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盒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可折叠百变收纳盒。
背景技术:
收纳盒,外号叫做古董盒,早期是考古队用来存放出土整理后的文物碎片的。这种盒子一般都被严格编号,有大有小,但是大部分都是鞋盒大小(出土的文物一般较重,鞋盒大小所容纳的重量最适合搬运)。现代社会将收纳盒逐渐演变为类似″杂物盒″一类,装东西的盒子。现在市场上的收纳盒样式呆板,内部没有区分不便放置东西,不便一些体积不同大小的物品混装,另外收纳盒,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可折叠百变收纳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百变收纳盒,包括收纳包括收纳盒盒体、收纳盒框架、收纳盒盒盖、盒盖翻盖板、魔术贴、格子带和拉链组件,所述盒体为矩形盒体结构,盒体四周侧边由可折叠框架和包围框架的外围面构成,盒体底部外围面与盒体四周侧边连接构成可折叠盒体,收纳盒盒体侧边设置有盖体,盖体外侧边设置有翻盖板,翻盖板内侧中部位置设置有魔术贴,收纳盒盒体上对应翻盖板的魔术贴翻转接触位置的侧壁上设置有魔术贴;收纳盒盒体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分隔带,分隔带在收纳盒盒体内围成多个方格状空间,分隔带内部插有插片,插片为轻推会自动弹缩的片状物体,轻推自动弹缩插片可改变小方格的形状和数量,方便放置物品;所述盒体底部的外围面对角位置上设置有拉链组件;通过推动弹缩的插片进行折叠,再通过盒体底部对角线位置拉链组件,沿对角线拉开拉链,盒体沿底部另外一条对角线位置向内对折,另外盒体底部的外围面可凸出形成类三角形状进行折叠,折叠后节约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尘盖通过魔术贴与盒体扣合,魔术贴设置防尘盖侧边中部和盒体对应侧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格子带及小格子数量不受限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可折叠百变收纳盒,结构新颖;通过格子带的设置以及格子带内部插有能轻推会自动弹缩的插片,通过轻推弹缩插片,可以变化成不同大小的收纳空间,形成各种收纳状态,方便用户使用;通过拨动格子带,让盒体内格子带分别向盒体侧面靠拢,再通过盒体底部对角线位置拉链组件,沿对角线拉开拉链,盒体沿底部另外一条对角线位置向内对折,另外盒体底部的外围面可凸出形成类三角形状进行折叠,折叠方便,体积小,易携带;本实用新型格子带纵横交错设置,形成多个小格子,格子带外盒体内留有空间形成大格子;格子带及小格子数量不受限制、可变;通过轻推格子带内的弹缩插片,可以变化成不同数量和大小收纳空间,收纳物品方便,同时防尘盖的设置,防尘保持盒体内部清洁卫生,另外所述盒体底部的外围面对角位置上设置有拉链,方便折叠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可折叠百变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可折叠百变收纳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功能可折叠百变收纳盒内部折叠示意图。
图4为多功能可折叠百变收纳盒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多功能可折叠百变收纳盒的折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5,一种多功能可折叠百变收纳盒,包括收纳盒本体1,所述收纳盒本体1由盒体2和防尘盖3构成,所述盒体2为矩形盒体结构,盒体2四周侧边由可折叠框架和包围框架的外围面构成,盒体2底部的外围面与盒体2四周侧边连接构成可折叠盒体2,所述外围面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防尘盖3通过魔术贴4与盒体2扣合,魔术贴4设置防尘盖3侧边中部和盒体对应侧边上,所述盒体2内设置有格子带5,格子带5固定在盒体2侧壁上,将盒体2分隔;格子带5纵横交错设置,形成多个小格子;格子带5外盒体2内留有空间形成大格子;格子带5及小格子数量不受限制,另外所述盒体底部的外围面对角位置上设置有拉链9;方便折叠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可折叠百变收纳盒,结构新颖;拨动格子带5内的自动弹缩的插片,使格子带5向盒体2内侧面靠拢,沿盒体2底部对角线拉开拉链9,盒体2底部的另外一对对角线向内对折,另外盒体2底部外围面可凸出形成类三角形状进行折叠,折叠方便,体积小,易携带,本实用新型格子带5纵横交错设置,形成多个小格子;格子带5及小格子数量和大小不受限制、可变,通过格子带5内部插有能轻推会自动弹缩的插片,推动插片可以调节出不同形状大小的收纳空间,收纳物品方便;同时防尘盖3的设置,防尘保持盒体内部清洁卫生;另外所述盒体底部的外围面对角位置上设置有拉链9;方便折叠使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