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283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物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箱包。



背景技术:

箱包的边缘上设置有包边条,通过包边条对箱包的边缘处进行保护。包边条缝制在箱板上,为使包边条具有较好的强度,包边条通常采用多层结构,但多层结构的包边条与箱板的缝合困难且包边条容易由箱板上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边条不易脱落的箱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包,包括箱体和包边条,箱体包括背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弹性条、软质条和第二弹性条,软质条包裹于背面板的边侧,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分别位于背面板的侧面上,背面板的两侧面上均设有卡接凸起,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上均设有与卡接凸起过盈配合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侧壁上设有预留槽,预留槽的开口由卡接槽的槽底延伸至卡接槽的槽口,所述预留槽的侧壁呈弧状,且预留槽侧壁的弧度为120°~180°,背面板由内皮、外皮以及置于内皮和外皮之间的箱板构成,所述软质条内壁上设有轴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齿牙,所述条形齿牙中间设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质条采用较为柔软的塑料制成,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采用弹性较好的塑料制成,例如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箱板优选采用ABS塑料制成。在将包边条包裹在背面板边侧的过程中,挤压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使得卡接凸起进入卡接槽中,并使得卡接凸起与卡接槽过盈配合,之后在将包边条与箱板缝合;通过卡接凸起与卡接槽的配合,卡接槽变形产生弹性回复力,卡接槽的弹性回复力作用在卡接凸起上,使得包边条不易由箱板脱落,在将卡接凸起挤入卡接槽的过程中,卡接凸起对预留槽与卡接槽的相交处 产生挤压,使得预留槽与卡接槽的相交处向两边张开,使得卡接槽的横截面面积增大,从而卡接凸起能较为方便、省力的加入卡接槽中,在将卡接凸起挤入卡接槽的过程中,预留槽与卡接槽的两个相交处受到卡接凸起的挤压,使得预留槽侧壁产生弯曲变形,预留槽与卡接槽的两个相交处产生的变形量基本相同;当预留槽侧壁的弧度小于120°的时候,因为弧度较大,在实际配合过程中预留槽中心位置产生较大的中空区,不便于连接,当预留槽侧壁的弧度为160°时,预留槽可以产生较为正常的变形,弹性回复能力较好,不容脱落,当预留槽侧壁的弧度大于180,预留槽产生的变形阻力较大,不容易卡接,,以及软质条内壁上设有轴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齿牙,所述条形齿牙中间设有凹槽,该软质条内壁形成一块一块的齿,使得软质条能够利用对自身弹性进行挤压,带着该挤压进行良好的咬住外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包边条与箱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3为卡接槽在第一弹性条上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软质条结构示意图。

图5条形齿牙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包边条;2、箱板;21、内皮;22、外皮;3、第一弹性条;4、软质条;41、条形齿牙;42、凹槽;5、第二弹性条;6、卡接凸起;7、卡接槽;8、预留槽;9、箱体;91、背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箱包,包括箱体9和包边条1,箱体9包括背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条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弹性条3、软质条4和第二弹性条5,软质条4包裹于背面板的边侧,第一弹性条3和第二弹性条5分别位于背面板的侧面上,背面板的两侧面上均设有卡接凸起6,第一弹性条3和第二弹性条5上均设有与卡接凸起6过盈配合的卡接槽7,所述卡接槽7的侧壁上设有预留槽8,预留槽8的开口由卡接槽7的槽底延伸至卡接槽7的槽口,所述预留槽8的侧壁呈弧状,且 预留槽8侧壁的弧度为120°~180°,背面板由内皮21、外皮22以及置于内皮21和外皮22之间的箱板2构成,所述软质条4内壁上设有轴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齿牙41,所述条形齿牙41中间设有凹槽4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质条4采用较为柔软的塑料制成,第一弹性条3和第二弹性条5采用弹性较好的塑料制成,例如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箱板2优选采用ABS塑料制成。在将包边条1包裹在背面板边侧的过程中,挤压第一弹性条3和第二弹性条5,使得卡接凸起6进入卡接槽7中,并使得卡接凸起6与卡接槽7过盈配合,之后在将包边条1与箱板2缝合;通过卡接凸起6与卡接槽7的配合,卡接槽7变形产生弹性回复力,卡接槽7的弹性回复力作用在卡接凸起6上,使得包边条1不易由箱板2脱落,在将卡接凸起6挤入卡接槽7的过程中,卡接凸起6对预留槽8与卡接槽7的相交处产生挤压,使得预留槽8与卡接槽7的相交处向两边张开,使得卡接槽7的横截面面积增大,从而卡接凸起6能较为方便、省力的加入卡接槽7中,在将卡接凸起6挤入卡接槽7的过程中,预留槽8与卡接槽7的两个相交处受到卡接凸起6的挤压,使得预留槽8侧壁产生弯曲变形,预留槽8与卡接槽7的两个相交处产生的变形量基本相同;当预留槽8侧壁的弧度小于120°的时候,因为弧度较大,在实际配合过程中预留槽8中心位置产生较大的中空区,不便于连接,当预留槽8侧壁的弧度为160°时,预留槽8可以产生较为正常的变形,弹性回复能力较好,不容脱落,当预留槽8侧壁的弧度大于180,预留槽8产生的变形阻力较大,不容易卡接,,以及软质条4内壁上设有轴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齿牙41,所述条形齿牙41中间设有凹槽42,该软质条4内壁形成一块一块的齿,使得软质条4能够利用对自身弹性进行挤压,带着该挤压进行良好的咬住外皮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