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皮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1125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皮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皮鞋。



背景技术:

现有的皮鞋选用的材质往往不能防水,而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在雨天或者多水坑的环境中也往往因工作需要而不得不穿皮鞋,因此造成了皮鞋极易受潮报废,而皮鞋相较其他鞋类造价昂贵,对个人产生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因而如何设计一种减少潮气影响的皮鞋具有很高的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更长,更为耐潮的排水皮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水皮鞋,包括鞋体和鞋跟,鞋跟安装在鞋体的底部后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水管,所述鞋体与鞋跟之间拆卸式安装,导水管分为导水管上部和导水管下部,导水管上部和导水管下部相互连通,且导水管上部和导水管下部为一体式结构,导水管上部安装在鞋体中,导水管下部安装在鞋跟中;

所述鞋体包括鞋体内层和鞋体外层,所述鞋体内层设置于鞋体外层的内侧,且鞋体内层与鞋体外层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形成导水管上部容纳腔,导水管上部安装在导水管上部容纳腔中;导水管上部包括导水管上部导管,导水管上部导管的上端为导水管上部入水口,导水管上部导管的下端为导水管上部出水口,鞋体外层设置有多个通水孔,所有通水孔均贯通于导水管上部容纳腔,且导水管上部入水口与通水孔固定且相互连通;

所述鞋跟的内部设置有导水管下部容纳腔,导水管下部容纳腔贯通于鞋跟的上、下底面,导水管下部设置在导水管下部容纳腔中,导水管下部包括导水管下部导管,导水管下部导管的上端为导水管下部入水口,导水管下部导管的下端为导水管下部出水口;

导水管下部入水口与导水管上部出水口相互贯通且固定接连,导水管下部出水口与鞋跟的下底面贯通,且导水管下部出水口套结在导水管下部容纳腔中。现有技术中,皮鞋受潮的主要因素在于雨滴较小,无法顺利从皮鞋的表面滑落,而其蒸发又十分缓慢,导致水汽渗入皮鞋内部。而本实用新型通过通水孔及时将细小的水滴及时从鞋体外层导入导水管上部导管中,同时通过导水管下部进行雨滴的汇流,从而快速将皮鞋表面的雨滴排离皮鞋。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水管上部入水口与通水孔的连接处固定有密封圈。为了避免导水管上部导管从通水孔中分离,使得雨滴进入导水管上部容纳腔,通过密封圈不仅避免导水管上部导管脱离,同时方便导水管上部导管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所述鞋体的下部设置有外邦,鞋体与外邦之间设置有引流槽,引流槽中设有引流孔,导水管上部导管上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与导水管上部导管相互贯通,引流孔与引流管相互贯通且固定连接。鞋体倾向情况下,较大的雨滴会在重力作用下从引流槽往引流孔流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水管上部容纳腔中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与鞋体外层固定连接,固定件与鞋体内层固定连接,固定件用于固定导水管上部。该方案连接更佳牢固,防止固定导水管上部在导水管上部容纳腔中乱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水管上部导管设置有多个导水管上部支管,导水管上部支管的数量不少于通水孔的数量,导水管上部支管的上端即为导水管上部入水口,任意一个通水孔均单独连通有一个导水管上部支管,所有导水管上部支管的下端连通于导水管下部导管。多余的导水管上部支管可以留作备用更换。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上部和密封圈下部,密封圈上部的形状为环状,密封圈下部的形状为管状,密封圈下部与密封圈上部固定连接,密封圈上部贴合在鞋体外层的外表面,导水管上部导管套接在密封圈下部内。该方案连接更佳牢固。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采用了导水管以及与其配合的相应设计,使得落在皮鞋表面无论较大的雨滴或者较小的雨滴都能通过导水管下部导管的汇流作用,以最快的速度排出,从而降低水对皮革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安装有密封圈)。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未安装密封圈)。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水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

现有技术中,皮鞋受潮的主要因素在于雨滴较小,无法顺利从皮鞋的表面滑落,而其蒸发又十分缓慢,导致水汽渗入皮鞋内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水皮鞋,包括导水管、鞋体1和鞋跟2。

鞋跟2安装在鞋体1的底部后端,鞋体1与鞋跟2之间拆卸式安装。导水管分为导水管上部3和导水管下部4,导水管上部3和导水管下部4相互连通,且导水管上部3和导水管下部4为一体式结构,导水管上部3安装在鞋体1中,导水管下部4安装在鞋跟2中。

鞋体1包括鞋体内层5和鞋体外层6,鞋体内层5设置于鞋体外层6的内侧,且鞋体内层5与鞋体外层6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形成导水管上部容纳腔7,导水管上部3安装在导水管上部容纳腔7中。

导水管上部3包括导水管上部导管,导水管上部导管的上端为导水管上部入水口,导水管上部导管的下端为导水管上部出水口。

鞋体外层6设置有多个通水孔8,所有通水孔8均贯通于导水管上部容纳腔7,且导水管上部入水口与通水孔8固定且相互连通。导水管上部导管设置有多个导水管上部支管15,导水管上部支管15的数量不少于通水孔8的数量。通水孔8数量越多,排水效果越好,本实施例仅为方便描述选用一个通水孔8,导水管上部支管15数量为两个。

导水管上部支管15的上端即为导水管上部入水口,任意一个通水孔8均单独连通有一个导水管上部支管15,所有导水管上部支管15的下端连通于导水管下部导管9。多余的导水管上部支管15可以留作备用更换。

鞋跟2的内部设置有导水管下部容纳腔,导水管下部容纳腔贯通于鞋跟2的上底面,导水管下部容纳腔贯通于鞋跟2的下底面。导水管下部4设置在导水管下部容纳腔中,导水管下部4包括导水管下部导管9,导水管下部导管9的上端为导水管下部入水口,导水管下部导管9的下端为导水管下部出水口。导水管下部入水口与导水管上部出水口相互贯通且固定接连,导水管下部出水口与鞋跟2的下底面贯通,且导水管下部出水口套结在导水管下部容纳腔中。通过通水孔8及时将细小的水滴及时从鞋体外层6导入导水管上部导管中,同时通过导水管下部4进行雨滴的汇流,从而快速将皮鞋表面的雨滴排离皮鞋。

导水管上部入水口与通水孔8的连接处固定有密封圈10。为了避免导水管上部导管从通水孔8中分离,使得雨滴进入导水管上部容纳腔7,通过密封圈10不仅避免导水管上部导管脱离,同时方便导水管上部导管进行更换。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密封圈10包括密封圈上部16和密封圈下部17,密封圈上部16的形状为环状,密封圈下部17的形状为管状,密封圈下部17与密封圈上部16固定连接,密封圈上部16贴合在鞋体外层6的外表面,导水管上部导管套接在密封圈下部10内。该方案连接更佳牢固。

鞋体的下部设置有外邦11,鞋体1与外邦11之间设置有引流槽12,引流槽12中设有引流孔13,导水管上部导管上设置有引流管(图中未画出),引流管与导水管上部导管相互贯通,引流孔与引流管相互贯通且固定连接。鞋体倾向情况下,较大的雨滴会在重力作用下从引流槽12往引流孔13流出。

导水管上部容纳腔中设置有固定件14,固定件14与鞋体外层6固定连接,固定件14 与鞋体内层5固定连接,固定件14用于固定导水管上部3。该方案连接更佳牢固,防止固定导水管上部3在导水管上部容纳腔7中乱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