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支撑背包和骑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621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骑行支撑背包和骑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类制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骑行支撑背包和骑行车辆。



背景技术:

包,即手袋箱包,其内部具有一定的放置物品的空间,便于物品的存放,人们在外出旅游、办公或者聚餐时,通过将物品放置在包内,方便物品的存放及携带,包为人们的生活及出行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包根据分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按照功能分,可分为钱包、化妆包、晚装包、手提包、单肩包、双肩包、斜挎包、背包、手腕包等;按照材质分,可分为真皮包、帆布包、尼龙包等。不同类型的包,方便于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

人们在出行时,有时会使用骑行作为出行工具,骑行时,为方便物品的放置及携带,人们通常将物品放置在双肩包内,之后将双肩包背在背上,方便骑行。使用双肩包能够收纳多种类型的物品,骑行时方便安全;在骑行过程中,将双肩包的两个背带分别背在两个肩膀上,两个肩膀同时承受压力,保证双肩包在背持过程中的稳定,不易出现从肩膀上滑落的现象,背持过程中安全可靠。

人们背包骑行,或者当背包内放置的物品较多,导致背包较沉时,人们背持双肩包骑行一段时间后,或者骑行时的姿势不正确时,人们的背部及腰部会产生疲劳,长此以往,对身体的脊柱的伤害极大,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骑行支撑背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肩包过沉,人们背双肩包骑行一段时间后,背部及腰部会产生疲劳,会对身体的脊柱造成伤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骑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背包较沉,骑行者背包骑行吃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骑行支撑背包,包括包体、包带和支撑装置;

所述包带的一端与所述包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包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包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包体连接,所述支撑装置支撑所述包体和骑行者的背部与腰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和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件;

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包体的一面连接,使所述第一支撑件对所述包体的一面进行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包体的底端面连接,使所述第二支撑件对所述包体的底端面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撑件;

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与所述包体的底端面连接,并伸出所述包体的底端面,所述第三支撑件的另一端与骑行车辆的车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三支撑件分别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包体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包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收纳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包体的一面设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三支撑件均连接在所述第二收纳槽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包体的一面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骑行车辆,包括车座和如上所述的骑行支撑背包;

所述骑行支撑背包安装在所述车座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骑行支撑背包,所述包带的上端与所述包体的背面的上端连接,所述包带的下端与所述包体的背面的下端连接,方便包体背在使用者的肩上;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包体连接,支撑骑行者的背部及腰部,同时也可以支撑包体的底端;使得骑行者在骑行的过程中,骑行者的背部不会弯,保证骑行过程中骑行者的脊柱的直立,保证骑行者身体的健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骑行车辆,所述骑行支撑背包安装在车座上,方便骑行者的骑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骑行支撑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骑行支撑背包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骑行支撑背包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骑行支撑背包的支撑装置的第一种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骑行支撑背包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骑行支撑背包的支撑装置的第二种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骑行支撑背包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包体;12-包带;13-支撑装置;14-支撑板;111-第一收纳槽;112-第二收纳槽;131-第一支撑件;132-第二支撑件;133-第三支撑件;13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骑行支撑背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骑行支撑背包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骑行支撑背包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骑行支撑背包的支撑装置的第一种状态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骑行支撑背包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骑行支撑背包的支撑装置的第二种状态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骑行支撑背包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骑行支撑背包,包括包体11、包带12和支撑装置13;所述包带12的一端与所述包体11的一端连接,所述包带12的另一端与所述包体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装置13与所述包体11连接,所述支撑装置13支撑所述包体11和骑行者的背部与腰部。

如图1-7所示,所述包带12的上端与所述包体11的背面的上端连接,所述包带12的下端与所述包体11的背面的下端面连接,所述支撑装置13与所述包体11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包体11的底端面和骑行者的背部与腰部;使得骑行者在骑行的过程中,骑行者的背部得以支撑,保证在骑行过程中骑行者的脊柱的直立,避免骑行姿势的不正确,保证骑行者的身体健康。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13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件131和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件132;所述第一支撑件1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131与所述包体11的一面连接,使所述第一支撑件131对所述包体11的一面进行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132与所述包体11的底端面连接,使所述第二支撑件132对所述包体11的底端面进行支撑。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件131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132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131的下端与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二支撑件132右端连接,使用时,所述第一支撑件131与所述包体11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132的上端面与所述包体11的底端面连接,使得骑行者背包时的背部使用竖直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件131支撑,包体11底端使用第二支撑件132支撑,减轻骑行者背部的重量,保证骑行时背部的直立,保证骑行过程中骑行姿势的正确,保证骑行者身体的健康。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13还包括第三支撑件133;所述第三支撑件1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3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与所述包体11的底端面连接,并伸出所述包体11的底端面,所述第三支撑件133的另一端与骑行的车座连接。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三支撑件13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31的底端连接,使用所述支撑装置13时,所述第三支撑件133水平设置,所述第三支撑件133的上端面与所述包体11的底端面连接,并伸出所述包体11的底端面,所述第三支撑件133的底端面与骑行车辆的车座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与骑行车辆的车座连接,使得骑行时,所述包体11直接放置在骑行车辆的车座上,减轻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的重量,避免骑行者腰部及肩部疲劳的概率,保证骑行过程中骑行者腰部及背部的直立。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支撑件13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32的长度,所述第二支撑件132用于支撑所述包体11的底端面,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伸出所述包体11的底端面,与骑行车辆的车座连接,保证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包体11的支撑稳固,且可减轻使用者的肩部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13还包括支撑杆134;所述支撑杆1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31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1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132和所述第三支撑件133分别与所述支撑杆134连接。

