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腰腰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1977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形内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腰腰夹。



背景技术:

塑身内衣是内衣的一种,塑身内衣可以重修、重塑身体曲线,让美好身段表露无遗,优质的塑身内衣(即美体内衣)是根据“脂肪可流动性”原理,逐渐将流失、移位、下垂的脂肪归位到正确的位置并加以锁定,垂直定型,最终使人脱下它时依然乳房高耸,腰身纤细,拥有浑圆上翘的臀,塑身内衣在呵护您的身体之下,恰到好处的集中胸部,雕塑腰部,以及提臀作用,缔造自然的性感窈窕美态。

现有的塑形内衣在一般包括五件套即长文胸、短文胸、腰夹、塑裤和底裤,但现有的腰夹不仅外形单一,不具备美感,而且设计不合理,不能有效的贴合人体,存在穿戴上后不舒适、没有良好束腰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腰腰夹,解决现有腰夹不美观,并且不能有效贴合人体,穿戴上后不舒适、没有良好束腰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纤腰腰夹,包括腰夹本体,上述腰夹本体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左后拉伸部、左侧托、左前拉伸部、前幅、右前拉伸部、右侧托、右后拉伸部,连接处设有胶骨,胶骨的中部向外侧弯曲,沿胶骨的内侧缝制有一层呢绒层;腰夹本体的上边界呈“M”型,下边界呈“W”型,右后拉伸部的右端设有三排并列的钩扣,左后拉伸部的左端设有与钩扣相适配的挂钩,上述前幅从内到外依次为弹性棉层和丝绸层,丝绸层的外部覆盖的缝制有装饰花纹。

将腰夹本体穿戴好后,前幅位于人体的前端,紧贴腰腹,左前拉伸部和右前拉伸部分别起到连接左侧托和右侧托的作用,同时左前拉伸部将人体腰腹部前端右侧的脂肪往中间收拢,右前拉伸部分将人体腰腹部前端左侧的脂肪往中间收拢,再由前幅统一挤压收腹,这样能将人体腰腹部前端的脂肪全部聚拢并束缚住,塑形纤腰效果更佳,左侧托和右侧托则能加强对腰腹部两侧的支撑,同时对腰腹部的两侧进行束缚,起到引导脂肪走向,防止脂肪横向发展的作用,而左后拉伸部和右后拉伸部则能在站立时对腰背部姿势进行制约和调整,以塑造出更完美的身段,因为正常情况下,腰部的宽度要小于腹部和肋骨下部的宽度,因此胶骨的中部向外侧弯曲,正好符合人体正常的曲线,这样的设置能使腰夹本体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均向外侧倾斜,避免穿戴好后,腰夹本体的上边界抵住肋骨下部,造成呼吸困难,同时这样的设计也能塑造出更完美的身姿,而腰夹本体的上边界呈“M”型,下边界呈“W”型,这样的设计相比于之前的平边设计,既节约了生产时的布料,而且边界有曲线,看起来更加美观,同时边界的曲线更符合完美形体的布局,塑形的效果更好,在穿戴上腰夹本体后,由于前幅要对腰腹部前端的脂肪起到束缚作用,因此腰腹部的前端往往会因为脂肪的堆积而出汗,所以前幅的内层选用了弹性棉,这样既能保证透气性,又能快速的吸收排出的汗液,而前幅的外层选用丝绸,则能使其光泽度和垂直度更好,更加美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腰夹本体的剩余部位均由单层纱网构成。采用单层纱网结构,能增强透气性,穿上后更舒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腰夹本体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处均缝制有羊齿边。在上边界和下边界处缝制羊齿边能防止脂肪回流,同时能防止上边界和下边界处的纤维毛刺摩擦肌肤,这样穿戴上后能更加舒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钩扣的数量为每一排设置12个,每一排上钩扣之间的间距是1.8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装饰花纹上部的中间留有“V”型缺口,V型缺口的上部缝制有立体的装饰水钻。

在装饰花纹上部的中间留设“V”型缺口,是为了增加对比,让装饰花纹设置的位置看起来更有层次感,设置立体的装饰水钻也是为了让其更加美观,使装饰更加丰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钩扣的内侧还设置有一层呢绒层。

在钩扣的内侧设置一层呢绒层,这样穿戴上后,钩扣和挂钩就不会直接与肌肤贴合,更舒适,肌肤上不会被挤压出钩扣和挂钩的压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中的一项:

1. 富有美观,贴合人体的设计使其穿上后舒适,而且具有良好的塑形纤腰效果。

2. 在胶骨的内侧设置了呢绒层,使其穿上后更加舒适。

3. 设有3排钩扣,能根据腰长进行调节,分阶段调整后,能让塑形更好。

4. 透气性良好,且边界的纤维毛刺不会划伤肌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1:

图1示出了一种纤腰腰夹,包括腰夹本体,上述腰夹本体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左后拉伸部1、左侧托2、左前拉伸部3、前幅4、右前拉伸部5、右侧托6、右后拉伸部7,连接处设有胶骨8,胶骨8的中部向外侧弯曲,沿胶骨8的内侧缝制有一层呢绒层;腰夹本体的上边界呈“M”型,下边界呈“W”型,右后拉伸部7的右端设有三排并列的钩扣9,左后拉伸部1的左端设有与钩扣9相适配的挂钩10,上述前幅4从内到外依次为弹性棉层和丝绸层,丝绸层的外部覆盖的缝制有装饰花纹41。

将腰夹本体穿戴好后,前幅位于人体的前端,紧贴腰腹,左前拉伸部和右前拉伸部分别起到连接左侧托和右侧托的作用,同时左前拉伸部将人体腰腹部前端右侧的脂肪往中间收拢,右前拉伸部分将人体腰腹部前端左侧的脂肪往中间收拢,再由前幅统一挤压收腹,这样能将人体腰腹部前端的脂肪全部聚拢并束缚住,塑形纤腰效果更佳,左侧托和右侧托则能加强对腰腹部两侧的支撑,同时对腰腹部的两侧进行束缚,起到引导脂肪走向,防止脂肪横向发展的作用,而左后拉伸部和右后拉伸部则能在站立时对腰背部姿势进行制约和调整,以塑造出更完美的身段,因为正常情况下,腰部的宽度要小于腹部和肋骨下部的宽度,因此胶骨的中部向外侧弯曲,正好符合人体正常的曲线,这样的设置能使腰夹本体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均向外侧倾斜,避免穿戴好后,腰夹本体的上边界抵住肋骨下部,造成呼吸困难,并且从图1中可以看出,各个胶骨的中部均还朝向前幅弯曲,并且前幅两侧的胶骨弯曲的幅度大于其他胶骨弯曲的弧度,这样的设计符合聚拢的力学原理,能将腰腹部前端两侧的赘肉更好的聚拢到前幅所在位置,能使塑形效果更好,而腰夹本体的上边界呈“M”型,下边界呈“W”型,这样的设计相比于之前的平边设计,既节约了生产时的布料,而且边界有曲线,看起来更加美观,同时边界的曲线更符合完美形体的布局,这样的设计也能塑造出更完美的身姿,在穿戴上腰夹本体后,由于前幅要对腰腹部前端的脂肪起到束缚作用,因此腰腹部的前端往往会因为脂肪的堆积而出汗,所以前幅的内层选用了弹性棉,这样既能保证透气性,又能快速的吸收排出的汗液,而前幅的外层选用丝绸,则能使其光泽度和垂直度更好,更加美观。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腰夹本体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上述腰夹本体的剩余部位均由单层纱网构成。采用单层纱网结构,能增强透气性,穿上后更舒适。

具体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羊齿边,上述腰夹本体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处均缝制有羊齿边。在上边界和下边界处缝制羊齿边能防止脂肪回流,同时能防止上边界和下边界处的纤维毛刺摩擦肌肤,这样穿戴上后能更加舒适。

具体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钩扣9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上述钩扣9的数量为每一排设置12个,每一排上钩扣之间的间距是1.8cm。

具体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装饰花纹41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上述装饰花纹41上部的中间留有“V”型缺口,V型缺口的上部缝制有立体的装饰水钻11。

在装饰花纹上部的中间留设“V”型缺口,是为了增加对比,让装饰花纹设置的位置看起来更有层次感,设置立体的装饰水钻也是为了让其更加美观,使装饰更加丰富。

具体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呢绒层,上述钩扣9的内侧还设置有一层呢绒层。

在钩扣的内侧设置一层呢绒层,这样穿戴上后,钩扣和挂钩就不会直接与肌肤贴合,更舒适,肌肤上不会被挤压出钩扣和挂钩的压痕。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