾条iv的上部交叠之后,再将编织篾条iv放在编织篾条iii的上部交叠;

s23、重复s21、s22步骤,根据图纸设计的长度和宽度编织并平整收口得到竹编结构iii和竹编结构iv;

s3、制作皮质结构5:按照图纸制作皮质结构5;

s4、制作包体:按照图纸,将制作好的竹编结构ii2与按扣5铰接为一体后,再与皮质结构4缝合;竹编结构iv7与竹编结构iii3通过细且薄的篾条编织连接为一体后,再与皮质结构4缝合;再用与s1步骤中的篾条颜色相同或相近的丝线将竹编结构i1与挂扣6编织连接;接口处平整。

实施例1

多种竹编混搭的女士斜挎包中篾条的制备步骤如下:

a、竹子的选择:选择竹笋长成成竹后80天的竹材;主要用竹为慈竹和单竹,竹质柔软、拉力强、不易折断。

b、竹篾的制作:分筒锯竹,将竹筒刮青处理,分层启出篾条,将篾条分为青蔑和黄蔑两类;分筒锯竹时挪过伸长节,锯出真实厚度,锯口要平,表皮不撕裂。竹筒刮青需刮出厚度一致,光洁无毛绒的竹筒。随着竹纤维的脉络分启得到篾条。

c、刮篾处理:按照竹纤维脉络走向进行抛光处理,得到光洁的篾条。用锋钢做成的专用刮蔑刀,并将篾条放置于覆膜的表面进行刮蔑。刮蔑先重后轻,开始几刀用力重一些,每次平直从头刮到尾,双面刮蔑的次数基本相同,后几刀要轻,不刮出竹绒为准。

实施例2

多种竹编混搭的女士斜挎包中篾条的制备步骤如下:

a、竹子的选择:选择竹笋长成成竹后100天的竹材;主要用竹为慈竹和单竹,竹质柔软、拉力强、不易折断。

b、竹篾的制作:分筒锯竹,将竹筒刮青处理,分层启出篾条,将篾条分为青蔑和黄蔑两类;分筒锯竹时挪过伸长节,锯出真实厚度,锯口要平,表皮不撕裂。竹筒刮青需刮出厚度一致,光洁无毛绒的竹筒。随着竹纤维的脉络分启得到篾条。

c、刮篾处理:按照竹纤维脉络走向进行抛光处理,得到光洁的篾条。用锋钢做成的专用刮蔑刀,并将篾条放置于覆膜的表面进行刮蔑。刮蔑先重后轻,开始几刀用力重一些,每次平直从头刮到尾,双面刮蔑的次数基本相同,后几刀要轻,不刮出竹绒为准。

实施例3

多种竹编混搭的女士斜挎包中篾条的制备步骤如下:

a、竹子的选择:选择竹笋长成成竹后90天的竹材;主要用竹为慈竹和单竹,竹质柔软、拉力强、不易折断。

b、竹篾的制作:分筒锯竹,将竹筒刮青处理,分层启出篾条,将篾条分为青蔑和黄蔑两类;分筒锯竹时挪过伸长节,锯出真实厚度,锯口要平,表皮不撕裂。竹筒刮青需刮出厚度一致,光洁无毛绒的竹筒。随着竹纤维的脉络分启得到篾条。

c、刮篾处理:按照竹纤维脉络走向进行抛光处理,得到光洁的篾条。用锋钢做成的专用刮蔑刀,并将篾条放置于覆膜的表面进行刮蔑。刮蔑先重后轻,开始几刀用力重一些,每次平直从头刮到尾,双面刮蔑的次数基本相同,后几刀要轻,不刮出竹绒为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