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372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功能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包结构,尤指一种功能包,可变化出换出手持包、手提包、斜背包、胸包、单肩背包、双肩背包、平板支撑架或附挂于大型行李箱的拉杆上等等的多功能功能包。



背景技术:

按,一般人外出通常会携带一个包包,而该包包可携带常用的随身物品,例如:衣物、伞具、书凭借、杂志、化妆品、水壶、钱包、笔电、平板或手机…等等。而一般常见的包包顶多变化出二、三种不同款式,例如一般双肩背包仅可变化出斜肩包、手提包等等,若要其他包包则还需额外再购买其他包包,例如:手持包、胸包、单肩背包,须于家居场所挪出空间供其收纳放置,故现代单一个包包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实须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代单一个包包的问题点,于是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设计人穷尽心思创造出一种功能包,故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单一包包可变换出多种不同款式的包包的一种功能包;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单一包包可变换出多种不同款式的包包的一种功能包;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套于大型行李箱的拉杆上的一种功能包。

本实用新型功能包为达上述目的,于是运用了如下技术手段,包含有:一内包体,设有复数个置纳空间,且在其中一置纳空间设有一第一提耳,又在该内包体外侧底部的二角落分别设有一挡止部;一外包体,是在外侧设有复数个置纳空间,且在其中一置纳空间设有一第二提耳;另该外包体的底部连接于该内包体底部;一第一拉链,连结该内包体、外包体的非底部处的二侧边,进而形成一第一置纳空间及其开口;及一外盖板,连接于该外包体的外侧,其中该外盖板设有一第一镂空处,且该第一镂空处供该第二提耳外露,又该外盖板设有至少一道折痕。

上述该内包体是在其内外侧分别设有一第二置纳空间及一第三置纳空间,又在该第三置纳空间内设有该第一提耳,还在该内包体顶部设有一第一穿孔带,以及在该二挡止部分别设有一第三穿孔带。

上述该第三置纳空间内设有一三角板及一环扣带,又该三角板顶部设有一第四穿孔带。

上述该外包体是在外侧设有一暗袋及一第四置纳空间,且该暗袋内设有该第二提耳,还在该外包体顶部设有一第二穿孔带。

上述功能包,另包含一肩带,且该肩带二端分别设有一结合部,且该二结合部结设于该第一穿孔带、第二穿孔带、第三穿孔带或第四穿孔带。

上述该外盖板所设第一镂空处供该暗袋的开口、第二提耳外露,又该外盖板设有数道折痕,以及设一挡皮块位于该外包体外表面的上方处。

上述该第三置纳空间所设的一开口设为魔鬼毡粘合功能,又该三角板设有一第二镂空处,该第二镂空处供该第三置纳空间的开口、环扣带及第一提耳外露。

上述该环扣带向外延伸出一安全带,且该安全带横跨于该第一置纳空间,然后结合于该暗袋的开口处,又该暗袋的开口设为魔鬼毡粘合功能。

上述该内包体所设二挡止部之间设有一第二拉链,其中该第二拉链盖住并连接该第三置纳空间所设的一条缝隙。

上述该第一置纳空间的外表面颜色会设与内包体、外包体的外表面颜色不同,并将该第一置纳空间与内包体、外包体进行内外置换,以变换出无外盖板及不同颜色的包体。

本实用新型功能包运用上述技术手段,可达成如下功效:

本实用新型仅为一个包体,且配合使用一肩带,视使用人的需求,可变化出手持包、手提包、斜背包、胸包、单肩背包、双肩背包等各种包体,且特别适宜装入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薄型笔电、行动电源的3C产品或化妆品、钱包等随身物,又方便取拿随身物,相当地实用。

本实用新型将其外盖板设有至少一或多道折痕及挡皮块,据以其包体变换出平板支撑架,方便使用人观看平板电脑,相当地实用。

本实用新型可利用于该内包体所设二挡止部之间所设的第二拉链来拉开后,可附挂于大型行李箱的拉杆上,可跟大型行李箱一起被拖行,以利长途旅行,方便取拿随身物,相当地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功能包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功能包主体内侧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功能包作为手提包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功能包主体展开的内部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述功能包主体展开的外部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功能包作为另一手提包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功能包可变换出一平板电脑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功能包可变换出另一平板电脑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功能包附挂于大型行李箱所设拉杆上的示意图。

图10a-图10h是本实用新型功能包可变换出不同款式的示意图。

功能的附图标记说明:A-功能包;1-内包体;11-第二置纳空间;110-开口;12-第三置纳空间;120-开口;121-第一提耳;122-三角板;1221-第四穿孔带;1222-第二镂空处;1223-缝隙;123-环扣带;124-安全带;13-第一穿孔带;14-挡止部;141-第三穿孔带;15-第二拉炼;2-外包体;21-暗袋;210-开口;211-第二提耳;22-第四置纳空间;23-第二穿孔带;3-第一拉链;31-第一置纳空间;310-开口处;4-外盖板;41-折痕;42-第一镂空处;43-挡皮块;5-肩带;51-钩部;6-平板;7-大型行李箱;71-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能包A,其包含有:一内包体1、一外包体2、一第一拉链3、一外盖板4及一肩带5;其中,

