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菌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0072发布日期:2018-11-27 21:4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是一种新型抗菌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一些特殊衣服、鞋垫、床单等,容易产生污染和滋生细菌,所以具有抗菌功能的面料正是现代社会人们所需要的。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目前出现了某些保健型的衣服,具有一定的抗菌功能,但是,其抗菌功能是通过织物中所含有的药物成分来实现的,织物与药物的结合力较弱,稳定性差,耐磨性差,使用时间久了还是会产生异味。



技术实现要素: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抗菌面料,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成混纺面料:25-35份纳米竹炭纤维、18-24份负离子丙纶短纤维、15-20份天然蚕桑丝纤维、18-22份纳米二氧化钛、10-20份的珍珠纤维,混纺面料再经过抗菌后整理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面料,提高了面料抑菌率,并且具有消除异味和自洁污的功能,吸湿性强,通气性好,具有很高的性价比,适合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3.具体实施例:一种新型抗菌面料,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成混纺面料:25-35份纳米竹炭纤维、18-24份负离子丙纶短纤维、15-20份天然蚕桑丝纤维、18-22份纳米二氧化钛、10-20份的珍珠纤维,混纺面料再经过抗菌后整理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面料,提高了面料抑菌率,并且具有消除异味和自洁污的功能,吸湿性强,通气性好,具有很高的性价比,适合推广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抗菌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成混纺面料:25‑35份纳米竹炭纤维、18‑24份负离子丙纶短纤维、15‑20份天然蚕桑丝纤维、18‑22份纳米二氧化钛、10‑20份的珍珠纤维,混纺面料再经过抗菌后整理而成。本发明的面料,提高了面料抑菌率,并且具有消除异味和自洁污的功能,吸湿性强,通气性好,具有很高的性价比,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永利豪毛衫织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5
技术公布日:2018.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