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硬调节的深蹲用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0109发布日期:2019-01-18 23:31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硬调节的深蹲用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鞋底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硬调节的深蹲用鞋底。



背景技术:

深蹲运动被称为健身三大黄金动作之一,深蹲运动过程中需要脚部得到稳定的支撑,因为如果鞋底过软,在腿部发力时鞋底会缓冲力量,容易对膝盖造成损伤,而相比与普通的运动鞋来说,深蹲鞋的定价普遍偏高,并不是所有消费群体都能够承受的,而长期使用运动鞋进行深蹲对膝盖的累积伤害又过高,所以急需一种适合深蹲的运动鞋。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硬调节的深蹲用鞋底,具备切换深蹲模式的功能,为使用者脚部提供稳定平稳支撑,达到一鞋两用的目的。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软硬调节的深蹲用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内且位于脚掌与脚跟位置均开设有四个矩形分布的气腔,且气腔通过气孔在鞋底本体的鞋边处与外部连通,鞋底本体下表面中部的左右两侧的凹陷处嵌有碳纤维板,所述鞋底本体正面的中部上侧开设有供气道,鞋底本体正面对应供气道位置开设的圆槽内壁粘接有定位环的外侧面,定位环的内部粘接有橡胶囊的侧面,橡胶囊的背面和右侧分别固定连通有单向阀一的进气端和单向阀二的出气端,且单向阀一的出气端插接在供气道内,单向阀二的进气端指向鞋底本体的右侧,鞋底本体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与供气道连通的泄气道,且泄气道内壁远离供气道的一端粘接的内螺纹环内螺纹连接有螺塞,供气道通过八个连通气道分别与八个气腔连通,且连通气道位于气腔的上方,气腔顶壁对应连通气道的位置粘接有调节支撑机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支撑机构包括连接环、活动环、柔性环、封板、支撑盘和支撑垫囊,所述气腔顶壁对应连通气道的位置粘接有连接环,连接环的下方设置有四个活动环,四个活动环的轴心和连接环的轴心重合,连接环和四个活动环相邻之间通过柔性环活动连接,距连接环最远的活动环下表面粘接有封板,连接环的外侧面和四个活动环的外侧面均固定套接有支撑盘,四个柔性环的外侧面均粘接有四个支撑垫囊,且柔性环的内侧与其上的支撑垫囊内部连通,充入柔性环与活动环内的空气进入支撑垫囊内,支撑垫囊入气被充气,为其上下两个支撑盘的分离提供支撑,长度变长使鞋底气腔上下内壁被顶住,鞋底由调节支撑机构替换气腔来提供支撑,鞋底变硬可进行深蹲训练。

优选的,所述鞋底本体、柔性环和支撑垫囊均为pe塑料。

优选的,所述橡胶囊延伸出定位环至鞋底本体外侧一端呈半球形,橡胶囊内远离鞋底本体的一侧面粘接有弹簧片,弹簧片为铜制薄片且适应橡胶囊内部弧度,橡胶囊远离鞋底本体的一侧面向外凸,弹簧片内壁指向鞋底本体方向,在按压橡胶囊向供气道内充气过程中,橡胶囊能够受弹簧片弹力而回弹。

优选的,四个所述支撑垫囊以活动环的轴心为参照呈环形排列,且支撑垫囊的上下壁厚度均为两毫米,支撑垫囊侧壁的厚度为一毫米,支撑垫囊的上下壁相互平行,由于支撑垫囊的侧面较薄,所以支撑垫囊被充气时其侧壁会优先被拉伸变形,而支撑垫囊放气后受螺旋筋的弹力支撑垫囊的侧壁又会形成弯折。

优选的,所述支撑垫囊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对应的支撑盘表面粘接,柔性环的长度为两毫米,且柔性环的内壁上粘接有螺旋筋,螺旋筋的设置使柔性环具备了一定的弹力,充气时柔性环被拉绳,发气使利用螺旋筋的回弹可使调节支撑机构上缩长度变小。

优选的,所述封板下表面至气腔底壁的距离为七毫米,调节支撑机构充满气后,封板的下表面可与气腔的内底壁接触以形成支撑。

(三)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软硬调节的深蹲用鞋底,通过调节支撑机构的设置,利用橡胶囊为调节支撑机构充气可使之长度增加,在气腔内内为整个鞋底提供稳定支撑,因为鞋底变硬,所以力的反馈也变的快速有效,更适用于深蹲运动,完成运动鞋到深蹲鞋的切换,鞋底的适用环境更广泛。

2、该软硬调节的深蹲用鞋底,通过弹簧片的设置,利用弹簧片为橡胶囊提供按压后的回弹力,能够帮助按压橡胶囊供气的操作无阻的连续进行。

3、该软硬调节的深蹲用鞋底,通过支撑垫囊的尺寸设置,由于支撑垫囊的侧面较薄,所以支撑垫囊被充气时其侧壁会优先被拉伸变形,而支撑垫囊放气后受螺旋筋的弹力支撑垫囊的侧壁又会形成弯折。

