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软化塑型烫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92770发布日期:2019-01-14 19:16阅读:8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烫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软化塑型烫发方法。



背景技术:

头发,指生长在头部的毛发。头发并不是器官,所以不含神经和血管,但含有细胞。头发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主要用于保护头部。细软蓬松的头发具有弹性,可以抵挡较轻的碰撞,还可以帮助头部汗液的蒸发。现在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导致很多人烫发,目前,常规的烫发方法为:(1)清理头发,并将头发上多余的水分除去;(2)根据需要的花型大小对头发进行分区、卷杠;(3)卷完后开始对卷好的发卷上软化药剂,由于现有的软化药剂的味道刺鼻、具有一定毒副作用,因此在上软化药剂时,软化药剂要距离发根2cm,理发师需要戴上一次性手套上烫发水;(4)加热,将卷好的头发用保温垫包裹,开始加热,根据头发的长短、粗细、药水的不同,来确定加热的时间,一般20-30分钟;(5)加热完成后,需要冲洗掉头发上的软化药剂;(6)定型,在头发上上定型药水,吸收15min后,拆杠并冲洗干净头发。众所周知,现有的烫发技术由于使用具有毒性的软化药剂和定型药水,并高温加热头发,从而造成发质严重受损,烫发后发质严重变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头发均处于干枯、分叉、毛糙等状态,任何护发产品均无法挽救烫发损伤后的发质。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无须软化药剂既可实现塑型烫发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非软化塑型烫发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软化塑型烫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洗头发,用干毛巾吸附头发上的水分;

步骤二、在头发上均匀涂抹塑型护理霜,并在头发上固定一层隔热垫和一层保温垫;

步骤三、使用加热器加热,加热温度为140℃-160℃,加热时间为20-30min,加热后冷却到25℃-50℃,将隔热垫和保温垫取下;

步骤三、将造型营养液均匀涂抹在头发上,吸收5-10min;

步骤四、将补水调理乳均匀涂抹在头发上,吸收3-5min;

步骤五、使用洁净的水将头发冲洗干净,使用吹风机吹干头发。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器为飞碟、红外线加热器、电夹板或焗油机。

优选的,所述的塑型护理霜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发用调理剂6-30份,保湿剂1-5份,防腐剂0.1-1.0份,水65-93份。

优选的,所述的发用调理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鲸蜡硬脂醇2-10份,二硬脂酰氧乙基羟乙基甲基铵甲基硫酸盐2-10份,水解角蛋白1-5份,油菜/油酮油共聚物1-5份。

优选的,所述的造型营养液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发用调理剂3.1-21份,防腐剂0.1-0.8份,水73-97份。

优选的,所用的发用调理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水解蚕丝0.1-1份,精氨酸0.1-1份,冬氨酸0.1-1份,丙氨酸0.1-1份,丝氨酸0.1-1份,缬氨酸0.1-1份,脯氨酸0.1-1份,苏氨酸0.1-1份,异亮氨酸0.1-1份,组氨酸0.1-1份,苯丙氨酸0.1-1份,丙二醇2-10份。

优选的,所用的造型营养液中还含有0.1-2份的增稠剂,增稠剂为羟乙基纤维素。

优选的,所述的补水调理乳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发用调理剂14-73份,保湿剂1-5份,防腐剂0.3-1.8份,香精0.1-0.5份,水20-85份。

优选的,所述的发用调理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鲸蜡硬脂醇2-10份,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2-10份,硬脂醇2-10份,硬脂酰胺丙基二甲胺1-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碳酸二辛酯1-5份,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1-5份,肉豆蔻醇2-10份,山嵛基三甲基氯化铵2-10份,泛醇0.1-2份,谷氨酸0.1-0.5份,精氨酸0.1-0.5份。

