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长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0752发布日期:2019-08-03 12:1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线长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调节具备于鞋子或衣服等的线的长度的线长度调节装置,更详细地讲,涉及一种减少构成要素而降低产品单价和故障率但却提高了组装性、质量的均匀性、以及事后修理的便利性的改进了构造的线长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在运动鞋等鞋子或包或如运动服、帽子等那样的衣物等上具备调节带(以下,称为“线”),其根据需要或在穿着之后调节腰围或头围等以适于穿着者的身体,就这种线而言,在其末端通常具备沿着线移动的固定夹以将线的长度保持一定。

例如,在运动鞋等鞋子上具备鞋带以使鞋子适于每个人的脚,穿着者在穿鞋之后将鞋带适当地拉拽而收紧以能够安全而舒适地步行,从而使自己的脚和鞋子紧密接触。

另一方面,每次穿着如鞋子或衣服、运动设备等那样的物品时,将线松开或重新收紧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为此,重新开发、公开有用于消除这种麻烦的线长度调节装置。

例如,韩国专利第959800号(2010年5月28日公告)中公开有一种线长度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壳体、旋转壳体、卷筒、与旋转壳体的上部配合的自由曲线型弹簧、使固定壳体和旋转壳体配合的配合部件(螺栓)。

另外,韩国专利第1147681号(2012年5月22日公告)中公开有一种线长度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壳体、旋转壳体、卷筒、使固定壳体和旋转壳体配合的配合单元(轴和螺钉)、与旋转壳体的上部配合的自由曲线型弹簧,而且,韩国专利第1107372号(2012年1月19日公告)中公开有一种线长度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在中央区域形成有筒旋转轴的固定壳体、与固定壳体配合的旋转壳体、卷筒、使固定壳体和旋转壳体配合并引导旋转壳体的向上/向下动作以进行线的卷绕或退绕动作的配合单元引导轴(轴和固定螺钉)。

然而,上述各种现有线长度调节装置,除了固定壳体、旋转壳体以及卷筒之外还需要用于配合各构成要素的配合部件等,且为了进行动作须采用提供弹力的特殊形态的弹簧等而作为必需构成,因此,由于构成要素的增加而存在制造成本上升且构造变得复杂的问题。

另外,为了配合各构成要素须采用螺栓、螺钉等配合部件,但在组装过程中不容易保持配合部件的连结扭矩一定,因而组装性、质量等不良,也不容易提供事后修理,而且,由于必需的构成要素即弹簧的变形或脱离、配合部件连结部的磨损等而还存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大之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线长度调节装置,该装置大幅度减少具体实现线长度调节装置的构成要素而简化装置,从而不仅能够降低产品单价和故障率,而且不采用螺栓、螺钉等配合部件或弹簧等,并使各构成要素能够相互压入配合,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组装性、质量的均匀性、工作稳定性以及事后修理的便利性。

解决问题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线长度调节装置,该线长度调节装置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壳体,其在内部具有上部敞开的圆筒状容纳部;旋转壳体,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壳体旋转,且以能够沿着轴向上下移动的方式与上述固定壳体配合;以及卷筒,其插入上述容纳部,且具备将线卷绕或将线退绕的卷绕部,在上述旋转壳体构成有沿着轴向延伸并以能够朝向半径方向弹性地偏转的方式分支的轴,且在上述卷筒构成有上述分支的轴所嵌合的轴配合部,在上述分支的轴形成有突出部,且在上述轴配合部形成有在上述旋转壳体沿着轴向向上或向下移动的位置支撑上述突出部的卡定部,从而构成为上述突出部随上述旋转壳体沿着轴向向上或向下移动而与上述卡定部嵌合或嵌入被解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线长度调节装置将装置简化成,若除去线则仅由3个构成要素构成而能够工作,因此,工作稳定性优良且能够大幅度降低产品单价和故障率。另外,并不采用螺钉或螺栓以及螺母等配合部件或弹簧等金属性弹性部件,且能够将各构成要素相互压入配合,因而不存在发生如弹簧的变形或脱离、配合部件连结部的磨损等那样的问题的危险,且不仅产品的组装性和质量的均匀性优良,而且在由于局部破损或损坏等而进行修理时,仅对有缺陷的构成进行压入解除就能够容易地进行更换,因此具有事后修理非常容易之类的优点。

