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箱包的拉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3446发布日期:2018-07-07 02:5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箱包的拉杆。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和商务的发展,人们会经常到外地旅游或者出差,而在旅游或出差的同时也会携带较多的物品。为了在长距离的旅途中节约体力,人们普遍都会选用拉杆箱包来盛放行李物品;因为拉杆箱包内不仅有较大的容积来放置物品,而且箱底带有轮子、箱身上有拉杆,使用者可以通过拉杆自由拖行箱体,携带方便而且省时省力。

拉杆包括套接管、伸缩管和把手,拉杆的长短通常通过伸缩管在套接管内来回滑移进行调节。但是伸缩管是最易损坏的部位,一旦发生损坏,伸缩杆便无法收缩回套接管内,在紧急情况下,伸缩杆又不能进行拆卸,过长的拉杆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管损坏后可拆卸,使用寿命更长的一种拉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箱包的拉杆,包括套接管、伸缩管和把手,所述伸缩管相对套接管的一端设有滑移端,所述滑移端的两侧设有弹性卡件,所述套接管相对伸缩管一端的管壁上设有两个固定弹性卡件的卡口,所述卡口贯穿套接管设置,所述套接管外卡设有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的两个端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卡口的开口处,所述把手上设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穿设于伸缩管内固定,所述伸缩管的管壁上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固定栓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个开口分别与伸缩管上的圆孔相对应,通过螺栓穿设于圆孔和通孔内,将固定栓和伸缩管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卡件的一端固定于滑移端的外壁上,另一端与滑移端的外壁呈间隙设置,且朝向套接管的管壁方形弯折,形成可嵌设于卡口内的卡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上设有呈中空设置的旋转握把,所述旋转握把转动连接在把手上,呈管体状设置,所述旋转握把的外表面上布满橡胶圆凸和若干方形孔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伸缩杆的结构改进,使得伸缩杆在损坏后能及时拆卸,将把手固定于套接管上,拉杆得以继续使用,延长拉杆的使用寿命,同时改进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1、套接管;10、卡口;11、弹性卡环;12、凸块; 2、伸缩管;20、滑移端;21、弹性卡件;22、圆孔;23、卡块; 3、把手; 30、固定栓; 31、通槽; 32、旋转握把;33、橡胶圆凸;34、方形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箱包的拉杆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箱包的拉杆,包括套接管1、伸缩管2和把手3,所述伸缩管2相对套接管1的一端设有滑移端20,所述滑移端20的两侧设有弹性卡件21,所述套接管1相对伸缩管2一端的管壁上设有两个固定弹性卡件21的卡口10,所述卡口10贯穿套接管1设置,所述套接管1外卡设有弹性卡环11,所述弹性卡环11的两个端部设有凸块12,所述凸块12位于卡口10的开口处,所述把手3上设有固定栓30,所述固定栓30穿设于伸缩管2内固定,所述伸缩管2的管壁上设有两个圆孔22,所述固定栓30上设有通槽31,所述通槽31的两个开口分别与伸缩管2上的圆孔22相对应,通过螺栓穿设于圆孔22和通孔内,将固定栓30和伸缩管2固定。所述弹性卡件21的一端固定于滑移端20的外壁上,另一端与滑移端20的外壁呈间隙设置,且朝向套接管1的管壁方形弯折,形成可嵌设于卡口10内的卡块23。

在伸缩管2损坏无法收缩与套接管1内时,可以通过挤压弹性卡环11,使得弹性卡环11上的凸块12朝向套接管1上的卡口10内运动,使得滑移端20上的弹性卡件21能脱离卡槽的固定,伸缩管2便能从套接管1上拆卸。然后将固定栓30和伸缩管2上的螺栓拆卸,使得固定栓30能与伸缩管2拆分,这样便能快速将损坏伸缩管2拆卸。完成伸缩管2的拆卸后,将固定栓30安装于套接管1内,再次利用螺栓,穿设套接管1的卡口10后,穿设于固定栓30的通槽31内,将固定栓30与套接管1固定,把手3便安装在了套接管1上。这样便能使得拉杆得以再次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把手3上设有呈中空设置的旋转握把32,所述旋转握把32转动连接在把手3上,呈管体状设置,所述旋转握把32的外表面上布满橡胶圆凸33和若干方形孔槽34。在拖行箱包时,手握住旋转握把32,由于旋转握把32与把手3转动连接,使得拉杆沿旋转握把32转动,大大方便拖行箱包,旋转握把32上的橡胶圆凸33 有效的增加了旋转握把32与手心的摩擦力,而橡胶圆凸33还有弹性使得握感更加舒适,旋转握把32上的方形孔槽34有效减少了手心与旋转握把32的接触面,增加了手心排汗的面积,使得手心 出汗有效蒸发,这样便实现有效防止手心出汗导致握感不舒适并且拖行箱包方便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