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7618发布日期:2018-11-16 23:57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衣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衣。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雨衣在雨天长期穿着时,存在面布进水的问题;在阴雨天或雾霾天等能见度低的天气中,反光性能受影响,不够显著;同时在连帽式雨衣的帽子不能大幅度调节,不适合在带帽的情况下,穿着使用。

所以,现在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雨衣的面布防水性能差,反光能力不够,且连帽的调节幅度不够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雨衣,在面料、工艺以及设计上均有创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衣的面布防水性能差,透气性差,反光能力不够,且连帽的调节幅度不够大,容易出现视野盲区且不适用于隐蔽执勤的技术问题;达到耐雨淋,高透气,高反光,连帽大小能便捷调节,视线不被遮挡且适用于隐蔽执勤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雨衣,所述雨衣包括:雨衣主体,所述雨衣主体包括上衣和裤子,所述雨衣主体上设置有若干的反光条;连帽,所述连帽连接设置在所述雨衣主体的上部;所述连帽由左右两侧设置有抽带;所述连帽由前到后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包括:链条,所述链条设置有两条,所述链条和所述连帽车缝线连接,且两条链条相对于所述连帽间隔设置;拉链头,所述拉链头连接两条所述链条,并控制所述链条开合来调节所述连帽的容积;其中,所述连帽的内侧面连接设置有两组软磁条,一组软磁条位于所述的两条链条之间,另一组软磁条位于所述链条的外侧,通过两组软磁条连接使所述连帽保持张紧状态。

作为优先,所述反光条为晶格状。

作为优先,所述反光条设置在所述上衣的后背、手臂以及袖口处;所述反光条设置在所述裤子的下摆和裤子的裤腿处。

作为优先,所述上衣的正面设置有挂袢,且所述挂袢相对于所述上衣倾斜设置。

作为优先,所述挂袢为长条状,和所述上衣车缝线连接,且所述挂袢上连接有松紧带和系带。

作为优先,所述拉链头的底部设置有防卡件,所述防卡件的长度大于所述拉链头的长度,所述防卡件的中部和所述拉链头连接。

作为优先,所述防卡件的上端面设置有卡合条,所述防卡件和所述拉链头之间卡接或胶接。

作为优先,所述防卡件包括位于底部的防卡件底面,所述防卡件底面的两端为倾斜状。

作为优先,所述雨衣由复合面料制作,所述复合面料由外向内依次为面布层、膜层以及里布层。

作为优先,所述连帽上设置有听力孔。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晶格状的反光条,增强反射亮度,提高安全警示性;通过设置三层复合的复合面料,提高防水能力;通过设置拉链来实现连帽容积的可调,利用软磁条的配合,来解决拉链闭合状态下连帽相对于两链条之间部分的收紧问题,避免该部分松垮,影响穿戴连帽时的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衣的面布防水性能差,反光能力不够,且连帽的调节幅度不够大的技术问题;达到耐雨淋,高反光且连帽大小能便捷调节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挂袢,增加挂接存放的功能,如可配挂执法记录仪、对讲机、肩闪灯等,也可以配合笔和电筒等;通过松紧带和系带的配合使得挂袢的容纳尺寸可调,有利于放入大体积的物体,有利于将物体牢固于挂袢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衣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衣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制作雨衣的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听力孔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中听力孔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上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雨衣主体;11、挂袢;111、松紧带;112、系带;12、通风部一;13、反光条;2、连帽;21、抽带;22、拉链;221、拉链头;222、防卡件;2221、防卡件底面;2222、卡合条;23、通风部二;3、复合面料;31、面布层;32、膜层;33、里布层;41、复合面料块一;411、听力孔;42、复合面料块二;5、软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衣,阴雨天、雾霾等能见度较差的天气执勤时穿着本产品,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和警示效果;雨衣的复合面料的面布里层采用手感柔软的针织物,膜层采用聚氨酯湿法微多孔涂层,可以加强复合面料整体抗撕裂强度,使雨衣布具有穿着舒适、防风防雨、高透气、高透湿、保暖、耐磨、耐老化等功能;连帽上的听力孔有增强听力的功能;雨衣主体中的上衣在特殊隐蔽需要时也可反面穿着,用于隐蔽执勤;裤子后上节的通风口,有透气性能,裤腰有束腰功能。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雨衣,所述雨衣包括:

雨衣主体,所述雨衣主体包括上衣和裤子,所述雨衣主体上设置有若干的反光条;

具体来说,对雨衣设计创新,裤子后上节的通风口,有透气性能,裤腰有锦纶包芯绳,增加束腰功能。上衣下摆设松紧绳和调节扣,方便下摆大小调节,增强防风防雨功能;上衣不设里布,或里布为隐蔽色,增加双面穿着功能,在需要隐蔽执勤时可以反穿,保证执勤的顺利;

具体来说,上衣为荧光黄色、裤子为藏蓝色、增强了安全警示性。

连帽,所述连帽连接设置在所述雨衣主体的上部;所述连帽由左右两侧设置有抽带;所述连帽由前到后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包括:

