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衣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93939发布日期:2020-02-22 02:3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衣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衣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某些特殊的工作场合,如国家电网高压线高空架设、陆军兵种坦克作战、执勤交警、陆军演习、野外考察等,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人员时常需要面临高温炎热或者低温冷冻等不利环境因素的考验,长时间处于这些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则极易对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针对这些特殊的工作场合,现有技术中设计有空调衣等产品来改善人员的工作环境,空调衣又称防热(冷)衣,其原理是采用流体换热和制冷技术,使空调衣能够为使用者提供适宜、贴身的温度环境,以保证使用者能够在酷热或者寒冷条件下舒适的开展工作。现有的空调衣产品主要是由衣服本体、制冷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衣服本体内充填有可以与制冷模式进行循环换热的流体,电源模块可以为制冷模块提供电力,使制冷模块可以对流体进行制冷或者制热,从而在酷热或者寒冷的工作环境下保证使用者的贴身温度的稳定。但是现有的空调衣产品是按照固定的功率启动运行或者是由使用者在有限的几个档位之间进行手动调节,这样就导致空调衣的实际工作状态往往与当前的工作环境、使用者的身体状态不适配,不仅不能达到最佳的制冷/热效果,还会浪费额外的功耗。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衣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衣的工作状态无法调节或者仅能依赖使用者手动调节的弊端。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空调衣包括可穿戴设备和温度控制系统,可穿戴设备内设有供水流动并用于与人体换热的管路,管路上设有使管路内的水循环的循环水泵;温度控制系统用于降低或升高管路内水的温度,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与管路连接的空调模块,空调模块包括压缩机、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和用于与空调衣的内部进行换热的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处设置有用于为第一换热器散热的第一外风机和第二外风机;所述空调衣还包括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内部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空调衣还包括溶液调湿装置,用于空调衣内部的湿度;空调衣预设有至少六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用于对应的表征至少包括寒冷、低冷、适中、高热、炎热和极热的用户感受的温度区间规则;以及预设有至少四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分别用于表征至少包括干燥、适中、低湿、高湿的用户感受的湿度区间规则;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基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其中,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炎热的温度区间,且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其中,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循环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以中风档运行。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衣还包括电源,电源包括太阳能发电板和锂电池,太阳能发电板通过第一输出线与锂电池连接,用于给锂电池充电;太阳能发电板通过第二输出线与空调模块连接,用于给空调模块供电;锂电池与太阳能发电板连接的电路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锂电池与空调模块连接的电路上设置有第二开关,太阳能发电板与空调模块连接的电路上设置有第三开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分别用于控制所在电路的通断;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包括: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设定频率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5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循环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设定流量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q=q*k2,其中,q为设定流量,q为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k2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流量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76。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衣,空调衣包括可穿戴设备和温度控制系统,可穿戴设备内设有供水流动并用于与人体换热的管路,管路上设有使管路内的水循环的循环水泵;温度控制系统用于降低或升高管路内水的温度,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与管路连接的空调模块,空调模块包括压缩机、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和用于与空调衣的内部进行换热的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处设置有用于为第一换热器散热的第一外风机和第二外风机;所述空调衣还包括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内部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空调衣还包括溶液调湿装置,用于空调衣内部的湿度;空调衣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预设有至少六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用于对应的表征至少包括寒冷、低冷、适中、高热、炎热和极热的用户感受的温度区间规则;以及预设有至少四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分别用于表征至少包括干燥、适中、低湿、高湿的用户感受的湿度区间规则;控制器用于: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基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其中,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炎热的温度区间,且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其中,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循环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以中风档运行。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还用于: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衣还包括电源,电源包括太阳能发电板和锂电池,太阳能发电板通过第一输出线与锂电池连接,用于给锂电池充电;太阳能发电板通过第二输出线与空调模块连接,用于给空调模块供电;锂电池与太阳能发电板连接的电路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锂电池与空调模块连接的电路上设置有第二开关,太阳能发电板与空调模块连接的电路上设置有第三开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分别用于控制所在电路的通断;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控制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设定频率: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5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循环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控制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设定流量:q=q*k2,其中,q为设定流量,q为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k2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流量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76。