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边缘松散的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200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边缘松散的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边缘松散的鞋面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各类轻便鞋子都是由各种耐用的梭织面料织物加以其他轻薄的天然或合成材料经过剪裁后缝合成鞋面再上鞋底而制成。为了提高鞋面加工效率以及使用轻便性,目前的制鞋趋势是向针织鞋面材料发展。鞋面的材料一般都是由至少一个零散裁片通过各种针车工艺缝合而成的,缝合后会造成裁片的边缘颜色不协调、毛边不齐整等现象,由于鞋面多为采用织物制成,织物边缘受力容易松散,影响鞋面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包边条的方法来解决鞋面边缘松散的问题,包边条通常包裹织物边缘后缝合。这种方法虽然较于裸露的鞋面边缘来讲具有更好的耐用性,然而包边条包裹后导致了鞋面边缘厚度增加较大,而且缝纫线依然会拉扯鞋面边缘部分,长期使用容易出现局部边缘松散脱落的情况,若将鞋面边缘折叠则会导致边缘厚度增加过大,影响裁片缝合及穿着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边缘松散的鞋面结构,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防边缘松散的鞋面结构,包括一体式构成鞋面的鞋面裁片,所述鞋面裁片边缘向内翻折形成翻折区,所述翻折区包括弯折部及裁边部,所述裁边部沿其边缘缝制有防脱线,所述翻折区沿其边缘缝制有平整线,所述防脱线上还缝制有加固线,所述加固线由多个首尾相接的S型加固单元组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对鞋面裁片边缘进行折边处理,能够尽量减小鞋面裁片边缘的厚度,减小裁制的难度,折边后鞋面裁片受力位置由鞋面裁片边缘转移至整个翻折区,能够避免边缘松散;在裁边部缝制防脱线能够对鞋面裁片边缘进行加固处理,防止边缘松散;而且在防脱线上缝制加固线,对边缘进一步起到加固作用;在弯折部裁制平整线,使翻折区更为平整,便于加工;加固线由多个首尾相接的S型加固单元组成,通过S型加固单元的弧形面对鞋面裁片边缘进行加固拦截,鞋面裁片边缘受力时S型加固单元的弧形面能够缓解受力,同时S型加固单元具有一定跨度的缝制区域,加固效果好,防止边缘松散。

进一步的,所述防脱线包括向鞋面外侧呈内外设置的内防脱线及外防脱线,所述加固线设置于内防脱线与外防脱线之间。

设置内防脱线、加固线及外防脱线对鞋面裁片边缘形成层层保护,保证翻折区形状的稳定性,起到极好的加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单元S型两侧的弧形顶部分别与内防脱线及外防脱线搭接。

将加固单元S型两侧的弧形顶部分别与内防脱线及外防脱线搭接,能够将内防脱线、加固线及外防脱线连成一体,形成稳定缝制区域,稳固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本实用新型将鞋面裁片边缘翻折出翻折区,并在翻折区缝制内防脱线、加固线、外防脱线及平整线,形成多层加固保护作用,有效防止鞋面裁片边缘松散,而且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防边缘松散的鞋面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一体式构成鞋面的鞋面裁片1,所述鞋面裁片1边缘向内翻折形成翻折区,所述翻折区包括弯折部2及裁边部3,所述裁边部3沿其边缘缝制有防脱线4,所述翻折区沿其边缘缝制有平整线5,所述防脱线4上还缝制有加固线6,所述加固线6由多个首尾相接的S型加固单元组成。

所述防脱线4包括向鞋面外侧呈内外设置的内防脱线41及外防脱线42,所述加固线6设置于内防脱线41与外防脱线42之间。

所述加固单元S型两侧的弧形顶部分别与内防脱线41及外防脱线42搭接。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