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衣服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0171发布日期:2018-06-15 19:59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衣服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衣服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是一个时尚和潮流的时代,各种款式和型号的衣服更新换代的非常快,人们在追求时尚的同时,衣服的实用性也非常的重要。

在寒冷的冬天里,衣服的保暖性能是选择合适衣服的重要指标,是人们出行生活重点考虑的问题,现阶段的保暖衣服在保暖问题上往往采用增加衣服厚度,或在衣服内层增加羽绒的方式来保证衣服的保温性能。

但是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得衣服显得非常厚实,不利于外观,另一方面衣服显得十分笨重,使得穿戴者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衣服的制作工艺,制作出的衣服不仅保温性能较强,而且衣薄轻便,穿戴舒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加热衣服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被导线连接的加热芯片与加热底布固定,形成加热件;

b、将加热件缝合于内衬里料上;

c、将与加热芯片连接的导线固定于内衬里料上;

d、沿领口初步缝合外层面料与内衬里料;

f、将电源组件安置于口袋内,并与导线连接;

g、将开关组件粘接于外层面料上,并与导线连接;

h、完全固定外层面料与内层里料,将外层面料与内衬里料纄缝,完成加热衣服的制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成的这种加热衣服在保证衣服保温性能的同时,还比羽绒服等厚衣服的厚度薄,使得穿戴者不会产生厚重感,并且当穿戴者感觉比较热的时候,还可以将开关关闭,无需脱去衣服,使用更加的方便。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e、将卡接片固定于外层面料上,步骤e位于步骤d与步骤f之间;

步骤e中导线的靠近口袋的端部穿出暗口后位于外层面料外,卡接片卡接于暗口处并与外层面料的内侧面抵接,在卡接片的远离外层面料的一侧设置卡接布,在卡接布上沿着卡接片的轮廓勾缉第四固定线,将卡接布与外层面料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片使得暗口与电源组件之间的导线被固定,能够防止导线受到电源组件的拖拽后与加热片断开。

优选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a1、将已经被导线连接的多个加热芯片置于第一底布的上表面;

a2、将第二底布叠放于加热芯片上表面,且将第二底布与第一底布对齐;

a3、在加热底布上沿加热芯片的周边勾缉一圈第一固定线,将第一底布与第二底布固定;

a4、在加热底布上沿着导线两侧勾缉两条第二固定线,将导线与加热底布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成型加热片,再固定加热件,不仅在平常保存加热芯片时,加热底布最加热芯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能有效地避免本上衣本体与加热芯片直接接触,长时间加热后使得上衣本体产生变形。

优选地,步骤b中将多个加热件分别置于内衬里料的腰部、后背处、颈椎处以及前胸处,距离加热底布的边沿1.5cm处勾缉明线,将加热件固定于内衬里料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加热底布的中部不容易产生凸起,同时在边沿与明线之间留下足够的余量,以便进行后续的熨烫工艺。

优选地,步骤b中将加热底布的位于明线以外的边沿用熨斗粘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边沿与明线之间留下足够的余量,以便进行后续的熨烫工艺。

优选地,步骤c中沿着导线设置固定布,固定布设于内衬里料的表面,在固定布上沿着导线的两侧勾缉第三固定线,将固定布与内衬里料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线在内衬里料上的位置固定,使得导线不容易在内衬里料上随意活动,增强人穿戴的舒适性。

优选地,步骤d中将外层面料与内衬里料叠放、对齐后,将外层面料与内衬里料的领口处的部分固定,加热件位于外层面料与内衬里料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外层面料与内衬里料初步固定,将外层面料与内衬里料的口袋处的位置和左前胸处的位置对应,方便在外层面料上开设暗口和开关孔的准确度。

优选地,步骤f中将开关组件置于外层面料外侧的右腰部的口袋内,并与导线连接,导线的位于口袋内的部分留有余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电源组件取出,从而进行更换。

优选地,步骤g中导线的靠近左胸处的端部穿过开关孔后与开关组件连接,并将开关组件粘接于外层面料的设有开关孔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开关组件,使得开关组件的固定更加的方便,稳固。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制成的这种加热衣服在保证衣服保温性能的同时,还比羽绒服等厚衣服的厚度薄,使得穿戴者不会产生厚重感;

2.加热件在上衣本体内的固定稳固,不易脱落,穿戴者具有较高的舒适感;

3. 加热件分别在人体的腰部、后背处、颈椎处以及前胸处设置,针对人体的比较关键的部位进行加热,最人体的加热保温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加热衣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突显设于外层里料与内衬里料之间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位的放大图;

图4是突显加热件的示意图;

图5是加热件的剖视图;

图6是卡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加热件设于内衬里料上时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部位的放大图;

图9是突显外层面料与内衬里料初步固定时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C部位的放大图。

图中,1、上衣本体;11、外层面料;12、内衬里料;2、口袋;21、暗口;3、加热件;31、加热底布;311、第一底布;312、第二底布;32、加热芯片;4、电源组件;5、开关组件;51、开关孔;6、导线;7、卡接片;8、明线;81、第一固定线;82、第二固定线;83、第三固定线;84、第四固定线;9、固定布;10、卡接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在介绍加热衣服的制作工艺之前,首先对加热衣服进行说明:

一种加热衣服,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衣本体1,上衣本体1由外层面料11与内衬里料12组成,外层面料11外侧面于腰部位置设置有口袋2,该加热衣服还包括设于外层面料11与内衬里料12之间的至少一个加热件3、设于口袋2内用于给加热件3提供能源的电源组件4、以及设于外层面料11上用于控制加热件3的开关组件5。