优选的,所述的防腐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0.1-0.8份,羟苯甲酯0.1-0.5份,羟苯丙酯0.1-0.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的烫发方法是对现有烫发方法的一种革新,在不使用具有毒性的软化药剂的情况下,实现塑型和烫发,在烫发的过程中对发质无损伤且无需做多余的防护,也不存在因软化程度不同而影响烫发后的发型等问题。此外,该烫发方法在烫发的过程中进行了保温保护,避免高温对头发的损伤。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非软化塑型烫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洗头发,用干毛巾吸附头发上的水分;

步骤二、在头发上均匀涂抹塑型护理霜,并在头发上固定一层隔热垫和一层保温垫;

步骤三、使用加热器加热,加热温度为140℃-160℃,加热时间为20-30min,加热后冷却到25℃-50℃,将隔热垫和保温垫取下;隔热垫用于隔绝高温对头发发质的损伤;保温垫用于保温,避免头发表面的温度散发,加速塑型护理霜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并促进塑型护理霜对头发的养护和柔顺等效果。

步骤三、将造型营养液均匀涂抹在头发上,吸收5-10min;

步骤四、将补水调理乳均匀涂抹在头发上,吸收3-5min;

步骤五、使用洁净的水将头发冲洗干净,使用吹风机吹干头发。

所述的加热器为飞碟、红外线加热器、电夹板或焗油机。飞碟为美发加热器或者飞碟冷热烫机器,为市售产品,是现有技术。红外线加热器、电夹板是一款在美发领域通用的用于在护理头发时采用红外线进行加热的机器,也被称为红外线加热器、电夹板烘干机,也是现有技术。

所述的塑型护理霜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发用调理剂6-30份,保湿剂1-5份,防腐剂0.1-1.0份,水65-93份。所述的发用调理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鲸蜡硬脂醇2-10份,二硬脂酰氧乙基羟乙基甲基铵甲基硫酸盐2-10份,水解角蛋白1-5份,油菜/油酮油共聚物1-5份。所述的保湿剂为pca钠。所述的防腐剂为苯氧乙醇。二硬脂酰氧乙基羟乙基甲基铵甲基硫酸盐,分子式为:c41h82o7s,用作调理发质,从内部滋养头发,促进头发吸收蛋白质等营养。油菜/油桐油共聚物,是一种具有优异成膜效应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在本发明中油菜/油酮油共聚物起到在头发表面形成一层膜,锁住头发内部的水分,避免头发内部水分的流失,同时可以促进头发对塑型护理霜中的营养成分的吸收,锁住活性成分,提升头发的光泽和柔顺度。油菜/油酮油共聚物为市售产品,可以直接购买使用。

所述的造型营养液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发用调理剂3.1-21份,防腐剂0.1-0.8份,水73-97份。所用的发用调理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水解蚕丝0.1-1份,精氨酸0.1-1份,冬氨酸0.1-1份,丙氨酸0.1-1份,丝氨酸0.1-1份,缬氨酸0.1-1份,脯氨酸0.1-1份,苏氨酸0.1-1份,异亮氨酸0.1-1份,组氨酸0.1-1份,苯丙氨酸0.1-1份,丙二醇2-10份。所述的防腐剂为苯氧乙醇。防腐剂还可以使用护肤、护发领域常用的其他防腐剂,优选的防腐剂包括醇类,醛类,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对羟基苯甲酸酯,并且特别地,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戊二醛和乙醇等。

所用的造型营养液中还含有0.1-2份的增稠剂,增稠剂为羟乙基纤维素。

所述的补水调理乳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发用调理剂14-73份,保湿剂1-5份,防腐剂0.3-1.8份,香精0.1-0.5份,水20-85份。所述的发用调理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鲸蜡硬脂醇2-10份,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2-10份,硬脂醇2-10份,硬脂酰胺丙基二甲胺1-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碳酸二辛酯1-5份,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1-5份,肉豆蔻醇2-10份,山嵛基三甲基氯化铵2-10份,泛醇0.1-2份,谷氨酸0.1-0.5份,精氨酸0.1-0.5份。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分子式为:c70h144cln,该物质在本发明中所起到的作用为头发调理剂,抗静电,避免头发表面静电的产生,防止头发毛糙。所述的防腐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0.1-0.8份,羟苯甲酯0.1-0.5份,羟苯丙酯0.1-0.5份。所用的保湿剂为丙二醇。