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衣的控制方法,能够在根据制冷工况下所检测的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在满足温度炎热、湿度干燥的调控条件时控制以对应的调控规则自动调整空调衣相关部件的运行,使空调衣能够达到与当前温度和湿度相适配的工作状态,大大提高了对空调衣的控制精准性,实现了空调衣的智能、高效和节能运行。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8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9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0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1-可穿戴设备,2-温度控制系统;11-管路,12-第一溶液膜,13-第二溶液膜,14-水管,15-增压水泵,16-传热层,17-吸附层,18-隔热层;21-空调模块,22-电源;111-进水口,112-出水口,113-第一连接管,114-第二连接管,115-循环水泵,116-水箱,117-泄压阀;171-第一输出线,172-第二输出线,173-第一开关,174-第二开关,175-第三开关;211-压缩机,212-第一换热器,213-节流元件,214-第二换热器,215-换向阀;1161-补水阀;2111-排气口,2112-吸气口;2121-第一外风机;2122-第二外风机;2141-第一气管接口,2142-第二气管接口,2143-第一水管接口,2144-第二水管接口;2151-第一接口,2152-第二接口,2153-第三接口,2154-第四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衣,包括可穿戴设备1,可穿戴设备1内设置有管路11,管路11用于供水流动并用于水与人体换热,管路11的端部与温度控制系统2连接,温度控制系统2包括空调模块21,空调模块21与电源22连接。温度控制系统2通过降低或升高管路11内水的温度,实现对使用者体感温度的调节。可选地,空调模块21包括压缩机211、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器212、节流元件213和用于与空调衣的内部进行换热的第二换热器214,压缩机211上设置有排气口2111和吸气口2112,排气口2111、第一换热器212、节流元件213、第二换热器214和吸气口2112依次连接。制冷时,由压缩机211排出的高压蒸汽,经排气口2111进入第一换热器212,制冷剂蒸汽被冷凝成液体,经节流元件213进入第二换热器214,并在第二换热器214中吸收管路11内水的热量,将水冷却,蒸发后的制冷剂蒸汽,经吸气口2112被压缩机211吸入,周而复始,实现制冷循环。可选地,空调模块21还包括换向阀215,换向阀215上设置有第一接口2151、第二接口2152、第三接口2153和第四接口2154,第一接口2151与排气口2111连接,第二接口2152与吸气口2112连接,第三接口2153与第一换热器212连接,第四接口2154与第二换热器214连接。换向阀215使得空调模块21既可制冷也可制热。制冷时,由压缩机211排出的高压蒸汽经换向阀215进入第一换热器212,制冷剂蒸汽被冷凝成液体,经节流元件213进入第二换热器214,并在第二换热器214中吸收管路11内水的热量,将水冷却,蒸发后的制冷剂蒸汽,经换向阀215后被压缩机211吸入,周而复始,实现制冷循环。制热时,由压缩机211排出的高压蒸汽经换向阀215进入第二换热器214,制冷剂蒸汽冷凝时放出的潜热将管路11内的水加热,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流过节流元件213后进入第一换热器212,吸收外界热量而蒸发,蒸发后的蒸汽经过换向阀215后被压缩机211吸入,完成制热循环。可选地,第二换热器214上设置有第一气管接口2141、第二气管接口2142、第一水管接口2143和第二水管接口2144,第一气管接口2141与第四接口2154连接,第二气管接口2142与节流元件213连接;管路1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11,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112,出水口112与第一水管接口2143通过第一连接管113连接,进水口111与第二水管接口2144通过第二连接管114连接。管路11内的水从出水口112流出,经第一连接管113流入第二换热器214内进行冷却或加热,冷却或加热后的水从第二水管接口2144流出,经第二连接管114,从进水口111流入可穿戴设备1,进而对使用者的体感温度进行调节。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选地,可穿戴设备1包括内层和外层,管路11设置于内层和外层之间,内层包括第一溶液膜12。第一溶液膜12可吸收人体表面的水分,实现除湿;或者向人体表面放出水分,实现加湿。可选地,第一换热器212外设置有第二溶液膜13,第一溶液膜12与第二溶液膜13通过水管14连接,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水泵15。这里,第一溶液膜12、第二溶液膜13、水管14和增压水泵15共同构成溶液调湿装置。溶液调湿装置还包括与电源22电连接的电压调节模块,电压调节模块可用于向第一溶液膜12和第二溶液膜13供电,以实现溶液膜的电离工作;同时,电压调节模块还可以调整其向第一溶液膜12和第二溶液膜13供电的电压,从而达到调节电离效率的目的,进而可以控制溶液调湿装置的除湿/加湿效率。夏季制冷,人体表面需要除湿时,第一溶液膜12吸收人体表面的水分后,被吸收的水流入水管14,经增压水泵15流入第二溶液膜13,经第二溶液膜13还原后排出。冬季制热,人体表面需要加湿时,第二溶液膜13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吸收的水流入水管14,经增压水泵15流入第一溶液膜12,实现对人体表面的加湿。可选地,内层还包括传热层16,传热层16设置于第一溶液膜12外侧,传热层16的面料中含有银离子,能够增强传热层16的传热效果,利于管路11与人体表面热量的快速交换。可选地,外层包括吸附层17,吸附层17外表面涂覆有太阳能发电板。太阳能发电板能够将光能转化成电能,为空调模块21供电。可选地,外层还包括隔热层18,隔热层18设置于吸附层17内侧,隔热层18面料中含有芳纶。隔热层18能够避免外界环境与管路11的热交换,提高管路11内热量的利用率。可选地,电源22采用锂电池,太阳能发电板通过第一输出线171与锂电池连接,用于给锂电池充电。太阳能发电板通过第二输出线172与空调模块21连接,用于给空调模块21供电。锂电池与太阳能发电板连接的电路上设置有第一开关173,锂电池与空调模块21连接的电路上设置有第二开关174,太阳能发电板与空调模块21连接的电路上设置有第三开关175。第一开关173、第二开关174和第三开关175分别用于控制所在电路的通断。当太阳能发电板的发电电压能够使空调模块21正常运行时,空调模块21采用太阳能发电板供电,第二开关174闭合,第一开关173和第三开关175断开。太阳能发电板的发电电压不能使空调模块21正常运行时,采用锂电池供电,第二开关174闭合,第一开关173和第三开关175断开。太阳能发电板还可对锂电池充电,对锂电池充电时,第一开关173闭合。可选地,第一连接管113或第二连接管114上设置有循环水泵115,循环水泵115使管路11内的水周而复始地循环,以更好地实现对使用者体感温度的调节。可选地,第一连接管113或第二连接管114上还设置有水箱116,水箱116的顶部设置有补水阀1161。水箱116可避免循环水泵115空吸,通过补水阀1161可对水箱116内的水进行补给。可选地,第一连接管113或第二连接管114上还设置有泄压阀117,当管路11内压力大于设定值时,泄压阀117打开,进行泄压,泄压阀117顶部的海拔高度高于水箱116顶部的海拔高度,只泄蒸汽压,避免泄压时水流出。可选地,第一换热器212外设置有第一外风机2121和第二外风机2122,第一外风机2121和第二外风机2122的轴向出风侧朝向第一换热器212设置,对第一换热器212进行降温。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风机2121和第二外风机2122的转速采用设定档位调节的方式进行控制,具体的,第一外风机2121和第二外风机22的设定档位包括高风档、中风档和低风档。每一设定档位的具体转速范围可以根据空调衣的机型和送风需要进行调整确定,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节流元件213为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具体控制流程包括:s401、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运行状态参数;在本实施例中,空调衣的初始默认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因此,在空调衣启动运行时,空调衣以默认的制冷模式运行,步骤s401所检测的是空调衣以制冷模式运行时的运行状态参数;可选的,空调衣以默认的制冷模式运行时,空调衣的相关工作部件如压缩机、循环水泵等是以该制冷模式所对应的初始设定参数进行启动,如压缩机的设定制冷工作频率、循环水泵的设定制冷流量,在空调衣启动之后,相关工作部件从0逐渐达到初始设定参数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之后以设定参数对应的运行状态稳定运行;因此,为了提高对空调衣控制的精准性,步骤s401中所获取的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运行状态参数为空调衣启动并持续设定时长所检测得到的参数,如5min,10min等。