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8558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雨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雨伞。



背景技术:

雨伞,一种遮雨工具。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童年记忆:下雨天撑伞,由于年纪太小,力量不足,雨伞加上风雨的冲击力,年幼的我们总是不能自如的撑住雨伞对抗风雨,双手握住伞柄走在风雨中,感到非常的吃力,这时,父母会教我们,两手握住伞柄末端的手把,伞柄靠在肩膀,从而在使用时,雨伞能够更加稳定、更加容易控制雨伞,以抵御风雨,使用起来更加轻松。上述这种父母教会我们的儿时的技艺,长大后,依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到,或继续传递给下一代,可谓是代代相传,永不消失,但是,这种纯粹的将伞柄靠在肩膀上以获得撑伞较稳定的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伞柄与肩膀之间实际上为一个点支撑,还是不够达到稳固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雨伞,它可以抵抗更大的风力,使年幼、力量较小的我们在使用雨伞时,更加轻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雨伞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新型雨伞,包括伞面、伞骨与伞柄,所述伞柄上活动连接有肩膀支撑结构,所述肩膀支撑结构包括支座、一端与支座固定连接的绑带以及通过螺丝与支座固定连接并可相对支座绕螺丝中心线旋转的弧形支撑板,所述支座上具有一个贯通通道,在贯通通道内设有卡板,卡板上一体成型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内置在贯通通道内壁的凹槽中,另一端穿过贯通通道内壁的通孔并延伸至支座外侧形成自由端,在这自由端上连接有拧块,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卷簧;所述贯通通道内还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与贯通通道内壁形成了一个导向空间,绑带的自由端可穿设在导向空间内并使绑带上的棘齿与卡板啮合,从而使绑带与支座形成一个封闭圈,将伞柄包裹在封闭圈内,使支座与伞柄固定。

所述弧形支撑板采用硅胶材质,为一个半环形结构,在半环形的内壁中心具有容置槽,容置槽中心朝向半环形外壁沿容置槽中心线延伸有螺丝通孔,螺丝穿过螺丝通孔并与支座的螺孔螺接固定,螺丝的六角部处于容置槽内,所述半环形内壁粘贴有泡沫片。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通过在手柄上安装肩膀支撑结构,弧形支撑板靠在人体肩膀上,弧形的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另外,固定在支座上的弧形支撑板,使得伞柄相对弧形支撑板旋转,在使用时,更加人性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支座通过绑带与伞柄实现连接,在收伞时,通过拧块带动卡板旋转,使卡板与棘齿脱离,从而使绑带从导向空间内脱离开来,此时,支座与伞柄分离,然后,将雨伞正常收伞,最后,将绑带绕过伞面并使绑带插设在导向空间内,绑带的棘齿与卡板啮合,实现对伞面的包裹扎紧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雨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雨伞的肩膀支撑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雨伞,包括伞面1、伞骨2与伞柄3,所述伞柄3上活动连接有肩膀支撑结构4,所述肩膀支撑结构4包括支座5、一端与支座5固定连接的绑带6以及通过螺丝7与支座5固定连接并可相对支座5绕螺丝7中心线旋转的弧形支撑板8,所述支座5上具有一个贯通通道9,在贯通通道9内设有卡板10,卡板10上一体成型有转轴11,转轴11的一端内置在贯通通道9内壁的凹槽中,另一端穿过贯通通道9内壁的通孔并延伸至支座5外侧形成自由端,在这自由端上连接有拧块(图中未画出),所述转轴11上套设有卷簧12;所述贯通通道9内还设有导向板13,导向板13与贯通通道9内壁形成了一个导向空间,绑带6的自由端可穿设在导向空间内,由于卷簧12的作用,绑带6上的棘齿14与卡板10啮合,从而使绑带6与支座5形成一个封闭圈15,将伞柄3包裹在封闭圈15内,使支座5与伞柄3固定。

所述弧形支撑板8采用硅胶材质,为一个半环形结构,在半环形的内壁中心具有容置槽16,容置槽16中心朝向半环形外壁沿容置槽16中心线延伸有螺丝通孔,螺丝7穿过螺丝通孔并与支座5的螺孔螺接固定,螺丝的六角部处于容置槽16内,所述半环形内壁粘贴有泡沫片17。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作出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使用时,双手或单手握住伞柄3的末端,也就是图1的弯钩18处,通过调整绑带6与支座5之间形成的封闭圈15的直径大小,从而调整与伞柄3的紧固程度,以获得弧形支撑板8沿伞柄3上下移动距离的改变,从而满足不同人的实际使用效果,当支座5与伞柄3结合的位置调整到位后,使绑带6继续朝向导向空间前进,绑带6的棘齿14与卡板10卡接,最终完成支座5与伞柄3固定,接着,将弧形支撑板8的呈内弧形的一面靠在肩膀上,硅胶材质的弧形支撑板8,可形变,满足不同身材的肩膀形状,并较稳定的贴合在人体肩膀,使用时更加稳定,与人体合二为一,可旋转的弧形支撑板8,更加人性化,使用时,人们要不断调整雨伞角度,以阻挡从某个角度侵袭而来的风雨。

在雨停或人们进入室内时,需要将伞面1收起,以方便存放,此时,可将绑带6从导向空间中脱离开来,肩膀支撑结构4与伞柄3分离,此时,绑带6可扎紧伞面1,避免伞面1分散,不好存放;另外,在此情况下,弧形支撑板8可充当提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雨伞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