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7746阅读:1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雨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伞,尤其是指可用于非特定用户之间的一种可共享雨伞。



背景技术:

雨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遮雨工具,但是因为天气突变或者是忘记携带等多种因素,使得下雨时很多人都无法及时得获得雨伞。虽然目前有一些雨伞租赁,但是这种大都程序繁琐,覆盖面窄,给用户造成极大的不便。同时,现有技术中带挂钩的雨伞,基本都是在伞柄的一端设置挂钩,非使用状态下可利用该挂钩将该雨伞挂置于某处。但是,对于共享雨伞而言,多数雨伞在未使用状态下都是挂置于室外,此种情况下,现有技术中在伞柄处设置挂钩的这种雨伞在挂置状态下,其雨伞的开口朝上,下雨天气则非常容易导致雨伞内部积水,同时也比较容易沉积大量的灰尘。当用户再次使用该雨伞时,雨伞内部又是积水又是积尘,不便于用户的使用并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享雨伞,所述共享雨伞包括伞面、伞骨、支撑所述伞面和伞骨的支撑杆、位于支撑杆一端并用于握持的伞柄、位于支撑杆另一端并用于倒立放置该共享雨伞的连接件;

所述倒立放置状态下,连接件位于共享雨伞的顶部,伞柄位于共享雨伞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露于伞面之外,且所述连接件为挂置件或吸附件或粘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挂置件为挂钩,挂钩开口朝向所述伞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共享雨伞还包括与所述伞骨相连且可撑开所述伞骨和伞面的套管,所述套管套于所述支撑杆上,套管靠近所述伞柄的一端卡接于所述伞柄内;

所述伞柄上设置有断开所述卡接的开关按键,所述伞柄内设有锁具,锁具包括一锁具开启后可移动的连接件,连接件与所述开关按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伞柄内包括一可沿共享雨伞径向移动的卡扣,卡扣位于所述开关按键的下方,所述套管在靠近伞柄的一端包括一卡接部,卡接部与卡扣相适配,套管的卡接部通过该卡扣卡接于伞柄内。

进一步的,所述伞柄内设有延共享雨伞径向延伸的滑槽,滑槽位于所述开关按键的下方,所述卡扣卡接于该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伞柄内还包括可沿共享雨伞径向压缩和拉伸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卡扣的下方,第一弹簧一端与卡扣相连,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伞柄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沿共享雨伞的轴向设置于所述伞柄内,连接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锁具内,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开关连接片与所述开关按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连接片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一体连接,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形成一凹部,所述开关连接片在靠近第二凸起一侧设有枢接孔,开关连接片通过该枢接孔与所述连接件枢接;所述开关连接片的第一凸起与所述开关按键的下部相接触,开关连接片的第二凸起与开关按键的侧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锁具为机械密码锁,锁具内包括底座和可转动的密码转轮,底座上设有卡槽,密码转轮套于所述连接件上,密码转轮和连接件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凸起或凹槽,密码转轮部分位于底座的卡槽内,密码转轮部分位于伞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伞柄内还包括可沿共享雨伞轴向压缩和拉伸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伞柄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共享雨伞还包括一挂钩,该挂钩位于所述伞柄上远离所述伞面的一端。

