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2786发布日期:2019-01-14 19:1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散热的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吹风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按照其使用的驱动电机是有刷电机还是无刷电机可分为有刷式吹风机与无刷式吹风机。无刷电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由于无刷电机是以自控式运行的,所以不会像变频调速下重载启动的同步电机那样在转子上另加启动绕组,也不会在负载突变时产生振荡和失步,但是无刷直流电机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点,由于无刷电机需要搭配体积较大的pcb板,导致无刷吹风机的整体体积较大,这就导致无刷吹风机无论日常使用还是外出旅行携带都较为不便,因此如何对电机和pcb板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以缩小吹风机的体积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如果将吹风机体积进行一定缩小,又会导致吹风机散热不佳,尤其是对于无刷式吹风机内部的pcb板,过高的温度会导致pcb板无法正常工作甚至还有烧坏的风险。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便于散热的吹风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吹风机,其通过在吹风机内设置能够套设于鼓风器之上的环形pcb,解决了无刷吹风机体积过大的问题,又对其内部的风道进行合理优化,解决了缩小体积后导致的噪音过大问题,同时还通过对pcb板进行回风式散热,解决了吹风机体积缩小后散热不佳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吹风机,包括:

筒状本体,该筒状本体的左右两端均敞开以形成进风口及出风口;

手柄,该手柄连接至筒状本体;以及

盖体,该盖体连接至筒状本体的所述进风口,

其中,筒状本体的内部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风道,风道内设有鼓风组件,所述鼓风组件包括安装套筒及设于安装套筒内的鼓风器,安装套筒的外侧壁与筒状本体的内侧壁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位于两者间的回流通道。

优选的是,安装套筒包括左导流套筒及右导流套筒,左导流套筒的左端处一体式地形成有左导流端口,该左导流端口的口径在与气流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呈逐渐扩大之势直至其边缘与筒状本体的内侧壁相抵而形成密封,右导流套筒的右端处一体式地形成有右导流端口,该右导流端口的口径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呈逐渐扩大之势直至其边缘与筒状本体的内侧壁相抵而形成密封,从而将所述回流通道的左右两端进行封闭以形成位于左导流端口与右导流端口之间的回流空间,左导流端口及右导流端口的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左回流通孔及右回流通孔。

优选的是,至少两个左回流通孔在左导流端口上沿周向布置。

优选的是,至少两个右回流通孔在右导流端口上沿周向布置。

优选的是,盖体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往风道的进气孔,风道上沿着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鼓风室与加热室,安装套筒设于鼓风室内,安装套筒上套设有pcb组件。

优选的是,左导流套筒与右导流套筒可拆卸地连接,盖体与左导流端口相对接,从而使得所述回流空间通过左回流通孔及右回流通孔分别与盖体及加热室相连通。

优选的是,pcb组件包括套设于安装套筒上的环形pcb板及设于环形pcb板端面上的电子元器件。

优选的是,鼓风器包括:

套设于安装套筒内的鼓风套筒;以及

设于鼓风套筒内的鼓风电机与鼓风风扇,

其中,鼓风套筒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介于鼓风套筒与安装套筒之间的弹性支撑柱。

优选的是,加热室中设有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线圈;以及设于加热线圈与加热室的内侧壁之间的绝缘套筒。

优选的是,筒状本体上的所述出风口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呈逐渐收缩之势。

优选的是,筒状本体的所述出风口设有喷嘴,喷嘴包括:

设于绝缘套筒与加热室的内侧壁之间的筒状喷嘴本体,该喷嘴本体的左右两端敞开;

导流板,该导流板连接于喷嘴本体的右端,以对喷嘴本体的右端敞口进行封闭,

其中,导流板与喷嘴本体连接处形成有至少两个喷气孔,导流板在其中心处沿喷嘴本体轴线向内凹陷,以使得通往喷气孔的气路截面呈逐渐收缩之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通过在吹风机内设置能够套设于鼓风器之上的环形pcb,解决了无刷吹风机体积过大的问题,又对其内部的风道进行合理优化,解决了缩小体积后导致的噪音过大问题,同时还通过对pcb板进行回风式散热,解决了吹风机体积缩小后散热不佳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便于散热的吹风机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便于散热的吹风机中手柄、本体及盖体三者相结合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便于散热的吹风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便于散热的吹风机的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参照图1~图4,便于散热的吹风机1包括:

筒状本体12,该筒状本体12的左右两端均敞开以形成进风口及出风口;

手柄11,该手柄11连接至筒状本体12;以及

盖体13,该盖体13连接至筒状本体12的所述进风口,

其中,筒状本体12的内部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风道121,风道121内设有鼓风组件,所述鼓风组件包括安装套筒14及设于安装套筒14内的鼓风器16,安装套筒14的外侧壁与筒状本体12的内侧壁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位于两者间的回流通道。

参照图4,安装套筒14包括左导流套筒141及右导流套筒142,左导流套筒141的左端处一体式地形成有左导流端口1411,该左导流端口1411的口径在与气流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呈逐渐扩大之势直至其边缘与筒状本体12的内侧壁相抵而形成密封,右导流套筒142的右端处一体式地形成有右导流端口1421,该右导流端口1421的口径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呈逐渐扩大之势直至其边缘与筒状本体12的内侧壁相抵而形成密封,从而将所述回流通道的左右两端进行封闭以形成位于左导流端口1411与右导流端口1421之间的回流空间,左导流端口1411及右导流端口1421的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左回流通孔1412及右回流通孔1422。

参照图4,至少两个左回流通孔1412在左导流端口1411上沿周向布置。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右回流通孔1422在右导流端口1421上沿周向布置。

参照图1~图3,盖体13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往风道121的进气孔131,风道121上沿着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鼓风室1211与加热室1212,安装套筒14设于鼓风室1211内,安装套筒14上套设有pcb组件15。

进一步地,左导流套筒141与右导流套筒142可拆卸地连接,盖体13与左导流端口1411相对接,从而使得所述回流空间通过左回流通孔1412及右回流通孔1422分别与盖体13及加热室1212相连通。

进一步地,pcb组件15包括套设于安装套筒14上的环形pcb板151及设于环形pcb板151端面上的电子元器件。

参照图4,鼓风器16包括:

套设于安装套筒14内的鼓风套筒161;以及

设于鼓风套筒161内的鼓风电机与鼓风风扇162,

其中,鼓风套筒161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介于鼓风套筒161与安装套筒14之间的弹性支撑柱1611。

进一步地,加热室1212中设有加热组件17,该加热组件17包括:

加热线圈171;以及

设于加热线圈171与加热室1212的内侧壁之间的绝缘套筒172。

参照图3及图4,筒状本体12上的所述出风口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呈逐渐收缩之势。

进一步地,筒状本体12的所述出风口内设有喷嘴18,喷嘴18包括:

设于绝缘套筒172与加热室1212的内侧壁之间的筒状喷嘴本体182,该喷嘴本体182的左右两端敞开;

导流板181,该导流板181连接于喷嘴本体181的右端,以对喷嘴本体181的右端敞口进行封闭,

其中,导流板181与喷嘴本体181连接处形成有至少两个喷气孔183,导流板181在其中心处沿喷嘴本体181轴线向内凹陷,以使得通往喷气孔183的气路截面呈逐渐收缩之势。

工作原理:

参照图3,鼓风器16中的鼓风风扇162高速旋转,使得风道121中产生负压,由此导致外界气流从盖体13上的进气口131沿箭头a方向进入到本体12内部,并被左导流端口1411与右导流端口1421的导向后,进入到加热室1212中,待加热一段时间后,加热后的气体又从喷气孔183中沿箭头d高速向外喷出,形成高温快速气流,以使得头发表面的水分能够快速蒸发,从而达到干发造型的目的,此外,所述回流空间中的气压比安装套筒14内的气压大,导致部分气流回通过右回流通孔1422回流至所述回流空间中并通过左回流通孔1412流出,使得该部分气流在进入加热室1212之前会对所述回流空间中的pcb组件15进行吹拂散热,能够及时降低pcb组件15的表面问题,从而提高了吹风机的散热性能,延长了吹风机的使用寿命。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