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在上下楼梯时拖行的行李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2346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在上下楼梯时拖行的行李箱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行李箱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在上下楼梯时拖行的行李箱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外出办公学习的频率不断增加,行李箱已经成为人们外出工作或旅游必备的装载运输工具;无论是机场、火车站还是各个公共场所,都随处可见行李箱的身影。但是普通的行李箱只能在地面上拖着走,而在上楼梯时就必须要提着行李箱走,所以在上下楼梯时,现有结构的行李箱只适合于人们拎着进行上下楼梯,使得人们在使用行李箱上下楼梯时非常吃力;偶有适用于拖行的行李箱结构,其包括底部的巨大凸起的轮子,使得行李箱的外观丑陋、且占用大量存储空间,不适用于人们对行李箱结构的预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上下楼梯时拖行的行李箱结构,其使得人们在使用行李箱上下楼梯时可以直接拖行行李箱,使得带动行李箱上下楼梯时方便轻松,此外,行李箱的不会存在大量占用空间的凸起部分,确保存放时省空间。

一种可在上下楼梯时拖行的行李箱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有上端面、下端面、前端面、后端面以及两侧面,所述下端面具体为装有滚轮结构的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下端面、前端面、后端面所形成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段宽度方向上连续周向布置有若干滚轴,所述若干滚轴连续排布形成一条带有一定宽度的封闭的周面,滚动带的内端面紧贴对应位置的所述滚轴的外端面布置,所述滚动带套装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下端面、前端面、后端面所对应的滚轴后、封闭绑装于所述箱体的对应外周面。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的上端面、下端面、前端面、后端面所形成的外周面上内凹形成至少一条封闭的内凹槽,相邻的所述内凹槽间平行布置,每条所述内凹槽内沿着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滚轴,所述滚轴的长度方向两端垂直于所述内凹槽的宽度方向两端壁布置,封闭的滚动带套装于内凹槽的外端位置,所述滚动带的外端面外凸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

所述箱体包括有两个可相互翻转打开的部分组成,其翻转轴位于两侧面中的任一侧面布置;

所述滚轴的外端面外凸于所述箱体所对应的外端面,确保滚动带的内端面不会和箱体产生摩擦;

所述内凹槽内焊接连接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沿着内凹槽的长度方向封闭布置,所述保持架内部对应于所述滚轴位置处设置有滚轴安装槽,所述滚轴嵌装于所述滚轴安装槽内布置,所述保持架的外端面不外凸于所述箱体的外端面布置,所述滚轴可进行滚动;

所述滚动带具体为橡胶履带,所述橡胶履带的外端面设置有间隔凸起,确保上下楼梯时橡胶履带的外端面和楼梯之间的摩擦力,确保拖行时顺利便捷上下楼梯,同时利用橡胶履带的橡胶的张弛力套装于周向布置的滚轴的外端面、确保定位可靠;

优选地,所述滚轴的滚轴面上内凹形成有至少一条内凹轴向定位环槽,所述滚动带的内端面对应于所述内凹轴向定位环槽位置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对应定位于所述内凹轴向定位环槽内,确保滚动带相对于所述滚轴的长度方向不会发生偏移;

优选地,所述滚动带的两侧内端面设置有端部内凸,所述端部内凸的内部端面紧贴所述滚轴的长度方向对应端面布置,确保滚动带相对于所述滚轴的长度方向不会发生偏移;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外周面相对于滚轮结构的中心立面的两侧分别对称布置有一条内凹槽,封闭的所述滚动带对应布置于所述内凹槽的对应位置,其确保滚轮结构的中心立面的两侧均布置有滚动带,确保上下楼的顺利进行;