本方案公开的共享雨伞,在现有雨伞的基础上,在雨伞相对于伞柄的另一端设置一用于倒立放置该雨伞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以为挂置件、吸附件、粘接件。使得这种新型的雨伞其挂置状态与现有技术中将挂钩设置于伞柄的雨伞的挂置状态刚好相反,类似于将现有的方式倒置过来放置。如此,当这种雨伞在挂置状态下,挂置件位于顶端,而伞柄则位于底端,使得雨伞的伞面的开口朝向下方。正是这种雨伞开口朝向下方的这种挂置方式使得在下雨天气,挂置的雨伞不易积水。同时,也不容易积尘等。便于用户下次使用时,雨伞依旧保持干净整洁,提升用于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雨伞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雨伞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雨伞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雨伞的伞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雨伞的另一伞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雨伞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雨伞卡扣与下壳体间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雨伞图4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雨伞的开关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伞柄、2-支撑杆、3-套管、4-开关按键、5-锁具、6-上壳体、7-密码转轮、8-第二弹簧、9-底座、10-下壳体、11-第一弹簧、12-卡扣、13-开关连接片、14-连接件、15-卡接部、16-滑槽、17-第一凸起、18-第二凸起、19枢接孔、20-挂钩、21-伞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享雨伞,所述共享雨伞包括伞面21、伞骨、支撑所述伞面21和伞骨的支撑杆2、位于支撑杆2一端并用于握持的伞柄1、位于支撑杆2另一端并用于倒立放置该共享雨伞的连接件;所述倒立放置状态下,连接件位于共享雨伞的顶部,伞柄1位于共享雨伞的底部。之所以称之为倒立放置,是想说明本设计中的共享雨伞在使用中,其放置状态与现有技术中在伞柄处设置挂钩来挂置雨伞时雨伞的状态刚好相反,现有技术中雨伞挂置时,因挂钩位于伞柄1上,所以挂置时挂钩和伞柄1都位于伞的顶部,同时雨伞的伞面的开口朝上。本方案中,将连接件设置在与伞柄1相对的另一端,使得本方案中的共享雨伞在放置时,连接件位于雨伞的顶部,而伞柄1位于雨伞的底部,同时雨伞的伞面的开口朝下。这一设计,使得本方案中的雨伞便于放置于室外公共场合,因伞面开口朝下而不易进入雨水或者是灰尘,便于用户下次使用时依旧保持干净整洁。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露于伞面之外,且所述连接件为挂置件或吸附件或粘接件。当所述挂置件为挂钩20时,挂钩20开口朝向所述伞柄一端。本方案的关键构思点在于:雨伞在非使用状态下,利用位于相对于伞柄1另一端的连接件能将该共享雨伞倒立放置,使得放置状态下,共享雨伞的伞面21开口朝下,便可使得该共享雨伞放置于露天公共场合而不易进水或者是积尘。至于连接件的设计,可以是优选挂置件,如挂钩,方便快捷耐用。同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连接件,如可将该共享雨伞粘接到某处的粘接件,或者是可将该共享雨伞吸附到某处的吸附件。

结合图2、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共享雨伞还包括可撑开所述伞面和伞骨的套管3,所述套管3套于所述支撑杆2上,套管3与所述伞骨相连,套管3靠近所述伞柄1的一端卡接于所述伞柄1内。即无需使用共享雨伞时,可将共享雨伞收拢,同时将套管3卡接如伞柄1内,从而将套管3固定。所述伞柄1上设置有断开所述卡接的开关按键4,即通过按压开关按键4,便可断开套管3的卡接,使得套管3可延雨伞的轴向移动,并可将雨伞打开。所述伞柄1内设有锁具5,锁具5包括一锁具5开启后可移动的连接件14,连接件14与所述开关按键4相连。因开关按键4连接有锁具5的连接件14,在该连接件14的作用下,开关无法任意按动,当锁具5开启后,锁具5中的连接件14便可移动,进而使得开关按键4可以按动,并可断开套管3的卡接而实现共享雨伞的打开。共享雨伞的伞柄1内设置有锁具5,此处的锁具5可以是电子锁,也可以是机械密码锁或其它类型的锁具5。本方案中锁具5的设置,使得任何不特定的用户,只要其能打开该锁具5,即可打开该共享雨伞,进而使用该共享雨伞。而打开所的方式,如果锁具5为电子锁具5,例如可利用联网的用户终端向锁具5的后台服务器发出请求,然后由后台服务器向该电子锁具5发出开锁的指令并实现开锁的目的。如果是机械密码所,可以通过客户端向拥有锁具5密码的后台服务器发出请求,后台服务器再将密码信息反馈给客户端,用户则可根据该密码打开机械密码锁,进而使用该共享雨伞。