运行状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这里,外部环境温度为空调衣的使用者所处环境的温度,内部湿度为空调衣的可穿戴设备的内部形成的使用者身体的容置空间的湿度。这里,空调衣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空调衣的使用者所处环境的温度,以将检测到的温度作为外部环境温度数据;以及,空调衣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空调衣的可穿戴设备的内部形成的使用者身体的容置空间的湿度,以将检测到的湿度作为内部湿度数据。s402、基于运行状态参数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02是基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这里,空调衣预设有至少六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用于对应的表征至少包括寒冷、低冷、适中、高热、炎热和极热的用户感受的温度区间规则;以及预设有至少四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分别用于表征至少包括干燥、适中、低湿、高湿的用户感受的湿度区间规则;调控条件包括一个温度区间,与一个或多个湿度区间所组成的区间组合;或者一个湿度区间,与一个或多个温度区间所组成的区间组合。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六个温度区间包括tao≤16℃、16℃<tao≤22℃、22℃<tao≤29℃、29℃<tao≤32℃、32℃<tao≤43℃以及t>43℃,分别用于对应的表征至少包括寒冷、低冷、适中、高热、炎热和极热的用户感受;其中,tao是指外部环境温度。至少四个湿度区间包括rh≤45%、45<rh≤60%、60<rh≤85%以及rh>85%,分别用于对应的表征干燥、适中、低湿和高湿的用户组合;其中,rh是指内部湿度。可选的,上述多个温度区间和多个湿度区间可构成如表1所示出的调控条件的4组区间组合。表1基于表1,通过步骤s401中所获取的运行状态参数可以确定其所属的区间组合,进而根据该区间组合对应的调控规则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这里,空调衣可以仅预设一个调控条件,该调控条件为一组温度区间和湿度区间;在步骤s402中,空调衣可根据运行状态参数与该调控条件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运行状态参数满足该调控条件,可继续执行步骤s403;如果匹配不成功,则运行状态参数不满足该调控条件,本次控制流程结束。或者,空调也可以预设多个调控条件,每一调控条件为一组温度区间和湿度区间的组合;则在步骤s402中,空调衣可根据运行状态参数分别与多个调控条件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成功的匹配结果,继续执行步骤s403。403、响应于运行状态参数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所述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所述空调衣的运行状态;这里,预设调控规则包括但不限于压缩机的频率调整规则、循环水泵的流量调整规则、溶液调湿装置的启停以及两个外风机(第一外风机和第二外风机)的启停风档。具体的,一种可选的压缩机的频率调整规则如表2所示:温度区间设定频率:额定频率*系数tao≤16℃0.78*51=40hz16℃<tao≤22℃0.96*51=49hz22℃<tao≤29℃1.1*51=55hz29℃<tao≤32℃1.2*51=61hz32℃<tao≤43℃1.56*51=80hztao>43℃0.7*51=36hz表2表2中,压缩机的额定频率为51,0.78、0.96、1.1、1.2、1.56和0.7是与不同的温度区间对应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则在确定运行状态参数所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之后,就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确定调控条件的温度区间所对应的频率比列系数,进而计算得到设定频率。将压缩机从初始设定参数的工作频率调整至计算得到的设定频率,以与当前外部环境工况相适配,保证用户对温度的舒适性要求。一种可选的循环水泵的流量调整规则如表3所示:湿度区间循环水泵流量:额定流量*系数tao≤16℃0.52*0.8=0.41616℃<tao≤22℃0.96*0.8=0.76822℃<tao≤29℃1.15*0.8=0.9229℃<tao≤32℃1.23*0.8=0.98432℃<tao≤43℃1.76*0.8=1.408tao>43℃2表3表3中,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为0.8,0.52、0.96、1.15、1.23和1.76是与不同的温度区间对应关联的流量比列系数;则在确定运行状态参数所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之后,就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确定调控条件的温度区间所对应的流量比列系数,进而计算得到目标的循环水泵流量。将循环水泵从初始设定参数的流量调整至计算得到的目标的循环水泵流量,以与当前外部环境工况相适配,保证用户对温度的舒适性要求。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控制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又一种空调衣的控制方法,其控制流程主要包括:s501、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的获取方式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在此不作赘述。s502、判断外部环境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寒冷的温度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03;如果否,则流程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寒冷的温度区间为tao≤16℃;这样,当检测到的外部环境温度为0℃、7℃和15℃等温度值时,外部环境温度不大于表征用户感到寒冷的温度区间的区间阈值16℃,则判定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寒冷的温度区间,继续执行步骤s503;当检测到的外部环境温度为18℃、22℃和30℃等温度值时,外部环境温度大于表征用户感到寒冷的温度区间的区间阈值16℃,则判定外部温度环境不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寒冷的温度区间,流程结束。s503、判断内部湿度是否处于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04;如果否,则流程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为rh≤45%;这样,当检测到的内部湿度为10%、26%和35%等湿度值时,内部湿度不大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的区间阈值45%,则判定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继续执行步骤s504;当检测到的内部湿度为50%、72%和81%等湿度值时,内部湿度大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的区间阈值45%,则判定内部湿度不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流程结束。这里,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步骤s502中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寒冷的温度区间,以及步骤s503中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s504、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这里,当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寒冷的温度区间、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时,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循环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溶液调湿装置不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低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停止运行。