实施例一:

一种非软化塑型烫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洗头发,用干毛巾吸附头发上多余的水分,保持头发7至8成的湿润度;

步骤二、在头发上均匀涂抹塑型护理霜,并在头发上固定一层隔热垫和一层保温垫;

步骤三、使用加热器加热,加热温度为140℃-160℃,加热时间为20-30min,加热后冷却到25℃-50℃,将隔热垫和保温垫取下;

步骤三、将造型营养液均匀涂抹在头发上,吸收5-10min;

步骤四、将补水调理乳均匀涂抹在头发上,吸收3-5min;

步骤五、使用洁净的水将头发冲洗干净,使用吹风机吹干头发。

其中,塑型护理霜的组份及各组分的含量为:鲸蜡硬脂醇2份,二硬脂酰氧乙基羟乙基甲基铵甲基硫酸盐2份,水解角蛋白5份,油菜/油酮油共聚物1份,pca钠1份,苯氧乙醇0.5份,水65份。

其中,造型营养液的组份及各组分的含量为:水解蚕丝0.1份,精氨酸0.1份,冬氨酸0.1份,丙氨酸0.1份,丝氨酸0.1份,缬氨酸0.1份,脯氨酸0.1份,苏氨酸0.1份,异亮氨酸0.1份,组氨酸0.1份,苯丙氨酸0.1份,丙二醇2份,羟乙基纤维素2份,苯氧乙醇0.1份,水73份。

其中,补水调理乳的组份及各组分的含量为:鲸蜡硬脂醇2份,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2份,硬脂醇2份,硬脂酰胺丙基二甲胺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份,碳酸二辛酯1份,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1份,肉豆蔻醇2份,山嵛基三甲基氯化铵2份,泛醇0.1份,谷氨酸0.1份,精氨酸0.1份,丙二醇1份,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0.1份,羟苯甲酯0.5份,羟苯丙酯0.1份,香精0.5份,水20份。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非软化塑型烫发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塑型护理霜的组份及各组分的含量为:鲸蜡硬脂醇5份,二硬脂酰氧乙基羟乙基甲基铵甲基硫酸盐7份,水解角蛋白3份,油菜/油酮油共聚物3份,pca钠2份,苯氧乙醇0.6份,水80份。

其中,造型营养液的组份及各组分的含量为:水解蚕丝0.6份,精氨酸0.6份,冬氨酸0.6份,丙氨酸0.6份,丝氨酸0.6份,缬氨酸0.6份,脯氨酸0.6份,苏氨酸0.6份,异亮氨酸0.6份,组氨酸0.6份,苯丙氨酸0.6份,丙二醇5份,羟乙基纤维素0.1份,苯氧乙醇0.3份,水85份。

其中,补水调理乳的组份及各组分的含量为:鲸蜡硬脂醇6份,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7份,硬脂醇6份,硬脂酰胺丙基二甲胺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份,碳酸二辛酯2.5份,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3份,肉豆蔻醇7份,山嵛基三甲基氯化铵7份,泛醇1.2份,谷氨酸0.3份,精氨酸0.3份,丙二醇3份,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0.4份,羟苯甲酯0.2份,羟苯丙酯0.2份,香精0.3份,水62份。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非软化塑型烫发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塑型护理霜的组份及各组分的含量为:鲸蜡硬脂醇10份,二硬脂酰氧乙基羟乙基甲基铵甲基硫酸盐10份,水解角蛋白1份,油菜/油酮油共聚物5份,pca钠5份,苯氧乙醇0.1份,水93份。

