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热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1044阅读:3284来源:国知局
自热餐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热餐盒。



背景技术:

在户外作业或者旅行过程中,生火做饭往往很不方便,必要时还需携带炊具或燃具,即耗费体力又耗费时间,如果用火不当,甚至会引发火灾。而如果只吃生冷干硬的便携食品比如饼干、馒头、牛肉干等,又会对胃造成负担,损害人的健康。为了方便饭菜加热又无需携带笨重的炊具或者燃具,现有技术出现了自加热饭盒,例如申请号为201210459524.8、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单拉式破解铆置水袋自加热盒饭”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在水袋封口线的一侧设置铆钉,封口线一端的中间部位设置两切口,两切口之间用铆钉铆置拉绳的一端,水袋平置在外盒的底部,并用铆钉铆置在外盒的底部,拉绳的另一端通过外盒侧壁上的切口穿出外盒,该切口高出水袋平放时的高度;发热包平置于水袋的上部;饭盒装有加工过的白米饭,塑料封膜热压密闭,饭盒嵌置在外盒内置于发热包上方;菜肴包里面装入加工好的菜肴真空包装,平置于饭盒上面,餐具置于菜肴包边侧,扣上外盒盖外封塑膜,通过拉绳撕开水袋,水与发热包接触后,发热包发热使水变为高温的水蒸气,以通过高温的水蒸气对饭盒中的米饭及菜肴加热。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外盒一般采用发泡树脂或塑料材料,将铆钉固定在外盒的底部及将发热包平置于水袋的上部时,在撕拉拉绳时,可能会将盛放盒底部撕坏而导致漏水,同时撕开的水包可能会将加热包支起,使得水与加热包的用量关系发生变化及加热包与水不能充分接触,导致饭盒中的白米饭及菜肴不能够充分加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510476524.2、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自热餐盒”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自热餐盒包括盒体、放置在盛放盒内部的自热包、盛放食物的饭盒、水包及与水包连接的柔性撕开部件,盒体的一个侧壁上开设通孔,在与该侧壁相对的另一个侧壁上设置固定连接扣,所述水包邻近所述固定连接扣的一端设置与该固定连接扣配合的配合连接扣,以将水包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撕开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水包设置配合连接扣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从盒体内部延伸至穿过所述通孔后外漏在盒体外部。采用固定连接扣与配合连接扣将水袋固定在盛放盒的底部,杜绝了撕拉撕开部件时拉坏盒体底部的问题,进而避免水袋被撕开后从所述盒体底部泄露,如此使得水与加热包的用量关系保持不变及加热包与水充分接触。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水包在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意外情况导致水包中的水流出,水与自热包接触就会发热,从而使自热餐盒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水与自热包接触的自热餐盒。

一种自热餐盒包括盛放盒、自热包、隔离层、水包、盛放食物的饭盒,所述盛放盒的上端敞开,盛放盒的内腔的底部设有安放槽,以放置自热包,所述隔离层包裹在自热包上,以将自热包与外界隔离,隔离层上设有第一牵引件,第一牵引件的一端与隔离层固定连接,第一牵引件的第二端穿过盛放盒的侧壁并暴露在盛放盒外面,以使牵拉第一牵引件时,隔离层能够撕裂开,所述水包设置在隔离层上,水包的一端为固定端,水包的另一端为盛水端,水包的固定端的中间设有切口,且水包的固定端的一侧设有第二牵引件,第二牵引件的第一端与水包的固定端固定连接,第二牵引件的第二端穿过盛放盒的侧壁并暴露在盛放盒外面,且第二牵引件的第二端与第一牵引件的第二端同侧,以通过牵拉第二牵引件使水包沿着切口方向裂开,从而使水流出,所述饭盒位于水包的上方,且饭盒设有外翻边,以架设在盛放盒上。

优选的,所述隔离层为膜状,隔离层包裹在自热包上,第一牵引件与隔离层固定连接,以牵拉第一牵引件时,水能够从盛放盒的底部进入自热包。

优选的,所述安放槽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匚”型,且两个凸起的开口相正对,以将自热包限制在两个凸起围成的区域内,两个凸起位于盛放盒的中间位置,以使自热包与水接触放热时能够对饭盒均匀加热。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热餐盒通过设置隔离层,使自热包与外界分开。如果水包因为意外情况导致水流出,或者自热餐盒外的水进入自热餐盒,那么隔离层就能够防止水与自热包接触。如此,能够防止自热餐盒报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热餐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热餐盒的盛放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热餐盒的盛放盒与隔离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有水包的盛放盒的结果示意图。

图中:自热餐盒10、盛放盒20、安放槽201、自热包30、隔离层40、第一牵引件401、水包50、第二牵引件501、饭盒60、外翻边6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请参看图1、图2、图3以及图4,自热餐盒10包括盛放盒20、自热包30、隔离层40、水包50、盛放食物的饭盒60,所述盛放盒20的上端敞开,盛放盒20的内腔的底部设有安放槽201,以放置自热包30,所述隔离层40包裹在自热包30上,以将自热包30与外界隔离,隔离层40上设有第一牵引件401,第一牵引件401的一端与隔离层40固定连接,第一牵引件401的第二端穿过盛放盒20的侧壁并暴露在盛放盒20外面,以使牵拉第一牵引件401时,隔离层40能够撕裂开,所述水包50设置在隔离层40上,水包50的一端为固定端,水包50的另一端为盛水端,水包50的固定端的中间设有切口,且水包50的固定端的一侧设有第二牵引件501,第二牵引件501的第一端与水包50的固定端固定连接,第二牵引件501的第二端穿过盛放盒20的侧壁并暴露在盛放盒20外面,且第二牵引件501的第二端与第一牵引件401的第二端同侧,以通过牵拉第二牵引件501使水包50沿着切口方向裂开,从而使水流出,所述饭盒60位于水包50的上方,且饭盒60设有外翻边601,以架设在盛放盒20上。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40为膜状,隔离层40包裹在自热包30上,第一牵引件401与隔离层40固定连接,以牵拉第一牵引件401时,水能够从盛放盒20的底部进入自热包30。具体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层40采用成本低、隔水性高、柔韧性好、易于撕裂的塑料薄膜制成。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自热包30被卡在安放槽201内,第一牵引件401拉动隔离层40,自热包30不动,隔离层40受到拉力而撕裂,使自热包30与外界连通;同时第二牵引件501将水包50拉开,使水进入自热包30,从而使饭盒60被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安放槽201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匚”型,且两个凸起的开口相正对,以将自热包30限制在两个凸起围成的区域内,两个凸起位于盛放盒20的中间位置,以使自热包30与水接触放热时能够对饭盒60均匀加热。

自热包30设置在安放槽201中,能够限制自热包30的移动,使自热包30始终位于盛放盒20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当自热包30遇到水放热时,热量能够均匀地分散到饭盒60中。

本实用新型的自热餐盒10在使用时,可以将第一牵引件401和第二牵引件501一起牵拉,也可以分别牵拉第一牵引件401和第二牵引件501,使水包50中的水与自热包30相接触,从而对饭盒60进行加热。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