具体的,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设定频率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0.78。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为51hz,则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设定频率f=51*0.78≈40hz。循环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设定流量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q=q*k2,其中,q为设定流量,q为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k2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流量比列系数,其取值为0.52。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为0.8l/min,则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设定流量为q=0.8*0.52=0.416l/min。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到的内部湿度小于或等于45%,且考虑到当前为制冷工况,空调衣当前内部的湿度环境较为舒适,因此不需要对空调衣的内部进行除湿或加湿,溶液调湿装置不运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风机以低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停止运行,能够满足第一换热器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的风量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外风机运行的整体能耗,节能环保。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这里,本发明空调衣的供电模式包括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和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其中,空调衣所设置的电源包括设置于可穿戴设备上的太阳能发电板以及另外单独配置的锂电池,太阳能发电板用于在空调衣电供电模式下对空调衣的各个需电部件进行供电,锂电池用于在备用电源供电模式下对空调衣的各个需电部件进行供电。空调衣默认的供电电源为太阳能发电板,默认的供电模式为空调衣供电模式;通过设置两组电源可以保证空调衣能够长时间持续工作,以满足使用者的作业需求。可选的,预设的电压条件为工作电压不低于设定电压值;如果当前工作电压低于设定电压值,则判定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如果当前工作电压不低于设定电压值,则判定当前工作电压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空调衣仍以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对相关部件进行供电。空调衣电池所储蓄的电量为有限的电量值,随着空调衣的使用时间的延长,空调的控制电路内的实际工作电压呈逐渐下降的态势,在工作垫底低于设定电压值时,需电部件的工作效率会有所下降,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等,这就容易影响空调衣的制冷/制热效率,因此,本发明空调在判定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控制由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以利用蓄电充足的备用电源锂电池对空调衣的需电部件进行供电,从而保证空调衣可以维持高效的运转状态。具体的,对于前述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空调衣,控制从空调衣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的具体过程包括: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图6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又一种空调衣的控制方法,其控制流程主要包括:s601、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的获取方式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在此不作赘述。s602、判断外部环境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低冷的温度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03;如果否,则流程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低冷的温度区间为16℃<tao≤22℃;具体判断外部环境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低冷的温度区间的流程可以参照前文中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s603、判断内部湿度是否处于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04;如果否,则流程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为rh≤45%;具体判断内部湿度是否处于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的流程可以参照前文中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这里,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步骤s602中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低冷的温度区间,以及步骤s603中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s604、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这里,当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低冷的温度区间、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时,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循环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溶液调湿装置不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中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停止运行。具体的,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设定频率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0.96。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为51hz,则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设定频率f=51*0.96≈49hz。循环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设定流量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q=q*k2,其中,q为设定流量,q为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k2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流量比列系数,其取值为0.96。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为0.8l/min,则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设定流量为q=0.8*0.96=0.768l/min。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到的内部湿度小于或等于45%,且考虑到当前为制冷工况,空调衣当前内部的湿度环境较为舒适,因此不需要对空调衣的内部进行除湿或加湿,溶液调湿装置不运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风机以中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停止运行,能够满足第一换热器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的风量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外风机运行的整体能耗,节能环保。