加热件3、开关组件5以及电源组件4均通过设于外层面料11与内衬里料12之间的导线6连通,加热件3设于上衣本体1的腰部、后背处、颈椎处以及前胸处;开关组件5设于外层面料11的左前胸处,且外层面料11的左前胸处开设开关孔51,导线6穿过开关孔51后与开关组件5连接。通过开关组件5可以控制加热件3发热,给穿戴者提供温度,并且该加热衣服比羽绒服薄,使得穿戴者显得灵活的同时,还不会在寒冷的冬天感到寒冷。

结合图4和图5,加热件3包括加热底布31以及加热芯片32,加热底布31为双层结构,包括下层的第一底布311以及上层的第二底布312,第一底布311与第二底布312均呈矩形状,且大小相同;加热芯片32设于第一底布311和第二底布312之间,并将第一底布311与第二底布312固定后,形成加热件3。

加热底布31设于外层面料11与内衬里料12之间,且缝接于内衬里料12上。加热底布31能够方便加热芯片32在上衣本体1上的安装,并且由于加热芯片32不是直接固定于衣服上,而是设于两层加热底布31之间,能有效地避免本上衣本体1与加热芯片32直接接触,长时间加热后使得上衣本体1产生变形。

由于电源组件4重量较重,穿戴者在行走的过程中会拖拽靠近电源组件4处的导线6,使得导线6容易与开关组件5或者加热件3断开。

回看图2并结合图6,在导线6的靠近电源组件4的位置设有卡接片7,导线6穿过卡接片7后与卡接片7固定;外层面料11的位于口袋2内的部分开设有暗口21(参考图3),暗口21靠近口袋2的上部,导线6穿过暗口21后与电源组件4连接,从而将电源组件4、开关组件5和加热件3连通。卡接片7位于外层面料11与内衬里料12之间,且卡接于暗口21处,使得暗口21与电源组件4之间的导线6被固定,防止导线6受到电源组件4的拖拽后与加热片断开。

接下来对该加热衣服的制作工艺进行说明:

一种加热衣服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结合图4和图5,将加热芯片32与加热底布31固定,从而形成加热件3。

步骤a可分为以下几个小步骤:

a1、(参考图7)将被导线6连接的多个加热芯片32置于第一底布31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底布311的中部位置;

a2、将第二底布312叠放于加热芯片32上表面,且将第二底布312与第一底布311对齐;

a3、在加热底布31上沿加热芯片32的周边勾缉一圈第一固定线81,将第一底布311与第二底布312固定,从而将加热芯片32在第一底布311与第二底布312之间固定;

a4、在加热底布31上沿着导线6两侧勾缉两条第二固定线82,将导线6与加热底布31固定,防止导线6在加热底布31上活动。

首先将加热底布31与加热芯片32固定,形成加热件3后,再将加热件3与内衬里料12固定,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于加热芯片32的保存,而且使得加热件3在内衬里料12上的安装更加的方便。

b、结合图7,将加热件3缝合于内衬里料2上,将多个加热件3分别置于内衬里料12的腰部、后背处、颈椎处以及前胸处,距离加热底布31的边沿1.5cm处勾缉明线8,将加热件3固定于内衬里料12上;并将加热底布31的位于明线8以外的边沿用熨斗粘牢,使得加热底布31的边沿不容易翻起,从而使得加热件3在内衬里料12上的固定更为牢固。

c、结合图7和图8,将与加热芯片32连接的导线6固定于内衬里料2上。沿着导线6设置条状的固定布9,固定布9设于导线6的远离内衬里料12的一侧,且导线6位于固定布9的中部,在固定布9上沿着导线6的两侧勾缉两条第三固定线83,将固定布9与内衬里料12固定,从而将导线6在内衬里料12上的位置固定,使得导线6不容易在内衬里料12上随意活动,增强人穿戴的舒适性。

导线6亦可通过粘接剂粘设于内衬里料2上,从而将导线6固定于内衬里料2上,这种粘接的方式更加的方便,快速。

d、结合图9,初步固定外层面料11与内衬里料12,将外层面料11与内衬里料12叠放、对齐后,将外层面料11与内衬里料12的领口处的部分缝合,加热件3位于外层面料11与内衬里料12之间。

e、结合图9和图10,将卡接片7固定于外层面料11上,导线6的靠近口袋2的端部穿出暗口21后位于外层面料11外,卡接片7卡接于暗口21处并与外层面料11的内侧面抵接,在卡接片7的远离外层面料11的一侧设置卡接布10,在卡接布10上沿着卡接片7的轮廓勾缉第四固定线84,将卡接布10与外层面料11固定,从而将卡接片7在外层面料11上固定,使得卡接片7不能够自由活动。

f、回看图1和图2,安置电源组件4,将开关组件5置于位于上衣本体1右侧的口袋2内,并与导线6连接,导线6的位于口袋2内的部分留有余量,方便将电源组件4取出,从而进行更换。

g、固定开关组件5,导线6的靠近左胸处的端部穿过开关孔51后与开关组件5连接,并将开关组件5粘接于外层面料11的设有开关孔51的位置。

h、完全固定外层面料11与内层里料,沿着外层面料11与内衬里料12的边沿勾缉明线,将外层面料11与内衬里料12用纄缝机纄缝,完成加热衣服的制作。

在寒冷的冬天,制成的这种加热衣服在保证衣服保温性能的同时,还比羽绒服等厚衣服的厚度薄,使得穿戴者不会产生厚重感,并且当穿戴者感觉比较热的时候,还可以将开关关闭,无需脱去衣服,使用更加的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