再结合图4、图5和图6,所述伞柄1内包括一可沿共享雨伞径向移动的卡扣12,卡扣12位于所述开关按键4的下方,所述套管3在靠近伞柄1的一端包括一卡接部15,卡接部15与卡扣12相适配,套管3的卡接部15通过该卡扣12卡接于伞柄1内。当开关按键4可以按动时,按压开关按键4,开关按键4则沿着共享雨伞的径向移动(向下移动),同时,开关按键4与位于其下方的卡扣12接触,并推动卡扣12向下运动。卡扣12向下运动,则卡扣12与卡接部15之间的卡接随之断开,同时套管3处于一种可沿支撑杆2轴向移动的状态,同时共享雨伞处于一种可撑开的状态。优选的,这种卡接结构可以是在卡接部15靠近卡扣12的一端设计为倒钩状,卡扣12在靠近卡接部15的一端也设计为相配合的倒钩状。这种倒钩状的设计,结构简单,同时卡合效果较佳。

再结合图7,所述伞柄1内设有延共享雨伞径向延伸的滑槽16,滑槽16位于所述开关按键4的下方,所述卡扣12卡接于该滑槽16内。具体的,所述伞柄1包括上壳体6和与之配合的下壳体10,上壳体6与下壳体10之间形成一容置腔。所述锁具5、卡扣12等都位于该容置腔内。同时,滑槽16具体可设置于下壳体10上,且滑槽16延共享雨伞的径向延伸,意味着卡接于该滑槽16内的卡扣12可沿着该滑槽16在径向方向上滑动。当按动开关按键4时,开关按键4可同时推动卡扣12沿着该滑槽16向下移动,并最终断开卡扣12与套管3之间的卡接,使得共享雨伞可以撑开。

再结合图3,所述伞柄1内还包括可沿共享雨伞径向压缩和拉伸的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位于所述卡扣12的下方,第一弹簧11一端与卡扣12相连,第一弹簧11的另一端连接于伞柄1的内壁。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下,卡扣12被第一弹簧11向上顶住,共享雨伞收拢时,整个套管3沿着支撑杆2向卡扣12移动,套管3的卡接部15与卡扣12接触时,由于独特的倒钩状设计,卡扣12在外力作用下,会沿着滑槽16向下移动,同时第一弹簧11被进一步压缩。当卡扣12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后,卡接部15与卡扣12间倒钩状结构的尖端相接触,同时卡扣12可沿着滑槽16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并形成卡接结构,使得套管3无法再反向移动。此外,按下开关按键4,并带动卡扣12向下移动时,卡扣12下方的第一弹簧11进一步压缩,卡扣12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后,卡扣12与套管3间的卡接结构断开,使得套管3可延支撑杆2移动,并可将共享雨伞撑开。当除去开关按键4的外力时,开关按键4不再对卡扣12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在第一弹簧11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卡扣12被向上推动并复位。

再结合图5和图8,所述连接件14沿共享雨伞的轴向设置于所述伞柄1内,连接件14一端连接于所述锁具5内,连接件14的另一端通过开关连接片13与所述开关按键4相连。本方案中,通过按压开关按键4就可打开共享雨伞,锁具5的增设,则正是为了限制开关的自由按压,使得当锁具5锁合时,无法按压开关按键4;锁具5打开时,开关按键4可以按压并向下移动。具体而言,当锁具5锁合时,锁具5中的连接件14无法沿着共享雨伞地轴向移动,同时结合开关连接片13,使得开关按键4无法按动。锁具5开启时,锁具5中的连接件14可以沿着共享雨伞的轴向移动,同时结合开关连接片13,使得开关按键4可以向下按动。

