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跳增高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2402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跳增高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跳好且可增高的弹跳增高鞋。



背景技术: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为了解决底面凹凸不平、抵御严寒的问题,利用树皮、兽皮或稻草制作出简单的鞋子;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鞋子已不仅限于抵御严寒、保护双脚;人们对鞋子的要求更加趋于美观度和功能性上;在美观度方面,色彩、外形和材质上不断进行改变和改进;在功能性方面,鞋子根据不同功能分为运动鞋、凉鞋、雨鞋、高跟鞋等;运动鞋涉及人们运动方面,其具有更多的要求;对于跑步人群,长时间跑步对脚底的负荷大,往往会有酸软疲乏的感觉,鞋底的弹力是决定此感觉的主要因素之一,低弹力的鞋底使得酸软感更快产生。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跳好且可增高的的弹跳增高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弹跳增高鞋,包括鞋底;其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弹簧结构;所述鞋底包括对应于人体脚趾的鞋底前段部分、和对应于人体脚跟的鞋底后跟部分;所述鞋底前段部分和地面相接触;所述弹簧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和弹簧;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鞋底后跟部分相连接的连接部分、可转动的转动部分、和对应于所述连接部分且与地面相接触的底面部分;所述转动部分包括两相交且倾斜的第一倾斜杆、第二倾斜杆、以及连接第一倾斜杆和第二倾斜杆的连接杆;定义所述鞋底前段部分指向所述鞋底后跟部分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杆沿第一方向由上至下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杆背离第一方向由下至上倾斜;所述第一倾斜杆和连接部分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倾斜杆具有供所述连接杆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倾斜杆和底面部分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倾斜杆具有对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分和底面部分之间;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分和底面部分相连接。

所述连接杆包括直接较大的第一部分和直径较小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抵靠于所述第一倾斜杆的侧面上;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第一段、以及伸出段;所述伸出段具有外螺纹;所述伸出段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旋紧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抵靠于所述第二倾斜杆的侧面上;所述第二螺母抵顶于所述第一螺母上。

所述伸出段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垫设于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一倾斜杆的侧面之间。

所述连接杆包括直接较大的第一部分和直径较小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抵靠于所述第二倾斜杆的侧面上;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第一段、以及伸出段;所述伸出段具有外螺纹;所述伸出段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旋紧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抵靠于所述第一倾斜杆的侧面上;所述第二螺母抵顶于所述第一螺母上。

所述伸出段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垫设于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倾斜杆的侧面之间。

所述转动部分设置有一个以上。

所述弹簧设置有两个以上。

所述底面部分具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底面部分的下表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弹跳增高鞋,脚跟向下踩踏,脚底后跟部分对弹簧施加向下的压力,弹簧发生弹性变形,第二倾斜杆和与其一体成型的底面部分充当支撑部分,第一倾斜杆绕连接杆转动;弹簧因需发生弹性恢复,对脚底产生反作用力,抬脚时,使跑步时压力的减轻,延缓跑步时脚底酸软疲乏感产生的时间,同时,加快跑步速度;设置弹簧结构,使得脚底和底面产生距离,实现增高效果,其转动部分提供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新颖、实用性强、且具有弹性好、增高、延缓脚底酸软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鞋底 11-鞋底前段部分

