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4255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杆箱,具体涉及一种可以上下台阶、爬楼梯、下楼梯的拉杆箱,属于箱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长途出行越来越频繁,行李箱则成为出行必备。市面上行李箱大部分为拉杆箱,箱体底部安装万向轮便于拖行,但是万向轮仅适合在平面或斜坡上拖行,当需要上台阶而台阶上未设置拖行斜面时,行人只能采取手提或肩抗行李箱,沉重的行李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对于老、弱、伤、病、残、孕人群更是不可承受之重。

有鉴于此,业内研究出若干可爬楼梯的拉杆箱,如中国发明申请“一种履带式拉杆箱”(申请号CN201210203198),该申请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拉杆箱,在箱体侧面后方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履带行走装置,履带行走包括三脚架体、底轮、上轮、中轮和履带,上轮通过铰轴活动连接在所述三角架体上;底轮通过连接轴连接三角架体,连接轴的内端头连接在箱体上;中轮通过空心轴连接在三角架上,空心轴内设有定位销,箱体侧面设有至少两定位销孔;履带包络在所述底轮、上轮和中轮上;该履带式拉杆箱在楼梯上可以利用履带在阶梯上拉动,可以避免拉杆箱逐个爬台阶的问题,较为轻松的将拉杆箱进行上下楼活动,从而解决了拉杆箱无法上台阶、爬楼梯的问题。但是该拉杆箱由于履带行走装置的设置使得整个拉杆箱横向尺寸较大,整体看起来较笨重,同时该履带行走装置结构较复杂,容易损毁,重量大,并且履带行走装置突出于箱体外,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拉杆箱的不足,并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可以上台阶、爬楼梯的拉杆箱。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至少包括箱体、固定于箱体其中一个竖侧面上的拉杆和安装于箱体底面上的万向轮,所述拉杆所在的箱体竖侧面上设有向箱体内凹陷的凹陷区,凹陷区的内部或外侧与拉杆杆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向区,拉杆的杆部安装于导向区中;所述凹陷区中对称安装有两组由连接件和滑动件构成的爬楼机构,所述滑动件沿竖向固定,其侧边通过连接件活动安装于凹陷区中或导向区的外表面上,所述滑动件对称分布于拉杆的两根杆部之间或者所述滑动件对称分布于拉杆两侧。

所述导向区为通过固定元件固定于凹陷区内部的导向筒;或者所述箱体箱壁的凹陷区部位上设有中空结构,拉杆的杆部安装于该中空结构中,该中空结构构成导向区。

所述连接件由相匹配的螺旋滑套和螺旋滑杆构成,螺旋滑套套于螺旋滑杆上并且可在螺旋滑杆上螺旋转动,螺旋滑杆固定于凹陷区中或导向区的外表面上,滑动件与螺旋滑套固连。

所述连接件由相匹配的滑块和竖直滑道构成,滑块嵌于竖直滑道中并且可在竖直滑道中滑动,竖直滑道设置于凹陷区中或导向区的外表面上,滑动件与滑块连接。

所述竖直滑道上设有上、下两处卡位。

所述滑动件为呈雪橇结构的滑板,其上端的外侧面为向箱体弯曲过渡的曲面,滑板的下端通过连接件安装有滚轮,滚轮距地面0~190mm。

所述连接件为销轴,滑板下端的中部开设凹口,滚轮套于销轴上并且安装于凹口中;或者所述连接件为支架,支架固定于滑板下端,滚轮安装于支架上,支架与滑板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或减震垫。

所述滑动件由框架和2个以上滚轮构成,滚轮安装于框架中。

所述滑动件为履带机构。

所述箱体上设有1个以上拉手,滑动件的表面设有凹凸纹。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合理利用现有箱体已有的用于安装拉杆的区域,将该区域设计为向箱体内凹陷,拉杆安装于设置在凹陷区内或外侧周边的导向区中,该导向区可以是单独设置的、位于凹陷区内部的导向筒,也可以是与箱体箱壁结合为一体的结构,用于安装拉杆、保护拉杆的杆部,同时也可为爬楼机构提供安装位。

