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足浴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2013发布日期:2018-07-31 17:46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足与人体健康关系很大,关于足部的养生研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多种足浴产品,主要有足浴盆和足浴桶,包括普通型和电子保温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便之处,主要是体积重量较大,无法随身携带。例如,在外地出差时,有些酒店配备有足浴桶,但是出于卫生考虑大部分人都不会使用(卫生情况较差)。由于使用成本高,暂时没有供一次性使用的足浴桶。

在专利文献方面,CN 202233247 U中公开了一种足浴靴,它在靴底上设置加热恒温装置,该加热恒温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和电源。由于加热恒温装置是与靴子一体设计的,所以存在清洗靴子不方便的问题。

再如,CN 204016838 U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全密封软体足浴靴,包括靴形套体,其特征在于,靴形套体是由靴底和依次装在靴底上的靴帮、靴筒构成的与人体足部和腿部形状相对应的中空体,靴筒上部的开口处在靴筒内装有用于防止水流出靴形套体内腔的密封体,密封体是由乳胶材料制成的上下开口的圆形管状结构,密封体的上口的直径大于下口的直径,构成收缩式的弹性密封结构,密封体的上口处在靴筒上装有用于密封密封体上口的固定带,靴帮上装有与靴形套体内腔相连通的注水管,注水管伸出靴形套体的端部上装有密封盖。该便携式足浴靴不具有电加热功能,密封体的存在解决了热水外溢的问题,但是同样存在不便于清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足浴靴,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传统的电加热足浴靴的基础上,选用轻便材料及快速组装结构形式,在保证便于携带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实现内胆与外套可拆分设计,要更便于清洗,最终实现个人足浴器材的专用化卫生设计。

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便携式足浴靴,其特征在于,采用内外分体套装式结构形式,包括外靴体和内胆两部分,所述内胆和外靴体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

外靴体,所述外靴体包括鞋底、鞋帮和电加热元件:鞋帮通过3组独立气囊充气成型固定于鞋底并发挥保温作用,气囊抽气后便于收纳。为了便于充气成型,所述气囊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气道以及辅助加强筋。橡胶材质的鞋底部分自前向后分为三段:鞋底前段、鞋底中段和鞋底后段,每段长度约为总长的三分之一。3组气囊分别与前、中、后段鞋底搭配固定。

所述鞋底后段与人体的足后跟相对应,在鞋底后段上固定有后段鞋帮,在鞋底后段的内部设有电加热元件,后段鞋帮对应的为人体的腓骨、脚踝部位,所述后段鞋帮中具有充气夹层Ⅰ,所述充气夹层Ⅰ所在的气道上分别设置一个单向阀:一个为充气口Ⅰ,另一个为抽气口Ⅰ。

鞋底中段,与人体的足弓相对应,在中段的内部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Ⅰ,在两侧边沿固定中段鞋帮,所述鞋底中段和鞋底后段的连接:在鞋底中段和鞋底后段之间的侧上方通过铰链Ⅰ进行柔性连接Ⅰ,在中段和后段的下方之间通过圆销Ⅰ进行快速连接;

鞋底前段,与人体的前脚掌相对应,在鞋底前段的内部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Ⅱ,在两侧为前段鞋帮,所述鞋底前段和鞋底中段的连接:鞋底前段和鞋底中段之间通过下侧部位的铰链Ⅱ进行柔性连接Ⅱ,所述鞋底中段和鞋底前段之间通过圆销Ⅱ快速连接;拔出圆销Ⅰ、圆销Ⅱ后鞋底的三段之间进行Z字形折叠;拔出的圆销Ⅰ、圆销Ⅱ通过卡扣固定于鞋底中段的侧面。

中段鞋帮内的充气夹层Ⅱ,所述充气夹层Ⅱ所在的气道上设置有两个单向阀,一个为充气口Ⅱ,另一个为抽气口Ⅱ;