该内包体1,是在其内外侧分别设有一第二置纳空间11及一第三置纳空间12,又在该第二置纳空间11所设的一开口110可设为拉链功能(如图4),而该第三置纳空间12内设有一第一提耳121(如图2),且在该内包体1顶部设有一第一穿孔带13(如图1);还在该内包体1外侧底部的二角落分别设有一挡止部14,而该二挡止部14的内部分别设有一第三穿孔带141(如图2);进一步,于该第三置纳空间12内设有一三角板122及一环扣带123,又该三角板122顶部设有一第四穿孔带1221(如图2);进一步,该第三置纳空间12所设的一开口120可设为魔鬼毡粘合功能,又该三角板122根部设有一第二镂空处1222,如图2所示,该第二镂空处1222供该第三置纳空间12的部分开口120、该环扣带123及第一提耳121外露;进一步,该环扣带123向外延伸出一安全带124,且该安全带124横跨该第一置纳空间31后结合于该外包体2所设暗袋21所设的一开口210处(如图1);进一步,于该内包体1所设二挡止部14之间有一第二拉链15,且该第二拉链15盖住并连接该第三置纳空间12底部所设的一条缝隙1223,如图9所示,该缝隙1223提供当拉开该第二拉链15时,该第三置纳空间12可附挂穿伸于该大型行李箱7所设的一拉杆71上;

该外包体2,是在外侧设有一暗袋21及一第四置纳空间22,且该暗袋21内设有一第二提耳211;另该外包体2的底部连接于该内包体1底部,且在该外包体2顶部设有一第二穿孔带23;进一步,该暗袋21所设的开口210可设为魔鬼毡粘合功能;

该第一拉链3,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设为总共二个拉炼且分别连结该内包体1、外包体2非底部的二侧边处,进而形成一第一置纳空间31,及其开口处310则未设有该第一拉链3,仅具有该安全带124横跨于该第一置纳空间31的开口处310,可防随身物(例如平板电脑)掉出于该第一置纳空间31;进一步,如图4至图6所示,该第一置纳空间31的表面颜色设与内包体1、外包体2的表面颜色不同,利将该第一置纳空间31与内包体1、外包体2进行内外置换,以变换出无该外盖板4及不同颜色的包体,即该外盖板4可藏于该第一置纳空间31内(如图6);

该外盖板4,系使用较不同的材料,以连接于该外盖板4的外侧,并作为装饰用,且该外盖板4设有一第一镂空处42,该第一镂空处42供该暗袋21的开口210外露(如图3),以利拉出或收藏该第二提耳211;进一步,该外盖板4设有至少一或多道折痕41,以及一挡皮块43车缝于该外包体2外表面的上方处,以利将该外盖板4弯折出一三角形体(如图7),以将本实用新型功能包A变换成一平板电脑支撑架,也可将该外盖板4弯折成L型(如图8),同样变换成一平板电脑支撑架;及

该肩带5,是该肩带5的二端结设于该第一穿孔带13、第二穿孔带23或第三穿孔带141;进一步,该肩带5设为肩带或绳体状,而该肩带5的二端分别设有一钩部51。

凭借上述各元件构成本实用新型种功能包A,本实用新型可变换为手持包、手提包、斜背包、胸包、单肩背包、双肩背包、平板支撑架或附挂于大型行李箱拉杆的用途,如图7至图10a-图10h所示。

请参阅图9所示,将本实用新型功能包A附挂于大型行李箱7所设拉杆上71,换言之,该拉杆71穿伸于该第三置纳空间12内,使本实用新型功能包能A与该大型行李箱7一起被拖行,以利长途旅行时,方便取拿随身物,相当地实用。

请参阅图10a-图10h所示,其中图10a图为手持包态样、图10b图为手提包态样、图10c图为斜背包态样、图10d图为双肩背包态样、图10e图与图10g图为单肩背包态样、图10f图与图10h图为胸包态样。

本实用新型功能包A若要作为手持包用途时,不须使用该肩带5,然后将第一提耳121、第二提耳211分别藏于该第三置纳空间120、暗袋21内,这样该功能包A就可作为手持包用途。

本实用新型功能包A若要作为手提包用途时,则不须使用该肩带5,然后将第一提耳121、第二提耳211分别从该第三置纳空间120、暗袋21内翻出,这样该功能包A就可作为手提包用途,如图3所示;进一步,将该第一置纳空间31与内包体1、外包体2进行内外置换,以变换出无外盖板4及不同颜色的包体,其中该外盖板4藏于包体内,同时外露该第一提耳121、第二提耳211,该功能包A同样可作为手提包用途,如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功能包A若要作为斜背包用途时,须使用该肩带5,然后于其钩部51分别扣于该第一穿孔带13、该第二穿孔带23,这样该功能包A就可作为斜背包用途,可斜放于使用者的后背。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功能包A若要作为双肩背包用途时,将该肩带5穿伸于环扣带123,然后再将其二钩部51分别扣于该内包体1底下方所设的二第三穿孔带23,这样该功能包A就可作为双肩包用途,可放置于使用者的双肩后方。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功能包A若要作为单肩背包用途时,须从该第三置纳空间120翻出该三角板122后,将其二钩部51分别扣于该第四穿孔带1221及其中一第三穿孔带23,这样该功能包A就可作为单肩背包用途,放置于使用者的单肩后方。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功能包A若要作为胸包用途时,将该肩带5的二钩部51分别扣于该第四穿孔带1221及其中一第三穿孔带23,并放于使用者的胸前,这样该功能包A就可作为胸包用途,如图10f;或者,不翻出该三角板122后,将该肩带5所设的二钩部51分别扣于该内包体1所设的该第一穿孔带23、其中一第三穿孔带23,如图10h,也可将其包体主体放置于使用者的背部,如图图10g。

综上所述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功能包」,特别适宜装入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薄型笔电、行动电源的3C产品或化妆品、钱包等随身物,且提供方便取拿随身物的功能,又可当作平板电脑的支撑架功能,相当地实用,且其构成结构未曾见于诸书刊或公开使用,诚符合专利申请要件,恳请钧局明鉴,早日准予专利,至为感祷;需陈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专利申请案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专利申请案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专利申请案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