12-鞋底后跟部分

2-弹簧结构 21-支撑结构

22-弹簧 211-连接部分

212-转动部分 2121-第一倾斜杆

2122-第二倾斜杆 2123-连接杆

21231-第一部分 21232-第二部分

212321-第一段 212322-伸出段

213-底面部分 2131-凹槽

3-第一螺母

4-第二螺母

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跳增高鞋,包括鞋底1;其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弹簧结构2;鞋底1包括对应于人体脚趾的鞋底前段部分11、和对应于人体脚跟的鞋底后跟部分12;鞋底前段部分11和地面相接触;弹簧结构2包括支撑结构21和弹簧22;支撑结构21包括与鞋底后跟部分12相连接的连接部分211、可转动的转动部分212、和对应于连接部分211且与地面相接触的底面部分213;转动部分212包括两相交且倾斜的第一倾斜杆2121、第二倾斜杆2122、以及连接第一倾斜杆2121和第二倾斜杆2122的连接杆2123;定义鞋底前段部分11指向鞋底后跟部分12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倾斜杆2121沿第一方向由上至下倾斜;第二倾斜杆2122背离第一方向由下至上倾斜;第一倾斜杆2121和连接部分211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倾斜杆2121具有供连接杆2123通过的第一通孔;第二倾斜杆2122和底面部分213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倾斜杆2122具有对应与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弹簧22设置于连接部分211和底面部分213之间;弹簧2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部分211和底面部分213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弹跳增高鞋,脚跟向下踩踏,脚底后跟部分12对弹簧22施加向下的压力,弹簧22发生弹性变形,第二倾斜杆2122和与其一体成型的底面部分212充当支撑部分,第一倾斜杆2121绕连接杆2123转动;弹簧22因需发生弹性恢复,对脚底产生反作用力,抬脚时,使跑步时压力的减轻,延缓跑步时脚底酸软疲乏感产生的时间;设置弹簧结构2,使得脚底和底面产生距离,实现增高效果,其转动部分212提供稳定性。

优选地,连接杆2123包括直接较大的第一部分21231和直径较小的第二部分21232;第一部分21231抵靠于第一倾斜杆2121的侧面上;第二部分21232包括依次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第一段212321、以及伸出段212322;伸出段212322具有外螺纹;伸出段212322设置有与外螺纹旋紧的第一螺母3和第二螺母4;第一螺母3抵靠于第二倾斜杆2122的侧面上;第二螺母4抵顶于第一螺母3上。将第一螺母3旋入伸出段212322,并抵靠于第二倾斜杆2122的侧面上,再旋入第二螺母4并抵顶于第一螺母3上,第二螺母4向第一螺母3施加抵顶力,第一螺母3被固定;设置双螺母结构,具有稳定的固定性,保证第一螺母3不会松动,此时,转动部分212对鞋底提供支撑力,弹簧不被压缩,仅具有增高效果;旋松第二螺母4,因脚后跟的压力弹簧22发生变形,并提供反作用力,第一倾斜杆2121绕连接杆2123转动,此时,可增加弹性,减轻脚底压力。

为了避免长期旋转造成第一螺母3和第二倾斜杆2122磨损,优选地,伸出段212322设置有垫片5;垫片5垫设于第一螺母3和第一倾斜杆2121的侧面之间。

优选地,连接杆2123包括直接较大的第一部分21231和直径较小的第二部分21231;第一部分21231抵靠于第二倾斜杆2122的侧面上;第二部分21232包括依次通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第一段212321、以及伸出段212322;伸出段212322具有外螺纹;伸出段212322设置有与外螺纹旋紧的第一螺母3和第二螺母4;第一螺母3抵靠于第一倾斜杆2121的侧面上;第二螺母4抵顶于第一螺母3上。将第一螺母3旋入伸出段212322,并抵靠于第一倾斜杆2121的侧面上,再旋入第二螺母4并抵顶于第一螺母3上,第二螺母4向第一螺母3施加抵顶力,第一螺母3被固定;设置双螺母结构,具有稳定的固定性,保证第一螺母3不会松动,此时,转动部分212对鞋底提供支撑力,弹簧不被压缩,仅具有增高效果;旋松第二螺母4,因脚后跟的压力弹簧22发生变形,并提供反作用力,第一倾斜杆2121绕连接杆2123转动,此时,可增加弹性,减轻脚底压力。

为了避免长期旋转造成第一螺母3和第一倾斜杆2121磨损,优选地,伸出段212322设置有垫片5;垫片垫设于第一螺母3和第二倾斜杆2122的侧面之间。

为了增加脚底踩踏时的稳定性,提高脚底舒适度,优选地,转动部分212设置有一个以上。

优选地,弹簧22设置有两个以上。设置多个弹簧22,可保证提供的弹性力更均匀,同时,避免脚底施加压力时,因受力不均匀,导致弹簧22横向变形。

优选地,底面部分213具有多个凹槽2131;凹槽2131设置于底面部分213的下表面上。设置凹槽2131,使得底面部分213凹凸不平,增加摩擦力,防滑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弹跳增高鞋,鞋底前段部分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鞋底后跟部分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弹簧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第一螺母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第二螺母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垫片的具体形式可根据第一螺母的具体形式进行调整和设计;凹槽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