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矫正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374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步态矫正鞋。



背景技术:

不同人的步态各不相同,一般分为内翻、中性、外翻三种,中性步态是脚的位置作用于脚的中间,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说,脚以中性步态接触地面最正确,长期采用内翻、外翻的步态容易引起肌肉疲劳、关节疼痛等不适。如果能够在儿童阶段直接纠正步态更加容易,而且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缓震且能够帮助使用者矫正过度内翻或外翻的步态的步态矫正鞋。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步态矫正鞋,鞋底后跟部靠近左边或者右边边缘的偏磨位置开设有朝上开口的上槽和朝下开口的下槽,上槽和下槽之间通过通孔连接,所述上槽内设置有上减震块,上减震块下方设置有上弹性件,所述下槽内设置有下减震块,下减震块上方设置有下弹性件,上减震块和下减震块上固定有轴杆,所述上减震块向上弧形凸起,所述下减震块向下凸出鞋底。

本实用新型中,当外翻或内翻步态的人穿着该鞋时,下减震块首先会接触地面,下减震块受力克服弹性件的复位作用力向上顶起轴杆,轴杆向上顶起上减震块,上减震块撑起足部外翻的位置,从而起到矫正的作用,同时上减震块受到上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而下减震块受到下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促使上减震块和下减震块能够在未受力状态下恢复,使该机构同时具有减震作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步态矫正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步态矫正鞋,其鞋底后跟部靠近左边或者右边边缘的偏磨位置开设有朝上开口的上槽1和朝下开口的下槽2,上槽1和下槽2之间通过通孔3连接,所述上槽1内设置有上减震块4,上减震块4下方设置有上弹性件5,所述下槽2内设置有下减震块6,下减震块6上方设置有下弹性件7,上减震块4和下减震块6上固定有轴杆8,所述上减震块4向上弧形凸起,所述下减震块6向下凸出鞋底。下减震块6的设置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所述下减震块6呈弧形条状沿鞋底侧面轮廓分布;其二:所述下减震块6呈球面状凸起,所述鞋底后跟部靠近左边或者右边边缘的偏磨位置分布有多个下减震块6。为了使上减震块4既能够更好地挤压上弹性件5,又具有更好的脚感,所述上减震块4下部为硬质材料、上部为弹性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