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手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6117发布日期:2020-05-12 17:4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矿用手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手杖,尤其涉及一种带烘干功能的矿用手杖。



背景技术:

矿井中地形条件多变,道路崎岖不平,工人经常需要长距离行走抵达工作面,耗费体力,手杖是辅助行走的常用装备,现有技术中井下使用的手杖采用的基本形式与登山杖相似,有的附加了测量、照明、监测等功能,如专利文献“cn205757677u”一种井巷工程施工管理多功能手杖,杖体上具有刻度,可以进行测量,专利文献“cn205117404u”多功能煤矿安全探测棒,手杖上设置有矿山温度计,可以测量煤层温度,专利文献“cn2420885y”矿用瓦斯报警手杖,手杖上装有瓦斯报警器,具有矿井下检测瓦斯的功能。

然而大部分矿井都存在路面积水问题,工人穿的胶鞋容易磨损进水,此外,井下作业强度大,如在高温矿井中工作,胶鞋中的汗水也影响工人的作业体验和身体健康,并且井下作业时间较长,不方便及时升井到地面进行烘干或更换,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烘干功能的矿用手杖,其具有便携、烘干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当工人在井下休息的时候可以快速地将鞋烘干。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适用于矿井等路况下使用的带烘干功能的矿用手杖。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烘干功能的适合井下使用的手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矿用手杖,所述矿用手杖包括握柄部和杆体部,所述握柄部与所述杆体部之间成角度设置,使得所述握柄部适于伸入鞋类物品中;所述矿用手杖设置有烘干装置,且所述握柄部构成所述烘干装置的烘干头部,在将所述握柄部伸入鞋类物品进行烘干时,所述烘干头部发出用于烘干鞋类物品的热量。通过上述方式,使矿用手杖同时具备了常规的辅助行走功能与额外的烘干功能,具有携带、使用方便的优点;并且在发挥烘干功能时,充分利用了矿用手杖本身的形状特征,使其在伸入鞋类物品时,能够较大范围的覆盖鞋类物品内部空间范围,使得烘干范围和效果有了较大提升。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烘干效率,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柄部内的加热模块,在将所述握柄部伸入鞋类物品进行烘干时,所述加热模块的热量从所述握柄部向鞋类物品内部散发。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进气管路、加热模块,在将所述握柄部伸入鞋类物品进行烘干时,空气从鞋类物品外流入所述进气管路,加热后的空气从所述进气管路进入鞋类物品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路一端开口于所述握柄部,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杆体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外界空气进入进气管路中,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进气泵,所述进气泵用于控制进气管路中的空气流动,从而向鞋类物品内部输出烘干用热空气。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鞋类物品内的湿空气排出,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出气管路,在将所述握柄部伸入鞋类物品内部进行烘干时,鞋类物品内部的湿空气从所述出气管路流出鞋类物品。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路一端开口于所述握柄部,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杆体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鞋类物品内部的湿空气排出鞋类物品内部,从而加快烘干进程,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出气泵,所述出气泵用于控制出气管路中的空气流动,从而使鞋类物品内部的湿空气从所述出气管路流出鞋类物品。

进一步地,为了扩大空气在鞋类物品内的流动面积,进而提高烘干效率,所述进气管路的位于所述握柄部的开口与所述出气管路的位于所述握柄部的开口分别位于所述握柄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部包括上部杆体、下部杆体,所述上部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握柄部连接,所述上部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部杆体连接,所述进气管路包括设置在所述烘干头部内的头部进气管路和设置在所述上部杆体内的上部进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包括设置在所述烘干头部内的头部出气管路和设置在所述上部杆体内的上部出气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握柄部上设有控制面板、充电电源接口、蓄电池、湿度传感器和/或照明灯。

