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餐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5952阅读:9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餐饭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分餐饭盒。



背景技术:

病患家属为病患(尤其是传染病病患)带饭时,往往需要携带多个饭盒用以多人分餐,以保证卫生,防止疾病传染。携带时,多个餐盒放在同一个袋子里容易碰撞倾倒,导致食物溢出,十分不方便。而且现有的饭盒多为一个人用餐设计,往往难以携带多种食物,食物互相混杂既影响味道,又容易变质。同时现有的饭盒一般也不设有存放筷子、勺子或叉子等餐具的空间,这些餐具放在外面很容易被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餐饭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餐盒在多人分餐中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餐饭盒,包括若干外盒体,所述外盒体上设有外盒体连接结构,若干所述外盒体通过所述外盒体连接结构叠摞连接;所述外盒体上设有盖体,所述外盒体与所述盖体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外盒体内食物溢出的外密封结构;所述外盒体内部设有若干用于放置食物或餐具的内盒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内盒体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内盒体内食物溢出的内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分餐饭盒中,所述外盒体连接结构为卡接结构。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分餐饭盒中,所述外盒体连接结构包括卡头和用于与所述卡头卡接的卡爪,所述卡头固定设在所述外盒体外侧,所述卡爪与所述外盒体铰接,所述外盒体上的卡头与相邻的所述外盒体上的卡爪卡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分餐饭盒中,外密封结构包括外密封胶条和用于承托所述外密封胶条的外支承边,所述外密封胶条与所述外支承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分餐饭盒中,内密封结构包括内密封胶条和用于承托所述内密封胶条的内支承边,所述内密封胶条与所述内支承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分餐饭盒中,所述内盒体与所述外盒体为分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分餐饭盒中,所述盖体外周尺寸大于所述外盒体顶部尺寸,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外盒体底部形状相匹配的盖体限位槽。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分餐饭盒中,所述盖体外周尺寸小于所述外盒体顶部尺寸,所述外盒体顶部设有与相邻的所述外盒体底部形状相匹配的外盒体限位槽。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分餐饭盒中,所述盖体与所述外盒体卡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分餐饭盒中,所述盖体或所述外盒体上还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餐饭盒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若干可以相互连接的外盒体用以盛放多人的食物,便于多人分餐食用,而且若干外盒体连接成一个整体,且通过盖体及外密封结构密封,能够防止外盒体互相碰撞,防止食物溢出,便于携带,使用十分方便;同时,外盒体内设有若干内盒体,内盒体之间通过盖体和内密封结构互相隔离,便于携带多种食物,防止食物混杂,也便于携带筷子、勺子或叉子等餐具,使这些餐具更加干净卫生,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餐饭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餐饭盒的爆炸结构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餐饭盒的内盒体和外盒体的附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餐饭盒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餐饭盒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部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外盒体;11-外盒体限位槽;2-盖体;21-盖体限位槽;3-内盒体;41-卡头;42-卡爪;51-外密封胶条;52-外支承边;61-内密封胶条;62-内支承边;7-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餐饭盒进行说明。分餐饭盒,包括若干外盒体1,外盒体1上设有外盒体连接结构,若干外盒体1通过外盒体连接结构叠摞连接;外盒体1上设有盖体2,外盒体1与盖体2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外盒体1内食物溢出的外密封结构;外盒体1内部设有若干用于放置食物或餐具的内盒体3,盖体2与内盒体3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内盒体3内食物溢出的内密封结构。外盒体1为保温材料制作或设有保温结构,以便于对食物进行保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餐饭盒,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若干可以相互连接的外盒体1用以盛放多人的食物,便于多人分餐食用,而且若干外盒体1连接成一个整体,且通过盖体2及外密封结构密封,能够防止外盒体1互相碰撞,防止食物溢出,便于携带,使用十分方便;同时,外盒体1内设有若干内盒体3,内盒体3之间通过盖体2和内密封结构互相隔离,便于携带多种食物,防止食物混杂,也便于携带筷子、勺子或叉子等餐具,使这些餐具更加干净卫生,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餐饭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盒体连接结构为卡接结构,以方便将若干外盒体3放在一起或取出。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餐饭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盒体连接结构包括卡头41和用于与卡头41卡接的卡爪42,卡头41固定设在外盒体1外侧,所述卡爪42与所述外盒体1铰接,所述外盒体1上的卡头与相邻的所述外盒体1上的卡爪42卡接。外盒体1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外盒体连接结构。这种连接结构简单有效,能使若干外盒体3快速分合。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餐饭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密封结构包括外密封胶条51和用于承托外密封胶条51的外支承边52,外密封胶条51与外支承边5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包括卡接、粘接、钩接以及混合连接等连接结构。外密封胶条51与外支承边52也可以是体成型结构,若盖体2的材质较软,能够保证与外盒体1的密封连接,也可以不设置外密封胶条51,盖体2的外支承边52的边缘实际就相当于外密封胶条51。外密封胶条51为闭合的环,起到加强密封效果的作用,外支承边52起到承托并压紧外密封胶条51的作用。盖体2盖紧后,外盒体1、盖体2、外密封胶条51和外支承边52形成一个密封体,将外盒体1内部封闭起来,能够防止食物溢出,也能防止食物迅速变凉。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餐饭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内密封结构包括内密封胶条61和用于承托内密封胶条61的内支承边62,内密封胶条61与内支承边62固定连接。内密封胶条61与内支承边62也可以是体成型结构,若盖体2的材质较软,能够保证与外盒体1的密封连接,也可以不设置内密封胶条61,盖体2的内支承边62的边缘实际就相当于内支承边62。内密封胶条61为闭合的环,起到加强密封效果的作用,内支承边62起到承托并压紧内密封胶条61的作用。盖体2盖紧后,内盒体3、盖体2、内密封胶条61和内支承边62形成一个密封体,将内盒体3内部封闭起来,能够防止食物溢出,也能防止食物迅速变凉。

请参阅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外盒体1上部边缘高于内盒体3上部,盖体2位于,外盒体1内部,外支承边52垂直外盒体1侧壁,内支承边62平行于内盒体3侧壁,即内支承边62与外支承边52所在平面垂直。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餐饭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内盒体3与外盒体1为分体式结构,以便于将内盒体3从外盒体1中取出。使用时也可以将外盒体1内的内盒体3取出,直接用外盒体1盛放汤饭等食物。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餐饭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盖体2外周尺寸大于外盒体1顶部尺寸,盖体2上设有与外盒体1底部形状相匹配的盖体限位槽21,以防止外盒体1之间横向移动,避免影响外盒体连接结构的连接效果或外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避免外盒体脱落或食物溢出。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餐饭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盖体2外周尺寸小于外盒体1顶部尺寸,外盒体1顶部设有与相邻的外盒体1底部形状相匹配的外盒体限位槽11,以防止外盒体1之间横向移动,避免影响外盒体连接结构的连接效果或外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避免外盒体脱落或食物溢出。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餐饭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盖体2与所述外盒体1卡接。至少位于最上部的盖体2与最上部的外盒体1卡接,用以将最上部外盒体1密封,防止食物溢出。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餐饭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盖体2或外盒体1上还设有提手7,以便于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