在前段鞋帮中设置有充气夹层Ⅲ,所述充气夹层Ⅲ所在的气道上设置有两个单向阀,一个为充气口Ⅲ,另一个为抽气口Ⅲ。

前端、中段和后段鞋帮拼接缝隙处设置叠加区域。

所述可拆卸结构为魔术粘扣或者按扣结构。

所述内胆为硅胶内胆,厚度以0.2到0.5毫米。

所述内胆在一个侧面标有横向水位刻度线,另一侧面粘贴有随温度变化颜色同步变化的色温标尺。

所述内胆的上部收口位置有与外靴体相固定的粘贴或捆绑式绳索。

所属内胆腔体可以经由人力外翻进行清洗。

所述电加热元件为柔性的硅胶加热片。

所述加热元件配备有一体化或分体式温控装置。

每一对对应的充气口和抽气口分别居于左右两侧。

每一对对应的充气口和抽气口分别设计为不同的颜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内胆可拆卸,分体式设计更加有利于内胆的清洗,每次将内胆取出进行清洗。

2、靴体本身是可折叠设计,可以进行折叠,折叠后形成块状结构,体积更小,可以放入行李箱中,便于携带。

3、在家庭内部使用时,每位家庭成员仅需配备一套自己专用内胆,共用一套外靴体即可轮流使用,避免了现有足浴盆混用的弊端,确保个人卫生。

4、在宾馆住宿房间内等公共场所配备相关外靴套后,出差人员仅提供自己的专用内胆,便可方便足浴,满足了公共环境条件下的个人足浴保健卫生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硅胶内胆的示意图。

图3为鞋底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后段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中段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6为中段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7为前段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后段鞋帮的展开示意图。

图9为中段鞋帮的展开示意图。

图10为前段鞋帮的展开示意图。

图11为相邻的鞋帮的搭接示意图。

图中:100靴体,

110鞋底,111鞋底后段,1111粘接部位Ⅰ,1112电加热元件粘贴处,112鞋底中段,1121按摩凸起Ⅰ,1122粘接部位Ⅱ,113鞋底前段,1131按摩凸起Ⅱ,1132粘接部位Ⅲ,114C形卡槽

120鞋帮,121后段鞋帮,1211充气夹层Ⅰ,1212充气口Ⅰ,1213抽气口Ⅰ,122中段鞋帮,123前段鞋帮,

130电加热元件,

141柔性连接Ⅰ,151铰链结构Ⅰ,

142柔性连接Ⅱ,152铰接结构Ⅱ,

200内胆,210魔术粘扣,220水位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便携式足浴靴,参考图1,包括靴体100和内胆200,两者之间为可拆分式设计,安装时,通过内胆和靴体上的魔术粘扣210或者按扣进行快速固定。其中的靴体部分可折叠,折叠后便于携带,可充气,充气后可以形成靴子的轮廓状,可电加热,采用电加热对内部进行加热。

参考图2,内胆200为硅胶内胆,厚度以0.2到0.5毫米为宜,整体采用硅胶制作,具有柔性和足够的强度、弹性。内胆200的脚部空间为成年人脚体积的数倍,以5倍以上为最佳,这样,可以给脚部留出足够的空间,盛放热水,达到足浴的最佳效果。内胆在一个侧面标有横向设置的若干水位刻度线220,另一侧面粘贴有随温度变化颜色同步变化的色温标尺,分别用于警示水位和水温。其中色温标尺通过颜色变化表示40度以下,40度至60度区间,60度以上高温空间。

靴体,整体远远大于成年人脚的尺寸,靴体的内部空间足以塞入内胆。该靴体100包括鞋底110、鞋帮120和电加热元件130,其中,电加热元件130优选柔性的硅胶加热片。其中,硅胶加热片(SCS)是采用耐高温、高导热、绝缘性能佳、强度好的硅橡胶、耐高温的纤维增强材料以及金属发热膜电路集合而成的软性电加热膜元件。由两张玻璃纤维布及双片压硅胶合制而成的硅胶玻璃纤维布构成。由于它为薄片状产品(标准厚度为1.5mm)它具有很好的柔软性,可以与被加热物体完全紧密接触。