所述滚动带的外端面仅外凸于所述箱体的外周面5~15mm,确保整个结构的美观和整个行李箱不占用过多空间;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在行李箱外周周边铺设一圈滚轴,然后在滚轴的外部绑上一层封闭的滚动带,当行李箱在上下楼梯时,滚动带带可以围绕箱体进行滚动,滚轴滚动摩擦代替了硬行拖运时的滑动摩擦,既省力又不会伤害到行李箱;在需要打开行李箱时,手动移除滚动带即可进行正常行李箱的开关和取放物品,在行李箱移动时,滚动带同时可以起到封闭带的作用、将行李箱牢牢闭合;且由于滚动带的厚度有限,其外凸的厚度不会占用大量空间;其使得人们在使用行李箱上下楼梯时可以直接拖行行李箱,使得带动行李箱上下楼梯时方便轻松,此外,行李箱的不会存在大量占用空间的凸起部分,确保存放时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b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例一图3的i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例二的图3的i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例三的图3的i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箱体1、上端面2、下端面3、前端面4、后端面5、滚轴6、滚动带7、间隔凸起8、内凹槽9、保持架10、滚轴安装槽11、内凹轴向定位环槽12、定位凸起13、端部内凸14。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在上下楼梯时拖行的行李箱结构,见图1:其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有上端面2、下端面3、前端面4、后端面5以及两侧面,下端面3具体为装有滚轮结构(图中未画出,属于现有成熟结构)的端面,箱体1的上端面2、下端面3、前端面4、后端面5所形成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段宽度方向上连续周向布置有若干滚轴6,若干滚轴6连续排布形成一条带有一定宽度的封闭的周面,滚动带7的内端面紧贴对应位置的滚轴6的外端面布置,滚动带7套装于箱体的上端面2、下端面3、前端面4、后端面5所对应的滚轴6后、封闭绑装于箱体1的对应外周面;箱体1包括有两个可相互翻转打开的部分组成,其翻转轴位于两侧面中的任一侧面布置;滚动带6具体为橡胶履带,橡胶履带的外端面设置有间隔凸起8,确保上下楼梯时橡胶履带的外端面和楼梯之间的摩擦力,确保拖行时顺利便捷上下楼梯,同时利用橡胶履带的橡胶的张弛力套装于周向布置的滚轴6的外端面、确保定位可靠;滚动带7的外端面仅外凸于箱体1的外周面5~15mm,确保整个结构的美观和整个行李箱不占用过多空间。

具体实施例一,见图1~图5,

箱体1的上端面2、下端面3、前端面4、后端面5所形成的外周面上内凹形成至少一条封闭的内凹槽9,相邻的内凹槽9间平行布置,每条内凹槽9内沿着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滚轴6,滚轴6的长度方向两端垂直于内凹槽9的宽度方向两端壁布置,封闭的滚动带7套装于内凹槽9的外端位置,滚动带7的外端面外凸于壳体1的外周面。

滚轴6的外端面外凸于箱体1所对应的外端面,确保滚动带7的内端面不会和箱体1产生摩擦;

内凹槽9内焊接连接有保持架10,保持架10沿着内凹槽9的长度方向封闭布置,保持架10内部对应于滚轴6位置处设置有滚轴安装槽11,滚轴6嵌装于滚轴安装槽11内布置,保持架10的外端面不外凸于箱体1的外端面布置,滚轴6可进行滚动;

箱体1的外周面相对于滚轮结构的中心立面的两侧分别对称布置有一条内凹槽9,封闭的滚动带7对应布置于内凹槽9的对应位置,其确保滚轮结构的中心立面的两侧均布置有滚动带7,确保上下楼的顺利进行。

具体实施例二、见图6,滚轴6的滚轴面上内凹形成有至少一条内凹轴向定位环槽12,滚动带7的内端面对应于内凹轴向定位环槽12位置设置有定位凸起13,定位凸起13对应定位于内凹轴向定位环槽12内,确保滚动带7相对于滚轴6的长度方向不会发生偏移。

具体实施例三、见图7,滚动带7的两侧内端面设置有端部内凸14,端部内凸14的内部端面紧贴滚轴6的长度方向对应端面布置,确保滚动带7相对于滚轴6的长度方向不会发生偏移。

具体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如下:在行李箱外周周边内凹形成内凹槽9后,在内凹槽9内固装保持架10,保持架10内部对应于滚轴6位置处设置有滚轴安装槽11,滚轴6嵌装于滚轴安装槽11内布置,使得滚轴6的长度方向位置限位布置,然后在滚轴6的外部绑上一层封闭的滚动带7,当行李箱在上下楼梯时,滚动带7带可以围绕箱体1进行滚动,滚轴滚动摩擦代替了硬行拖运时的滑动摩擦,既省力又不会伤害到行李箱;在需要打开行李箱时,手动移除滚动带7,即可进行正常行李箱的开关和取放物品,在行李箱移动时,滚动带7同时可以起到封闭带的作用、将行李箱牢牢闭合。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