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对于前述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空调衣,控制从空调衣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的过程包括: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具体的供电模式的切换过程可参照前一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图7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又一种空调衣的控制方法,其控制流程主要包括:s701、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的获取方式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在此不作赘述。s702、判断外部环境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适中的温度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703;如果否,则流程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适中的温度区间为22℃<tao≤29℃;具体判断外部环境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适中的温度区间的流程可以参照前文中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s703、判断内部湿度是否处于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704;如果否,则流程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为rh≤45%;具体判断内部湿度是否处于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的流程可以参照前文中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这里,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步骤s702中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适中的温度区间,以及步骤s703中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s704、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这里,当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适中的温度区间、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时,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循环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溶液调湿装置不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停止运行。具体的,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设定频率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1。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为51hz,则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设定频率f=51*1.1≈55hz。循环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设定流量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q=q*k2,其中,q为设定流量,q为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k2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流量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15。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为0.8l/min,则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设定流量为q=0.8*1.15=0.92l/min。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到的内部湿度小于或等于45%,且考虑到当前为制冷工况,空调衣当前内部的湿度环境较为舒适,因此不需要对空调衣的内部进行除湿或加湿,溶液调湿装置不运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停止运行,能够满足第一换热器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的风量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外风机运行的整体能耗,节能环保。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对于前述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空调衣,控制从空调衣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的过程包括: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具体的供电模式的切换过程可参照前一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图8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又一种空调衣的控制方法,其控制流程主要包括:s801、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的获取方式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在此不作赘述。s802、判断外部环境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高热的温度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803;如果否,则流程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高热的温度区间为29℃<tao≤32℃;具体判断外部环境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高热的温度区间的流程可以参照前文中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s803、判断内部湿度是否处于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804;如果否,则流程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为rh≤45%;具体判断内部湿度是否处于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的流程可以参照前文中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这里,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步骤s802中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高热的温度区间,以及步骤s803中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s804、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这里,当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高热的温度区间、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时,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循环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溶液调湿装置不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以低风档运行。具体的,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设定频率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2。