其中,造型营养液的组份及各组分的含量为:水解蚕丝1份,精氨酸1份,冬氨酸1份,丙氨酸1份,丝氨酸1份,缬氨酸1份,脯氨酸1份,苏氨酸1份,异亮氨酸1份,组氨酸1份,苯丙氨酸1份,丙二醇10份,苯氧乙醇0.8份,水97份。

其中,补水调理乳的组份及各组分的含量为:鲸蜡硬脂醇10份,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2份,硬脂醇10份,硬脂酰胺丙基二甲胺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份,碳酸二辛酯5份,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5份,肉豆蔻醇10份,山嵛基三甲基氯化铵10份,泛醇2份,谷氨酸0.5份,精氨酸0.5份,丙二醇5份,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0.8份,羟苯甲酯0.1份,羟苯丙酯0.5份,香精0.1份,水85份。

使用效果实验:

本研究选取1000名自愿者,将1000名自愿者随机分成实施例一组、实施例二组、实施例三组及普通组共四组,每组250人,实施例一组采用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的非软化塑型烫发方法进行烫发,实施例二组采用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的非软化塑型烫发方法进行烫发,实施例三组采用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的非软化塑型烫发方法进行烫发,普通组采用是普通的烫发方法进行烫发,具体的测试结果如下: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烫发方法是对现有烫发方法的一种革新,在不使用具有毒性的软化药剂的情况下,实现塑型和烫发。该烫发方法中使用的塑型护理霜、造型营养液及补水调理乳均采用的是护肤品级配方,气味芳香,无异味,彻底摆脱烫发时软化药剂和定型药水的刺鼻难闻的味道,使烫发的过程中用户体验更佳,此外,该烫发方法使用的护肤产品可以用于涂手、涂脸等,对皮肤无刺激,无需多余的防护,理发师在烫发时可以直接用手将塑型护理霜等均匀涂抹在头发上,涂抹更加均匀且可以涂抹到发根,更加有利于护肤产品的吸收,该方法中使用的护肤产品在烫发的过程中对发质无损伤,同时在烫发的过程中由于高温的作用可以促进塑型护理霜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从内部修复发质,赋予头发柔顺感和滋润感,内含的油酮成分在高温加热时可以保护发质,避免发质在高温时损伤。采用该烫发方法烫发后,头发不会存在干枯、毛糙、发黄、分叉等问题,烫发后无需特殊打理头发即可保持柔顺、光泽及水润。由于该烫发方法在烫发的过程中不使用软化药剂,因此也不存在因软化程度不同而影响烫发后的发型等问题。为了避免高温对发质的损伤,本发明采用塑型护理霜和高温保护同时配合保护发质。

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非软化塑型烫发方法的原理与普通烫发方法的原理区别为:传统烫发方法均是采用软化药剂:巯基乙酸或者半胱氨酸切断毛发细胞中的分子链,然后通过氧化剂对切断的链接进行重组,达到取卷的效果。而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烫发方法是通过高温和塑型护理霜、造型营养液及补水护理乳相互配合而实现塑型取卷的目的。

本发明中的塑型护理霜、造型营养液及补水护理乳在烫发的过程中相互配合作用,修复发质并增强头发的抵抗力,滋润并营养发质,避免发质受损。具体如下:

塑型护理霜:主要起到填充功能,将塑型护理霜中的营养成分填充到头发内部,属于阳离子系的原料能充分渗透至受损的毛发内部,补充流失的蛋白质、氨基酸、水分,从内部修复毛发,赋予滋润感,内含的油酮成分赋予毛发高温热保护的功能。

造型营养液:起到闭合毛鳞片的功能。属于阴离子系的营养液在毛发表面形成均一的覆膜,水解蚕丝令毛发接近健康状态,负离子薄层令毛发变得光滑整洁。

补水调理乳:起到补水顺滑的功能,多功能性混合聚合物,吸附于毛发表面,进行输水化覆膜,锁住保湿成分,赋于光泽,让塑型更完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