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式采茶采花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9148发布日期:2018-09-18 17:41阅读:1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雨伞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农采茶采花时使用的背式遮阳挡雨伞。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也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铁观音”等。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将近500种。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锌、硒、铜、锗、镁等多种矿物质。茶叶中的这些成份,对人体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锰能促进鲜茶中维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叶抗癌效果。茶能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阻断亚硝酸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它还能吸收放射性物质达到防辐射的效果,从而保护女性皮肤。用茶叶洗脸,还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减缓皮肤老化。

中国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1593)所撰的一本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李时珍自己也喜欢饮茶,说自己“每饮新茗,必至数碗”。书中论茶甚详。言茶部分,分释名、集解、茶、茶子四部,对茶树生态,各地茶产,栽培方法等均有记述,对茶的药理作用记载也很详细,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虚实。苦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茶主治喘急咳嗽,祛痰垢。”认为茶有清火去疾的功能。

由于茶叶具有多种功效,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饮茶的人越来越多,茶叶需求也随着增加。茶叶加工是经过采摘、杀青、揉捻等一系列步骤。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大多茶叶加工厂都需要人工采摘茶叶,因此,茶叶的采摘是最为辛苦的环节,茶农每天都需顶着烈日到茶园采摘茶叶,尤其在广西横县,生产茉莉花茶时需要的茉莉花和茶叶都需要人工去采摘。前些年,茶农在采摘茉莉花和茶叶时,都是戴着遮阳帽去采摘,但是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烈日感觉更烈了,遮阳帽已经无法满足茶农的需求,因此,人们发明了一些背式遮阳伞,例如:

1、中国专利:折叠式多功能遮阳伞,申请日:2006.8.17,申请号:200620132681.8,专利权人:李旺宁,地址:530308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马岭镇富津村3队,设计人:李旺宁,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多功能遮阳伞,它包括伞面、伞骨连接器、滑动连接器、伞面伞骨、支撑伞骨、支撑伞骨拉杆、伞面伞骨拉杆及伞杆,支撑伞骨拉杆上端铰接在伞骨连接器上、下端铰接在支撑伞骨的中央,伞面伞骨拉杆的前端铰接在支撑伞骨拉杆的下部、后端与伞面伞骨铰接,其特征在于有三根相邻的支撑伞骨与其支撑伞骨拉杆铰接的铆钉、伞面伞骨拉杆与支撑伞骨拉杆铰接的铆钉呈外凸钩状,伞面伞骨拉杆的前端可拆式扣接在对应的铆钉或铆钉的凸钩上,伞杆的下端部设置有一可拆式的身体连接支架。该伞既可以作为普通阳雨伞用手撑使用,也可绑在身上使用。特别适合人们在农作物耕作等需要双手劳动的工作使用。

2、中国专利:背背伞,申请号:201621060127.3,申请日:2016.08.28,专利权人:龙显清,地址:421205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岘山镇水口村泉塘组,发明人:龙显清,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背伞,其包括伞体,伞体包括伞柄(11)、伞骨(12)和伞面(13);其特征是:其还包括背撑件和背套;伞柄(11)用于支撑整个伞体;背撑件包括伞柄座(21)和背撑杆(22);背撑杆(22)的一端与伞柄座(21)连接,用于支撑伞柄座(21);伞柄(11)的下端安装在伞柄座(21)中;背套包括套袋(31)和绑带(32),绑带(32)与套袋(31)相连接,其可以将套袋(31)绑缚在人体的背上;背撑杆(22)的另一端安装在套袋(31)中。其能解放人的双手,人们可边打伞边做事,互不干扰;长期打伞也不会感到累;在较大的风中使用,也不会受影响;能实现升降,方便打在最合适的高度。

3、中国专利:背式雨伞,申请号:201020171831.2,申请日:2010.04.21,专利权人:冷冰,地址:430016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球场路64号武汉六中高一(8)班,发明人:冷冰,摘要:一种背式雨伞,包括雨伞和伞柄,其特征是:在伞柄上设有一雨伞背架,所述雨伞背架包括的左、右背带、背带固定套和左、右伸缩撑杆,背带固定套套接在伞柄上,左、右背带分别通过弹性带与背带固定套连接,左、右伸缩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左、右背带的下方,另一端与设置在伞柄上的撑杆固定套螺纹连接。本发明在伞柄上增加一个方便拆装的背架,可以将雨伞背在背上,避免因拿很多东西而不便撑伞的烦恼,还可以减缓人们因长时间撑伞而带来的手臂酸痛,不需要背架式时,可以拆下来,携带也比较方便;而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胖瘦调节其背架的大小,可适合任何不同身材的人群。