具体来说,对雨衣设计创新,所述抽带上连接设置有双眼调节扣,侧面收放自如,能扩大视野,提高执勤时的安全性。

链条,所述链条设置有两条,所述链条和所述连帽车缝线连接,且两条链条相对于所述连帽间隔设置;

拉链头,所述拉链头连接两条所述链条,并控制所述链条开合来调节所述连帽的容积;

其中,所述连帽的内侧面连接设置有两组软磁条,一组软磁条位于所述的两条链条之间,另一组软磁条位于所述链条的外侧,通过两组软磁条连接使所述连帽保持张紧状态。

所述反光条为晶格状。反光条的规格为宽30mm。

具体来说,对雨衣配件的创新,反光条采用电镀全封闭布基底反光材料,采用布基地和电镀层代替了pvc基底和空气层,在具备普通晶格材料优点的同时,缝纫性、穿着舒适性明显提升;增强光线反射亮度,增强新款雨衣的警示功能,改善耐雨淋、耐水洗功能、耐磨损耐高低温性能。

所述反光条设置在所述上衣的后背、手臂以及袖口处;所述反光条设置在所述裤子的下摆和裤子的裤腿处。

具体来说,对雨衣设计创新,所述反光条利用车缝线连接在雨衣主体上。

所述上衣的正面设置有挂袢,且所述挂袢相对于所述上衣倾斜设置。

具体来说,对雨衣设计创新,所述挂袢位于上衣相对于人体前胸处,且挂袢为两侧对称设置。

所述挂袢为长条状,和所述上衣车缝线连接,且所述挂袢上连接有松紧带和系带。

具体来说,对雨衣设计创新,所述挂袢为长条状,且挂袢的左右两侧为倾斜边,使得挂袢和雨衣主体连接后,挂袢和雨衣主体构建的容置空间上开口直径大于下开口直径,便于挂接物体。

具体来说,对雨衣设计创新,所述系带优选相对于挂袢对称设置,且位于挂袢的中部;所述系带连接调节扣,调节扣位于挂袢的外侧。

所述拉链头的底部设置有防卡件,所述防卡件的长度大于所述拉链头的长度,所述防卡件的中部和所述拉链头连接。

所述防卡件的上端面设置有卡合条,所述防卡件和所述拉链头之间卡接或胶接。

具体来说,对雨衣设计创新,所述卡合条和防卡件为一整体。

所述防卡件包括位于底部的防卡件底面,所述防卡件底面的两端为倾斜状。

具体来说,对雨衣设计创新,所述防卡件为透明软质材料,如硅胶;防卡件可以是通过胶水和拉链头胶接;所述防卡件的设置可以在拉链头运动过程中,将拉链头的前方运动路径清理开,避免连帽部分卡在拉链中。

所述雨衣由复合面料制作,所述复合面料由外向内依次为面布层、膜层以及里布层。

具体来说,对雨衣面料进行创新,面布层涤纶(聚酯纤维)布,75d/72f×100d/144f,dty,经纬纱密度为:675根/10cm×365根/10cm,织物组织为二上一下右斜纹;膜层是聚氨酯湿法微多孔涂层,藏蓝色雨衣面料涂层为灰色,荧光黄绿色雨衣面料涂层为白色;里布层,20d涤纶单面针织布,28g/m2,细旦涤纶纬编针织布。

具体来说,对雨衣面料进行创新,复合面料采用新型三层复合雨衣布、外观醒目,便于执勤;结合缝部位采用新型pu热封胶条,增强耐静水压,提高防水性能;以前封胶直接贴于pu膜上,工艺简单,粘合牢度较强,新的面料封胶与pu膜的膜层之间增加了里布层,影响粘合牢度,增加了封胶的难度、项目组经研发,最终研制出符合要求的以20d涤纶单面针织布为里布层的新型pu热封胶条,最终满足了粘合牢度的要求。

具体来说,对雨衣工艺创新,面布层经过聚氨酯湿法微多孔涂层再复合采用针织布的里布层制成的三层复合面料,改进雨衣面料膜层的防水透湿性能;采用新型pu热封胶条,新型pu热封胶条使用在雨衣主体的各处连接缝上,增强耐静水压,提高防水性能;

具体来说,对雨衣面料进行创新,改进膜层性能:雨衣面料的防水透湿性能取决于膜层材料和膜层结构。为提升面料的防水透湿性,项目研制组根据膜层保持湿法涂层不变的要求,从膜层材料、膜层厚度、工艺参数等多方面进行试验、测试,最终研制了采用聚酯和聚醚混合制成的新型涂层材料,并通过工艺参数控制改变了膜层中微多孔的密度和均匀性。从测试数据看,采用新涂层制作的新型雨衣布的初始静水压应大于80kpa,5次水洗后静水压应大于50kpa,完全符合警服雨衣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同时,该改进降低了膜层重量(约为原来的50%),提升了耐老化性能(提高近1倍)。

