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护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9294发布日期:2018-06-30 01:06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婴儿护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儿护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护膝。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婴儿爬行有助于视听觉、空间位置感觉、平衡感觉的发育,且能促进身体的协调,因而爬行是幼儿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婴儿的皮肤非常细嫩,爬行过程中,与地面的不断摩擦,势必会对婴儿膝盖处的皮肤造成伤害,于是人们发明了婴儿护膝。然而,现有的婴儿护膝,大多没有缓冲层,不能对婴儿的膝盖形成更好的保护,而有一些有缓冲层的护膝,也因为缓冲层的设计存在缺陷,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缓冲,对婴儿的膝盖进行保护,并且这些护膝用途单一,不具备能调动婴儿爬行积极性的作用,也没有通过改进,将该护膝资源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护膝,可以解决现有的婴儿护具的设计存在缺陷,不能很好的对膝盖进行保护,不能调动婴儿爬行积极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婴儿护膝,包括护膝本体和用于穿在膝盖处的固定带;所述护膝本体设置在固定带上贴合于膝盖的位置,所述护膝本体为外凸的曲面结构,护膝本体的内侧设有与膝盖相匹配的凹槽。

这样,将固定带穿在婴儿的膝盖处,此时护膝本体正贴合在婴儿的膝盖位置,由于护膝本体为为外凸的曲面结构,外凸指的是朝远离婴儿的膝盖的位置凸起,护膝本体的内侧设有与膝盖相匹配的凹槽,婴儿的膝盖在凹槽中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受到的挤压也更小。

进一步地,所述护膝本体的外侧设有气囊层,所述气囊层上设有气压哨子。

这样,婴儿在爬行时,气压哨子受到挤压气囊层,气囊层受压迫导致气压哨子发出声响,激发婴儿的爬行兴趣。

进一步地,所述护膝本体的外侧设有夜光区,所述夜光区设有夜光涂料。

这样,夜光涂料在白天可以吸收光能,在黑暗的环境释放光能发光,大人可以通过夜光区是否移动来确认婴儿在黑暗中是否爬行。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贴合在腘窝的位置设有第一透气孔。

这样,第一透气孔的设置即可以节省固定带的材料,也可以防止固定带在腘窝的位置的形成皱褶,影响婴儿的爬行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贴合在大腿的位置和小腿的位置均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

这样,第二透气孔可以使与固定带接触的大腿和小腿都能得到透气。

进一步地,所述护膝本体上设有多个第三透气孔。

这样,通过在护膝本体上设置第三透气孔,可以帮助护膝本体与膝盖接触的皮肤透气。

进一步地,所述护膝本体的材质为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护膝本体上设有卡通图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上设有印花。

有益效果:传统婴儿护膝的护膝本体都是选用圆柱体的海绵板,没有外凸的曲面结构,护膝本体的内侧也没有与膝盖相匹配的凹槽,婴儿在爬行时是通过膝盖强行使海绵板产生形变,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膝盖造成不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膝盖本体做成外凸的曲面结构,并且在护膝本体的内侧设有与膝盖相匹配的凹槽,可以使得膝盖在与护膝本体接触中更加舒适,婴儿在爬行的过程中由于护膝本体是贴合在膝盖并包括膝盖,对膝盖的伤害也更小,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护膝本体上设有气压哨子,可以激发婴儿的爬行乐趣,夜光区的设置也可以使婴儿能在黑暗中爬行,父母也能在黑暗中观察婴儿的运动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背视图;

图3为护膝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护膝本体;10表示气囊层;100表示气压哨子;11表示夜光区;12表示第三透气孔;13表示曲面结构;14表示凹槽;2表示固定带;20表示第二透气孔;21表示第一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婴儿护膝,包括护膝本体1和用于穿在膝盖处的固定带2;所述护膝本体1设置在固定带2上贴合于膝盖的位置,所述护膝本体1为外凸的曲面结构13,护膝本体1的内侧设有与膝盖相匹配的凹槽14。

将固定带2穿在婴儿的膝盖处,此时护膝本体1正贴合在婴儿的膝盖位置,由于护膝本体1为为外凸的曲面结构13,外凸指的是朝远离婴儿的膝盖的位置凸起,护膝本体1的内侧设有与膝盖相匹配的凹槽14,婴儿的膝盖在凹槽14中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受到的挤压也更小。

如图1,所述护膝本体1的外侧设有气囊层10,所述气囊层10上设有气压哨子100。

婴儿在爬行时,气压哨子100受到挤压气囊层10,气囊层10受压迫导致气压哨子100发出声响,激发婴儿的爬行兴趣。

如图1,所述护膝本体1的外侧设有夜光区11,所述夜光区11设有夜光涂料。

夜光涂料在白天可以吸收光能,在黑暗的环境释放光能发光,大人可以通过夜光区11是否移动来确认婴儿在黑暗中是否爬行。

如图2,所述固定带2贴合在腘窝的位置设有第一透气孔21。

第一透气孔21的设置即可以节省固定带2的材料,也可以防止固定带2在腘窝的位置的形成皱褶,影响婴儿的爬行体验。

如图1,所述固定带2贴合在大腿的位置和小腿的位置均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20。

第二透气孔20可以使与固定带2接触的大腿和小腿都能得到透气。

如图1,所述护膝本体1上设有多个第三透气孔12。

通过在护膝本体1上设置第三透气孔12,可以帮助护膝本体1与膝盖接触的皮肤透气。

本实用新型中护膝本体1的材质为海绵,并且在护膝本体1上设有卡通图案,同时在所述固定带2上设有印花。

传统婴儿护膝的护膝本体1都是选用圆柱体的海绵板,没有外凸的曲面结构,护膝本体1的内侧也没有与膝盖相匹配的凹槽,婴儿在爬行时是通过膝盖强行使海绵板产生形变,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膝盖造成不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膝盖本体做成外凸的曲面结构,并且在护膝本体1的内侧设有与膝盖相匹配的凹槽,可以使得膝盖在与护膝本体1接触中更加舒适,婴儿在爬行的过程中由于护膝本体1是贴合在膝盖并包括膝盖,对膝盖的伤害也更小,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护膝本体1上设有气压哨子100,可以激发婴儿的爬行乐趣,夜光区11的设置也可以使婴儿能在黑暗中爬行,父母也能在黑暗中观察婴儿的运动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