进一步地,所述握柄部包括握柄主体部、握柄杆体部,所述握柄主体部为扶手形状体,所述握柄杆体部为中空圆柱体,所述握柄杆体部与所述杆体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握柄杆体部与所述杆体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部包括上部杆体、下部杆体,所述上部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握柄部连接,所述上部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部杆体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为适应不同身高或环境崎岖度的需要,所述下部杆体为伸缩杆体。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路包括设置在所述烘干头部内的头部出气管路和设置在所述上部杆体内的上部出气管路,所述上部杆体的上端安装有定位卡板,所述上部进气管路与所述上部出气管路通过所述定位卡板定位。通过定位卡板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进气管路与出气管路相互缠绕,避免空气流动不畅以及管路长期缠绕可能导致管路本身的破损;另一方面,可以阻止加热模块产生的热量从握柄部流入杆体部,避免了烘干头部的热量损失。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加热模块产生的热量从定位卡板的孔与进、出气管路之间的间隙流出,所述定位卡板中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部包括上部杆体、下部杆体,所述上部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握柄部连接,所述上部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部杆体连接;所述握柄杆体部与所述上部杆体采用键卡合和/或所述上部杆体与所述下部杆体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矿用手杖的收纳,所述上部杆体下端具有外螺纹,所述下部杆体上端内表面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握柄杆体部的下端口外表面具有沿周向均布的若干个呈l形的第一突出键体,所述上部杆体的上端口内表面具有沿周向均布的若干个呈l形的第二突出键体,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键体和第二突出键体数量相同、形状相同、方向相反,能够匹配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握柄杆体部的下端口外表面还具有至少一个弹珠,所述上部杆体的上端口具有与所述弹珠相配合的圆形通孔。

有益效果:不需要使用烘干功能时,本实用新型用作普通的手杖,烘干头部成为手持部位,当需要使用烘干功能时,烘干头部倒置与鞋体内,中部杆体下端伸出靴筒起到排除湿气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手杖的形状特征将烘干功能进行结合,具有便携、烘干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按照矿用产品进行安全性能设计,改善了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体验,此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作为登山杖用于户外,以满足涉水等活动后的烘干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矿用手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握柄杆体部与上部杆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部杆体分解示意图。

其中,烘干头部1、上部杆体2、下部杆体3、扶手形状体1-1、中空圆柱体1-2、控制面板1-3、充电电源接口1-4、蓄电池1-5、加热模块1-6、出气泵1-7、进气泵1-8、头部进气管路1-9、头部出气管路1-10、湿度传感器1-11、照明灯1-12、l型第一突出键体1-13、弹珠1-14、中部出气管路2-1、中部进气管路2-2、定位卡板2-3、l形第二突出键体2-4、圆形开孔2-5、密封圈2-6、卡齿3-1、卡槽3-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矿用手杖,包括握柄部和杆体部,所述握柄部与所述杆体部之间成角度设置,使得所述握柄部适于伸入鞋类物品中;所述矿用手杖设置有烘干装置,且所述握柄部构成所述烘干装置的烘干头部1,在将所述握柄部伸入鞋类物品进行烘干时,所述烘干头部发出用于烘干鞋类物品的热量。

为了提高烘干效率,本实用新型中的烘干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柄部内的加热模块1-6,在将握柄部伸入鞋类物品进行烘干时,加热模块1-6的热量从握柄部向鞋类物品内部散发。优选地,加热模块为电加热模块。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部件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是一种改进后的矿用手杖,其包括握柄部、杆体部以及加热模块。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部件均可以应用于本实施方式的矿用手杖。因此,以下将主要说明烘干装置的具体结构,不再重复说明握柄部、杆体部及其连接关系。

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进气管路,加热模块设置在进气管路周围;在将所述握柄部伸入鞋类物品进行烘干时,空气从鞋类物品外流入所述进气管路,加热后的空气从所述进气管路进入鞋类物品内部。所述进气管路一端开口于所述握柄部,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杆体部。

为了便于外界空气进入进气管路中,本实用新型中的烘干装置还包括进气泵1-8,进气泵1-8用于控制进气管路中的空气流动,从而向鞋类物品内部输出烘干用热空气。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3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与第一、二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部件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是一种改进后的矿用手杖,其同样包括握柄部、杆体部、加热模块、进气管路以及进气泵。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各部件均可以应用于本实施方式的矿用手杖。因此,以下将主要说明烘干装置及其他部件的具体结构,不再重复说明握柄部、杆体部、加热模块、进气管路、进气泵及其相互连接关系。

本实施方式中,握柄部的“前端”是指握柄部不与杆体部连接的一端,握柄部的“后端”是指握柄部与杆体部连接的一端。

为了便于鞋类物品内的湿空气流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烘干装置还包括出气管路,在将所述握柄部伸入鞋类物品进行烘干时,鞋类物品内的湿空气从所述出气管路流出鞋类物品。所述进气管路一端开口于所述握柄部,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杆体部。

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出气泵1-7,所述出气泵1-7用于控制进气管路中的空气流动,从而使鞋类物品内的湿空气从所述出气管路流出鞋类物品。

进一步地,矿用手杖的杆体部包括上部杆体2、下部杆体3,所述上部杆体2的长度为50-70cm;所述上部杆体10的一端与所述握柄部连接,所述上部杆体2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部杆体3连接,所述进气管路包括设置在烘干头部1内的头部进气管路1-9和设置在上部杆体2内的上部进气管路2-2;出气管路包括设置在烘干头部1内的头部出气管路1-10和设置在所述上部杆体2内的上部出气管路2-1。