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为51hz,则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设定频率f=51*1.2≈61hz。循环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设定流量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q=q*k2,其中,q为设定流量,q为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k2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流量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23。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为0.8l/min,则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设定流量为q=0.8*1.23=0.984l/min。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到的内部湿度小于或等于45%,且考虑到当前为制冷工况,空调衣当前内部的湿度环境较为舒适,因此不需要对空调衣的内部进行除湿或加湿,溶液调湿装置不运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以低风档运行,能够满足第一换热器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的风量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外风机运行的整体能耗,节能环保。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对于前述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空调衣,控制从空调衣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的过程包括: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具体的供电模式的切换过程可参照前一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图9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又一种空调衣的控制方法,其控制流程主要包括:s901、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的获取方式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在此不作赘述。s902、判断外部环境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炎热的温度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903;如果否,则流程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炎热的温度区间为32℃<tao≤43℃;具体判断外部环境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炎热的温度区间的流程可以参照前文中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s903、判断内部湿度是否处于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904;如果否,则流程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为rh≤45%;具体判断内部湿度是否处于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的流程可以参照前文中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这里,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步骤s902中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炎热的温度区间,以及步骤s903中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s904、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这里,当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炎热的温度区间、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时,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循环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溶液调湿装置不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以中风档运行。具体的,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设定频率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56。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为51hz,则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设定频率f=51*1.56≈80hz。循环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设定流量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q=q*k2,其中,q为设定流量,q为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k2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流量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76。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为0.8l/min,则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设定流量为q=0.8*1.76=1.408l/min。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到的内部湿度小于或等于45%,且考虑到当前为制冷工况,空调衣当前内部的湿度环境较为舒适,因此不需要对空调衣的内部进行除湿或加湿,溶液调湿装置不运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以中风档运行,能够满足第一换热器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的风量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外风机运行的整体能耗,节能环保。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对于前述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空调衣,控制从空调衣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的过程包括: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具体的供电模式的切换过程可参照前一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图10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衣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又一种空调衣的控制方法,其控制流程主要包括:s1001、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的获取方式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在此不作赘述。