4、该软硬调节的深蹲用鞋底,通过调节支撑机构的多层设计,鞋底受压由多个支撑垫囊分散压力,能够提供跟稳定支撑,加强调节支撑机构的强度,同时利用支撑垫囊的环形排列,有助于支撑垫囊均匀分散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a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中部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气腔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调节支撑机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调节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底本体、2调节支撑机构、21连接环、22活动环、23柔性环、24封板、25支撑盘、26支撑垫囊、3气孔、4碳纤维板、5供气道、6圆槽、7定位环、8橡胶囊、9单向阀一、10单向阀二、11泄气道、12内螺纹环、13螺塞、14连通气道、15气腔、16弹簧片、17螺旋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软硬调节的深蹲用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内且位于脚掌与脚跟位置均开设有四个矩形分布的气腔15,且气腔15通过气孔3在鞋底本体1的鞋边处与外部连通,鞋底本体1下表面中部的左右两侧的凹陷处嵌有碳纤维板4,鞋底本体1正面的中部上侧开设有供气道5,鞋底本体1正面对应供气道5位置开设的圆槽6内壁粘接有定位环7的外侧面,定位环7的内部粘接有橡胶囊8的侧面,橡胶囊8的背面和右侧分别固定连通有单向阀一9的进气端和单向阀二10的出气端,且单向阀一9的出气端插接在供气道5内,单向阀二10的进气端指向鞋底本体1的右侧,鞋底本体1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与供气道5连通的泄气道11,且泄气道11内壁远离供气道5的一端粘接的内螺纹环12内螺纹连接有螺塞13,供气道5通过八个连通气道14分别与八个气腔15连通,且连通气道14位于气腔15的上方,气腔15顶壁对应连通气道14的位置粘接有调节支撑机构2。

调节支撑机构2包括连接环21、活动环22、柔性环23、封板24、支撑盘25和支撑垫囊26,气腔15顶壁对应连通气道14的位置粘接有连接环21,连接环21的下方设置有四个活动环22,四个活动环22的轴心和连接环21的轴心重合,连接环21和四个活动环22相邻之间通过柔性环23活动连接,距连接环21最远的活动环22下表面粘接有封板24,连接环21的外侧面和四个活动环22的外侧面均固定套接有支撑盘25,四个柔性环23的外侧面均粘接有四个支撑垫囊26,且柔性环23的内侧与其上的支撑垫囊26内部连通,充入柔性环23与活动环22内的空气进入支撑垫囊26内,支撑垫囊26入气被充气,为其上下两个支撑盘25的分离提供支撑,长度变长使鞋底气腔15上下内壁被顶住,鞋底由调节支撑机构2替换气腔15来提供支撑,鞋底变硬可进行深蹲训练,通过调节支撑机构2的设置,利用橡胶囊8为调节支撑机构2充气可使之长度增加,在气腔内15内为整个鞋底提供稳定支撑,因为鞋底变硬,所以力的反馈也变的快速有效,更适用于深蹲运动,完成运动鞋到深蹲鞋的切换,鞋底的适用环境更广泛,通过调节支撑机构2的多层设计,鞋底受压由多个支撑垫囊26分散压力,能够提供跟稳定支撑,加强调节支撑机构2的强度,同时利用支撑垫囊26的环形排列,有助于支撑垫囊26均匀分散压力。

鞋底本体1、柔性环23和支撑垫囊26均为pe塑料。

橡胶囊8延伸出定位环7至鞋底本体1外侧一端呈半球形,橡胶囊8内远离鞋底本体1的一侧面粘接有弹簧片16,弹簧片16为铜制薄片且适应橡胶囊8内部弧度,橡胶囊8远离鞋底本体1的一侧面向外凸,弹簧片16内壁指向鞋底本体1方向,在按压橡胶囊8向供气道5内充气过程中,橡胶囊8能够受弹簧片16弹力而回弹。

四个支撑垫囊26以活动环22的轴心为参照呈环形排列,且支撑垫囊26的上下壁厚度均为两毫米,支撑垫囊26侧壁的厚度为一毫米,支撑垫囊26的上下壁相互平行,由于支撑垫囊26的侧面较薄,所以支撑垫囊26被充气时其侧壁会优先被拉伸变形,而支撑垫囊26放气后受螺旋筋17的弹力支撑垫囊26的侧壁又会形成弯折。

支撑垫囊26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对应的支撑盘25表面粘接,柔性环23的长度为两毫米,且柔性环23的内壁上粘接有螺旋筋17,螺旋筋17的设置使柔性环23具备了一定的弹力,充气时柔性环23被拉绳,发气使利用螺旋筋17的回弹可使调节支撑机构2上缩长度变小。

封板24下表面至气腔15底壁的距离为七毫米,调节支撑机构2充满气后,封板24的下表面可与气腔15的内底壁接触以形成支撑。

该软硬调节的深蹲用鞋底使用时,需要使用本鞋底进行深蹲运动时,不停的按压松开橡胶囊8,具体情况为按压时,橡胶囊8内空气被挤入供气道5并通过连通气道14进入活动环22间充入支撑垫囊26内,松开橡胶囊8时橡胶囊8受弹簧片16的弹力而回弹,外界空气通过单向阀二10被抽入橡胶囊8内,往复按压直至无法在对按压下橡胶囊8为止,此时调节支撑机构2状态是,支撑垫囊8充满气体顶开其上下的支撑盘25,柔性环23上的螺旋筋17被拉长,封板24的下表面与气腔15内底壁接触,完成深蹲需要转入正常运动状态时,在踩压鞋底的情况下拧下螺塞13放出供气道5及支撑垫囊26内的空气,螺旋筋17回弹挤出支撑垫囊26内气体,不在出气后拧上螺塞1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