为了便于矿用手杖的收纳,上部杆体2与下部杆体3之间设置成可拆卸连接,上部杆体2下端具有外螺纹,下部杆体3上端内表面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为了扩大空气在鞋类物品内的流动面积,进而提高烘干效率,本实用新型中的头进气管路1-9的开口与头部出气管路1-10开口分别位于所述握柄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优选地,头部出气管路1-10开口位于握柄部的后端(即鞋跟位置),头部进气管路1-9开口位于握柄部的前端(即鞋尖位置)。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部杆体2的上端安装有定位卡板2-3,所述上部进气管路2-2与所述上部出气管路2-1穿过定位卡板2-3上设置的孔,从而被定位卡板2-3定位。通过定位卡板2-3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进气管路与出气管路相互缠绕,避免空气流动不畅以及管路长期缠绕可能导致管路本身的破损;另一方面,可以阻止加热模块产生的热量从握柄部流入杆体部,避免了烘干头部1的热量损失。

为了防止加热模块产生的热量从定位卡板2-3的孔与进、出气管路之间的间隙流出,定位卡板2-3的孔内设置有密封圈2-6。

本实施方式中的矿用手杖的握柄部还设有控制面板1-3、充电电源接口1-4、蓄电池1-5和湿度传感器1-11。其中,控制面板1-3分别与充电电源接口1-4、蓄电池1-5、电加热模块1-6、进气泵1-8、出气泵1-7以及湿度传感器1-11连接;充电电源接口1-4与蓄电池1-5,从而为蓄电池1-5进行充电;蓄电池1-5与电加热模块1-6、进气泵1-8、出气泵1-7以及湿度传感器1-11连接。其中,控制面板1-3用于控制矿用手杖中各电子部件的运行,充电电源接口1-4和蓄电池1-5为矿用手杖提供所需的电量,湿度传感器1-11用于监测鞋类物品内的湿度状况。

矿用手杖的握柄部还设有照明灯1-12,为人们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行走提供照明。优选地,照明灯1-12设置在握柄部的后端。

如图1-2所示,握柄部包括握柄主体部、握柄杆体部,所述握柄主体部为扶手形状体1-1,所述握柄杆体部为中空圆柱体1-2,所述握柄杆体部与所述杆体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握柄杆体部的下端口外表面具有沿周向均布的若干个呈l形的第一突出键体1-13,上部杆体2的上端口内表面具有沿周向均布的若干个呈l形的第二突出键体2-4,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键体1-13和第二突出键体2-4数量相同、形状相同、方向相反,能够匹配卡合。通过这种卡合,防止握柄杆体部与杆体部在周向方向上的移位。

所述握柄杆体部的下端口还具有至少一个弹珠1-14,为了拆卸方便,弹珠的数量优选为一个。所述上部杆体2的上端口具有与所述弹珠1-14相配合的圆形通孔。通过弹珠1-14与圆形开孔配合,防止握柄杆体部与杆体部在轴向方向上的移位。

通过握柄杆体部与上部杆体2的上述键卡合的方式,可以方便人们对握柄部与杆体部进行拆卸,满足对矿用手杖内各部件进行维修的需要。

为了便于握柄部伸入鞋体内部,头部进气管路1-9与头部出气管路1-10可以伸缩,握柄主体部与握柄杆体部可以相对转动。

如图3所示,为适应不同身高或环境崎岖度的需要,下部杆体3设置成可伸缩杆体,其由两节套接的中空管节构成,每节中空管节的长度为30-40cm,两节套接的中空管节通过卡齿3-1和卡槽3-2定位并调节长度。

为了便于行走时照明,烘干头部中的照明灯1-12位于扶手形状体1-1的前端。

本实施方式中的矿用手杖烘干原理为:外界空气通过进气泵1-8的作用从上部进气管路2-2的开口依次进入上部进气管路2-2和头部进气管路1-9,设置在头部进气管路1-9周围的加热模块1-6对头部进气管路1-9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从头部进气管路1-9的开口排出,对胶鞋鞋体内部进行烘干;鞋类物品内的湿空气再通过出气泵1-7的作用从头部出气管路1-10的开口依次进入头部出气管路1-10和上部出气管路2-1,并最终从上部出气管路2-1的开口排向外界。

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人员应当能够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式进行修改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下,上述改动或等同替换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