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腋窝吸汗速干的衣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2526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腋窝吸汗速干的衣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是腋窝吸汗速干的衣服。



背景技术:

在健身、运动、户外过程中,往往会排出大量的汗液,腋下是最容易出汗的部位,而且腋下一般被手臂捂着,汗液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出现狐臭、汗腺炎等病症;而且汗液还会造成衣服腋下部位发黄、老化等问题。近年来,市场上有各种腋下除汗的纸巾,袋子等,纸巾每次使用都要脱下衣服擦腋下部位,操作太繁琐且不方便使用;腋下收集汗液的袋子一般是不透气的,出汗时会粘在身上,及其不舒服,容易将皮肤捂出痱子或炎症,且袋子中收集的汗液无法排出,只能回家后手动取下倒出,使用过程中袋子里存储的汗液随时可能被挤压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腋窝吸汗速干的衣服,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的腋窝处内侧可拆卸连接吸汗块;所述吸汗块包括:上腋窝吸汗块、下腋窝吸汗块及排汗块;所述上腋窝吸汗块下方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下腋窝吸汗块和排汗块,所述上腋窝吸汗块、下腋窝吸汗块和排汗块之间围成横截面为喇叭状空腔,在所述上腋窝吸汗块内开设上吸汗孔,所述上吸汗孔在上腋窝吸汗块内侧表面穿出为大孔径端,所述上吸汗孔呈弧度弯曲贯通到喇叭状空腔内,所述上吸汗孔在喇叭状空腔一侧为小孔径端;所述下腋窝吸汗块与排汗块之间留设排汗空腔,所述下腋窝吸汗块内部开设多个下吸汗孔,所述下吸汗孔贯通靠近人体的一侧和排汗空腔;贯通所述排汗块开设多个排汗孔。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汗空腔内部设置有多个弹性支撑柱,所述弹性支撑柱两端部分别与下腋窝吸汗块和排汗块固定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腋窝吸汗块上部为向下弯曲的圆弧形,所述上腋窝吸汗块的内侧表面呈圆弧状,并且从上到下呈上扬型刀刃形状,所述上腋窝吸汗块的外侧表面呈圆弧状向外凸出,且从上到下呈弯背型刀背形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汗块与衣服本体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衣服本体的衣服腋窝处内侧固定连接魔术贴的软毛纤维贴,所述排汗块外侧固定连接魔术贴的带钩刺毛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魔术贴为多个条状,每个所述魔术贴条状的宽度为2-5m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汗孔尺寸大于魔术贴宽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腋窝吸汗块和下腋窝吸汗块、排汗块之间缝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腋窝吸汗块、下腋窝吸汗块及排汗块的材料均为亲水材料。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吸汗孔的大孔径端直径为1-5mm,所述上吸汗孔的小孔径端直径为0.5-1m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吸汗孔在靠近人体一侧的为大孔径端,下吸汗孔在排汗空腔一端为小孔径端,所述下吸汗孔的大孔径端直径为1-2mm,下吸汗孔的小孔径端直径为0.2-0.5mm。

本实用新型的腋窝吸汗速干的衣服,通过上腋窝吸汗块和下腋窝吸汗块吸汗,吸收腋窝处的汗液,使腋窝处保持干爽;吸收后的汗液通过排汗空腔到达排汗块,并能通过排汗块中开设的排汗孔排出,使腋窝处和吸汗块中不再有汗液。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不需要像纸巾一样每次都要脱衣服擦拭,也解决了使用袋子时,手机在袋子中的汗液无法排出的缺陷,同时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不透气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腋窝吸汗速干的衣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汗块的剖视图;