鞋底110采用橡胶材质的,这种材料常见应用于雨靴,鞋底部分自前向后分为三段,前段、中段和后段,三段之间采用可折叠设计,通过可折叠实现折叠便携的目的,具体地,以下面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鞋底后段111,与人体的足后跟相对应,在鞋底后段的边沿为鞋帮的粘接部位Ⅰ1111,用于和后段鞋帮121粘接连接,粘接方式优选粘合剂永久粘接。在某些特殊场合,也可使用魔术粘扣进行可拆卸的粘接,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在鞋底后段111的内部部分设置有电加热元件粘贴处1112,用于电加热元件的粘贴,粘贴通常采用强力胶进行粘接。后段鞋帮121对应的为人体的腓骨、脚踝部位,该后段鞋帮121的展开图参考8,该后段鞋帮采用双层设计,具有一个充气夹层Ⅰ1211,该夹层包括竖向的加强筋和连通的过渡筋,无论是竖向的筋还是过渡筋,彼此都是连通的,优选的,在后段鞋帮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单向阀,一个为充气口Ⅰ1212,另一个为抽气口Ⅰ1213,通过充气口Ⅰ向充气夹层内充气,充气口形成一定的硬度,形成轮廓。为了便于区分充气口和抽气口,作为优先的方案之一,将抽气口Ⅰ设计为红色,将充气口设计为绿色。

鞋底中段112,与人体的足弓相对应,在中段的内部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Ⅰ1121,在两侧为中段鞋帮122粘接部位Ⅱ1122。鞋底中段和鞋底后段的连接:鞋底本身具有一定厚度,在鞋底中段和鞋底后段之间的侧上方通过铰链Ⅰ进行柔性连接Ⅰ141,也就是说,鞋底中段112和鞋底后段111可以相对于铰链进行折叠。在中段和后段的下方之间为彼此咬合的铰链结构Ⅰ151,在咬合处通过圆销Ⅰ进行快速连接,参考图4和图5,此处的圆销Ⅰ可拆卸,拆后鞋底中段112和鞋底后段111之间可进行折叠。

上述的柔性连接Ⅰ141为金属铰链,也可以采用尼龙绳进行替代,形成柔性连接。

圆销Ⅰ可拆卸设计,为方便圆销Ⅰ的存放,在鞋底中段的侧面设计C形卡槽114或者在鞋底中段112侧面设置销孔,用于圆销Ⅰ的暂时收纳。

鞋底前段113,与人体的前脚掌相对应,在鞋底前段113的内部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Ⅱ1131,在两侧为前段鞋帮粘接部位Ⅲ1132,与中段类似,前段鞋帮123与前段鞋底之间为粘接连接。鞋底前段和鞋底中段的连接:鞋底前段113和鞋底中段112之间通过下侧部位的铰链Ⅱ进行柔性连接Ⅱ142,也就是说,前段相对于中段具有向下折叠的能力,优选的方式,该铰链Ⅱ为柔性的橡胶或者硅胶材质,具有折叠的性能。在上部,中段和前段之间通过彼此彼此咬合的铰接结构Ⅱ152进行快速的连接,参考图6和图7,此处圆销Ⅱ可拆卸,拆卸后鞋底中段和鞋底前段之间可折叠。

鞋底的三段之间可以进行Z字形折叠,形成折叠效果。

在前段鞋帮中设置有充气夹层Ⅲ,充气夹层内设置有弧形的加强筋Ⅲ,充气口形成硬性支撑。在充气夹层所在的气道上设置有两个单向阀,一个为充气口Ⅲ,另一个为抽气口Ⅲ,且最佳的方式,考虑美观的情况下,充气口和抽气口分别居于左右两侧。

中段鞋帮内的充气夹层Ⅱ、加强筋Ⅱ、充气口Ⅱ和抽气口Ⅱ设计方式和布置方式,参考前段鞋帮内的充气夹层设计,不再赘述。

关于三段鞋帮拼接缝隙的处理,通过设置叠加区域,形成局部叠加,参考图11,可以保证足够的保温效果。

现场具体使用步骤可以推荐如下:

步骤一,将三段鞋底依次展开,并使用圆销Ⅰ和圆销Ⅱ进行锁定,在三段鞋帮进行魔术粘扣粘接,对三段鞋帮中的充气夹层进行充气,形成立体轮廓。

步骤二,内胆充水(优选温水)并固定于靴套内部,通过加热功能给内胆内的水加热。

步骤三,达到预定温度后,即可进行足浴,在足浴的过程中,硅胶加热片可以间断加热,使得内胆内的水温处于基本恒定的温度范围之内。

步骤四,足浴结束后抽出并清洁内胆。

步骤五,折叠收纳靴体部分。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纳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