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币储蓄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760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蓄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硬币储蓄罐。



背景技术:

储蓄罐是在我国西汉时期民间制作的一种储蓄工具,古时候常用黏土制成封闭的小瓦罐,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可将钱币塞入罐内,当罐内的钱币装满后,将其砸碎即可取出内部所存着的钱币。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这种一次性用完砸碎的储蓄罐已经越来越少,为了能够方便多次使用,现在的储蓄罐常常会在罐体的顶部开设有投币孔,在罐体的底部开设有可启闭的取币口,当罐内的钱币存满时,只需打开取币口即可将罐内的钱币取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小朋友们放入储蓄罐的硬币,基本为一元硬币,这样的储蓄罐,存在着一些缺点:投币时钱币落入罐内,排列杂乱,在狭小的罐体内比较无序堆放,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减少罐体内部容纳钱币的总量;同时,在打开取币口后,将罐体内部钱币倒出时,容易散落地到处都是,比较难收拾,并且若想要清点罐内总共的钱币价值,就需要一枚一枚硬币去数过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硬币整齐排列并且取出时不会导致硬币到处散落的硬币储蓄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元硬币储蓄罐,包括空心的罐体以及顶盖和底盖,所述顶盖上贯通设置有投币孔,所述底盖上贯通设置有取币口,所述罐体内部设置空心圆柱体状存币管,所述存币管直径设置为25mm-28mm之间,所述存币管的底,所述存币管的底部与取币口连通,所述存币管顶部位置与投币孔连通所述取币口处设置有一封口塞。

优选地,所述存币管均匀铺满整个罐体内部。

优选地,封口塞的顶部设置有一层磁铁层。

优选地,所述封口塞的高度与取币口的深度相同,所述封口塞底部还固定连接有位于取币口外侧的圆台状底座。

优选地,所述顶盖、底盖和罐体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来说,所能够达到的好处是:当硬币从投币孔投入罐体内部时,会准确无误的落入存币管内,而存币管的口径又略大于硬币的直径,因此,硬币能够平稳的落在存币管底部,也就是封口塞的上方,当向罐体内投入的一元硬币越来越多,由于存币管的存在,使得硬币能够有序的平堆起来。而当需要取出的时候,由于封口塞顶部设置的磁铁层,能够起到对硬币的吸引作用,在打开封口塞的时候由于这个磁力的吸引,导致硬币任然能够保持堆叠的状态,从罐体内取出,从而解决了传统储蓄罐在打开取币口后,硬币四散的问题;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设置具体存币管的高度,由于硬币的厚度一定,因此当存币管高度一定时,其内部的硬币数量也定下来,从而达到对罐内硬币的清点效果,而不需要一枚枚花时间去数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硬币储蓄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11、投币孔;2、底盖;21、取币口;3、存币管;4、封口塞;41、底座;42、磁铁层;5、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硬币储蓄罐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硬币储蓄罐,包括一体设置的罐体5、顶盖1以及底盖2,本实施例中,储蓄罐为圆柱体状。在顶盖1上通设置有投币孔11,在底盖2上贯通设置有取币口21。而在罐体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空心圆柱体状的存币管3,存币管3的直径设置为27mm,略大于一元硬币的直径25mm,方便一元硬币的投入。存币管3均匀的铺满整个储蓄罐罐体5的内部空间,存币管3的顶部与投币孔11连通,且存币管3的顶部与顶盖1之间固定连接;存币管3的底部与底盖2固定连接,存币管3底部与取币口21连通,在取币口21上设置有橡胶封口塞4,通过橡胶封口塞4和取币口21之间的摩擦力达到密封罐体5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封口塞4的高度与取币口21深度相同,这样能够让封口塞4完全的塞入取币口21进行密封,并且在封口塞4的底部设置有一圆台状底座41,该底座位于取币口21外侧,这样在储蓄罐正常摆放位置时,能够更加的稳定而且便于封口塞4的取拿。进一步的在封口塞4的顶部设置有一层磁铁层42,这个磁铁层42能够通过磁力将一元硬币牢牢的吸住,使其在打开封口塞4时,一元硬币不会到处散落,造成麻烦。在本实施例中,整个储蓄罐的罐体5、顶盖1、底盖2和存币管3均为塑料制成,保证了整个罐体5的重量小,成本低,同时能够保证存币管3、储蓄罐本身对硬币没有影响。如果采用金属制成,则在封口塞4长期闭合的情况下,磁铁层42会使得金属材料磁化,从而影响一元硬币掉落后的位置,使得储蓄罐效果变差甚至失去将硬币有序堆叠的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