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7287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鞋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鞋垫,且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鞋垫。



背景技术:

足部由二十六块骨头组合而成,且透过肌键、韧带及筋膜相互配合,提供走动、负重及吸收冲击等作用。

为了避足部受伤,一般人在穿着鞋子时会于鞋内放置鞋垫,借此分散或降低走路或运动时带来的冲击力,增加行走时的舒适度。

而已知的鞋垫多为平板状及厚度一致的垫体,并多为发泡材料制成,此种鞋垫虽然有成本低廉的优点,但却有无法针对足部各个部分做支撑的缺点。

虽有业者制作一体成形可以完全贴合足部的发泡鞋垫,但此种鞋垫过软,亦缺乏支撑性。

有鉴于此,如何改善的鞋垫的结构增加鞋垫的舒适性,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垫,透过鞋垫的多层结构来增加穿着时的舒适性。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鞋垫,其包含一弹性部、一第一支撑部、一凹槽及一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至少一部分贴抵于弹性部,凹槽设置在弹性部或第一支撑部其中之一,第二支撑部设置在弹性部及第一支撑部之间且受凹槽限位。

借此,透过弹性部及第一支撑部其中之一设置凹槽供第二支撑部放置,可以改善鞋垫的结构配置,并增加鞋垫的舒适性。

依据前述的鞋垫,其中弹性部可包含一前足段及一后足段,前足段连接后足段且前足段与后足段之间可具有一厚度差,第一支撑部对应后足段且凹槽设置在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包含一底壁、一侧壁及一周壁;侧壁一端自底壁朝弹性部方向延伸以与底壁形成凹槽;周壁环绕连接侧壁的另一端且与弹性部贴合;第二支撑部被凹槽限位且与底壁及弹性部贴合;其中前足段与后足段的厚度差等于周壁的厚度。或鞋垫可还包含一底部,设置在前足段及第一支撑部远离弹性部的一侧。

依据前述的鞋垫,可还包含一抗菌布,设置在弹性部远离第一支撑部的一侧。或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可为不同材质。或第二支撑部为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支撑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支撑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支撑部或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crylonitrile-styrene resin,AS)支撑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鞋垫,其包含一弹性部、一第一支撑部、一凹槽及一第二支撑部,弹性部包含一前足段及一后足段,前足段连接后足段且弹性部为聚氨酯发泡材(polyurethane foam,PU foam)弹性部,第一支撑部对应后足段,第一支撑部为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支撑部或热塑性聚胺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支撑部,凹槽设置在弹性部或第一支撑部其中之一,第二支撑部设置在弹性部及第一支撑部之间且受凹槽限位,第二支撑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支撑部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支撑部。

依据前述的鞋垫,可还包含一底部,设置在前足段及第一支撑部远离弹性部的一侧;且底部可为无纺布底部或有机织布底部。或鞋垫可还包含一抗菌布,设置在弹性部远离第一支撑部的一侧。另外,前足段与后足段之间具有一厚度差,凹槽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且第一支撑部包含一底壁、一侧壁及一周壁,侧壁一端自底壁朝弹性部方向延伸以与底壁形成凹槽,周壁环绕连接侧壁的另一端,且周壁与弹性部贴合,其中前足段与后足段的厚度差等于周壁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鞋垫的爆炸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鞋垫的仰视示意图;

图3绘示图2的鞋垫沿割面线3-3的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鞋垫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5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鞋垫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阅读者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表示。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鞋垫100的爆炸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鞋垫100的仰视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鞋垫100沿割面线3-3的剖面示意图。鞋垫100包含一弹性部300、一凹槽700、一第一支撑部500及一第二支撑部400。

第一支撑部500至少一部分贴抵于弹性部300,凹槽700设置在弹性部300或第一支撑部500其中之一,第二支撑部400设置在弹性部300及第一支撑部500之间且受凹槽700限位。

借此,透过弹性部300及第一支撑部500其中之一设置凹槽700供第二支撑部400放置,可以改善鞋垫100的结构配置,增加鞋垫100的舒适性。后面将更详细的说明鞋垫100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弹性部300可包含一前足段310及一后足段320,前足段310连接后足段320,且前足段310与后足段320之间具有一厚度差。第一支撑部500对应后足段320且包含一底壁520、一侧壁530及一周壁540;侧壁530一端自底壁520朝弹性部300的方向延伸以与底壁520形成凹槽700;周壁540环绕连接侧壁530的另一端且与弹性部300贴合;第二支撑部400被凹槽700限位且与底壁520及弹性部300贴合;其中前足段310与后足段320的厚度差等于周壁540的厚度。

其中弹性部300较佳的是用聚氨酯发泡材制成,前足段310对应于人体足部的趾骨及跖骨趾关节,而后足段320对应于跖骨、跖跗关节、楔骨及跟骨,前足段310与后足段320一体成形。

第二支撑部400较佳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其对应跖跗关节、楔骨及跟骨并容设凹槽700内。或第二支撑部400的材质可为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crylonitrile-styrene resin,AS)。

第一支撑部500较佳的是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或热塑性聚胺酯制成,其可由板状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或热塑性聚胺酯直接压制形成底壁520、侧壁530及周壁540,也就是说,底壁520、侧壁530及是周壁540一体成形。在本实施例中,周壁540的厚度等于前足段310与后足段320的厚度差,因此当第一支撑部500与弹性部300的后足段320结合时,仅会有侧壁530及底壁520凸出弹性部300。

在制程时,可以是先将凹槽700成形于第一支撑部500,再放置第二支撑部400于凹槽700内,接着将两者放入模具内让弹性部300于第一支撑部500及第二支撑部400上发泡成形,制程可包含上述揭露但不限于此。

由于鞋垫100包含凹槽700容置第二支撑部400,因此可以让第一支撑部500及第二支撑部400使用不同材质制成,而可以对应足底不同位置选择不同的材料支撑,更可以使鞋垫100具有更好的性能。

又鞋垫100可还包含一抗菌布200及一底部600,抗菌布200设置在弹性部300远离第一支撑部500的一侧,底部600设置在前足段310及第一支撑部500远离弹性部300的一侧,而底部600可为无纺布(Non Woven)或有机织布制成。借此,鞋垫100更可以兼具抗菌、耐用和美观功能。

请参阅图4,其中图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鞋垫110的局部剖面示意图。鞋垫110包含一抗菌布200a、一弹性部300a、一凹槽700a、一第一支撑部500a、一第二支撑部400a及一底部600a,和图1所述的鞋垫100不同处在于,鞋垫110的凹槽700a设置在弹性部300a。

请参阅图5,其中图5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鞋垫120的爆炸示意图。鞋垫120包含一抗菌布200b、一弹性部300b、一凹槽700b、一第一支撑部500b、一第二支撑部400b及一底部600b,和图1所述的鞋垫100不同处在于,鞋垫120的弹性部300b仅由后足段组成,而抗菌布200b及底部600b的大小则与后足段的大小对应。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