s1002、判断外部环境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极热的温度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03;如果否,则流程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极热的温度区间为43℃<tao;具体判断外部环境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极热的温度区间的流程可以参照前文中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s1003、判断内部湿度是否处于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04;如果否,则流程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为rh≤45%;具体判断内部湿度是否处于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的流程可以参照前文中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这里,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步骤s1002中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极热的温度区间,以及步骤s1003中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s1004、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这里,当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极热的温度区间、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时,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循环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溶液调湿装置不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具体的,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设定频率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0.7。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为51hz,则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设定频率f=51*0.7≈36hz。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循环水泵是以最大流量开启运行,因此,压缩机的设定频率可以适当降低为额定频率的0.7倍,以减少压缩机的功耗。同时,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这里,设定流量为水泵的最大流量值;在本实施例中,水泵的最大流量值为2l/min。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到的内部湿度小于或等于45%,且考虑到当前为制冷工况,空调衣当前内部的湿度环境较为舒适,因此不需要对空调衣的内部进行除湿或加湿,溶液调湿装置不运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两个外风机均以最高档位运行,使外风机可以以最大送风量对第一换热器进行散热降温,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第一换热器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的风量要求。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对于前述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空调衣,控制从空调衣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的过程包括: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具体的供电模式的切换过程可参照前一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空调衣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前文图4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控制流程。控制器预设有至少六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用于对应的表征至少包括寒冷、低冷、适中、高热、炎热和极热的用户感受的温度区间规则;以及预设有至少四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分别用于表征至少包括干燥、适中、低湿、高湿的用户感受的湿度区间规则;控制器用于: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运行状态参数;基于运行状态参数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响应于运行状态参数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所述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所述空调衣的运行状态.该控制器控制执行上述流程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空调衣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前文图5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控制流程。控制器预设有至少六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用于对应的表征至少包括寒冷、低冷、适中、高热、炎热和极热的用户感受的温度区间规则;以及预设有至少四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分别用于表征至少包括干燥、适中、低湿、高湿的用户感受的湿度区间规则;控制器用于: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基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其中,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寒冷的温度区间,且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其中,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循环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低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停止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控制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设定频率: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0.78。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控制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设定流量:q=q*k2,其中,q为设定流量,q为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k2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流量比列系数,其取值为0.52。该控制器控制执行上述流程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空调衣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前文图6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控制流程。控制器预设有至少六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用于对应的表征至少包括寒冷、低冷、适中、高热、炎热和极热的用户感受的温度区间规则;以及预设有至少四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分别用于表征至少包括干燥、适中、低湿、高湿的用户感受的湿度区间规则;控制器用于: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基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其中,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低冷的温度区间,且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其中,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中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停止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控制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设定频率: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0.96。在本实施例中,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控制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设定流量:q=q*k2,其中,q为设定流量,q为水泵的额定流量;k2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流量比列系数,其取值为0.96。