对于间距较大的双杆式拉杆,则凹陷区的位于两根杆之间的区域形成安装区,对于单杆式拉杆或者间距较小的双杆式拉杆(杆间距一般小于6cm),则凹陷区的位于拉杆杆部两侧的区域形成安装区,该安装区用于安装爬楼机构,爬楼机构由连接件和滑动件构成,滑动件通过连接件活动安装于凹陷区的两侧,不使用时滑动件嵌于凹陷区中、位于拉杆的两根杆部之间(宽间距双杆式)或位于拉杆两侧(单杆式或窄间距双杆式),箱体外表面无任何突出物,因此不会增加箱体的体积,需要使用时将滑动件旋出,滑动件贴附于拉杆所在的箱体竖侧面上,在上楼梯时手持拉杆柄部将拉杆箱倾斜使得滑动件朝下,滑动件与台阶阶角直接接触,起导向作用,使得箱体顺利上楼梯。

该滑动件离地太高则爬楼效果较差,离地太近会阻碍箱体拖行,同时滑动件易被损坏,为此,本申请设计了由螺旋滑套和螺旋滑杆构成的螺旋升降机构或由滑块和竖直滑道构成的垂直升降机构,作为本申请的连接件,上述两个机构均可以实现开启(从凹陷区中打开)时滑动件下降,离地面较近,便于箱体上楼梯,关闭(收入凹陷区中)时滑动件上升,离地面较远,保护滑动件,同时不会影响箱体正常拖行。

该滑动件可为履带、滚轮组或者呈雪橇结构且底端安装滚轮的滑板,滑动件带有滚动元件(滚轮或履带),在拉杆箱拖行爬楼梯时,通过台阶阶角时滚动元件与台阶阶角接触而转动,使得滑板顺利滑过突出的阶角;由于拖行箱体爬楼梯时,滑板上最先接触台阶的部位为滑板的顶端,滑板上端的外侧面为向箱体弯曲过渡的曲面,该曲面使得滑板触碰突出的阶角时可顺利滑过;滑动件的表面设有凹凸纹,凹凸纹使得滑板更耐磨并且箱体拖行更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具有如下优点:

1、合理利用现有箱体已有的用于安装拉杆的区域,将该区域设计为向箱体内凹陷,将爬楼机构安装于凹陷区中,不会增加箱体的体积;

2、爬楼机构安装于凹陷区中,箱体外表面无任何突出物,不会碰撞使用者,使用方便,并且美观;

3、爬楼机构的滑动件活动安装于凹陷区的两侧,其折叠方式为绕轴转动,使用时其中一面直接与台阶接触,保证箱体不被台阶弄脏,收起时,滑动件与地面接触的一面朝向箱体,而朝向人体的一侧为干净的表面,不会弄脏使用者的衣服。

4、本实用新型采用由螺旋滑套和螺旋滑杆构成的螺旋升降机构或由滑块和竖直滑道构成的垂直升降机构作为连接件,上述两个机构均可以实现开启时滑动件下降,离地面较近,便于箱体上楼梯,关闭时滑动件上升,离地面较远,保护滑动件,同时不会影响箱体正常拖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提供的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面图。

图6为实施例2的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提供的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向剖面图。

图9为实施例3的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的凹陷区处的剖面结构图。

图11为实施例5的凹陷区处的剖面结构图。

图12为实施例6的凹陷区处的剖面结构图。

图13为实施例7的凹陷区处的剖面结构图。

图14为实施例7的爬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拉杆,3-万向轮,4-把手,5-凹陷区,6-导向区,61-延展部,62-L弯折部,7-连接件,71-螺旋滑套,72-螺旋滑杆,73-竖直滑道,731-卡位,74-滑块,8-滑动件,81-滑板,82-滚轮a,83-侧板,84-曲面,85-带部,86-支撑件,87-轮部,88-框架,89-滚轮b,9-固定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其结构如图1所示,至少包括箱体1、固定于箱体1其中一个竖侧面上的拉杆2和安装于箱体1底面上的万向轮3,箱体1上设有1个以上拉手4,所述拉杆为双杆式拉杆,杆间距为10cm;

参见图2,所述拉杆2所在的箱体1竖侧面上设有向箱体1内凹陷的凹陷区5,凹陷区5的内部两端对称设有两处导向区6,拉杆2的杆部固定于导向区6中,所述导向区6为通过固定元件固定于凹陷区内部的导向筒,导向区6的筒壁上向外延伸,形成延展部61和L弯折部62,箱体位于凹陷区5两侧的区域设有与L弯折部62形状相匹配的内陷部,延展部61和L弯折部62分别通过固定元件9固定于凹陷区5侧壁与内陷部上,以此固定导向区,固定元件9采用螺钉;