即、采用形成于轴的突出部卡定在形成于轴配合部的卡定部使得配合简单的方式,从而形成于本发明的旋转壳体自身的轴和卷筒的轴配合部无需另外的配合部件,而且,由于提高了配合的容易性而具有更换和修理变得容易的优点。

根据又一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并不另行独立设置轴和轴配合部,而是在旋转壳体和固定壳体分别构成张力突起部和鼓出部,从而构成为在旋转壳体相对于固定壳体上下移动时能够接受张力,因此具有能够构建更简单地配合的方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线长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线长度调节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壳体的仰视图。

图4是沿图3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5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卷筒的侧向立体图和侧向剖开的侧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长度调节装置的分离剖视图。

图8和图9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线长度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的配合侧剖视图。

图10和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壳体和固定壳体的工作状态的配合俯视图。

图12至图22是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线长度调节装置的图按照先前实施例的方式图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线长度调节装置,该线长度调节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壳体,其在内部具有上部敞开的圆筒状容纳部;旋转壳体,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壳体旋转,且在下部具备从中央沿着轴向延伸并以能够朝向半径方向弹性地偏转的方式分支的轴,在上述分支的轴形成有突出部;以及卷筒,其插入上述容纳部,且具备将线卷绕或将线退绕的卷绕部,而且在上部以从中央沿着轴向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轴配合部,从而构成为上述分支的轴所嵌合而沿着轴向上下移动,

在上述轴配合部形成有在上述旋转壳体沿着轴向向下移动的位置支撑上述突出部的卡定部,上述突出部在上述旋转壳体沿着轴向向下移动的位置位于上述卡定部的下方,上述突出部在上述旋转壳体沿着轴向向上移动的位置位于上述卡定部的上方。

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发明。本发明能够以各种不同方式具体实现,并不限定于这里所说明的各实施例,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起见,将省略与说明无关的部分。

首先,以下使用的称为“线”的用语包括具备于如运动鞋、运动靴等那样的鞋子、包、运动服或手套或帽子等的衣服等的各种各样的“线缆”或“带子”,另外,其含义包括耳机或头戴式送受话器的“线缆”、使用于智能手机或计算机的“充电线”、“数据线”等。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线长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线长度调节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图2中所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长度调节装置100并不包括螺钉或螺栓以及螺母等配合部件或弹簧等弹性部件等,且在除去线的情况下,能够仅由3个构成要素即旋转壳体1、卷筒2以及固定壳体3构成。因此,比现有的线长度调节装置简化了构造,从而不仅能够降低产品单价和故障率,而且产品的组装性和质量的均匀性优良,即使在发生局部破损或损坏等的情况下,事后也容易修理。

固定壳体3在内部具有上部敞开的圆筒状容纳部31,且在下部具备用于将线长度调节装置100附着到鞋子等被附着物而固定的大致呈板状的凸缘32。能够将固定壳体3以使凸缘32的下表面与鞋子、包等被附着物接触的方式就位而固定。

在固定壳体3的侧面能够彼此隔开而形成2个线穿过孔35,通过该线穿过孔35就能够将线(未图示)从容纳部31向固定壳体3的外部拉出。

在固定壳体3的上部具备锯齿形齿33,该锯齿形齿33加工成在与将在下面叙述的旋转壳体1的闩销(latch)11啮合的情况下仅容许旋转壳体1沿着一个方向旋转的形状(参照图10、图11)。这里,“一个方向”是指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以下亦同。

如图1和图2中所图示,锯齿形齿33能够形成于固定壳体1的上部内周面即容纳部31的上部内周面,但其位置并不限定于此,还能够形成于上部外周面或上端部。

在固定壳体3的锯齿形齿33的下端具备沿着内周面朝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而形成的游动防止坎34,该游动防止坎34发挥防止插入到容纳部31中的卷筒2脱离容纳部31的作用。

如图所示,虽然图示成似乎在固定壳体3的两侧具备游动防止坎34,但若考虑到在修理卷筒2的情况下须使卷筒2容易地脱离容纳部31这一点和在具备两个游动防止坎34的情况下固定壳体3本身变弱而破损的危险会增大这一点,则游动防止坎34最好以仅具备于固定壳体3一侧的方式构成。

在仅由旋转壳体1、卷筒2以及固定壳体3构成线长度调节装置100的情况下,上述游动防止坎34优选以具有柔性(flexibility)的方式形成,即、以具有能够由外力所挠曲且一旦外力被去除则能够重新恢复原状的性质的方式形成,以在组装或分解装置时能够将卷筒2插入到容纳部31中或从容纳部31抽出卷筒2。