图3为吸汗块的后视图。

其中,1、吸汗块,2、上腋窝吸汗块,3、下腋窝吸汗块,4、排汗块,5、喇叭状空腔,6、排汗空腔,7、上吸汗孔,71、大孔径端,72、大孔径端,8、下吸汗孔,9、排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图3所示,一种腋窝吸汗速干的衣服,包括:衣服本体;衣服本体的腋窝处内侧可拆卸连接吸汗块1;吸汗块1是为了吸收并排出汗液。吸汗块1包括:上腋窝吸汗块2、下腋窝吸汗块3及排汗块4;上腋窝吸汗块2位于腋窝的主要出汗区域,吸收大部分的汗液;下腋窝吸汗块3吸收腋窝以下皮肤所出汗液;排汗块4主要负责排出汗液。上腋窝吸汗块2下方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下腋窝吸汗块3和排汗块4,上腋窝吸汗块2、下腋窝吸汗块3和排汗块4之间围成横截面为喇叭状空腔5,喇叭状空腔5是为了收集汗液;在上腋窝吸汗块2内开设上吸汗孔7,上吸汗孔7在上腋窝吸汗块2内侧表面穿出为大孔径端71,上吸汗孔7呈弧度弯曲贯通到喇叭状空腔5内,上吸汗孔7在喇叭状空腔5一侧为小孔径端72,这样汗液容易从大孔径端71流向小孔径端72,最终汇集在喇叭状空腔5内。下腋窝吸汗块3与排汗块4之间留设排汗空腔6,下腋窝吸汗块3内部开设多个下吸汗孔8,下吸汗孔8贯通靠近人体的一侧和排汗空腔6;贯通排汗块4开设多个排汗孔9,排汗孔9可将排汗空腔6中的汗液排出。操作简单,不需要像纸巾一样每次都要脱衣服擦拭,也解决了使用袋子时,收集在袋子中的汗液无法排出的缺陷,同时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不透气的情况。

为了使排汗空腔6在手臂挤压中仍然能有效导通汗液,优选的,排汗空腔6内部设置有多个弹性支撑柱,弹性支撑柱两端部分别与下腋窝吸汗块3和排汗块4固定连接。

优选的,上腋窝吸汗块2上部为向下弯曲的圆弧形,上腋窝吸汗块2的内侧表面呈圆弧状,并且从上到下呈上扬型刀刃形状,上腋窝吸汗块2的外侧表面呈圆弧状向外凸出,且从上到下呈弯背型刀背形状。上腋窝吸汗块2的形状可使上腋窝吸汗块有效吸收汗液,并与人体外形相配合,使使用者感觉舒适。

由于腋窝的汗液较多,吸汗块1要比衣服使用寿命短,因此为了保证衣服始终具有吸汗效果,将吸汗块1做为可拆卸的,这样吸汗块可经常拆下来晾晒或者替换。优选的,吸汗块1与衣服本体通过魔术贴连接,衣服本体的衣服腋窝处内侧固定连接魔术贴的软毛纤维贴,排汗块1外侧固定连接魔术贴的带钩刺毛贴。

为了使吸汗块1与衣服结合牢固,不容易掉落,优选的,魔术贴为多个条状,每个魔术贴条状的宽度为2-5mm。

魔术贴的使用会影响排汗孔9的正常排汗,为了使魔术贴不堵排汗孔9,优选的,排汗孔9尺寸大于魔术贴宽度。

优选的,上腋窝吸汗块2和下腋窝吸汗块3、排汗块4之间缝接,使整个吸汗块1成为一个整体。

为使吸汗块1的吸汗效果达到最佳,优选的,上腋窝吸汗块2、下腋窝吸汗块3及排汗块4的材料均为亲水材料,这样可保证皮肤干燥。

汗液利用毛细管作用和自身的重力从上吸汗孔到达喇叭状空腔5,优选的,上吸汗孔7的大孔径端71直径为1-5mm,上吸汗孔7的小孔径端72直径为0.5-1mm。

优选的,下吸汗孔8在靠近人体一侧的为大孔径端,下吸汗孔8在排汗空腔6一端为小孔径端,这样可保证汗液只从大孔径流向小孔径,到达排汗空腔6内不会倒流,可防止回潮。下吸汗孔8的大孔径端直径为1-2mm,下吸汗孔8的小孔径端直径为0.2-0.5mm,由于下吸汗孔8比上吸汗孔7的重力作用小,因此毛细管作用要增强,因此下吸汗孔8比上吸汗孔7的直径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