所述凹陷区5中对称安装有两组由连接件7和滑动件8构成的爬楼机构,所述滑动件8沿竖向固定、位于拉杆2的两根杆部之间,滑动件8的侧边通过连接件7铰接于导向区6的L弯折部62上,连接件7选用铰链,其铰接处位于凹陷区5的开口;

参见图3,所述滑动件8为滑板81,所述滑板为厚3mm~8mm、长度为350mm的尼龙板,就成人而言,楼梯踏步的最小宽度应为240mm,舒适的宽度应为300mm左右,踏步的高度则不宜大于170mm,较舒适的高度为150mm左右,因此滑板长度为350mm可保证滑板始终与台阶阶角存在2个接触点,滑板的外表面设有凹凸纹(图中未示出),凹凸纹采用直径8mm的半球形凸起,提高滑板在各个角度的耐磨性,所述滑板81呈雪橇结构、内部镂空,其上端的外侧面为向箱体1弯曲过渡的曲面84,滑板的侧边设有侧板83,用于安装连接件,连接件选用合页,滑板的下端通过连接件安装有滚轮a82,所述连接件为销轴,滑板下端的中部开设凹口,滚轮a82套于销轴上并且安装于凹口中;连接件也可选用支架,支架固定于滑板下端,滚轮a安装于支架上,支架与滑板之间设置减震弹簧,减轻拉杆箱爬楼时的震动。

实施例2:

一种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其结构如图4所示,至少包括箱体1、固定于箱体1其中一个竖侧面上的拉杆2和安装于箱体1底面上的万向轮3,箱体1上设有1个以上拉手4,所述拉杆为双杆式拉杆,杆间距为12cm;

参见图5,所述拉杆2所在的箱体1竖侧面上设有向箱体1内凹陷的凹陷区5,凹陷区5的内部两端对称设有两处导向区6,拉杆2的杆部固定于导向区6中,所述导向区6为通过固定元件固定于凹陷区内部的导向筒,导向区6的筒壁上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延展部61,延展部61通过固定元件9固定于凹陷区5侧壁上,以此固定导向区,固定元件9采用螺钉;

所述凹陷区5中对称安装有两组由连接件7和滑动件8构成的爬楼机构,所述滑动件8沿竖向固定、位于拉杆2的两根杆部之间,滑动件8的侧边通过连接件7活动安装于凹陷区5的内侧壁上,连接件7选用铰链,其铰接处位于凹陷区5的开口;

参见图6,所述滑动件8为履带机构,所述履带机构由带部85、支撑件86和两个轮部87构成,两个轮部87通过支撑件86连接固定,支撑件86用于连接连接件,带部85套于两个轮部87上,可绕两个轮部87转动。

实施例3:

一种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其结构如图7所示,至少包括箱体1、固定于箱体1其中一个竖侧面上的拉杆2和安装于箱体1底面上的万向轮3,箱体1上设有1个以上拉手4,所述拉杆为双杆式拉杆,杆间距为8cm;

参见图8,所述拉杆2所在的箱体1竖侧面上设有向箱体1内凹陷的凹陷区5,凹陷区5的外部两侧对称设有两处导向区6,导向区6属于箱体的一部分,箱体的箱壁中空,该中空区域即构成导向区,拉杆2的杆部固定于导向区6中;

所述凹陷区5中对称安装有两组由连接件7和滑动件8构成的爬楼机构,所述滑动件8沿竖向固定、位于拉杆2的两根杆部之间,滑动件8的侧边通过连接件7活动安装于箱体上,连接件7选用铰链,其铰接处位于凹陷区5的开口;

参见图9,所述滑动件8由框架88和2个以上滚轮b89构成,各滚轮b89沿竖直方向顺序安装于框架88中。

实施例4:

参见图10,一种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至少包括箱体1、固定于箱体1其中一个竖侧面上的拉杆2和安装于箱体1底面上的万向轮,箱体1上设有1个以上拉手,所述拉杆为单杆式拉杆;