由此,在从容纳部31上侧插入卷筒2时,具有柔性的游动防止坎34能够向上侧、下侧或侧面方向等挠曲而变形,卷筒2通过由游动防止坎34的变形所产生的间隙而能够插入并安装于容纳部31,游动防止坎34在卷筒2安装到容纳部31中之后重新恢复原状,从而发挥防止卷筒2脱离容纳部31的作用。

上述固定壳体3不仅能够构成为一体型,固定壳体3还能够将彼此分离的2个构成即主体部和基座相互压入配合而形成。

主体部呈上下部敞开的圆筒形状以具有容纳部31,且在侧面能够彼此隔开而形成2个线穿过孔35,线通过该线穿过孔35而能够从容纳部31向外部拉出。

基座用来附着固定于鞋子等被附着物,其具备大致呈板状的凸缘32。

主体部和基座以能够相互压入配合的方式构成。

若将彼此分离的2个构成即主体部和基座相互压入配合而形成固定壳体3,则尤其在需要进行修理的情况下,将除了固定于鞋子或包等被附着物的基座之外的其余构成要素从基座分离并仅更换已破损或有缺陷的构成要素之后就能够重新配合,因此具有维护和事后修理非常方便之类的优点。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壳体的仰视图,图4是沿图3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图5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卷筒的侧向立体图和侧向剖开的侧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长度调节装置的分离剖视图。另外,图8和图9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线长度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的配合侧剖视图,图10和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壳体和固定壳体的工作状态的配合俯视图。

参照图7中所图示,在固定壳体3的上端外周面具备向外侧延伸而形成的脱离防止坎36,该脱离防止坎36发挥防止与固定壳体3配合的将在下面叙述的旋转壳体1脱离固定壳体3的作用。

旋转壳体1在卷绕线时发挥手柄作用,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且以能够沿着轴向向上或向下移动的方式与固定壳体3配合。

旋转壳体1具有在下部形成有空间的大致圆盘形状,且在下部具备轴12、壳体配合锯齿13以及闩销11。以从旋转壳体1的下部中央沿着轴向延伸的形态具备轴12,而轴12的特征是,被分支且具有能够向半径方向内侧或外侧弹性地偏转的构造。

如图4等中所例示,轴12能够分支为2个,但并不限定于此,还能够分支为3个以上的多个,优选分支为2至4个。

另外,如图中所例示,轴12能够以彼此完全分离的形态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还能够以在沿着轴向向下延伸中途分支为2个以上的多个的形态形成。

在能够向半径方向内侧或外侧弹性地偏转的分支的轴12各自具备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12a。

突出部12a与形成于将在下面叙述的卷筒2的插入孔24内周面的卡定部24a相互作用,且发挥使旋转壳体1在沿着轴向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的位置通过弹力而能够保持其状态的作用。

壳体配合锯齿13与将在下面叙述的卷筒2的筒配合锯齿21对应而相互作用,以轴12为中心在其周围以构成圆的形态形成多个壳体配合锯齿13。

在壳体配合锯齿13的外侧周围具备能够向半径方向内侧或外侧弹性地偏转的多个闩销11。如图2中所图示,闩销11呈大致弧形形状且由延伸的带形态的闩销臂11a和以锯齿形状形成于上述闩销臂11a的端部的锁止齿部11b构成。就锁止齿部11b的锯齿形状而言,加工成仅容许一个方向的旋转的形状,以能够与锯齿形齿33的形状对应。

闩销臂11a优选具有规定的长度和厚度以能够向旋转壳体1的半径方向内侧或外侧弹性地适当偏转。

锁止齿部11b是与形成于固定壳体3的锯齿形齿33啮合而相互作用的部分。闩销11的锁止齿部11b在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下移动的位置与锯齿形齿33啮合。在该状态下使旋转壳体1沿着一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闩销臂11a朝向半径方向内侧弹性地偏转使得锁止齿部11b跳过锯齿形齿33而向相邻的锯齿形齿33移动,从而能够以这种方式连续旋转(参照图10、图11)。

相反,若要使旋转壳体1向相反方向旋转,则锁止齿部11b与锯齿形齿33完全啮合而不能跳过锯齿形齿33,因而不能进行旋转(参照图10、图11)。即、如图8中所图示,在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下移动的位置,旋转壳体1通过闩销11和具有仅容许一个方向旋转的形状的锯齿形齿33的相互作用而成为仅能够沿着一个方向旋转的状态。