再结合图8和图9,所述开关连接片13包括第一凸起17和第二凸起18,第一凸起17与第二凸起18一体连接,第一凸起17与第二凸起18之间形成一凹部。所述开关连接片13在靠近第二凸起18一侧设有枢接孔19,开关连接片13通过该枢接孔19与所述连接件14枢接。所述开关连接片13的第一凸起17与所述开关按键4的下部相接触,开关连接片13的第二凸起18与开关按键4的侧面相接触。枢接的设计,使得开关连接片13相对于连接件14而言,仅可绕着枢接孔19转动。当锁具5锁合,其中的连接件14被固定住而无法轴向移动,此时开关连接片13仅可绕着枢接孔19旋转。同时,由于开关连接片13的两个凸起同时与开关按键4的底部和侧面相接触,使得开关连接片13无法转动,开关按键4也就被紧紧地顶住而无法向下按动,即此时开关按键4无法按压,共享雨伞无法撑开。而当锁具5开启时,此时锁具5中的连接件14便可沿着轴向移动。当外力按压开关按键4,开关按键4同步给开关连接片13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得开关连接片13在旋转的同时,还随着连接件14一同沿轴向平移。开关按键4进一步向下按动而与其下的卡扣12接触并给卡扣12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得卡扣12也同步向下运动而断开卡扣12和套管3之间的卡接,并使套管3可沿轴向移动而撑开共享雨伞。

优选的,所述锁具5为机械密码锁,锁具5内包括底座9和可转动的密码转轮7,底座9上设有卡槽,密码转轮7套于所述连接件14上,密码转轮7和连接件14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凸起或凹槽,密码转轮7部分位于底座9的卡槽内,密码转轮7部分位于伞柄1外部。机械密码锁的开启,一般需要正确的密码。本方案中,密码转轮7伤设有密码标识,可以时数字密码,也可以是字母或者其它文字或图形符号。同时,某一特定地符号下设有凹槽,此符号即为该密码转轮7所对用的密码。于此同时,在连接件14伤对应地位置设有凸起,当然连接件14无法转动,其上凸起同样也无法转动,仅能随着连接件14同步轴向移动。当每一密码转轮7都转到对应地密码处,每一密码转轮7上的凹槽都与连接件14上地凸起一一对应,此时机械密码锁处于打开状态,其中地连接件14可沿着轴向移动。

结合图3和图4,所述伞柄1内还包括可沿共享雨伞轴向压缩和拉伸的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一端与所述连接件14相连,第二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于伞柄1的内壁。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第二弹簧8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第二弹簧8对连接件14施加一个沿共享雨伞轴向的推力,使得连接件14夹于开关按键4和第二弹簧8之间。转动密码转轮7,使得密码转轮7与连接件14上地凸起或凹槽一一对应,进而使得连接件14不被密码转轮7卡住而可沿着共享雨伞的轴向移动。此时,若按压开关按键4,结合相配合的开关连接片13,可进一步带动连接件14轴向移动,即向伞柄1内第二弹簧8的一端移动,并进一步压缩第二弹簧8。当撤去外力,在第二弹簧8弹性回复力地作用下,连接件14朝着远离第二弹簧8的方向轴向移动,并在开关连接片13地配合下,进一步推动开关按键4向上移动而恢复到未按压时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享雨伞,在现有雨伞的基础上,在雨伞相对于伞柄的另一端设置一用于倒立放置该雨伞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以为挂置件、吸附件、粘接件。使得这种新型的雨伞其挂置状态与现有技术中将挂钩设置于伞柄的雨伞的挂置状态刚好相反,类似于将现有的方式倒置过来放置。如此,当这种雨伞在挂置状态下,挂置件位于顶端,而伞柄则位于底端,使得雨伞的伞面的开口朝向下方。正是这种雨伞开口朝向下方的这种挂置方式使得在下雨天气,挂置的雨伞不易积水。同时,也不容易积尘等。便于用户下次使用时,雨伞依旧保持干净整洁,提升用于体验。

此外,本方案中的共享雨伞,在现有雨伞的基础上,增加了锁具以及相配合的开伞结构,整体结构简单,雨伞便于打开和锁合,且锁合效果好,在未打开锁具的状态下无法将雨伞打开。使得任意用户在打开共享雨伞上的锁具后即可使用该雨伞,方便快捷,并实现共享的目地。总的来说,用户需使用该共享雨伞时,先在一些不特定的公共场合找到该共享雨伞,然后再结合联网的客户端,例如手机终端,通过手机终端来获取共享雨伞的开锁密码,然后根据该密码转动密码转轮,打开机械密码锁,按压开关按键,撑开共享雨伞,进而便可随意使用该雨伞。

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