具体来说,对雨衣面料进行创新,改进面层性能:面布层材料性能决定雨衣面料的物理性能。在项目研制过程中,项目研制组重点是从面料克重、面料强度和面料手感三方面考虑,先后采用普通75d*75d涤纶布(克重为90g/m2)、高强度75d*75d涤纶布(克重为90g/m2)、100d*100d涤纶布(克重为115-120g/m2)、75d*100d的纱线织布(克重≤115g/m2)进行测试。从测试结果看,100d*100d涤纶布制作的雨衣面料克重约为185g/m2,手感较为粗糙;75d*75d涤纶布的撕裂强度、断裂强度等技术指标不满足新款警服雨衣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综合测试数据情况,最终选用75d*100d的纱线织布作为面布材料,制成的成品手感柔软,克重约为重≤170g/m2,断裂强度:经向≥980n,纬向≥600n,撕裂强度:经向≥40n,纬向≥30n,达到了警服雨衣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具体来说,对雨衣面料进行创新,选择里布层材料是新款雨衣面料的新增层。在材料选择过程中,项目研制组主要是从满足反面穿着的需求出发,先后采用灰色20d涤纶特立可得、灰色20d尼龙特立可得、黑色和灰色30d雪纺纱、灰色和荧光色20d单面针织布。

由于雨衣面料为三层复合,以前封胶直接贴于pu膜上,工艺简单,粘合牢度较强,新的面料封胶与pu膜之间增加了针织布,影响粘合牢度,增加了封胶的难度、项目组经研发,最终研制出符合要求的以20d涤纶单面针织布为基布的新型热封胶条,最终满足了粘合牢度的要求

复合面料理化性能指标:

1、有效幅宽≥1.48m。

2、单位面积质量≤175g/m2。

3、断裂强力经向≥980n,纬向≥600n。

4、撕破力经向≥35n,纬向≥27n。

5、静水压初始≥80kpa、5次水洗后≥50kpa。

6、表面抗湿性初始≥4级,5次水洗后≥3级。

7、透湿量≥6000g/(m2.d)。

8、耐磨性能≥300次,膜面无破损。

9、起毛起球3-4级。

10、次水洗后外观不起泡、不分层、不脱落。

11、耐干热老化性能:外观不发脆、不分层;静水压≥80kpa。

12、荧光黄色雨衣布色品坐标、亮度因子(加速日晒前后)均符合研制要求。面层耐光色牢度及面里层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热压色牢度等级指标符合《警服材料雨衣布》(试用稿)标准。

13、结合缝部位采用pu热封胶条,宽20mm,厚度≥0.35mm。

14、产品经5次水洗后成品缝合部位耐静水压≥25kpa(不含帽子弯曲处,原警用雨衣耐静水压≥18kpa)。

15、产品无异味、甲醛含量低于75mg/kg。

所述连帽上设置有听力孔。

具体来说,对雨衣设计创新,听力孔的设置有增强听力的功能;连帽相对于听力孔的设计,可以由复合面料块一和复合面料块二构成,一种方式是,听力孔位于复合面料块一上;所述复合面料块二为附加面料,位于复合面料块一的外侧,遮挡住听力孔;且复合面料块二和复合面料块一车缝线连接,且该连接留有开口,以便于声音的传入。;另一种方式为复合面料块一和复合面料块二上下或左右关系,并连接在一起,利用两块之间的叠加部分,在内的面料块上构建听力孔,在外的面料块用来遮挡保护听力孔。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晶格状的反光条,增强反射亮度,提高安全警示性;通过设置三层复合的复合面料,提高防水能力;通过设置拉链来实现连帽容积的可调,利用软磁条的配合,来解决拉链闭合状态下连帽相对于两链条之间部分的收紧问题,避免该部分松垮,影响穿戴连帽时的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衣的面布防水性能差,反光能力不够,且连帽的调节幅度不够大的技术问题;达到耐雨淋,高反光且连帽大小能便捷调节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挂袢,增加挂接存放的功能,如可配挂执法记录仪、对讲机、肩闪灯等,也可以配合笔和电筒等;通过松紧带和系带的配合使得挂袢的容纳尺寸可调,有利于放入大体积的物体,有利于将物体牢固于挂袢处。

3、本申请实施例中,产品在送检试验过程中各项指标性能符合要求,上衣荧光黄色外观适合人的视觉特点,适宜民警穿着和提高执法形象,成衣工艺设计符合标准要求,保证民警穿着舒适和人体四肢活动自如。

工作原理:在连帽容积调整时,将拉链打开可以增大连帽的外表面积,增大连帽的容积,便于带帽后再带上所述连帽;将拉链闭合,使得连帽位于两链条中间的部分为收拢,缩小连帽的尺寸,适用于不带其他帽子时穿戴,并且两链条中间部分收拢后,为了不影响拉链开合和穿戴的体验感,利用软磁条或魔术贴的方式,将收拢部分折叠并固定在一处,使得连帽穿戴舒适、美观。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