如图3、图4所示,所述支撑杆13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31的底端的左端连接,所述支撑杆134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31的底端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132的底端的左侧与所述支撑杆134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132的底端的右侧与所述支撑杆134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133的右端的左侧与所述支撑杆134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133的右端的右侧与所述支撑杆134的右端连接。所述支撑杆134能够支撑所述包体11的侧边,使得包体11在骑行的过程中更稳固,骑行更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与所述支撑杆134转动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与所述支撑杆134可转动连接,当不骑行时,所述第三支撑件133无需与骑行车辆的车座连接,此时,收起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使得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31处于同一平面内,方便所述支撑装置13的存放及携带,当骑行时,所述第三支撑件133需要与骑行车辆的车座连接,此时,旋转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使其绕所述支撑杆134旋转至水平位置,直接使用即可。

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与所述支撑杆134连接的支撑部上设有第一内孔,所述支撑杆134位于所述第一内孔的内部,使得所述第三支撑件133可绕所述支撑杆134转动。或者,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与所述支撑杆134连接的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三支撑件133的左右两侧面,所述支撑部上设有第二内孔,所述支撑杆134与所述支撑部配合的位置上也设有内槽,所述第二内孔与所述内槽通过转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三支撑件133可实现绕所述支撑杆134的旋转。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与所述支撑杆134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其他,只要可以实现所述第三支撑件133绕所述支撑杆134的旋转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13与所述包体11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支撑装置13与所述包体11可拆卸连接,当背包骑行时,避免骑行者背部骑行姿势的变化,此时,将所述支撑装置13与所述包体11连接,骑行过程中方便安全;当不骑行时,直接背包行走,携带所述支撑装置13太沉,避免多余的重量压在背包者肩上,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包体11的一端设有第一收纳槽111,所述第二支撑件132连接在所述第一收纳槽111内。

如图7所示,所述包体11的底端面上设有第一收纳槽111,所述第二支撑件132连接在所述第一收纳槽111内,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132,方便支撑装置13的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包体11的一面设有第二收纳槽112,所述第一支撑件131和所述第三支撑件133均连接在所述第二收纳槽112内。

如图7所示,所述包体11的背面上设有第二收纳槽112,所述第一支撑件131和所述第三支撑件133连接在所述第二收纳槽112内,方便所述支撑装置13的收纳及存放。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收纳槽112由所述包体11的背面的上片与所述包体11的背面的下片形成,所述上片与所述下片之间采用拉链连接,或者粘扣连接,或者按扣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131和所述第三支撑件133放置在第二收纳槽112内后,将所述第二收纳槽112关闭,保证所述支撑装置13的收纳完整,也使得骑行者在骑行的过程中,背持背包的背部不会感到不舒服。

所述支撑装置13还可以与所述包体11采用连接带连接的方式,将支撑装置13绑在所述包体11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与所述包体11的一面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131内。

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板1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31内,方便所述支撑装置13在背上的背持,使得骑行者在骑行的过程中背持背包的后背舒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包带12为可伸缩式。

所述包带12包括第一包带和第二包带,所述第一包带和第二包带之间使用卡扣连接,所述卡扣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包带的上端与所述包体11的背面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包带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包带的下端与所述包体11的背面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包带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卡扣连接,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包带与所述第二包带连接。所述包带还包括第三包带,所述第三包带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包带连接,所述第三包带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包带连接,所述第三包带为弹性带,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连接,缩短所述包带12的长度,方便正常走路时包体11的背持;按压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分离,所述第三包带伸长,使得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与所述骑行车辆的车座连接,减轻骑行者骑行时的背部重量方便骑行。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包体11内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放置物品,所述容纳槽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容纳槽用于物品的分类放置,防止所述物品的混乱及物品之间的碰撞造成的物品的损坏。

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容纳夹层,所述容纳夹层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容纳夹层可用于放置卡、手机或者笔等,可根据需要设置,方便不同物品的分类放置,同时,也可避免由于物品放置随意,而造成物品的混乱,不易找到的现象的发生。还可以将对应有相应的荧光图标的图案贴在容纳夹层外,按照图案放置物品,实现放置及拿取物品时方便快速的识别,节省时间。

所述包体11在不骑行的状态下使用时,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31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132水平设置,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31放置在所述包体11背面的第二收纳槽112内,所述第二支撑件132放置在所述包体11背面的第一收纳槽111内,使用包体11背面的上片与下片的连接方式,连接紧,使得支撑装置13连接在包体11的背面,背持方便;或者,也可将所述支撑装置13与所述包体11分开携带。当需要背持所述包体11骑行时,将所述第二收纳槽112的上片与下片的连接打开,露出所述支撑装置13,旋转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使得所述第三支撑件133绕所述支撑杆134旋转,最终使得所述第三支撑件133呈水平设置,使得所述第三支撑件133支撑所述包体11的底端面且与骑行车辆的车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131支撑骑行者的背部,所述第二支撑件132支撑包体11的底端面,通过调节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连接状态,调节包带12的长度,使得所述第三支撑件133落在骑行车辆的车座上,方便骑行时所述包体11的背持。不使用时,旋转所述第三支撑件133,使得所述第三支撑件133绕所述支撑杆134旋转,最终使得所述第三支撑件133处于竖直状态,连接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使得包带12的长度方便正常背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骑行车辆,包括车座和骑行支撑背包;所述骑行支撑背包安装在所述车座上。

所述骑行支撑背包安装在所述骑行车辆的车座上,方便所述骑行支撑背包的携带及存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