4、中国专利:背附式晴雨伞,申请日:2009.4.24,申请号:200920013203.9,专利权人:周云龙,地址:163000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古龙镇得胜村东北得根屯50号,发明人:周云龙,摘要:本发明的背附式晴雨伞,是由伞帽、伞杆、支架和背架构成,两个以上的背板及后面固定的相应套管、并穿入支架联接构成背架,在各背板的两端均有背带相联,在两侧纵向背带之间有一个或多个束带相联接。伞杆的调向架固定在支架的上端,伞杆的下端插入调向架中,并由销钉使两者相联接,伞杆可绕销钉在调向架内转动。在调向架的上部有横向条形透槽、并有蝶帽螺丝穿过条形透槽将伞杆紧固,伞杆的上端撑有伞帽。本发明的背附式晴雨伞,结构合理,背架的设计和使用,把人撑伞的手解放出来,使用者可以背着伞同时从事其他劳动及活动,特别是适合田间劳动、野外作业和户外活动的人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农采茶、采茉莉花时使用的背式遮阳挡雨伞,该伞能折叠,携带方便,遮阳效果好,且轻巧,茶农使用起来不易累,遮阳效果好。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背式采茶采花伞,包括伞杆、伞面、支撑骨架、伞面骨拉杆和支撑骨架拉杆,所述的伞面下面固定有伞面骨,伞面的中间固定有伞骨连接器,伞杆的顶端与伞骨连接器连接,伞杆上套接有滑动连接器;支撑骨架的一端与伞面骨铰接,另一端与滑动连接器铰接;支撑骨架的中部与支撑骨架拉杆的一端铰接,支撑骨架拉杆的另一端与伞骨连接器铰接,支撑骨架拉杆与伞面骨之间还铰接有伞面骨拉杆,还包括背带、横向背板和竖向背板,所述的竖向背板的一端与伞杆的底端连接,竖向背板的另一端与两端各设置有个通孔的横向背板的中部连接;背带的中部固定在伞杆上,背带的两端分别由前往后穿过横向背板两端的通孔后与插扣连接。使用时,横向背板和竖向背板在人的背后,背带从人的肩膀往胸前绕下,往人的两侧后方的横向背板两端的通过往前穿出,最后到人的腹部位置通过插扣锁紧。优选的,伞面上设置有阳光反射层,避免阳光照射,使使用者感觉闷热。

优选的:所述的竖向背板的背面的伞面上连接有遮阳披肩,遮阳披肩上固定有披肩骨架。

优选的:所述的披肩骨架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披肩骨架呈八字状布置在遮阳披肩上。

优选的:所述的遮阳披肩的下垂的最底端低于横向背板的固定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披肩骨架的底端通过牵引索与伞杆连接,将遮阳披肩与伞杆牵引为一体,避免在使用时,遮阳披肩晃动,而降低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的伞杆上安装有用于将滑动连接器限位的弹性卡齿。

优选的:所述的竖向背板的背面的伞面上连接有前遮阳帘,避免使用者站立时阳光照射到眼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采茶采花伞的竖向背板的一端与伞杆的底端连接,竖向背板的另一端与两端各设置有个通孔的横向背板的中部连接;背带的中部固定在伞杆上,背带的两端分别由前往后穿过横向背板两端的通孔后与插扣连接。使用时,横向背板和竖向背板在人的背后,背带从人的肩膀往胸前绕下,往人的两侧后方的横向背板两端的通过往前穿出,最后到人的腹部位置通过插扣锁紧;横向背板和竖向背板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能前后弯曲,不能左右摆动,即能向长度方向弯曲,能快速将雨伞固定在人的背部时,还能提高其舒适度。

2、本发明的采茶采花伞的竖向背板的背面的伞面上连接有遮阳披肩,遮阳披肩上固定有披肩骨架;所述的披肩骨架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披肩骨架呈八字状布置在遮阳披肩上;所述的遮阳披肩的下垂的最底端低于横向背板的固定位置;能遮住使用者背部的阳光,且由于披肩骨架的支撑作用,披肩不会贴到使用者背后,风能从披肩与使用者背部吹过,使用者不会感觉闷热;所述的披肩骨架的底端通过牵引索与伞杆连接,将遮阳披肩与伞杆牵引为一体,避免在使用时,遮阳披肩晃动,而降低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式采茶采花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的名称为:

1、插扣,2、遮阳披肩,3、背带,4、横向背板,5、牵引索,6、披肩骨架,7、竖向背板,8、伞杆,9、伞面,10、支撑骨架,11、伞面骨,12、伞面骨拉杆,13、支撑骨架拉杆,14、伞骨连接器,15、滑动连接器,16、弹性卡齿,17、前遮阳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所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背式采茶采花伞,包括伞杆8、伞面9、支撑骨架10、伞面骨拉杆12和支撑骨架拉杆13,所述的伞面9下面固定有伞面骨11,伞面9的中间固定有伞骨连接器14,伞杆8的顶端与伞骨连接器14连接,伞杆8上套接有滑动连接器15;支撑骨架10的一端与伞面骨11铰接,另一端与滑动连接器15铰接;支撑骨架10的中部与支撑骨架拉杆13的一端铰接,支撑骨架拉杆13的另一端与伞骨连接器14铰接,支撑骨架拉杆13与伞面骨11之间还铰接有伞面骨拉杆12,还包括背带3、横向背板4和竖向背板7,所述的竖向背板7的一端与伞杆8的底端连接,竖向背板7的另一端与两端各设置有个通孔的横向背板4的中部连接;背带3的中部固定在伞杆8上,背带3的两端分别由前往后穿过横向背板4两端的通孔后与插扣1连接。使用时,横向背板4和竖向背板7在人的背后,背带3从人的肩膀往胸前绕下,往人的两侧后方的横向背板4两端的通过穿出,最后到人的腹部位置通过插扣1锁紧。所述的伞杆8上安装有用于将滑动连接器15限位的弹性卡齿16。

实施例2

本发明的背式采茶采花伞,包括伞杆8、伞面9、支撑骨架10、伞面骨拉杆12和支撑骨架拉杆13,所述的伞面9下面固定有伞面骨11,伞面9的中间固定有伞骨连接器14,伞杆8的顶端与伞骨连接器14连接,伞杆8上套接有滑动连接器15;支撑骨架10的一端与伞面骨11铰接,另一端与滑动连接器15铰接;支撑骨架10的中部与支撑骨架拉杆13的一端铰接,支撑骨架拉杆13的另一端与伞骨连接器14铰接,支撑骨架拉杆13与伞面骨11之间还铰接有伞面骨拉杆12,还包括背带3、横向背板4和竖向背板7,所述的竖向背板7的一端与伞杆8的底端连接,竖向背板7的另一端与两端各设置有个通孔的横向背板4的中部连接;背带3的中部固定在伞杆8上,背带3的两端分别由前往后穿过横向背板4两端的通孔后与插扣1连接。使用时,横向背板4和竖向背板7在人的背后,背带3从人的肩膀往胸前绕下,往人的两侧后方的横向背板4两端的通过穿出,最后到人的腹部位置通过插扣1锁紧。所述的竖向背板7的背面的伞面9上连接有遮阳披肩2,遮阳披肩2上固定有披肩骨架6。所述的披肩骨架6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披肩骨架6呈八字状布置在遮阳披肩2上。所述的遮阳披肩2的下垂的最底端低于横向背板4的固定位置。所述的披肩骨架6的底端通过牵引索5与伞杆8连接。所述的伞杆8上安装有用于将滑动连接器15限位的弹性卡齿16。

实施例3

本发明的背式采茶采花伞,包括伞杆8、伞面9、支撑骨架10、伞面骨拉杆12和支撑骨架拉杆13,所述的伞面9下面固定有伞面骨11,伞面9的中间固定有伞骨连接器14,伞杆8的顶端与伞骨连接器14连接,伞杆8上套接有滑动连接器15;支撑骨架10的一端与伞面骨11铰接,另一端与滑动连接器15铰接;支撑骨架10的中部与支撑骨架拉杆13的一端铰接,支撑骨架拉杆13的另一端与伞骨连接器14铰接,支撑骨架拉杆13与伞面骨11之间还铰接有伞面骨拉杆12,还包括背带3、横向背板4和竖向背板7,所述的竖向背板7的一端与伞杆8的底端连接,竖向背板7的另一端与两端各设置有个通孔的横向背板4的中部连接;背带3的中部固定在伞杆8上,背带3的两端分别由前往后穿过横向背板4两端的通孔后与插扣1连接。使用时,横向背板4和竖向背板7在人的背后,背带3从人的肩膀往胸前绕下,往人的两侧后方的横向背板4两端的通过穿出,最后到人的腹部位置通过插扣1锁紧。所述的竖向背板7的背面的伞面9上连接有遮阳披肩2,遮阳披肩2上固定有披肩骨架6。所述的披肩骨架6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披肩骨架6呈八字状布置在遮阳披肩2上。所述的遮阳披肩2的下垂的最底端低于横向背板4的固定位置。所述的披肩骨架6的底端通过牵引索5与伞杆8连接。所述的伞杆8上安装有用于将滑动连接器15限位的弹性卡齿16。所述的竖向背板(7)的背面的伞面(9)上连接有前遮阳帘(17)。

应用实施例

1、广西横县李某某,利用实施例3中得到的折叠伞和背景技术中的遮阳伞给5位茶农采摘茶叶和茉莉花时体验使用,一致认为实施例3中的折叠伞巧轻巧,使用时人不易感觉累,且遮阳效果较其它伞好。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实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