另一方面,闩销11还能够以能够朝向轴向上侧弹性地偏转的形态具备,而在该情况下,与闩销11对应的配合锯齿33能够具备于固定壳体3的上端部。

在本发明中,例示成在旋转壳体1具备3个闩销11,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需要减少或增加闩销11的数量。

具有圆盘形状的旋转壳体1的外围朝向下侧延伸而在下部形成空间,而延伸的端部的一部分接着以规定长度朝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而形成配合坎14。配合坎14的形状和构造如图4等中所例示,但其形状、构造以及数量并不限定于此。

配合坎14与从固定壳体3的上端外周面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的脱离防止坎36相互作用,在与固定壳体3配合的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上移动的情况下,配合坎14发挥防止旋转壳体1脱离固定壳体3的作用(参照图9)。

卷筒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固定壳体3的容纳部31,卷筒2具备通过旋转而将线卷绕或将线退绕的卷绕部23。

在卷筒2的上部构成有从中央沿着轴向向上延伸的轴配合部24,由此,卷筒2能够以轴12为旋转轴而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在上述轴配合部24的外周面形成有卡定部24a,该卡定部24a在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上或向下移动的位置支撑形成于轴12的突出部12a,如图2等中所图示,作为实施例将卡定部24a图示成从轴配合部24的外周面向直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形态,但不限定于此。

在卷绕部23形成有用于将线的端部约束而固定于卷筒2的线固定孔25。另外,在卷筒2有2个(一对)具有磁盘(disk)形状的圆盘部22,该2个圆盘部22将卷绕部23置于其间而彼此隔开形成,所述一对圆盘部22防止被卷绕的线朝向卷绕部23的上侧或下侧任意地移动,使得线在卷绕部23能够有条不紊地卷绕或从卷绕部23井然有序地退绕。

另一方面,如图8和图9中所图示,2个(一对)圆盘部22中位于上侧的圆盘部22的直径方向外侧端部由沿着固定壳体3的容纳部31内周面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而形成的游动防止坎34所防止从容纳部31脱离。

即、通过游动防止坎34而能够不会从容纳部31朝向上侧游动地进行旋转,即使在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卷筒2也能够保持原位。

在卷筒2的上表面形成有与壳体配合锯齿13对应而相互作用的筒配合锯齿21,以卷筒2的上表面圆盘部22为中心在其周围以构成圆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筒配合锯齿21。

图8是示出了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下移动的位置即用于将线在卷筒2卷绕的状态的配合侧剖视图,图9是示出了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上移动的位置即所要将线从卷筒2退绕的状态的配合侧剖视图。

首先,如图8所示,闩销11在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下移动的位置与锯齿形齿33啮合,从而成为旋转壳体1仅能够沿着一个方向旋转的状态,同时,壳体配合锯齿13与筒配合锯齿21啮合,突出部12a位于卡定部24a的下方。在该状态下,使用者使旋转壳体1沿着一个方向旋转,从而能够将线卷绕于卷筒2。

如图9所示,在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上移动的位置,闩销11和壳体配合锯齿13各自从锯齿形齿33和筒配合锯齿21隔开,突出部12a位于卡定部24a的上方。在该状态下对于卷筒2的旋转没有任何限制,因此使用者能够将线拉拽而将线从卷筒2退绕。

另一方面,在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上移动的位置,只要壳体配合锯齿13从筒配合锯齿21隔开,则对于卷筒2的旋转没有任何限制,因此,成为使用者能够将线拉拽而将线从卷筒2退绕的状态。因此,不同于图9的例示,在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上移动的位置,闩销11未必从锯齿形齿33隔开,保持壳体配合锯齿13与筒配合锯齿21隔开而闩销11与锯齿形齿33相互啮合的状态也无妨。

轴12分支为多个且具有能够向半径方向内侧或外侧弹性地偏转的构造,因此,能够防止其位置在突出部12a位于卡定部24a的下方或上方的状态被任意地解除的现象。

图12至图22是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线长度调节装置的图按照先前实施例的方式图示的图。

如所图示,与先前实施例相同地、能够仅由3个构成要素即旋转壳体1、卷筒2以及固定壳体3构成。

省略对于与先前描述的实施例相同的构成的说明,仅对于本实施例的特征进行描述。

如所图示,在固定壳体3的侧面即在外侧表面的脱离防止坎36的下侧形成有鼓出部37。上述鼓出部37还能够以具有柔性(flexibility)的方式形成,即、以具有能够由外力所挠曲且一旦外力被去除则能够重新恢复原状的性质的方式形成,但优选以无柔性的状态固定而构成。