该控制器控制执行上述流程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空调衣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前文图7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控制流程。控制器预设有至少六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用于对应的表征至少包括寒冷、低冷、适中、高热、炎热和极热的用户感受的温度区间规则;以及预设有至少四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分别用于表征至少包括干燥、适中、低湿、高湿的用户感受的湿度区间规则;控制器用于: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基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其中,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适中的温度区间,且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其中,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停止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控制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设定频率: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1。在本实施例中,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控制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设定流量:q=q*k2,其中,q为设定流量,q为水泵的额定流量;k2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流量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15。该控制器控制执行上述流程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空调衣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前文图8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控制流程。控制器预设有至少六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用于对应的表征至少包括寒冷、低冷、适中、高热、炎热和极热的用户感受的温度区间规则;以及预设有至少四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分别用于表征至少包括干燥、适中、低湿、高湿的用户感受的湿度区间规则;控制器用于: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基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其中,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高热的温度区间,且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其中,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以低风档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在本实施中,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控制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设定频率: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2。在本实施例中,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控制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设定流量:q=q*k2,其中,q为设定流量,q为水泵的额定流量;k2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流量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23。该控制器控制执行上述流程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空调衣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前文图9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控制流程。控制器预设有至少六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用于对应的表征至少包括寒冷、低冷、适中、高热、炎热和极热的用户感受的温度区间规则;以及预设有至少四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分别用于表征至少包括干燥、适中、低湿、高湿的用户感受的湿度区间规则;控制器用于: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基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其中,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炎热的温度区间,且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其中,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以中风档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控制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设定频率: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56。在本实施例中,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控制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设定流量:q=q*k2,其中,q为设定流量,q为水泵的额定流量;k2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流量比列系数,其取值为1.76。该控制器控制执行上述流程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空调衣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前文图10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控制流程。控制器预设有至少六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用于对应的表征至少包括寒冷、低冷、适中、高热、炎热和极热的用户感受的温度区间规则;以及预设有至少四个区间阈值依次增大、分别用于表征至少包括干燥、适中、低湿、高湿的用户感受的湿度区间规则;控制器用于:获取制冷工况下空调衣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湿度;基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其中,预设的调控条件包括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极热的温度区间,且内部湿度处于预设的用于表征用户感到干燥的湿度区间;响应于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湿度确定满足预设的调控条件,根据预设的调控条件所对应的预设调控规则调整空调衣的运行状态;其中,调控规则包括压缩机和水泵按照设定参数运行,以及第一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第二外风机以高风档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获取空调衣的控制电路内的当前工作电压;当当前工作电压不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时,控制从空调衣电池供电模式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频率,控制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设定频率:f=f*k1,其中,f为设定频率,f为压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k1为与调控条件相关联的频率比列系数,其取值为0.7。在本实施例中,水泵的设定参数包括设定流量,设定流量为水泵的最大流量值。该控制器控制执行上述流程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