所述拉杆2所在的箱体1竖侧面上设有向箱体1内凹陷的凹陷区5,凹陷区5的中心设有导向区6,导向区6属于箱体的一部分,箱体该处的箱壁中空,该中空区域即构成导向区,拉杆2的杆部固定于导向区6中;

所述凹陷区5中对称安装有两组由连接件7和滑动件8构成的爬楼机构,所述滑动件8沿竖向固定、位于拉杆2的两根杆部之间,滑动件8的侧边通过连接件7活动安装于箱体上,连接件7选用铰链,其铰接处位于凹陷区5的开口,所述爬楼机构采用实施例1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参见图11,一种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至少包括箱体1、固定于箱体1其中一个竖侧面上的拉杆2和安装于箱体1底面上的万向轮,箱体1上设有1个以上拉手,所述拉杆为双杆式拉杆,杆间距为3cm;

所述拉杆2所在的箱体1竖侧面上设有向箱体1内凹陷的凹陷区5,凹陷区5的中心设有导向区6,导向区6属于箱体的一部分,箱体该处的箱壁中空,该中空区域即构成导向区,拉杆2的两根杆部均固定于导向区6中;

所述凹陷区5中对称安装有两组由连接件7和滑动件8构成的爬楼机构,所述滑动件8沿竖向固定、位于拉杆2的两根杆部之间,滑动件8的侧边通过连接件7活动安装于箱体上,连接件7选用铰链,其铰接处位于凹陷区5的开口,所述爬楼机构采用实施例3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6:

参见图12,一种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至少包括箱体1、固定于箱体1其中一个竖侧面上的拉杆2和安装于箱体1底面上的万向轮,箱体1上设有1个以上拉手,所述拉杆为双杆式拉杆,杆间距为10cm;

所述拉杆2所在的箱体1竖侧面上设有向箱体1内凹陷的凹陷区5,凹陷区5的内部两端对称设有两处导向区6,拉杆2的杆部固定于导向区6中,所述导向区6为通过固定元件固定于凹陷区内部的导向筒,导向区6的筒壁上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延展部61,延展部61通过固定元件9固定于凹陷区5侧壁上,以此固定导向区,固定元件9采用螺钉;

所述凹陷区5中对称安装有两组由连接件7和滑动件8构成的爬楼机构,所述滑动件8沿竖向固定、位于拉杆2的两根杆部之间,滑动件8的侧边通过连接件7活动安装于凹陷区5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件7由相匹配的螺旋滑套71和螺旋滑杆72构成,螺旋滑套71套于螺旋滑杆72上并且可在螺旋滑杆上螺旋转动,螺旋滑杆72固定于导向区6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安装位上,滑动件8与螺旋滑套71固连,本实施例中螺旋滑套和螺旋滑杆采用滚珠丝杠副;所述爬楼机构采用实施例2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7:

参见图13,一种折叠式爬楼梯拉杆箱,至少包括箱体1、固定于箱体1其中一个竖侧面上的拉杆2和安装于箱体1底面上的万向轮,箱体1上设有1个以上拉手,所述拉杆为双杆式拉杆,杆间距为7cm;

所述拉杆2所在的箱体1竖侧面上设有向箱体1内凹陷的凹陷区5,凹陷区5的外部两侧对称设有两处导向区6,导向区6属于箱体的一部分,箱体的箱壁中空,该中空区域即构成导向区,拉杆2的杆部固定于导向区6中;

参见图14,所述凹陷区5中对称安装有两组由连接件7和滑动件8构成的爬楼机构,所述滑动件8沿竖向固定、位于拉杆2的两根杆部之间,滑动件8的侧边通过连接件7活动安装于箱体上,所述连接件7由相匹配的滑块74和竖直滑道73构成,滑块74嵌于竖直滑道73中并且可在竖直滑道中滑动,竖直滑道73开设于导向区6的外表面上,滑动件8与滑块74连接,所述竖直滑道73上设有上、下两处卡位731,分别对应滑动件8的折叠和使用状态(图14实线部分为滑动件的折叠状态、虚线部分为滑动件的使用状态),所述滑块74采用球体,外部伸出一连杆,球体嵌于竖直滑道73中,该卡位731为槽口,当连杆旋入槽口中,滑块即被卡住,该竖直滑道73也可为另外设置的滑道,通过螺钉固定在导向区6的外表面上,本实施例采用直接开设于导向区6的外表面上;所述爬楼机构采用实施例1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