另外,上述鼓出部37能够以将固定壳体3的外侧表面包围成圆形的连续的形态构成,但还能够以多个鼓出部37来构成于固定壳体3的外侧表面,其形状、构造以及数量不限定于此。

旋转壳体1在卷绕线时发挥手柄作用,其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3旋转,且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与上述固定壳体3配合。

旋转壳体1具有在下部形成有空间的大致圆盘形状,且在下部具备壳体配合锯齿13和闩销11。

在上述旋转壳体1的内侧表面构成有张力突起部15,上述张力突起部15优选以具有柔性(flexibility)的方式形成,即、以具有能够由外力所挠曲且一旦外力被去除则能够重新恢复原状的性质的方式形成。

就构成于旋转壳体1的内侧表面的张力突起部15的形状和构造而言,虽然同样地例示成在旋转壳体1的内侧表面构成有多个张力突起部15,但其形状、构造以及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可构成为能够产生张力的构造。

即、在固定壳体3的外侧表面形成有鼓出部37且在旋转壳体1的内侧表面形成有具有弹力的张力突起部15,因而在上述旋转壳体1相对于固定壳体3上下移动时,上述张力突起部15和鼓出部37相互接触,从而构成为在旋转壳体1上下移动时上述张力突起部15提供弹力。

卷筒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固定壳体3的容纳部31,卷筒2具备通过旋转而将线卷绕或将线退绕的卷绕部23。

在卷绕部23形成有用于将线的端部约束而固定于卷筒2的线固定孔25。另外,在卷筒2有2个(一对)具有磁盘(disk)形状的圆盘部22,该2个圆盘部22将卷绕部23置于其间而彼此隔开形成,所述一对圆盘部22防止被卷绕的线朝向卷绕部23的上侧或下侧任意地移动,使得线在卷绕部23能够有条不紊地卷绕或从卷绕部23井然有序地退绕。

另一方面,如图19和图20中所图示,2个(一对)圆盘部22中位于上侧的圆盘部22的直径方向外侧端部由沿着固定壳体3的容纳部31内周面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而形成的游动防止坎34所防止从容纳部31脱离。

即、通过游动防止坎34而能够不会从容纳部31朝向上侧游动地进行旋转,即使在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卷筒2也能够保持原位。

在卷筒2的上表面形成有与壳体配合锯齿13对应而相互作用的筒配合锯齿21,以卷筒2的上表面圆盘部22为中心在其周围以构成圆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筒配合锯齿21。

图19和图20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线长度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的配合侧剖视图。

图19是示出了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下移动的位置即用于将线在卷筒2卷绕的状态的配合侧剖视图,图20是示出了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上移动的位置即所要将线从卷筒2退绕的状态的配合侧剖视图。

首先,如图19所示,闩销11在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下移动的位置与锯齿形齿33啮合,从而成为旋转壳体1仅能够沿着一个方向旋转的状态,同时,壳体配合锯齿13与筒配合锯齿21啮合,旋转壳体的张力突起部15位于固定壳体的鼓出部37的下方。在该状态下,使用者使旋转壳体1沿着一个方向旋转,从而能够将线卷绕于卷筒2。

如图20所示,在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上移动的位置,闩销11和壳体配合锯齿13各自从锯齿形齿33和筒配合锯齿21隔开,旋转壳体的张力突起部15位于固定壳体的鼓出部37的上方。在该状态下对于卷筒2的旋转没有任何限制,因此使用者能够将线拉拽而将线从卷筒2退绕。

另一方面,在旋转壳体1相对于固定壳体向上移动的位置,只要壳体配合锯齿13从筒配合锯齿21隔开,则对于卷筒2的旋转没有任何限制,因此,成为使用者能够将线拉拽而将线从卷筒2退绕的状态。因此,不同于图20的例示,在旋转壳体1沿着轴向向上移动的位置,闩销11未必从锯齿形齿33隔开,保持壳体配合锯齿13与筒配合锯齿21隔开而闩销11与锯齿形齿33相互啮合的状态也无妨。

虽然如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逸出本发明的原则或精神的范围内能够对本实施例进行变形。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所记载的实施例,在不逸出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而那些修改例或变形例应当视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上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调节具备于鞋子或衣服等的线的长度的线长度调节装置,其能够利用于鞋子等的制造工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