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安全的穿带鞋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8432发布日期:2018-07-17 22:00阅读:21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紧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安全的穿带鞋扣。



背景技术:

当今多数运动鞋或休闲鞋多采用系带的紧固方式,每次穿脱都要解开或勒紧鞋带,对于手指不灵活的用户并不友好,例如冬季带着手套的情形,而且单手操作的难度也很大。鞋扣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鞋扣是作为控制鞋子开口大小或束缚松紧程度的部件。鞋扣可以使紧固鞋子的过程方便快捷,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鞋子的意外松脱。目前鞋扣大致通过两种方式发生作用。一、鞋扣作为控制鞋带松紧的部件,直接作用于鞋带,从而间接控制鞋子开口程度和紧固程度,常见的控制方式就是将鞋带末端穿过一个紧固扣,通过按压紧固扣可以改变紧固扣与鞋带的摩擦力,从而达到调节鞋带可活动长度的效果,间接达到调节鞋子松紧的效果;二、鞋扣取代鞋带而作为鞋子的构成部件,直接作用于鞋面,这种控制方式多见于将魔术贴、挂扣、橡胶扣、棘轮扣等整合固定到鞋面上,从而达到直接控制鞋子松紧效果。

第一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普适性好,大多数传统系带鞋子都可安装,缺点是调节鞋子松紧的程度还不够便捷,需要先调节紧固扣,再调节鞋带,授权公告号为CN204483243 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便捷磁性鞋扣》中所述方式是通过强磁铁结合两片鞋带固定片,但如果受到较大外力,单靠紧固扣与鞋带的摩擦力或鞋带固定片间磁吸力还不够可靠,鞋子仍有脱离用户脚部并造成运动损伤的可能。

第二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紧固扣直接作用于鞋子,对鞋子松紧度的调节更加直接有效,相对可靠安全,多运用于摩托车、滑雪、轮滑、登山等特殊功能鞋靴,但缺点是需要用户全新购买整套具有鞋扣的鞋子,成本高、普适性不够。授权公告号为CN 205993750 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鞋扣》中所述鞋扣都是用两片反极磁铁片的吸附在一起,控制鞋子的松紧,鞋子松脱与紧固相对便捷,所述吸附两片鞋带固定片的磁力固然可观,但如果使用者的鞋子不小心被外物卡住,使用者用力抬脚还是有挣脱磁吸附力的可能,尤其是一些系带式样的摩托车靴,如果仅使用磁力吸附方式紧固鞋带,在使用者摔车时,巨大的外力足以挣脱鞋扣磁力,使摩托车靴脱离脚部从而失去保护作用。而申请公布号为CN 105455305 A的发明专利《一种鞋扣及其制造方法》中所述鞋扣也是靠磁力实现紧固鞋面的作用效果,虽然统计步数的功能比较新颖,但结构设置不够简洁,制造成本高,此外磁力控制仍然可靠性欠佳,还是具有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目前鞋子按照紧固方式可大致分为系带鞋、松紧带鞋(一脚蹬鞋)、魔术粘扣鞋、棘轮扣鞋(机车靴、滑雪靴、旱冰鞋等)、拉链鞋、阔口无松紧鞋等。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携安全的穿带鞋扣可应用于大多数系带鞋。传统系带鞋的松紧主要依靠鞋带与鞋带孔和鞋面的摩擦力,用户穿脱过程中都需要手动调节鞋带的松紧程度,如果鞋面与鞋带扣摩擦力大,鞋子就不易松脱,但调节鞋带难度大,如果摩擦力小,虽然更易于鞋带的调节,但鞋带也更容易松脱,而且以上紧固方式大多需要双手操作,对手指灵活度也有较高要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捷安全的穿带鞋扣旨在解决鞋带松紧调节便捷性与预防鞋带松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捷安全的穿带鞋扣,包括U型弹性铰链、左手柄、右手柄、左球形钩、右球形钩、左上鞋带孔、右上鞋带孔、左中鞋带孔、右中鞋带孔、左下鞋带孔和右下鞋带孔;

所述的U型弹性铰链包括弧形弹性弯头和设置在弧形弹性弯头两侧且与弧形弹性弯头固定连接的左杆体和右杆体;所述的左杆体和所述右杆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左手柄和右手柄;

所述左杆体在其上部的内侧设置有左球形钩;所述右杆体在其上部的内侧设置有右球形钩;所述的左球形钩和右球形钩可相互扣合;

所述左杆体的外侧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左上鞋带孔、左中鞋带孔和左下鞋带孔;所述右杆体的外侧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右上鞋带孔、右中鞋带孔和右下鞋带孔。

