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定位系统的指纹解锁电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5273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定位系统的指纹解锁电动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体是一种带有定位系统的指纹解锁电动伞。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发明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雨具。伞的构造包括伞柄、伞骨、伞面、伞套四部分。伞柄是伞的主心骨,支撑着整个伞,伞骨是支撑整个伞面的,它能折叠能撑开。

人们外出有时会带上伞,回来的时候有些人往往会忘记把伞带回,如果被别人拿去用了,自己再去找伞时也不容易找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定位系统的指纹解锁电动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定位系统的指纹解锁电动伞,其特征在于它由伞面、伞骨、支撑杆、滑块、丝杠、手柄、充电接口、指纹识别装置、GPS定位装置、步进电机、1号齿轮和2号齿轮构成;所述手柄为圆柱形,手柄表面设有指纹识别装置和充电接口,手柄内部设有GPS定位装置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带动1号齿轮;所述2号齿轮刚性连接在丝杠下部;所述1号齿轮与2号齿轮啮合;所述丝杠为空心管结构,丝杠套在支撑杆外面,丝杠与支撑杆同轴,可绕支撑杆转动;所述支撑杆下部与手柄刚性连接,支撑杆上部与伞面中心刚性连接;所述伞骨的一端撑起伞面,伞骨另一端和滑块铰接;所述滑块内部设有螺母,滑块内部的螺母和丝杠组成丝杠螺母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有本人的指纹才能打开伞,GPS可以定位伞遗失的位置,伞面可电动撑开,不需要用手去推开伞面,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1-伞面、2-伞骨、3-支撑杆、4-滑块、5-丝杠、6-手柄、7-充电接口、8-指纹识别装置、9-GPS定位装置、10-步进电机、11-1号齿轮、12-2号齿轮。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在图1~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带有定位系统的指纹解锁电动伞,其特征在于:它由伞面(1)、伞骨(2)、支撑杆(3)、滑块(4)、丝杠(5)、手柄(6)、充电接口(7)、指纹识别装置(8)、GPS定位装置(9)、步进电机(10)、1号齿轮(11)和2号齿轮(12)构成;所述手柄(6)为圆柱形,手柄(6)表面设有指纹识别装置(8)和充电接口(7),手柄(6)内部设有GPS定位装置(9)和步进电机(10);所述步进电机(10)带动1号齿轮(11);所述2号齿轮(12)刚性连接在丝杠(5)下部;所述1号齿轮(11)与2号齿轮(12)啮合;所述丝杠(5)为空心管结构,丝杠(5)套在支撑杆(3)外面,丝杠(5)与支撑杆(3)同轴,可绕支撑杆(3)转动;所述支撑杆(3)下部与手柄(6)刚性连接,支撑杆(3)上部与伞面(1)中心刚性连接;所述伞骨(2)的一端撑起伞面(1),伞骨(2)另一端和滑块(4)铰接;所述滑块(4)内部设有螺母,滑块(2)内部的螺母和丝杠(5)组成丝杠螺母副。

在图1~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进电机(10)正反转会带动1号齿轮(11)正反转,1号齿轮(11)会带动2号齿轮(12)正反转,使得丝杠(5)正反转,丝杠(5)正反转会带动滑块(4)内部的螺母上下移动,使得与螺母刚性连接的滑块(4)上下移动;所述滑块(4)上下移动会带动伞骨(2)撑开和收起伞面(1);所述GPS定位装置(9)用于给该伞定位,GPS定位该伞的位置信息(9)可以用智能手机和电脑上的客户端查询;所述指纹识别装置(8),用于识别使用者的指纹,用户购买该伞时,将用户的指纹信息录入该伞,此后只有用户本人的指纹可以打开该伞。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用户需要把录入指纹的手指头按在指纹识别装置(8)上,识别正确时,步进电机(10)会带动丝杠螺母副,自动撑开伞面(1),用户再次把手指头按在指纹纹识别装置(8)上即可自动收伞;当用户的伞遗失时,GPS定位装置(9)定位的该伞的位置信息,可以用电脑或手机上的GPS定位客户端查询;当该设备电量不足时,可以把外部电源接入充电接口(7)给该设备进行充电,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