进一步地,U型弹性铰链由金属丝弯折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U型弹性铰链在自然状态下左杆体和右杆体的夹角为40-50°。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上鞋带孔、左中鞋带孔和左下鞋带孔与所述的左杆体焊接;所述的右上鞋带孔、右中鞋带孔和右下鞋带孔与所述的右杆体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球形钩和右球形钩分别与所述的左杆体和右杆体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一些高帮登山鞋、摩托骑行鞋、篮球鞋等系带运动鞋型的快速、便捷松紧与鞋带防松脱等有突出的效果。目前此类运动鞋型是通过将末端几对鞋带孔设计成半开放挂钩式鞋带孔,抑或是采用外表皮更加顺滑的鞋带来提高鞋带松紧调节的便捷性。但用户每次完成松紧鞋子动作时还需要用手指对鞋带末端进行多次调节。而本实用新型则通过将“金属U型弹性铰链双钩锁止结构”编织应用于鞋带末端,从而实现此类系带鞋靴便捷地松脱、紧固与预防意外松脱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捷安全的穿带鞋扣可以应用于绝大多数传统系带鞋,具有很好普适性,且对鞋子松紧控制便捷、灵活,只需要单手拇指与食指简单操作即可,更重要的是鞋扣紧固机械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安全可靠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捷安全的穿带鞋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捷安全的穿带鞋扣打开和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孔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捷安全的穿带鞋扣运用于鞋的关闭紧固状态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捷安全的穿带鞋扣运用于鞋的打开放松状态示意图;

图中:1.左手柄;2.右手柄;3.左球形钩;4.右球形钩;5.左上鞋带孔;6.右上鞋带孔;7.左中鞋带孔;8.右中鞋带孔;9.左下鞋带孔;10.右下鞋带孔;11.U型弹性铰链;12. 关闭的鞋扣;13. 打开的鞋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安全的穿带鞋扣为“金属U型弹性铰链双钩锁止结构”的鞋扣。本实用新型所述鞋扣是编织到普通系带鞋靠近使用者脚踝末端三排鞋带孔位置产生作用效果的。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安全的穿带鞋扣,包括U型弹性铰链11、左手柄1、右手柄2、左球形钩3、右球形钩4、左上鞋带孔5、右上鞋带孔6、左中鞋带孔7、右中鞋带孔8、左下鞋带孔9和右下鞋带孔10;球形钩与鞋带孔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着U型弹性铰链11上的。

U型弹性铰链11包括弧形弹性弯头和设置在弧形弹性弯头两侧且与弧形弹性弯头固定连接的左杆体和右杆体;所述的左杆体和所述右杆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左手柄1和右手柄2;左杆体在其上部的内侧设置有左球形钩3;所述右杆体在其上部的内侧设置有右球形钩4;所述的左球形钩和右球形钩可相互扣合;左杆体的外侧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左上鞋带孔5、左中鞋带孔7和左下鞋带孔9;所述右杆体的外侧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右上鞋带孔6、右中鞋带孔8和右下鞋带孔10。U型弹性铰链在自然状态下左杆体和右杆体的夹角为40-50°。

本实用新型所述鞋扣产生作用效果需要用鞋带将其与普通系带鞋通过编织组合在一起。首先将鞋带通过交叉编织的方式穿过靠脚尖一端的鞋带孔g,预留三排共六个靠近脚踝一端的鞋带孔5、6、7、8、9、10。将本实施例鞋扣的U型弹性铰链11朝向脚尖一端,左右把手1、2朝向脚踝一端放置在鞋舌上方,使鞋扣上的鞋带孔5、6、7、8、9、10尽量对齐鞋上预留的六个鞋带孔a、b、c、d、e、f,进入鞋扣区域的鞋带自身不做交织,而是从鞋带孔穿出到临近鞋扣上的鞋带孔穿入,然后再从鞋扣上的鞋带孔穿出,再穿入下一个鞋上的鞋带孔,按照a、5、b、6、c、7、d、8、e、9、f、10的顺序依次将完成鞋带的编织。最后再将两个鞋带头分别从a、b穿出绕过鞋面边缘再穿入a、b,反复两次,这样编织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使用鞋扣这种编织鞋带的方法所需的鞋带长度较传统交叉编织并打扣的方式更短,二、多余的鞋带从a、b反复穿过、穿出可增加鞋带与鞋带孔a、b的摩擦力,从而起到固定鞋带两端的作用。

左球形钩3和右球形钩4是互成角度的钩子,其末端为球形,光滑的球形表面与鞋扣主体相对固定的开口角度范围形成的导轨机制,有利于左球形钩3和右球形钩4两个钩子咬合与分离。鞋扣的初始状态开口40-45°的度角。紧固鞋子时,用拇指与食指分别对向、横向施力捏住左手柄1与右手柄2,同时纵向施力调整左球形钩3与右球形钩4相互交叉、咬合,随后松开手指,此时鞋扣就处于关闭状态,能够发挥紧固鞋体的作用。松脱鞋子时,用拇指与食指分别对向、横向施力捏住右手柄2与左手柄1,同时纵向施力调整左球形钩3与右球形钩4相互脱离。由于鞋扣主体为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材质制成,当左球形钩3与右球形钩4脱离后,鞋扣U型弹性铰链的金属记忆性将使鞋扣主体开口呈角约45度,从而恢复初始松开状态,此时鞋口面积变大,方便足部出入。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